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摸鱼的童年     
正春夏江南小河,随意截取一段,手砌两堵泥墙,脚"哧溜"一下去,踩在滑凉的泥中,清水旋即成了浑水。小鱼似乎也两眼一抹黑,有的浮出了头,有的水中乱撞,我探出双手,不时触碰到游动的小鱼,享受着"浑水摸鱼"的无比快乐。二十年倏忽而过,回味起来,小溪摸鱼,仍是我童年最欢快的记忆。每年暑假,我归心似箭,奔回农村老家。摸鱼的功夫,我则是向从小在农村长大的堂弟学的。在我眼里,堂弟陈勇就属于会学又会玩的人,从小摸鱼的他,摸成了我们县的高考状元,  相似文献   

2.
中国古代的思维方式,有一个重要的特点,这就是重视直觉体悟式的思维。什么是直觉体悟式的思维?我们举一个例子:《庄子·秋水》篇记载,有一次庄子与惠施游玩于安徽凤阳县北的濠水边。庄子说:“惠施,你看鱼游的多么自得,这就是鱼的快乐呀。”惠施反问说:你不是鱼,你又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回答:“你不是我,你又怎么知道我不知道鱼是否快乐呢?”惠施说:“我不是你,所以我不能知道你;同样的道理,你不是鱼,你也不能知道鱼是否快乐.”庄子对此的回答是;“你说‘你怎么知道鱼的快乐’时,你就已经知道我知道鱼的快乐才发…  相似文献   

3.
鱼爸爸鱼妈妈带着鱼孩子,快乐地在池塘里觅食。有一天,一个鱼孩子发现了一段儿蚯蚓的身体,就游过去吃.准料,那竟然是钓鱼者下的诱饵.鱼孩子被钓上去了。  相似文献   

4.
在台湾部队中,禁忌很多,迷信盛行。特别是空军中,禁忌更多。听起来,有的令人啼笑皆非。吃鱼不改“翻” 海军中最耳熟能详的禁忌就是吃鱼时不能翻过来吃。因为翻鱼的翻和翻船的翻是同一个字,据说,说了“翻”就预示着可能会翻船,因此“翻”这个字是海军中绝对禁用  相似文献   

5.
一粒一香     
正一次去吃日本料理,看到吃生鱼片很有讲究,先吃什么鱼,后吃什么鱼,口感是不一样的。而且我很好奇,生鱼片旁边会放一些姜片,这是干什么的呢?原来吃一块儿生鱼片后,再吃一片姜,目的是为了洗净口腔里的味道,这样再去吃下一块儿生鱼片,才能吃出味道来,否则很容易串味。后来上饭了,主人说:"我这饭特别好吃,是日本电饭煲蒸的。""这有什么特别的吗?"主人说:"这饭特别香。"当我端起饭来一看,就觉得那每一粒饭都那么  相似文献   

6.
不宜开展类似“混水摸鱼”的游艺活动齐岳云我在某企业青少年文化宫里,看到一个叫“混水摸鱼”的游艺节目:一个大布口袋里装有五种颜色的硬纸块剪成的“鱼”,伍角钱一摸,如摸到红色的“鱼”是一等奖,摸到蓝色的“鱼”是二等奖……。奖品有香烟、饮料、糖果等。有一次...  相似文献   

7.
吃鱼与吃鲸有个很想出名但又怕下苦功的青年,写给美国著名幽默作家马克·吐温这样一封信:“听说鱼骨含有大量的磷,而磷是补脑子的,看来要成为一个大作家,一定要吃很多的鱼。请问您吃了多少鱼?吃的哪种鱼?”马克·吐温回信说:“看来,您得吃一对鲸才行!”  相似文献   

