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学诚 《法音》2005,(4):19-24
烦恼是怎么产生的,产生了烦恼以后该怎么办?这是我们学佛人所要面对、解决的主要问题。释迦牟尼佛曾经大讲特讲人生诸苦,并以此作为全部佛法的基础。生活富足的现代人,或许会认为,释迦牟尼佛所说的人生诸苦,只是古代奴隶社会的生活情况,在文明发达的现代社会,应是过时之论了。其实不然。只要我们仔细观察一下现在的社会和生活,烦恼和痛苦不但没有减少,而且在不断地增加。比如:失业之苦、破产之苦、炒股亏跌之苦、购物被宰之苦、通货膨胀之苦、环境污染之苦、抽烟吸毒之苦、心理失衡之苦,等等。释尊把烦恼和痛苦简要地归结为八苦:生苦、老苦…  相似文献   

2.
正"识"的心智《处世悬镜》,是古代人的心智宝典,高度概括了做人处世的"九字"箴言,被后人当作明镜来借鉴。《处世悬镜》是人生成功的前提和条件,是人类共享的文化资源。《处世悬镜》犹如一位睿智慈祥的长者,是耳聪目明的圣贤,点点滴滴地讲述人生苦、辣、酸、甜,传授做人处世的丰富经验。"识"作为经典的首卷,是发现真理的慧眼,是揭穿荒谬的亮剑。"识"能辨别凶吉,知其进退,使人增长真知灼见。只有远见卓识,才能保证用人者"取人之长,辟人之短;教人者,成人之长,去人之短也"。且能"见一落叶,而知秋临;睹洼中之冰,  相似文献   

3.
漫漫人生路     
莫子 《佛教文化》1995,(3):24-25
人生是苦·人身难得 释迦牟尼佛还是太子的时候,感悟到生、老、病、死之苦,从而发下大愿,要追求了脱生死的真谛,终于在菩提树下完成了无上正觉。 佛探寻人生的究竟是从“苦”字开始的,所以佛陀说法先说“四谛”,“四谛”第一谛就是“苦谛”。也就是关于苦的真理。 人因为有身,便有痛苦。人身是苦的聚合之所。 虽然人生是苦,人身又是苦之聚合所,但在这世界上要修人身也颇不易,需要多种善因的。可谓:人身难得!  相似文献   

4.
有一古话叫:"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这就是说,害人的心不可以有,但是,防人之心不能没有。害人的心不能有,这是为什么呢?有句歌词唱得好:"算来算去算自己。"这就是说明人害别人、算计别人,到头来还是把  相似文献   

5.
也许佛教对人述说得最多的莫过于人生的“苦”了。作为佛教基本理论的四谛说,首先阐述的就是人生的“苦”,可以说断定人生为苦也是整个佛教理论的出发点。在这里,“苦”并不只是指身体的痛苦或感情的痛苦,而是指包括身体痛苦和感情痛苦在内的人的一切痛苦和烦恼。所以佛教所说的苦很多,也可以把它分为不同的类型,最常见的是把苦分为八类:生苦、老苦、病苦、死苦、怨憎会苦、爱别离苦、求不得苦、五取蕴苦。在佛教看来,人世间的一切都是刹那生灭、变化无常的,宇宙世界,不外苦集之场。由于人不能主宰自我,为无常所累,因而人只有痛苦性则无  相似文献   

6.
正拂去嫦娥的婀娜,桂影的婆娑,不禁发问,到底什么才是一轮明月的真面目? "思苦自看明月苦,人愁不是月华愁。"是月亮真的含愁带恨吗?风花雪月,本不是有情人生的点缀,也不是茶余饭后的谈资,它们是穿越年光时不可缺少的情感元素,一个人真想与明月交谈,明月就会不离不弃。李白那么爱明月,他在明月之中到底能够完成什么样的交流呢?  相似文献   

