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余日昌 《学海》2002,(4):119-123
如何对当代海外新儒学进行恰如其分的定性 ,应当根据他们自己的如是说。海外新儒学力图融合中西方精神并实现传统与现代的对话 ,其观点、方法和目的都很有特色 ,突出地表现为所谓“文化资源论”的深刻理念 ,而且与“新传统主义”有所区别。  相似文献   

2.
道教作为传统文化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未来都已经、正在和必将彰显其蕴藏着的中国文化精神.为了进一步提升道教的现代性,增强道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能力,彰显道教在建设先进文化和构建和谐社会中应当且可以发挥的积极作用,我们认为"文化道教"的理念在当代社会应当得到高扬.  相似文献   

3.
21世纪是人类步入的一个崭新的世纪。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和强烈的冲击,化全球化的趋势也日益凸现,各地域化之间,各民族化之间的交流、对话、相融甚至撞击、竞争也越来越明显,尤其是现代化对传统化,强势化对弱势化的倾泄、排挤和侵蚀。今天,在化全球化的巨风向我们席卷而来的背景下,如何让我们的化之源、化之母——民族民间化得以生存与传承,  相似文献   

4.
牟宗三的儒学三期说、李泽厚的四期说和黄玉顺的新三期说,都是依据某种儒家形而上学的立场给儒学分期,都主张判教,这有悖于文明对话的时代.文明对话势必导致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如果从文明对话、文化融合的角度给儒学分期,则能更好地明确中国文化当下的任务,汲取前两期儒学的经验与教训,处理好内圣与外王的关系,从信仰到文物典章制度,民力国力、技术器物应用的全面复兴中国文化,中国人期盼着儒学能如是展开,成就自己的第三期.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基督教史上,中国教会一直遇到的问题是如何处理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问题。两者曾有碰撞和对话,如清代中国的"礼仪之争"、中国近代教会大学的创办等。随着本色化运动的开展,中国基督徒知识分子努力探讨基督教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寻求一位可被中国文化接受的基督。通过对话、交流、探索和思考,  相似文献   

6.
市场经济与契约文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经济的发展过程中 ,文化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市场经济需要文化的支持 ,因此 ,建构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市场文化就显得十分必要。这种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文化就是契约文化 ,契约文化的建设应当从树立契约信念、培育契约意识、完善契约道德和建构契约制度等方面展开。  相似文献   

7.
文化人类学最具“反思”精神,20世纪人类学的总特征是“我”和“他者”之间观察关系的改造.中医药文化的现代研究应当引入文化人类学中的“文化自觉”概念,应当在对中医历史传统回溯的基础上,建立现代文化的自我理解和自我价值认同.而文化人类学中“他者”对中医药文化研究提供的是另一种自我观察的方法,包括人的他者、文化的他者和历史的他者.现代中医文化研究可以运用文化人类学中的自我和他者的理念和方法,思考中医学现代性中的定位和发展.  相似文献   

8.
邹相 《中国宗教》2018,(6):41-43
少林文化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世界大同”“和为贵”的思想,在不断地交流和融合中,少林文化搭建起人类对话与合作的桥梁,其崇尚公平、正义、宽容、和平的价值理念也不断得以凸显。  相似文献   

9.
伴随着中国加快城市化的进程和进入消费社会,城市审美文化应当成为当代审美文化研究的一个新兴的重点领域;城市审美文化研究有着自身的独特视域和文化形态,并且贵在形成独特的文化特色;城市审美文化建设与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内在的紧密关联,应当发挥其对市民特别是青少年的陶冶引领作用;城市审美文化研究以彰显城市的文化个性,提升城市的文化竞争力为旨归.  相似文献   

10.
基督教在华传教与中西文化的交流和对话,是中国学术界在思想认知上分歧较大的问题。人们通常较为强调在政治领域的社会及文明冲突,以及基督教由此而有的负面影响。但从人类文化交流的角度来看,也必须注意基督教对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推动和在中西文化对话中的积极参与。本文以《马礼逊文集》的出版为契机,从马礼逊在近代中西文化交流与对话中的作用及意义来思考基督教在华存在和在中国文化中如何定位等问题,以便能为正确处理今天基督教与中国社会文化的关系提供思路和启迪。  相似文献   

