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阿吒力是梵文“Acarya”的音译,意为“轨范师”、“导师”、“正行”。白族称之为“阿吒力轰”,直译为汉语就是阿吒力教的意思。阿吒力教是佛教密宗的一支,大约在唐朝之际传入今云南大理地区,元、明之后逐步衰落。阿吒力教的主要修行方式有诵咒、结印、祈祷,有所谓“三密”即语密(口诵真言)、身密(手结契印)、意密(心作观想)之说。阿吒力教在大理地区流传的时间长、影响的范围广,曾一度是西南地方政权南诏与大理国占统治地位的宗教。 据文献记载,阿吒力教是由印度高僧赞陀崛多直接到云南传播的。赞陀崛多在云南地方史乘中…  相似文献   

2.
南诏大理国时期梵僧的传教活动,予南诏大理国政治与社会文化以深刻影响。论文从南方丝绸之路文化传播的视野,对南诏大理国观音显化故事中的梵僧,云南地方志及石刻资料所见的梵僧,南诏大理国梵僧传教的社会记忆进行考察分析。认为云南地方史志梵僧行化的记载,是梵僧传教南诏大理国的历史真实。南诏大理国梵僧阿吒力的种种神异事迹,折射反映梵僧的社会影响与民间的集体记忆,来自天竺的梵僧沿南方丝绸之路传教,促成了密宗色彩的阿吒力教的流行,书写了西南边疆中外宗教文化交流史的重要一页。  相似文献   

3.
大理佛教有完全不同的两类史料。第一类史料文字与实物能相互印证,所记大都真实可信,有鲜明中国元素,表明云南佛教是汉地佛教在云南的传播。第二类史料多历史传说、附会和宗教神迹,称大理佛教从印度直接传入云南,但文字记载和现存实物资料不能互相印证。第二类史料融入中国传统的夷夏之辨的精神,表达了大理地方的民族意识,难以取信。此前所谓大理地区的阿吒力教是从印度传入云南的有云南地方特点的密教的看法,是由于对第二类史料认识不清得出的不真实看法,不能成立。  相似文献   

4.
正侯冲,北京大学哲学学士,上海师范大学哲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所访问学者,上海师范大学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长期致力于汉传佛教仪式文献的搜集、整理与研究。发表《水陆碑研究》、《眉山水陆考》等学术论文100余篇,整理《销释金刚经科仪》等佛教仪式文献10余种,著有《白族心史——白古通记研究》(2002、2011)、《云南与巴蜀佛教研究论稿》(2006)、《云南阿吒力教经典研究》(2008)、《汉传佛教、宗教仪式与经典文献之研究——侯冲自选集》(2016)  相似文献   

5.
佛教是世界性宗教,它的传播、传承与发展始终处于世界性与地方化、民族化的交织之中。流行于云南的阿叱力教派具有典型意义,在称谓、来源、演变、与地方传统的关系、研究依据的资料与理论工具等方面,学术界见仁见智,各有妙解。作者认为把"白族佛教密宗阿叱力教派"作为阿叱力的正式称谓是比较合适的。阿叱力教派最初渊源于天竺密教,后期受到内地佛教的影响,它在南诏大理国500年历史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元、明、清三代,禅宗渐盛,阿叱力教派逐渐从"官方宗教"演变为"乡土宗教"流传于民间,直到近现代。  相似文献   

6.
《马德新思想研究》一书已于2004年12月由宗教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该书作者系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系杨桂萍副教授。马德新(1794-1874年)是十九世纪中叶享誉云南的回族大阿訇和学者,著译颇丰,被称为清代中国伊斯兰教四大学者之一。他开创了经堂教育云南一派;在咸丰、同治年间曾经领导云南东南回民起义;后与政府议和,投身学术,著有数十部阿拉伯文、波斯文及汉文伊斯兰著作,为中国伊斯兰教和回族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很大贡献,在中国伊斯兰教史上具有重要地位。研究中国伊斯兰教的学术思想,不可忽视对马德新的思想研究。但由于种种复杂…  相似文献   