7.
佛教与医学     
《法音》1991,(6)
生老病死,是佛教所说人生诸苦中之最根本者,对生老病死问题的根本解决,可谓佛教的出发点与基本宗旨所在。而医学,也以解决生老病死尤疾病问题为其基本研究课题。佛学与医学,可以说有共同的出发点。佛经中常以医为喻,称佛陀为大医王,法如药方,僧如看护,是众生摆脱生老病死之苦的依怙。从佛学的眼光来看,人本性本来超越生老病死,本来涅槃,——涅槃,便有“无病”、“无老”、“无苦”、“不死”等异称。现前生老病死诸苦俱备的状况,从实质而言是一种病态。佛学的全部教理行果,便是为针治和彻底改善病态人生而设,从广义与深义而言,可以说是一门完备的、多层次的医学。  相似文献   

8.
<正>天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道反之,损不足以奉有余,人心自生分别、自生烦恼,故曰"世蕲乎乱"。然藐姑射山之神人,"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礡万物以为一",此德何德?与天地相合之德;此道何道?通而为一之道。  相似文献   

9.
十一抟气如神,万物备存。能抟乎?能一乎?能无卜筮而知吉凶乎;能止乎?能己乎?能勿求诸人而之己乎?思之思之,又重思之。思之而不通,鬼神将通之。非鬼神之力也,精气之极也。四体既正,血气既静。一意抟心,耳目不淫,虽远若近。  相似文献   

10.
信德与人生     
正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何在?人的归宿在何处?这个问题从古至今困扰着人们,是学界鸿儒也都百思不得其解的难题。曾经有一位教授就此问题向胡适请教。胡适说:"我也不知道人为什么要活着。"还有一个学生问他的导师:"人生的意义何在?"导师答:"为口腔一日三次机械运动呀!"瞧,将人格降为兽格,也算"谦虚"了。无信仰的人对人生意义的理解就是人死如灯灭,人生一世,草木一秋,何不及时行乐?"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然而可悲的是,举杯浇  相似文献   

11.
"四句教"首句"无善无恶心之体"之宗旨历来聚讼纷纭,其中有代表性的说法略有八家。本文通过分析八家说法之得失,并结合阳明思想之整体倾向,探讨了心体作为"无心之心"的本体意涵,指出良知与心体存在显隐之别,二者是一种"潜在蕴涵"的关系。"无善无恶心之体"兼指本体与境界,其真实意涵在于描述心体明莹无滞、不染尘累的本然状态,而"至善者心之本体"中的"至善"二字乃是叹美之辞,与伦理意义的善恶无关。"四句教"是阳明晚年试图化解其学说内部紧张的学术总结,亦折射了中国思想史的深层张力。  相似文献   

12.
坐忘铭     
正心为形之主,身乃神之舍。身安则神安,心明则神明。观乎人生,碌碌于追名逐利所惑者多;安分于抱朴寡欲无累者少。所惑者乃神之昏暗不明,所累者为心之骄躁难平。然何由得少惑少累?天隐子曰:简事收心,物我两忘。如此,惑者自明,累者自清。自明自清,神静心宁。知  相似文献   

13.
《原道》2015,(4)
蕺山门弟子、明末殉难忠臣金铉论学崇尚程朱,其学以"诚"为宗,视"诚"为安身立命之基和尽"独"之工夫法要。因有此"诚",人固可修身成圣;欲彰此"诚",则为学当"慎独"。同时,"诚"不离"性","诚"之中自然内蕴天命之"性","诚"以"性"显。人之生而有"心",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心之理;性体不睹不闻,惟默识体仁而彰明自身之存在与可能。是故,"诚"体本天,"性"体内蕴于人"心",言"诚"言"性",皆是言"本体"。不过,要申明"本体"之功用,当落实于居敬致知的"工夫"路向。金铉遵循程朱理学"下学而上达"路径,以工夫为通达本体之入手始基,言"即工夫即本体",是对业师刘宗周"即本体即工夫"理路的扬弃。终究而言,金铉为学重德性伦理,为人重忠义气节,以自己短暂的生命历程书写完美的人生精义,学问人生能圆融统合。  相似文献   

