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3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21世纪,人类将进入知识经济时代。文化产业就是通过提供文化产品来满足消费者需求,是未来新的经济增长点,也是构成一国综合国力的“软实力”。五台山要树立大目标,规划大格局,建成世界佛教徒心目中的“麦加”。  相似文献   

2.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这一观点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旅游资源向旅游产品的转化,或对现有旅游产品的再度整合,实质是规划建设者对旅游资源(待整合的旅游产品也是一定意义上的旅游资源)的文化内涵或现有文化状态,进行挖掘、提炼或深化、创新的过程。它不但塑造或改变着景区(点)的外貌,更决定着景区(点)的品位、档次和持续发展的潜力。不但旅游客体要体现文化,作为旅游主体的游人追求的也是文化,所谓的求新求异,其实就是求新文化、求异文化、求精品文化。那些粗制滥造的景点和修一道栅栏围起一条山沟式的简易景点,是少人甚至无人问津的。同样,如果满…  相似文献   

3.
泼墨凤林谷工笔般若苑--六论五台山需要包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多元文化对传统文化、传统景区冲击的情况下,五台山风景名胜区政府要紧紧抓住文殊信仰这一核心,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对五台山的文殊形象和朝圣线路进行设计包装。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宗教传说“雪山弘法”的还原,论证了“雪山”即指五台山的观点,揭示了佛陀指定文殊继位首座、东移大法的历史真相及这一重大转折的意义。  相似文献   

5.
清凉寺汉白玉石雕牌楼是一幢用天然石材雕成的建筑,建在通往清凉寺入山口处海拔1800余米的半山腰,距清凉寺里许,离忻台公路50余米,是清凉寺的第一道景观。汉白玉石雕牌楼面朝莲花峰,背靠清凉寺,左依金阁岭尾,右伴清凉谷畔。四面环山,青山绿水,风景秀丽,景色宜人。清凉寺的汉白玉石雕牌楼,三门四柱结构,一高二低楼头,翼角飞檐,歇山顶式造型,是由底座、柱头、斗、屋檐等四个部分组成。汉白玉石雕牌楼总跨度12.8米,高11.6米。飞檐的总面阔15米,明间柱高6.76米,两梢间柱高4.98米。牌楼体积260立方米,而用汉白玉石料280余立方米,总重量约840吨,合…  相似文献   

6.
五台山,五峦巍然,迥出群峰之上,故名曰五峰山;又因其五峰耸出,顶无林木,如垒似台,又谓五台山;复以岁积坚冰,夏仍飞雪,曾无炎暑,又名清凉山。  相似文献   

7.
晚瞻南禅寺纪实急驱南禅日已斜近寺尘扬失前车星月布天演梵境殿影唯见翼角上堂无明难有见赖持手电睹芳华我佛矜持抬法眼弟子两厢静无哗引象牵狮步欲移穿璧缨络透袈裟似有衣带声启门风入动轻纱敬礼天王兜鍪具夜不解甲护释迦一现虽未闻说法盛唐风物丽无涯甲申四月谒碧山寺怀能海上师续缘晋谒碧山寺犹记开示画佛禅入门云版集僧众出世金声到台颠老衲虔虔循鱼贯香客芸芸伏狮前悲愿应证殿相好上师回头喜庄严四十二年前曾谒能海上师于北京广济寺,并聆画佛缘法,记之凿凿。今年赴五台山,为“申遗”事,寻碧山寺,会妙江方丈于客堂中,述及旧缘,承赐杂志,…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山西五台山是殊菩萨道场,以殊菩萨位于众菩萨之首,所以,唐代宗据不空三藏的建议,钦定殊菩萨居于普贤菩萨、观音菩萨之右。因此说,殊道场五台山居于普贤道场峨眉山、观音道场普陀山、地藏道场九华山之右。  相似文献   

9.
五台山是华北屋脊,是离北京最近的高原。自古以来就是文殊菩萨道场,是培养高僧大德之圣地。当今能否成为培养近代世界体育冠军的胜地呢?请看它的地理环境。  相似文献   

10.
五台山现存有明代以来25座牌楼。这些古朴典雅、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牌楼,不仅装饰美化了景区,而且展示了五台山丰富的传统文化和独特的建筑艺术和精湛的雕刻艺术。  相似文献   

11.
五台山之塔     
东台墓塔 位于东台顶望海寺东南侧,是现代新建的一座高僧墓塔。塔基平面方形,为青砖砌筑的基台。基台上还置有一个由两层青砖筑成的四角平台,上为四角束腰须弥座。须弥座的上部、下部均为两层,束腰部分单层。座上又用青砖叠涩内收五层成一方形平台,承托着坛形覆钵塔身。塔身下部有一覆莲瓣的装饰,塔身正面设一方龛,  相似文献   

12.
山西省政协委员李生祥,凭着对党的事业的执着追求,以他果敢的气魄、非凡的胆识、坚强的毅力,在我国著名的风景旅游区五台山创建规模最大、档次最高的旅游涉外星级宾馆——五峰宾馆,成为五台县民营企业的一颗璀璨明珠。李生祥的致富事迹在革命老区五台山广为传播,成为带领老区人民脱贫致富奔小康的带头人。李生祥于1951年5月出生在五台县金岗库乡小箭村一个普通农民家庭。1972年高中毕业后,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毅然回到贫穷落后的家乡,立志为改变家乡的落后面貌奉献自己的力量。他种过地、教过书,但他的愿望都没实现,凭个人的力量是不能彻底…  相似文献   

13.
<正>借巧合之机缘兮,远纷纷之世务;偿经年之夙愿兮,朝圣地而壮游。避红尘之炎炎兮,入清凉之境界;与天地而合一兮,共万物而周流。观万壑之纵横兮,望千岩之耸立;赏青松之郁郁兮,悦白云之悠悠。渐飞鸟其相与兮,悟众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