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们的呼吁基于对一份<学生信仰调查表>的分析.调查得知,我们的大、中、小学生对于"命运"问题,对于鬼神迷信和巫术有14.5%持认同态度.这说明我们的无神论教育现状不如人意,有必要强调无神论教育进课堂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邪教分子和暴恐分子疯狂杀人的思想基础是反科学的鬼神迷信。因此,思想政治工作应加强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宣传教育,消除鬼神迷信对群众的影响。要揭露鬼神迷信的反科学本质,批判其哲学基础唯心主义和形而上学,改进马克思主义哲学教育,加强科学无神论知识普及,加强党对宗教学研究的领导,发挥宗教学研究在批判神学、破除迷信、传播真理方面的特殊作用。  相似文献   

3.
我们这里最近又有一个贪官垮台了,此前他家中供神,办公室的里间供神,电香火日夜像鬼火一样烧着,到哪儿都算命打卦,身边还豢养个《易经》大师兼风水大师,每逢出门必定得摇一卦,自己的名字改来改去。我和他很熟,屡次告诉他千万别信鬼神、天命,凡信者都是愚昧和软弱。但是他坚定地认为:一切都是天命,人没有任何力量。这次他倒了,我到看守所去看他,我说:你那么虔诚地求神拜神,为什么神不能保佑你?他喟然长叹:万般皆是命,半点不由人哪,这回我更信神了,去年有个大师给我算命卜卦,说我今年有灾,我没有在意,原因在我呀!看来他是至死不悟了。其实,他…  相似文献   

4.
明代伟大医药学家李时珍,在其传世名著《本草纲目》中,不但集当时药物学之大成,把中医药学提升到一个新的高度,而且对前人医药著作和现实社会中的种种鬼神迷信,进行分析批判,很有说服力。对当时、后世乃至当今之人均有教育意义或启迪作用。  相似文献   

5.
改革开放以来,两个文明建设不断向前推进,科学精神逐步深入人心。但也应看到,某些地方鬼神迷信的沉渣假借科学和传统文化的名义重新泛起,在社会生活中严重泛滥。为什么鬼神迷信现象在我国社会转型,经济社会发展最好的时期表现得如此严重?本文就其根源与对策作以探讨。一、鬼神迷信现象是唯心主义有神论的必然反映鬼神观念是在人类长期的认知过程中产生出来的,开始仅是一种迷信而已,后来,人类社会的发展出现了阶级分化,占统治地位的剥削阶级思想家,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地位,将人们已有的迷信思想加以理论化和系统化,并进而产生出了有神论。有…  相似文献   

6.
3.揭露旁门、禁忌、避邪 道教不仅宣扬服食成仙,还推行一些"禁忌"、 "避邪"等鬼神迷信"法术"。有的淫道、妖僧,往 往凭术售奸,欺骗和坑害人民群众。李氏对此,亦 一一予以揭露和批判。 关于道士采阴。有一道派,盛行采阴邪术,甚 至窃取童女初行经水服食。李氏对此丑行揭露说: "今有方士邪术,鼓弄愚人,以法取童女初行 经水服食,谓之先天红铅,巧立名色,多方配合, 谓《参同契》之金华,《悟真篇》之首经,皆此物  相似文献   

7.
荀子在《解蔽》里,对于鬼神迷信做了生动的分析批判。他说道:夏首的南边有个叫涓蜀梁的人,此人既愚而又事事恐惧。在月光明亮的晚上走路,低头见自己的影子,以为是伏在地上的鬼,仰头见自己的头发,又以为是站着的妖怪。吓得转身就跑, 回到家中,竟然惊吓而死。由此,荀子得出结论说:凡人们认为有鬼,必定是有精神恍惚、心智不清的时候留下的印象。荀子  相似文献   

8.
这是一篇触目惊心的报告。其中关于中学生鬼神迷信思想的调查结果,说明了我国学生中的 鬼神迷信思想已发展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时期。这一结果,远远超出了我们的预料。学生们问老 师: “科学世界观和无神论这么重要的内容为什么在大学课本里没有?”那么,我们接着要问:中学 课本里有吗?小学课本里有吗?有多少? 我们在这里再一次向有关部门呼吁:救救我们的孩子!帮帮我们的老师。理直气壮地向我们的孩子说一句:鬼神是不存在的,星座与个人的命运是没有关系的。  相似文献   

9.
乙:刚才您已经说过,神鬼有时不是有形、有声的,我们可以理解为:   神鬼有时是无形、无声的(?)   甲:可以这样理解.……  相似文献   

10.
甲:看来您还是不相信有神和鬼.神鬼论并不是现代人的发明,世界各国的许多典籍都有关于神鬼的记载,我们总不能一概否定吧?……  相似文献   

11.
编者按:从上期起,我们就开设了“关于在青少年中开展科学无神论教育的讨论“.其原因是近十几年来神功异能、新有神论思潮的泛滥,在社会中产生了许多负面影响,特别是在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及世界观、人生观的形成上产生直接的影响,使他们特别热衷于对各种神秘事物的追逐.……  相似文献   

12.
Editor's Note:     
Lyman Wynne  M.D.  Ph.D. 《Family process》1981,20(4):453-455
  相似文献   

13.
14.
15.
16.
There is ongoing discussion in the literature regarding the validity of various checklist and scenario-based measures of guilt-and shame-proneness. Confirmatory factor analysis was used to perform multitrait-multimethod assessments of trait, method, and error components in the top three contending instruments is this area. College students (85 men, 197 women) completed the Test of Self-Conscious Affect-Modified (TOSCA-M) Personal Feelings Questionnaire-2 (PFQ-2), and the Guilt Inventory. A model in which shame and guilt each represented a separate latent trait construct provided a good fit to the data. Scores for shame from both the TOSCA-M and PFQ-2 loaded highly on the latent shame factor. With the exception of scores for nonruminative guilt derived from the TOSCA-M, all remaining scores for guilt had substantial loadings on the latent trait construct of guilt. Discussion focuses on the need to pay serious attention to methods effects in this area, provides explanations for why two qualitatively distinct forms of guilt can be exacted using these methods, and urges specialists in this area to refrain from using single measurement instruments to assess multiple construct.  相似文献   

17.
18.
19.
为了加强对青少年的思想道德教育,引导青少年树立良好的科学道德观,增强辨别是非的能力, 自觉抵制封建迷信和其他社会丑恶现象的影响,浙江省科协在大力支持出版青少年科普音像图书,开展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青少年科技俱乐部、社区青少年科技工作室等丰富多彩的科学实践活动的同时,还组织了“关于在青少年中开展科学无神论教育”的调研,开展了与此相关的专家座谈会和理论研讨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