11.
与不同学科进行对话,是深化发展伦理研究的重要路径.哈维兰的文化人类学对发展伦理学的深层化具有重要意义,在"文化态度"这个层面,表现在两个层面:其一,其所倡导的文化批判、文化反省意识、文化自觉精神,有助于发展伦理学文化态度的自觉化;其二,作为其方法论支撑的"文化相对论"所存在的深层问题,有助于人们辩证确认发展伦理学的基本文化态度.  相似文献   

12.
延保 《中国宗教》2018,(9):42-43
中西方的宗教都要为人类解决以下问题,如何解释世界?如何安身立命?如何规范行为?如何践行理念?当下的少林寺开展了有益探索,以开放、圆融、对话、服务的形式立足国际舞台,助益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相似文献   

13.
葛兰西没有机会阅读到马克思晚年关于东方社会道路的理论,但他却从文化领导权的维度阐释了马克思主义理论自我革命的必然性。马克思和葛兰西之间存在着一场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自我革命的哲学对话,这场对话中蕴藏着丰富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创新的思想资源,我国学界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进程中,理应予以深度发掘并进行充分思考。  相似文献   

14.
杜威的哲学是对传统哲学的改造和重建.他力克传统哲学过分专业化和狭隘化的弊端,通过对传统哲学的"解蔽",揭露传统哲学在理性的面目下为传统信念和习惯精神辩护的本质.在此基础上,杜威提出,哲学的本质应当是人文的而非科学的,哲学应当把自己扩展到文化范畴;哲学本质上是一个文化的沟通机构,其沟通的途径是文化价值批评;哲学的最终目的是好的价值与生活的统一,是真善美的统一.杜威实际上构建了一种文化哲学的基本范式.  相似文献   

15.
江苏创新文化发展具有丰富的实践经验,能够为新一轮科技创新驱动战略提供良好的精神支撑、文化氛围和人文环境.江苏创新文化内涵及其理论构建应当随着江苏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而进一步提升.江苏应当认真总结与不足,针对创新文化建设,积极建构新的社会价值体系、大力营造舆论引导氛围、大力推进创新能力机制、大力加强创新文化系统工程实施.  相似文献   

16.
在我们生活中,代沟是真实的存在。社会学家告诉我们,它是指年轻的一代和年老的一代在行为方式、生活态度、价值取向等方面的隔阂形成的对立、冲突。人类学家玛格丽特.米德独辟蹊径地在《文化与承诺》中认为,从整个人类文化史的考察出发,真正的交流应该是一种对话。  相似文献   

17.
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的关系问题,一直是西方哲学探索的一个重要课题,许多左派学者试图开创两者的对话渠道,并做过许多有价值的理论探索.英国学者克莱尔(Andrew Collier)继承了这一理论传统,在其新著<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1]中,从基督教的马克思主义立场出发,对这一问题做出了开创性的探索.他详细论证了基督教和马克思主义展开对话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以及对话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并全面阐述了二者联合的目的和基本任务以及要注意的问题.克莱尔的理论观点应当引起我们的注意.  相似文献   

18.
《中国道教》2018,(6):78-78
11月26日-29日,伊朗专家会议成员艾啥迈德·麦布里格博士(Dr.Moballeghi Ahmad)、伊朗宗教与文化对话中心副主任穆尔泰扎·萨布里博士(Dr.Sabouri Morteza)对中国道教协会进行友好访问,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黄信阳道长热情接待了客人。27日下午,双方在中国道协举行了中伊宗教文化对话座谈会,会议邀请了伊朗驻华大使馆文化参赞汉尼·阿迪勒、伊朗穆斯塔法大学驻京代表阿塔朗、中国社会科学院世界宗教研究所研究员卢国龙、国际儒学联合会副会长赵毅武和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副院长王宇洁出席。  相似文献   

19.
内丹术的文化误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的内丹术并不神秘,它是一种把意识集中在“天心”(即两目之间的位置),自我观察和自我调节的心理训练方法。荣格认为,中国的内丹术是一种有助于意识与无意识对话,消除冲突的艺术,这仿佛是一个意识或人格重生的过程。一些人把内丹术解释为“气功”,把心理调节的技能解释为物理的疗法,把自我的调节或内隐的行为解释为向外发送的疗法是一种文化性的错误路线。  相似文献   

20.
伊斯兰教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伊斯兰教带给人类的首要信息是和平中正,主张不同文明之间应当开展平等的对话交流。它要求每一位穆斯林坚定认主独一的信仰; 恪守中道、不偏不倚,以中为正,不走极端,反对各种形式的极端主义和恐怖主义; 认为不同民族、不同国家之间的和平相处、友好交往是人类共同发展和世界持久和平的基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