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9 毫秒
1.
清代以来 ,道教劝善书如《太上感应篇》、《阴骘文》、《省心录》、《照心宝鉴》、《卫济真诠》、《太上宝筏图说》、《指淫断色篇》、《劝世归真》、《除欲究本》、《全人矩》、《起心丹》、《寿世慈航》、《白话劝戒录》、《天津纲纪》等等 ,在社会上流传甚广 ,其中功过格如《十戒功过格》、《警世功过格》之类 ,尤有很大影响。以上书均收入《藏外道书》。这里介绍一种未收入《藏外道书》的功过格。孝字功过格 (原文无标点。此处酌点断。为方便读者 ,格式有所改变。)晨昏定省 ,致敬尽养 ,一日五功。代受一劳苦 ,一功。教一善必从 ,一功…  相似文献   

2.
陈坚 《周易研究》2007,(1):34-41
孔子晚年“读《易》,韦编三绝”,但是,孔子既没有像民问那样把《易经》看作是一部占卜之书,同时也没有像对待《诗》、《书》、《礼》、《乐》那样对它进行一定整理,以期从中发(?)出进行社会教育的资源并找到根治社会疾病的良方。孔子之读《易》只是为了使自己的个人生活合乎《天命》从而提升个己的生命品质。可以说,孔子的“读《易》”只是他个人的一种宗教生活,体现了他对《易经》的宗教诉求;相反,孔子之删定整理《诗》、《书》、《礼》、《乐》则是他面对社会公众的学者生活,体现了他对《诗》、《书》、《礼》、《乐》的学术诉求,换言之即,孔子与《易经》之间的关系是一种宗教关系,而孔子与《诗》,《书》、《礼》、《乐》之问的关系却是一种学术关系,两者不可同日而语。  相似文献   

3.
关于《周易》的性质, 学界长期以来见仁见智, 众说纷纭。主要有以下几种观点: 《周易》是一部筮书; 《周易》是一部史书; 《周易》是一部伦理书; 《周易》是一部哲学书; 《周易》是一部管理书等。在这个问题上之所以会出现这么大差别, 一方面取决于《周易》所包含的内容。《周易》内容包罗万象, 如《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所言: “易道广大, 无所不包, 旁及天文、地理、乐律、兵法、韵学、算术, 以逮方外之炉火, 皆可援《易》以为说。”随着社会发展和历代学者对《周易》的解释, 《周易》的内容和性质也在发生变化, 这为确认《周易》的性质增加…  相似文献   

4.
《论语》一名定于何时,历史上有两种主要争论:一种源自《汉志》,以为《论语》成书时所名;一种源自《论衡》,以为汉代始定。有两现象似与《论衡》之说相合:其一,除《论语》一名外,《论语》汉代还有"传""语""记"等多种称谓;与此同时,其二,先秦及汉代早期文献中鲜见《论语》一名。然《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及《宋书》等史籍中《论语》的称引情况表明,以上两现象其实并非缘于《论语》书名未定之故,而是与《论语》的称引方式有关。鲜见《论语》一名乃是由于鲜以"《论语》曰"方式称引《论语》的称引习惯所致,这一称引习惯广泛存在于先秦、两汉及魏晋南北朝时期。  相似文献   

5.
陈琴 《天风》2012,(9):54-55
一次偶然的机会,看到了一本《当代基督十架》,就被书名吸引,印象中很少读到这样的书,就买来一读为快!作者斯托得是著名的英国牧师,同时亦是著作等身的作家。著有《认识圣经》、《再思福音使命》、《当代圣灵工作》、《当代基督门徒》、《C型观点——基督徒改变世界的行动力》、《为真道而战》、《真理的寻索》等书。  相似文献   