7.
清代回民暨清真寺教领主要由主持寺务的三掌教、教授经学的阿訇以及门宦教主构成。雍乾时期,清王朝在回民基层保甲组织中委用教领担负社会治安即所谓"稽查约束"之责。然而随着甘肃新教阿訇苏四十三、田五等组织发起反清斗争,促使清政府对回民教领在基层治理体系中的身份、角色及其权限重加调整,使雍正以来进入保甲组织的教领重新回归到传统的回民社区即教坊。咸同时期,西北及云南各地回民开展反清运动,教领在组织与领导中发挥了突出作用,清朝政府因之在相关善后中,竭力限制和削弱回民教领在基层社会即教坊中的权力与影响。  相似文献   

8.
在美国传教士克劳德·毕敬士(Claude Pickens)先生捐赠给哈佛大学燕京书社图书馆的影集中有这么两幅照片:它们是云南巍山县(民国期间被称为“蒙化县”)永建乡兴建中学的穆斯林师生集体照和兴建中学教宣一队和二队到大理喜洲村宣教后接受大理穆斯林赠授的锦旗后与喜洲穆斯林的合影。其中第一张照片有云南著名大阿訇、学者和教育家纳润章先生,照片拍摄的地点是晏旗厂。这两幅照片应该是研究中国伊斯兰教史的有价值的资料。纳润章(1900-1971),名荣滨(滨也有写成“王”字偏旁的),以字行。经名努尔·穆罕默德,云南通海(原名河西)纳家营人。出身…  相似文献   

9.
剑川白族阿吒力S村朝斗会的面貌、内涵和内在运行机制遵循着仪式功能圈"原型—观念—符号—行为—功效"的循环律动模式,即在民族原型的作用下,以特定的环境和条件为助缘,原型显影为一系列的信仰观念,并聚集大量相关的仪式符号,通过固定程序中的音声行为和动作行为,实现心理调适和社会重整功能。其功效又反作用于观念,并沉淀于原型中,不断地丰富发展着原型。这一视域为各民族信仰仪式传统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视角。  相似文献   

10.
<正>近期,我们到云南调研宗教工作,以伊斯兰教工作为重点,与部分市县主管宗教工作领导、宗教工作干部、伊协负责人等座谈研讨;走访宗教活动场所,与阿訇、寺管会成员、穆斯林群众代表、经学院和经学班老师等座谈交流,分析了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宗教工作进行了认真思考。一、云南宗教工作的主要特点和经验  相似文献   

11.
伊斯兰教是世界性的宗教之一,与佛教、基督教并称为世界三大宗教。七世纪中叶伊斯兰教由阿拉伯半岛传人中国。伊斯兰教作为一种完善的文化体系和思想体系,对中国各民族穆斯林的历史、伦理道德、生活方式和习俗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中国有10个少数民族信奉伊斯兰教。本文仅就伊斯兰教常见的教职称谓作一简介。这些称谓,已在穆斯林生活中成为约定俗成的共识,而且一直作为教内人的专门称谓。阿訇“阿訇”是中国伊斯兰教教职称谓之一,系波斯语音译,意即“教师”、“学者”等。从明代后期,中国穆斯林开始称教授伊斯兰教经文的教师…  相似文献   

12.
经堂教育基础课的沿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经堂教育自从胡登洲(1522—1597)创办以来,为中国各地的伊斯兰教培养了不少讲经传道的学者阿訇。到了他的“四传门人周老爷”时代,经堂教育体系包括师资、教材、管理和经费等,皆趋于完备。但是,应当指出,这个时代的教材以及教学,采取阿、波原著,用汉语口头语译述,既不借鉴  相似文献   

13.
哲人已去精神犹存丁清轩今年,是原中国伊协副会长刘品一阿訇诞辰100周年。今天,中国伊协在京举行纪念会,这对缅怀先人事迹,宏扬伊斯兰教优良传统,全面做好伊斯兰教工作很有意义。刘品一阿訇出生在河北省的沧州市,曾担任河北省伊斯兰教协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河北...  相似文献   

