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自南宋朱熹作《四书章句集注》开始,"四书学"即逐渐形成,并在历史上产生了越来越广泛的影响。近十余年来,国内学界对"四书学"的研究不断深入,发表了许多文章,并有多部专著出版。本文拟勾勒其中的研究脉络及趋向,以便能够更好地把握"四书学"研究的现状。一"四书学"治学方法研究  相似文献   

2.
福建师范大学柯远扬教授是一位好学深思、勤奋治学的学者,二十年如一日孜孜不倦地笔耕于孔学的田园。他锐意创新,硕果频出,至今已有40余篇论文在全国各大报刊发表,受到孔学研究领域专家学者的普遍关注。出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宿愿,更出于对儒家孔学的深刻理解...  相似文献   

3.
发表在本刊2005年第10期“临床决策论坛版”的“从医杂忆”(作者黄莚庭;北京大学第一临床医学院外科教授)一文,引起临床界广泛关注。这篇不到四千字的文章,从追求、历练、笔耕、尊师、治学几个方面,讲述了黄教授从医50年的体验,引起许多临床医生的兴趣。北京大学第三医院将这篇  相似文献   

4.
赵岐《孟子注》:章句学的运用与突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考察了赵岐《孟子注》的学术方法及思想理念。文章认为,赵岐在研究《孟子》时,首先对汉代经学的治学体例作了变动,其次又以人情作为阐释的基础。文章具体解析了《孟子注》的章句特点,并对人情的理论内涵作了辨析。  相似文献   

5.
严谨与谩骂     
前不久一位暂居美国的朋友寄给我该地某中文教会刊物发表的四、五篇总标题为《一个不信派的标本——丁光训文集》连载文章。作者李某,他声称用意在于批判《丁光训文集》。我曾细读过《文集》。我被丁主教不回避现实,严谨治学并与读者平等商榷的态度所折服。他不是一位所谓在教言教的神学家,丁主教对现实的见解都引伸于他的信仰。对神学的见解更是言之  相似文献   

6.
探究理学集大成者朱子的治学方法,是中国哲学方法论研究的题中之义。朱子的治学方法,集中体现于其最有代表性的四书学中。《论孟精义》作为朱子《论孟集注》的蓝本和阶梯,充分反映了朱子对二程学派思想的传承与吸收,构成了朱子《四书》思想演变的重要一环。而朱子与勉斋就《精义》的讨论,体现了朱子学"虚心熟读而审择"的治学方法、"会看文字"的治学要求、"读书不可不仔细"的治学理念,彰显了朱子学长于分析、善于继承、当仁不让的反思批评精神,显示了朱子学实是"略一绰过"浮浅学风之"天敌"。因此,朱子学对于当前传统儒学之创新与转化具有不可或缺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7.
<正>2022年12月8日,习近平主席在抵达沙特首都利雅得出席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中国—海湾阿拉伯国家合作委员会峰会并对沙特进行国事访问之际,在沙特《利雅得报》发表题为《传承千年友好,共创美好未来》的署名文章。文章引用伊斯兰教先知穆罕默德的名言“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对中沙之间的千年友谊高度赞赏。文章称:“自古以来,中国和沙特互相欣赏、友好往来。先知穆罕默德曾说:‘知识,虽远在中国,亦当求之。’”文章发表后,引起了中国和阿拉伯国家读者的热议,对先知穆罕默德的遗训颇为欣赏。  相似文献   

8.
陈来 《现代哲学》2022,(1):116-123
1930年贺麟发表了论朱子与黑格尔太极说的文章,张荫麟即作了评议和讨论。1934年冯友兰的《中国哲学史》下册出版,张荫麟又对其中所述的朱子太极动静说提出了意见。1938年张荫麟以对冯友兰书中朱子太极动静说的意见为基础,发表了关于这一讨论的专论文章,贺麟则对之进行了细致的讨论评议,使得相关讨论更为深化。这一轮关于朱子哲学的讨论,其中涉及广泛的比较哲学讨论和对朱子哲学理之动静观点的理解诠释,很值得进一步加以推进。  相似文献   

9.
一生一会     
北大教授陈平原在一篇随笔中谈“治学秘诀”,说大学毕业时老师传授给他“十字箴言”:“做学问不靠拚命靠长命。”这就是说治学要悠着点,要放眼未来,从长计议,不要争一日之短长,不要像“拚命三郎”,急功近利,透支生命,把身体搞垮了,最终落个英年早逝的下场。毕竟治学不比文学创作,不只需要灵感、才气,还需要大量知识的日积月累,有年纪轻轻的大作家,却极少见年纪轻轻的大学者。要成为大学者,需要放慢生命的脚步,不靠拚命靠长命。  相似文献   