8.
1、儿时,小男孩家很穷,吃饭时,饭常常不够吃,母亲就把自己碗里的饭分给孩子吃。母亲说,孩子们,快吃吧,我不饿!——母亲撒的第1个谎。2、男孩长身体的时候,勤劳的母亲常用周日休息时间去县郊农村河沟里捞些鱼来给孩子们补钙。鱼很好吃,鱼汤也很鲜。孩子们吃鱼的  相似文献   

9.
李爱莲 《天风》2012,(8):52-52
"妈妈,您知道我现在在吃什么吗?我正在吃苦呢!""孩子,懂得苦中作乐的人,就能冲破困难,享受快乐的果实。"猜猜看,我在吃什么?多年前,为了要让后院池塘旁的杂草不乱长,我买了一车的石块准备铺在池塘边。为了要让孩子们有参与的机会,我特地选了个假日,要柔柔一起帮忙铺石头,五岁的加加就在一旁跟前跟后。捡石头对孩子来说是件无聊的差事,我们头顶着太阳,额头冒着汗努力地做,希望很快能将事情完成。  相似文献   

10.
养蚕     
黑压压的小蚕,象种子发芽似的,纷纷从蚕种里钻了出来。我干脆就将桑叶直接放在蚕种纸上,让它们出来了就直接爬到上面去吃。那时候一片桑叶上就有好几十条蚕,几十条蚕也只能在桑叶上吃一些洞洞点点,撇一把桑叶在上面,就可管一天。去年一个朋友,说他孩子养的蚕太多,就带了几十条来,说给我的女儿养。女儿连摸都不敢摸,更不要说养了。特别是采桑叶,那是要跑到效区的河边田边上去寻的,这就更不是她能胜任的了。养蚕的任务也就完全落到我的身上。不过几十条蚕,吃的并不多,但它们结茧了,变成的蚕蛾子,生下的蚕种却特别多。随着这些小蚕的一天天长大…  相似文献   

11.
正老婆出差,懒得做饭的我想带儿子去吃快餐。儿子却非要吃鱼,只好带他进了一家特色小店。我吃得津津有味,儿子吃了几口却突然放下了筷子:"还不如我妈做的好吃!""怎么可能呢,这可是本地最有名的鱼馆。"话音未落,儿子悠悠地回了我一句:"可这鱼做的没有妈妈的味道。"儿子的话,让我的心陡然一疼。小时候家里穷,几个月能吃上一次肉就是很幸福的事了。每次,不光把肉吃得干干净净,连盘子里剩下的汁,也会拿馒头蘸  相似文献   

12.
禅道三则     
正鲨鱼与塘鱼从前,一条鲨鱼被一个渔民放在一个山塘里喂养。鲨鱼每天都要吃很多的塘鱼。不久,鲨鱼就将山塘里所有的塘鱼都吃掉了,鲨鱼由于缺少食物最终也死掉了。鲨鱼临死时悲叹道:"我是鱼类世界的强者,我将这山塘里所有比我弱小的鱼都吃掉了;没有弱小的鱼,我也将步入毁灭的境地。"世界是强者的世界,也是弱者的世界;世界是强者与弱者共生共荣的世界,没有弱者,强者也会毁灭。  相似文献   

13.
燕子     
鱼,在圣经上有其特殊的象征意义,因此提到鱼的地方就特别多,这显然是与加里肋亚湖作为鱼业盛产的关系相关。以色列人虽不是善于捕鱼的民族,但在他们的两侧,则有两个以捕鱼为生的族群,即埃及人和腓尼基人。为此,湖上捕鱼的事件在新约上有多处记述(玛4、路24、若21等章)。圣经上把鱼分为两类:即有鳍鳞和无鳍鳞的鱼。有鳍鳞的鱼可以吃,而无鳍鳞的鱼则被禁止食用。玛窦福音13章上,耶稣讲的好鱼与坏鱼之分,其比喻很可能基于这个原则下。让我们先来了解新上约关于鱼的出处:以色列人回忆起在埃及吃鱼的状况(户11:5),腓尼基人供给耶路撒冷京城的消耗…  相似文献   