14.
龙喜记     
《龙喜记》的故事情节主要取材于印度佛教典籍《本生经》,此剧类似人们所熟知的“摩诃萨王子舍身饲虎”、“尸毗王舍身救鸽”等佛经殉难故事,热情讴歌了云乘王子舍身救龙的英雄壮举。属于古印度盛行的“陀卢吒迦”即“英雄喜剧”类型文体。《龙喜记》讲述的是诗明国玄明的云乘太子和弄臣阿低离有一次结伴去悉陀国的摩罗那耶森林,寻找一处幽静的隐居之地,忽听远处飘来一阵阵优美的箜篌声与歌唱声。他们循声而去,在森林深处有一座造型独特的宙宇,一位美丽动人的姑娘与侍女正在弹琴吟唱与供奉女神。云乘太子在神庙的隐蔽处,倾听到这位女…  相似文献   

15.
哲人已去精神犹存丁清轩今年,是原中国伊协副会长刘品一阿訇诞辰100周年。今天,中国伊协在京举行纪念会,这对缅怀先人事迹,宏扬伊斯兰教优良传统,全面做好伊斯兰教工作很有意义。刘品一阿訇出生在河北省的沧州市,曾担任河北省伊斯兰教协会第一届委员会主任,河北...  相似文献   

16.
尊敬的陈广元大阿訇和各位伊玛目,同志们、朋友们:   今天,我国伊斯兰教界德高望重的阿訇、毛拉、学者们汇聚一堂,召开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我代表国家宗教事务局表示热烈的祝贺 !   国务委员司马义同志在百忙中来参加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成立会议,说明国务院领导对此会议的重视,对大家是一个很大的鼓舞。   刚才,陈会长发表了很好的讲话,我完全赞同。建立中国伊斯兰教教务指导委员会是时代发展的需要,是自身建设的需要,是广大阿訇、毛拉的强烈愿望,是穆斯林群众纯洁信仰的要求。这项工作中国伊协抓得…  相似文献   

17.
阿訇一日     
“阿訇”一词是中国伊斯兰教的教职称谓,系波斯语音译,旧译为“阿衡”、“阿洪”等,其原意指伊斯兰教的学者、教师,中国信仰伊斯兰教的各民族中,阿訇是对穆斯林中具有伊斯兰教宗教学识的人的通称。在新疆的维吾尔、哈萨克等民族中则多称“毛拉”,意思基本与阿訇相同。中国伊斯兰教教育过去以传统的经堂教育为主,因此绝大多数阿訇是经堂教育培养出来的。凡在清真寺里学习多年,宗教学识和道德操守都达到一定水平的人,经举行“穿衣”或“挂帐”仪式(相当于毕业仪式),即可受聘到清真寺里任职,成为阿訇。阿訇的责任主要是在清真寺里…  相似文献   

18.
众所周知,阿句是波斯文“”一词的音译。在中国专指清真寺率众礼拜、执掌教务的人,故也称掌教,与阿拉伯文的“伊玛目”同义。阿司是继承先知穆罕默德的遗教,讲经宣教,弘扬伊斯兰教义、教理的人。阿司也被称作“阿林”(),即学者、精通《古兰经》、圣训等经典的人。今天我们所谈的不是对“阿句”这个词的来龙去脉作进一步的考究,而是谈当代阿匐所应承担的职责和应尽的义务。因此,作为阿句就应是一寺一坊教务的领导人,又是代圣传教,传播伊斯兰教各学科知识的人。伊斯兰教在中国已有1300多年的历史,其所以能延续到今天,历代阿匐前…  相似文献   

19.
要讲清无神论与道德问题,首先要讲清宗教与 道德问题。我们就从宗教与道德讲起。 第一部分:实践部分 一、布什到清华大学演讲,鼓励学生们信宗 教,说信了宗教,道德就高尚。 二、宗教界有不少人说,信了教,道德就高 尚。不信教,无法无天,无恶不作。 三、宗教研究的学者,也有不少人说,信了教 道德就高尚。并且援引某些资料说,某某地区信教 的多,犯罪率就低。某某人信了教,改掉了过去的 毛病。  相似文献   

20.
2013年12月12日-17日,应土耳其宗教部邀请,以中国伊协副会长阿地里江·阿吉克力木为团长,国际部主任陈玉龙为秘书长,由宁夏、甘肃、新疆、云南等7个省区的伊协负责人、知名阿匐、学者等为团员组成的中国伊斯兰教访问团一行14人,对土耳其进行了友好访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