6.
由省社会科学院和五台山研究会组织几位同志翻阅了大量历史资料,从中选出有关五台山的一部分记载,重新加以点校注释,陆续出版一套五台山研究丛书。其中包括《五台山游记选》、《五台山古诗选》、《五台山楹联集锦》、《五台山碑文集注》、《五台山佛经总目》、《五台山佛教史》、《五台山花卉》、《五台山革命史》、《三传点校注评》及《五台山巡礼行记校注》等。这批文献资料跨越历史一  相似文献   

7.
《大学》原系《礼记》普通的一部分,因二程的极力表彰而亭有“圣人之书”、“入德之门”的封号。朱子更视之为儒学之第一门径,并一度给出《大学》→《论》→《孟》→《中庸》→《诗》→《书》→《礼》→《乐》→《易》这一详细的读书次第①。他重订章句,分《大学》文本为“经”、“传”两部分,并补缀以“格致传”。于是便形成了“三纲”、“八目”、“三纲释文”、“八目释文”这一完整的《大学》文本结构。《大学章句》由此而收纲举目张之效用。《大学》终与《论》、《孟》、《庸》并列,钱穆云:  相似文献   

8.
一、关于《无量清净平等觉经》的译者有三种说法现藏题为支娄迦谶所译,缺乏可靠性。这一说法始于《历代三宝记》、《大唐内典录》和《开元释教录》等相沿其说。另有白延或帛延译之说。这一说法始于《法经录》、《仁寿录》、《静泰录》等所有经录皆主白延或帛延译之说。再有一种说法是以《无量寿经》为题,附注“一名无量清净平等觉经”,题为竺法护译。这一说法,《道安录》、《出三藏记集》以下所有经录都有记载。这三种说法,哪一种表达了真正的事实?我想就此予以研究讨论。二、支娄迦谶说  相似文献   

9.
《正统道藏》中的《大洞金华玉经》是对《洞真高上玉帝大洞雌一玉检五老宝经》的改编。南北朝多种上清经中都提到《雌一经》,该经的成书时代应较早。《雌一经》的形成与《大洞真经》的神化有关,《雌一经》实即读《大洞真经》的经诀,是《大洞真经》的附庸。《雌一经》的这种造经模式被《八素真经》《玉清隐书经》《八景玉箓》等一批上清经模仿,它们都将自己和《雌一经》一起编入《大洞真经》先修经典的序列当中。《雌一经》的内容来源于杨、许之前的一些修炼方法,它还影响了《上清三元玉检三元布经》等经典。从《雌一经》中可以看出一种"法、术、验"的结构,这种结构也见于《大有妙经》《西王母宝生无死玉经》等,可能是早期上清经的一种造作方式。  相似文献   

10.
《大学》本为《礼记》中的一篇;当时被编入《礼记》之中,与其他各篇相比,并无特别之处,以致湮没了数百年而未能引起注意。自唐代韩愈表彰以来,《大学》才逐渐受到重视。尤其经过程朱的推崇,其渐渐由《礼记》中的一篇而与《论语》、《孟子》、《中庸》合为四书,成为与五  相似文献   

11.
北宋末、南宋初这段时间,吕洞宾神仙传说最盛,最早所传的吕洞宾经,也大约出现在这个时期。吕洞宾著作,郑樵《通志·艺文略》及晁公武《郡斋读书志》皆不见录,始见于南宋中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其书卷十二神仙类,录《钟吕传道集》三卷;《肘后三成篇》一卷;《纯阳真人金丹诀》一卷;《吕真人血脉论》一卷;《吕公窑头坯歌》一卷。《宋史·艺文志》有《吕洞宾九真玉书》一卷。马端临《文献通考·经籍考》  相似文献   

