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自人类集体劳动的最早时期起,就有了管理的必要。马克思说:“一切规模较大的直接社会劳动或共同劳动,都或多或少地需要指挥,以协调个人的活动,并执行生产总体的运动”。(《资本论》第1卷第367页)在人类生产过程中,任何个人都不能孤立地,而必须有组织地达到各种目的,管理  相似文献   

2.
艺术是人类在劳动过程中创造的结晶。尽管巫术是艺术的起源之一,然而艺术产生的基本源泉是人类在劳动中产生了审美意识的结果。艺术的发生虽与巫术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而艺术和审美的起源在人类最原始的生产劳动中就产生了。  相似文献   

3.
时间是运动着的物质的存在形式,当然也是物质运动的高级形态——社会运动的基本形式.然而,社会运动的时间又具有自己的特点,它仿佛“是一种和无机物的运动规律正好相反的运动规律”.这一规律实质上就是时间节约的规律.它显示了作为社会存在形式的时间同社会内容的密不可分性.时间节约规律是马克思从物质生产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是全部社会历史的基础的观点出发揭示出的首要的经济规律.马克思认为,人类要创造历史,首先就要生存,就要花费一定的时间进行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这是一种永恒的自然必然性,任何历史时代的人都必须这样做.因此,人类历史活动的时间首先就是劳动时间.纵观社会历史,人类用于  相似文献   

4.
马克思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提出的“自由自觉活动”和对象化劳动的命题,有缺乏明确的社会规定性的弱点,但作为研究劳动实践活动的开端,它在理论上的巨大价值和重要启示在于凸现了历史过程中人的活动的主体性,坚持从主体的客观物质活动去考察社会,说明历史。马克思以作为主体的人的生命活动——客观的生产活动出发去研究人的本质和历史的发展,对劳动的目的性,现实性作了深刻阐发,对劳动的客观性和能动性作了深入研究,并在对异化劳动的分析中,部分地猜测到了劳动的社会性。也正是在这些研究中,马克思终  相似文献   

5.
教育是人类传承文化、创造知识、培养人才的活动。教育是在师生相互活动中进行的。过去许多教育家都提倡过在活动中教育学生。法国教育家卢梭提倡让儿童通过实践活动和接触实际事物获得知识。瑞士教育家裴斯泰洛齐受卢梭教育思想的影响。提倡教学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让每个儿童参加农业和手工业劳动,在劳动中学习。  相似文献   

6.
根据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只有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的基础上,人才能进行相对自由的创造,因而,人类所必须进行的第一项历史活动便是生产社会财富。在历史发展的一定阶段上,财富的生产和积累只能靠活的劳动和物化劳动的交换来达到。而直接劳动时间和劳动的数量是财富的生产和积累的决定性因素。当社会生产力水平较低的时候,劳动的  相似文献   

7.
马克思哲学具有丰富的实践内涵,与亚里士多德的"伦理-政治"实践哲学有着内在的继承、超越关系。马克思以"劳动""社会"和"人类解放"三个范畴转换了"伦理-政治"实践哲学传统的基本范式,开创了"劳动-社会"的实践理论。它以"劳动"作为普遍实践的原型,把传统实践哲学当作非人活动的劳动提升为人类普遍的本质活动,赋予劳动阶级以一种普遍的实践主体性,使实践不再是一种"精英"主义的贵族活动;把实践由伦理政治领域转换到人类活动的基础层面——社会领域,拓展了实践理论的广度和深度;用社会解放代替了传统实践哲学狭隘的政治解放,使实践理论成为无产阶级革命和人类解放的理论。与传统的"实践-政治共同体-人的政治本质-政治革命-政治解放"不同,马克思构建了"劳动(实践)-社会共同体-人的社会本质-社会革命-人类解放"的全新理论。  相似文献   

8.
从对人类社会生活诸领域起作用的深度和广度来讲,当代所有重大的科技成果中没有哪一项成果可以和计算机相比。今天,电子计算机、信息技术、微处理机和自动化系统不仅对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生产与工艺的发展以及经济与社会的管理发挥了日益重要的作用,而已深入到人类实践与认识活动的各个领域。比如,它们改变着劳动、学习、科学研究和精神文化生活的内容和方式,并以新的方式提出了人类智力与个性发展的  相似文献   

9.
人类历史活动中最基本最先决的活动就是满足人生活需要的生产劳动。首先,“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卷31—32页)。其次,这个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为社会提供了“物质经济生活条件”,正是这个致关重  相似文献   

10.
《法音》1992,(8)
什么是精神文明?一提到精神文明,人们都会意识到道德品质、礼仪修养等等。不错,这些都是精神文明的重要标志。精神文明是安定团结、促进家庭、社会、国家乃至世界人类和谐、有秩序化地工作与生活的基石,也是学术、科研、劳动生产、所有人类生存、品质文明得以正常进行和发展的保证。除了这普遍的精神文明——道德之外,还有高层次的精神文明,那就是高度的智慧。古今的哲人们洞明事理的伟大思想与创见,更是世界文明,人类幸福的源泉,人类社会的生存和繁荣,能少得了这普遍的和高层次的精神文明吗? 两种文明互相依存的关系: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劳动生产,创造物质文明和提高人类  相似文献   