10.
管连荣   《心理科学进展》1991,9(2):65-68
经近二年来的试用,由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文献情报研究室建立的中文心理学文献数据库已可向社会提供心理学文献检索方面的服务。该数据库收集国内出版的心理学杂志及相关学科杂志上发表的心理学文章,并收集一部分香港台湾出版的心理学杂志上的文章。对在心理学杂志上发表的文章全部收入,对在心理学相关杂志上发表的文章摘要收入。除《心理学报》、《心理科学通讯》  相似文献   

11.
20 0 2年 9月在北京大学举行了著名哲学家、教育家冯定同志百年诞辰纪念会暨学术研讨会 ,并出版了由数十位学者的文章汇集而成的《平凡的真理非凡的求索———纪念冯定百年诞辰研究文集》 (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 )。现将会议发言和文章中对冯定学术理论贡献的评析综述如下 :1 治学和做人兼重的品格与执着追求真理的实事求是精神冯定治学与做人兼重 ,执着追求真理 ,坚持实事求是。其一 ,冯定 1 92 6年入党后不久被派赴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期间 ,即因抵制王明的宗派主义被打成反党分子 ,从此他把深沉地思考人生与研究和宣传马克思主义哲学相结合…  相似文献   

12.
《教育十论-我对教育问题的一些基本看法》出版该书由上海师范大学燕国村教授著,中国建材工业出版社1996年出版。全书从作者已发表的100余篇文章中选出62篇组成,共39万字。这些文章曾在国内25种报刊上发表,现结集成书,正好构成教育十大观点,即:教育独...  相似文献   

13.
周继旨先生长我八岁,虽无缘跟着他读书,但他由治马克思主义哲学之“经”,进而治中国社会之史,最后深入传统文化深层的治学道路,却规范了我的治学方向。新近由人民出版社出版的《论中国古代社会与传统哲学》一书,从他十六、七来写作的论文中选出二十三篇,汇于一集,恰好体现了这一独到的治学特色。总规全书,先生为了消除独尊一家所留下的“遗传基因”,特别注重方法论的阐述;为了认清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又着力于中国封建社会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思想结构的深层分析;而在思想体系领域,则以考察儒家学说的特征为中心,借助对该学…  相似文献   

14.
2007年10月,中国无神论学会积极参与了由中国科学技术协会支持的“科学与人类福祉”国际学术会议。本期发表了参会的一些论文,也发表了一些相关的文章。这些论文的共同特点,就是关注一般无神论问题的研究。  相似文献   

15.
吕澂先生为蜚声中外的佛学家。作者亲随吕先生攻读佛学多年,对吕先生十分了解。本文就吕先生的为人处事、治学精神,尤其是在佛学研究上的卓越贡献,一一作了评介。文章写得全面系统,透彻感人。本刊特发此文,以饷读者。  相似文献   

16.
来稿须知     
欢迎学界同仁踊跃投稿,来稿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一、请著,译者勿将一稿多投。我刊对网上或其他出版物中已发表过的文章不再予以刊发。  相似文献   

17.
自2005年9月出版“临床决策论坛版”以来,已经过去了3年6个月,共编辑出版了43期。在出版的43期中,我们共发表了1300多篇文章,其中有9名两院院士发表了13篇文章,也有一大批全国知名的临床学科带头人和专家撰写的大量文章。应该说,正是有了这些高水平专家的高质量文章,才能保证杂志的质量,也使杂志的水平不断地提高,影响力不断地扩大。  相似文献   

18.
张岱年先生的中国哲学史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张岱年先生自1926、1928年发表《评韩》和《关于列子》,又于1931年发表《关于老子年代的一假定》,其近80年的学术生涯和思想创获可谓广博而又专精,丰富而又深邃。就主要的治学领域而言,张先生的学术研究大致可分为哲学理论研究、中国哲学史研究和中国文化研究三个方面。张先生在这三个方面的研究成果相互发明,有机联系,皆贯穿着“综合创新” 的学术宗旨。  相似文献   

19.
“人体特异功能”现象在中国争论二十余年之久,发表实验报告数百篇,对这些“实验报告”不乏批评者,但在对“特导功能”宣传甚嚣尘上的岁月里,少有媒体来发表这样质疑的文章。何宏博士,以他自己的研究实践、严谨科学态度和科学方法对过去发表的“特异功能”“证实性实验报告”提出质疑和评价,有理、有力、有据,值得一读。  相似文献   

20.
发表了很多文章,却不想告诉父亲,怕引起他的伤感。因为,二十多年前,一天临睡前,他夸下海口说,今生要写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