14.
奇怪的命令     
一天,一个旅行者骑着马赶路时,天下了大雨,浑身变得又湿又冷。后来他终于来到了县城的一家小客店。客店里挤满了人,使他无法去接近火。这时他喊出客店老板说:“拿点鱼去喂喂我的马。”老板说:“马并不吃鱼呀!”旅行者接着说:“不要紧,按我告诉你的去做。”客店中的人群听到这奇怪的命令,都纷纷跑去看马吃鱼。这样整个房里只剩下旅行者一个人,他在火旁边坐了下来,暖和自己。当客店老板和那一群人回来时,老板说:“你的马不吃鱼。”旅行者答道:“不要紧,把鱼放在桌上,等我把衣服烤干了,我自己来吃它。”奇怪的命令  相似文献   

15.
正"你为啥要从树下面一路爬到上面来?"蜘蛛问毛毛虫。"我在下面的世界太小了,我想看看我错过的东西。"毛毛虫回答。"现在打算回去吗?""是的。""我一直在这儿,昨天就在这儿。"蜘蛛说,"你知道,我需要做的就是在我的网上溜达。""这就是生活的不公平之处,"毛毛虫说,"有些人比其他人富有得多。我费了好半天劲才爬到这里,但我很失望。在下面待着的时候,我有很多选择,去哪儿都行,有很多东西可吃。  相似文献   

16.
涩涩的季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人的一生总有许多值得回忆的事情,有快乐的,有痛苦的,有激动的,有懊丧的。我也有这样一段往事,如同暗地里的青苔,在记忆的角落里四季如春,时时牵动着我的心。那是一个涩涩的季节,那年,我刚20岁。我囊中羞涩,身上单薄,我只是一个穷困的大学生。每天习惯了在风中奔跑取暖,习惯了在食堂里狼吞虎咽地吃馒头咸菜,习惯了  相似文献   

17.
李娟 《天风》2008,(22):34-34
我是一个乞丐,一个每天都有面包吃的乞丐,靠着面包坊主的怜悯,快乐地活在世界上,除此之外一无所有。有一天,我拿着面包经过一片贫民窟,看到一群饥饿的人们。他们的眼神是那么迫切渴慕,看到我走过就央求说:"给我们吃吧!"看着他们的缺乏,我的心甚痛,因为我仅有一片面  相似文献   

18.
教堂幽默     
《天风》2020,(7)
正站哪一边?一对夫妻刚刚吵了一架,妻子却还在愤愤不平,转头问她幼小的儿子:"如果爸爸妈妈吵架,你站在哪一边?"孩子想了一下,坚定地说:"站旁边!"[提示]夫妻发生冲突时,不要让孩子站队,这只能让他为难或作假。边吃边分享男人买了一条鱼回家让老婆煮,然后自己跑去看电影。老婆也想一起去,可男人对她说:"两个人看浪费钱,你把鱼煮好,等我看完回来,边吃边和你分享故事情节。"待男人看完回来时,没见到鱼,就问老婆:"鱼呢?"  相似文献   

19.
我的女伴们为了美容、减肥、调节、保养健康,时常服用一些保健品。女伴们问我,吃过什么保健药品吗?我说当然,不过我选用的品牌很寻常,也没见其做过任何广告.这种药的名字叫“快乐”。我觉得,“快乐”如药,而且是一味上佳的良药。  相似文献   

20.
最近,妻子又出差了,此次北上,少则十几天才得归来,我又一次尝到了“解放”的味道。早上一起床便洗漱一番出门,被子暂时不叠了,在街上买点烧饼油条之类打发一下即可当一顿早餐了。孩子嘛,照例暂交外婆托管。 我一个人,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中午便在外头买一顿,或进食堂或一盒快餐或一碗面条,晚上来家小炒一二盘菜,自由自在,“快乐的单身汉”日子又恢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