14.
《原道》2015,(3)
蕺山门弟子、明末殉难忠臣金铉论学崇尚程朱,其学以"诚"为宗,视"诚"为安身立命之基和尽"独"之工夫法要。因有此"诚",人固可修身成圣;欲彰此"诚",则为学当"慎独"。同时,"诚"不离"性","诚"之中自然内蕴天命之"性","诚"以"性"显。人之生而有"心",心之本体即是"性",性即心之理;性体不睹不闻,惟默识体仁而彰明自身之存在与可能。是故,"诚"体本天,"性"体内蕴于人"心",言"诚"言"性",皆是言"本体"。不过,要申明"本体"之功用,当落实于居敬致知的"工夫"路向。金铉遵循程朱理学"下学而上达"路径,以工夫为通达本体之入手始基,言"即工夫即本体",是对业师刘宗周"即本体即工夫"理路的扬弃。终究而言,金铉为学重德性伦理,为人重忠义气节,以自己短暂的生命历程书写完美的人生精义,学问人生能圆融统合。  相似文献   

15.
人生要学会珍惜,珍惜身边一切值得珍惜的物和人;人生也需要学会放弃,放弃一切不值得珍惜的事情和东西。下面是人生中该放弃的七个东西,你已经放弃了吗?放下压力——累与不累,取决于自己的心态心灵的房间,不打扫就会落满灰尘。蒙尘的心,会变得灰色和迷茫。我们每天都要经历很多事情,开心的,不开心的,都在心里安家落户。心里的事情一多,就会变得杂乱无序,然后心也跟着乱  相似文献   

16.
《法音》2015,(7)
<正>日常中,面对外境做到心不染著相当不易。心猿意马是最形象的比喻,妄念此起彼伏而不自知。佛教教育人们在精神上超越生死与轮回,离苦得乐。面对"脱缰之念",什么才是"正行为"呢?回答此一问题之前,先让我们来看看佛教经典中是如何理解"念"的。《成唯识论》中说:"云何为念?于曾习境令心明记不忘为性,定依为业,谓数忆持曾所受境令不忘失能引定故。于曾未受体类境中全不起念,设曾所受不能明记念亦不生。"[1]可见,"念"的对象是  相似文献   

17.
原始佛教认为人生是苦。星云大师则站在人间佛教的立场上,认为"苦是人生的增上缘"。从星云大师的安贫乐道、以无为有、以病为友、忍苦成才等几个方面,来探究大师"转苦得乐"的奥妙。认为大师的人生奥妙,来自于他注重事上磨炼、以圣贤大德为榜样及道就是因缘的佛法参悟。  相似文献   

18.
一种反省     
孔夫子说四十便已不惑,五十该知天命了。但我五十岁还为好多俗事苦恼,足见自己没有出息,不过也许是现代人更苦--心苦?苦就苦吧,何必还要道出来呢?小时候,能够任意耍赖,放声大哭,这算是"任情任性"的阶段吧。长大后,拖着人生的重负,尽着自找的责任,心灵疲惫,步履艰难,人到此时,反倒是欲哭无泪,止于无言了。我最近刚从普陀山回来,那天我看见观音圣像,不知为什么想大放悲声。坐在大士的像下,面对大海,我反省了自己微不足道的多一半的人生。  相似文献   

19.
在通过职场"找工作"的"应征"关卡条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是"自信心"。一个不认为自己有条件胜任新工作的人,面试时自然结结巴巴,了无信心;反之,一个做好各种条件准备的人,会信心满满,展露出无比的自信心。  相似文献   

20.
信仰的落点     
悟凡 《法音》2019,(4):68-70
正禅法是心法,自古以来就这样讲。为什么说禅是心法呢?一如《心经》所言:"心无挂碍,无挂碍故。"祖师也说,"千尺丝纶方垂下,一波才动万波随。"说得似乎很高妙,实际上不离贪瞋痴三字,于我辈而言,"无"是多么不易,"无挂碍",方称"平常心",方是"无杂相"。自性本来平等,因之而有"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之语。在这个意义上,我们是平等的,也是圆满的。然而众生生来不一样,因为不一样而有差别,因为差别而有种种对待,善恶有无、多少是非、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