12.
《周易》是一部在中国古代文化史上具有独特地位的著作。从某种意义说,中华古文明的诸多要素大都可以在《周易》中找到其渊源所自。因此,近年来的文化反思很自然地重新引起了人们对《周易》的关注,推动了《周易》研究的深入。由吉林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吕绍纲先生新著《周易阐微》(以下简称《阐微》),就是其中一项重要成果。《阐微》以10章35万言的篇幅,对《周易》一书的性质,《周易》之筮占、象数、《周易》的历史学意义、《周易》的作者、《周易》与道家的关系、《周易》经传的哲学思想诸问题,探颐索隐、辨微勾玄,作了全面的、深湛的研究。《阐微》内容宏富,创获颇丰,以下仅能择其大要,谈几点感想。  相似文献   

13.
《理性与分析》一书是三本丛书中的第一本,另外两本是《理性与善》,《理性与信仰》。布兰夏德教授把《理性与分析》一书称之为“一本保卫理性的书”。凡是知道布兰夏德教授早先的一本书《思想的本性》的人,看到《理性与分析》写得很精彩、論证很充分、篇幅很长,都会认为是意料中的  相似文献   

14.
第二篇 《周易》基本知识一、《易经》与《易传》 《周易》是古代一本用于占卜的书,它包括《易经》和《易传》两大部分。 《易经》有六十四卦,每卦有六爻。爻有两种,其中“-”叫做阴爻, “--”叫做阳爻。  相似文献   

15.
《春秋纬》是相对《春秋公羊传》而言的,因此,《春秋纬》中有很多与春秋学相关的思想。我们在此对《春秋纬》的春秋学思想作一分析,由此展现《春秋纬》在春秋学方面的思想特征。一、孔子作《春秋》说最早提出孔子作《春秋》思想的是《孟子》,《腾文公下》说:  相似文献   

16.
邹大炎 《心理学报》1987,20(3):28-36
本文对我国最早的一部诗集《诗经》的文学心理学思想进行了初步探讨:一、《诗经》中的文学想象与联想,二、《诗经》中的情意描写,三、《诗经》中的人物性格描写。  相似文献   

17.
皋陶考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皋陶考论韩玉德关于皋陶的称谓,文献所记不同:一曰皋陶。见诸《尚书》之《尧典》、《皋陶谟》,《左传》文公五年,《论语·颜渊》及《荀子·非相》等;二曰咎繇。见诸《世本》之《作》篇、《氏姓》篇,《史记》之《五帝本纪》、《夏本纪》及《汉书》之《武帝纪》、《古...  相似文献   

18.
关于《唐虞之道》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湖北荆门郭店楚墓竹筒中,被整理者题名为(唐虞之道)的一篇共包括29只简,竹简的形制和书体都与题为《忠信之道》的另一篇相同,所以可以肯定二篇之间应该有较密切的关系,以下,拟就精虞之道冲的几个小问题提出来讨论。一、《唐虞之道》与《尚书·尧典》郭店竹简与“六经”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六德》与《语丛一》中都曾提到《诗》《书》《礼》《乐》《易》《春秋》,这表明“六经”作为一个整体至少在此时已经存在。除了象(五行)、(消衣)。《成之闻之》等篇直接称引《诗》、(书》以外,有些篇章虽未提及经典的名字,但其讨论的内…  相似文献   

19.
<正> 《礼记》是儒家一部重要的经典著作。今本《十三经注疏》中的《礼记》,收有《礼运》、《乐记》、《学记》、《大学》、《中庸》五篇文章。《礼记》所论述的问题很多。本文仅就其中有关心理学思想谈两个问题。  相似文献   

20.
《管子》一书讲治国牧民之道很多。对人口问题的论述,也是它的重要内容。例如:《入国》篇讲“九惠之教”,讲的全部是人口问题。其他如《权修》、《入观》、《小匡》、《霸言》、《问》、《侈靡》、《治国》、《形势解》、《轻重》甲等篇,也都从不同角度阐述了人口问题。一、人是国家富强的根本马克思主义人口理论认为,不同的生产方式,有不同的人口发展规律。《管子》的时代,是我国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大变革时期。铁器的出现,生产力不断提高,但土地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