11.
和谐劳动是与和谐社会相联系的社会主义新型劳动,主要表现为劳动者与劳动产品的和谐、劳动手段与劳动目的的和谐、人的生命活动与人的本质活动的和谐、劳动活动与劳动关系的和谐。和谐劳动作为人类社会和谐的基础和前提条件,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现实要求。实现和谐劳动的基本途径是:切实明确劳动主体责任、科学确立劳动价值取向、合理安排劳动分配制度、积极完善劳动协调机制、促进劳动者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12.
马克思自由王国中的自由劳动常常被理解成一种人类理想存在方式,在自由劳动实现之前,人类的劳动似乎充斥着迫于谋生的无奈与强制,这是对马克思"自由劳动"思想的过度发挥。人类物质生产水平的发展和物质的不断丰富是人类实现自由劳动的必要条件,但物质的极大丰富与发达的社会生产力无法直接推论出人类自由劳动必然会实现,它只能作为人类自由劳动实现的基础。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劳动概念的阐释表明,最初的人类劳动实际上已经蕴藏了人类自由的维度。即劳动概念不仅仅蕴含人类解放与自由发展的图景,还具备人类获得解放与向往自由的力量。因此,作为人类的存在方式,"自由劳动"的最终实现是指向未来,但这是以马克思"人类劳动"中蕴含自由维度为前提的,马克思的劳动概念在马克思的历史叙事下产生巨大的历史推进作用,成为人类解放的现实力量。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关于精神生产关系问题的研究,虽取得了很大进展,但还尚未把精神生产关系放在社会生产的系统中,从主体的实践活动和社会分工的角度进行唯物史观的考察。因而,笔者在此略陈管见,以求教读者。问题的提出与精神生产关系概念的界定在马克思恩格斯看来,生产交往是人类真正的第一个历史性活动,人们如果不以一定的方式结合起来共同活动和相互交换其劳动,便不能进行生产。为了进行生产,人们便  相似文献   

14.
张琪 《美与时代》2004,(7):55-57
啊,人类,只有你才有艺术!"德国伟大的诗人席勒的诗句既是对艺术的由衷赞美,更是对拥有艺术的人类的由衷赞美. 但是,艺术是怎样在人类生活中出现的呢?今天我们所能见到的人类早期一些具有审美价值的作品,对于"创作"和拥有它们的原始人来说,其主要价值并不在其审美属性而是在其实用功利属性上.艺术原是从非艺术活动中产生的,导致艺术发生的最初基本动力乃是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尤其是为了维持自身生存和取得发展的生产劳动.  相似文献   

15.
人类最初审美意识的产生与以后的发展变化是怎样进行的呢?我们知道,人类的劳动与动物生产根本不同的一点是它能制造和运用工具。制造劳动工具不仅把人类从动物界中彻底地分离出来,而且也最早地最明显地体现了人类有意识、有目的地进行自由创造活动的特性与本质。因此,劳动工具就成了人类最早的也是最重要的审美对象,成了可以观照自己本质力量的具体对象。当原始人类使用劳动工具进行狞猎活动,觉得比没有工具来得轻松些、顺利些、劳动效率高些时,这就确证  相似文献   

16.
试论企业文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企业管理活动是伴随着人类社会运动而不断发展完善的历史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企业管理活动不是简单地重复进行的,而是随着人类社会实践的不断进步由简单到复杂地发展起来的。如同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过程一样,企业管理的历史发展也可以划分出不同的阶段,各个不同阶段都呈现出自身特有的性质与特点。  相似文献   

17.
《心理学报》1959,3(2):47-54
一、問題和研究的經过 在全国生产大跃进、大鬧技术革命的年代,劳动心理学的任务不仅是、或主要不是、研究怎样改变生产者的主观状态,如操作方法,来适应客观条件、如机器設备等了,而应当研究怎样促进生产者改变客观条件,如改革工具、創造工具、来适应飞速发展的生产需要了。劳动心理学工作者应当总結工人創造性思惟活动的規律,在生产条件下应用这些规律,为創造发明准备条件,縮短創造发明的过程,使工人羣众有效地、快速地完成一項項的技术改革——創造性活动。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的自由观及其当代意义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马克思的哲学中,艺术活动始终是人类自由生存的典范状态。在其早期思想中,由于视生产劳动本质上是一种类似于艺术的活动,马克思认为消除了异化的生产实践便是人的自由的实现?而在其晚年思想中,由于认识到物质生产领域始终是一个必然性王国,自由王国便被置于这一必然王国的彼岸,自由的实现也便只能存在于艺术活动之中,但这一自由王国的繁荣又依赖于必然王国借助生产率的提高所提供的自由时间的增长。马克思的这一自由观对于当代人类的自我理解仍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9.
建筑起源于人类劳动实践,最初是以日常生活遮风雨、避群害为实用目的的,其本质是人类建造以供居住和活动的生活场所,而随着人类实践的发展,生产力的不断提高,社会的不断进步,物质条件的不断改善,建筑领域发生了越来越大的变化,越来越明显的具有美观的因素。本文就从艺术的角度,简单的阐述建筑与艺术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20.
一、无偿占有他人劳动是异化现象的本质马克思在对劳动、分工以及私有制的产生和发展的分析中指出:每个领域都是人的一种特定异化,而生产过程中的异化,即劳动的异化则是一切异化的基础。私有制本身是劳动异化的产物。劳动作为人类的自由媒介,在一段漫长的历史时期内创造了人类的共同本性;劳动在其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上被异化了,人类的本性也就被异化了。在私有制社会里,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