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知识社会学的出路初探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知识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从启蒙运动时才开始以明确的形式进入思想家们的视野。启蒙运动的倡导者们希望人们一方面从幻想、迷信和宗教教义的枷锁下解放出来,另一方面以正确的观念取代错误的观念,从而保证人类走在持续进步的轨道上。启蒙运动的这种理念不仅在知识领域而且在社会领域引导出激进的变革,从此,知识的研究获得了社会的维度并以社会为导向;社会的革命需借助于知识并最终使社会知识化。只有在启蒙运动精神的孕育下,现代社会才可能产生,社会学才可能出现。当我们面临知识社会学的困境,试图找到摆脱这一困境的途径的时候,最适当的方式也…  相似文献   

2.
"自由"是现代市场经济制度的必然要求,并且表达着生活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中的"人"的理想.在当今世界,谁掌握了普世价值观念的话语权,谁就占据了道义制高点,就在国际交往中处于主动地位.但是西方国家至今垄断着普世价值观念的话语权,对中国的"妖魔化"正愈演愈烈,我们则处在欲辩无词的窘境.中国的现代伦理学应当高举"自由"的旗帜,从"自由"这些普世价值观念的角度深入和系统地总结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功经验,从而丰富和发展马克思主义,进一步建构和完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中,在历史给定的不同民族文化传统和不同生活方式的基础上,通向"自由"的道路永远敞开着新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3.
面对启蒙运动所造成的个体与共同体分裂的现代社会困境,黑格尔以其合理性的原则致力于实现主观自由与客观自由,即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之间的和解。这种"和解"需要"伦理"的内在支撑,即市民社会的成员为了促进并维持基于"理念"而建立起来的社会,必须恪守一套义务,参与共同体的生活;而共同体也致力于充分实现个体自身的自主性。在此基础上,达到个体与共同体的和谐共生。  相似文献   

4.
现代通识教育的实质是价值观教育,它以凝聚价值共识的方式来解决现代社会的价值分裂和价值冲突问题。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当代中国的价值共识。理解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处理好传统的继承与革新、个人自由和社会责任的协调、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价值观念的差异等问题。借鉴美国通识教育的经验,在学校教育中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能忽视价值观教育的濡染性、思辨性和阶段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5.
西方道德文化传统是由源生于古希腊的淑世美德伦理和根源于古希伯莱文化的圣世宗教伦理所共同构成的,二者存在着内在的价值动力或精神冲突。西方道德的现代性转换发生于宗教改革与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给出了一个完整的西方道德价值观念系统的图式,它以确立和追求个人自由权利为根本目标,寻求社会平等和基本正义秩序,试图建立一种有利于个人自由实现的宽容和谐的价值合理化道德生活规范。西方现代性道德以道义论与目的论的价值观念系统取代传统道德文化,但却并未超脱其内在紧张,只不过所表现的方式或形式有所不同而已。  相似文献   

6.
社会工作的伦理基础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通过追溯社会工作产生的历史及其发展历程 ,认为基督教文化中的博爱思想、儒教文化中的仁爱情怀、佛教文化中的慈悲精神为社会工作提供了丰厚的思想资源。启蒙运动以来所倡导的人的基本权利思想及发轫于文艺复兴时期的古典人道主义 ,为现代社会工作价值观念提供了重要的精神文化资源。最大限度地减少人类苦难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 ,因此 ,以弱势群体为服务对象的社会工作无疑是人类一项崇高的职业。  相似文献   

7.
现代社会亟须现代价值理念的引导,现代价值理念必须具备两个要素:第一,要体现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或根本价值;第二,是各主要观念的统一体.两者的一致构成现代价值理念.从社会民主政治范畴来看,现代价值理念起着构建基本结构、制度和公平正义的奠基性作用,它是体现和实施公平正义的前提条件.现代价值理念既然揭示了人的内在价值,就必然与人的生存、发展有血肉联系,换言之,现代价值理念也高扬了人的价值和生命意义.  相似文献   

8.
东亚儒学核心价值观及其现代意义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试图探讨中韩日儒家精英大致认同的核心价值观念、普遍性伦理或中心范畴,然后略述其现代意义。仁爱、敬诚、忠恕、孝悌、信义等基本观念的主要内涵是普遍的,稳定的,是东亚各儒学大师的精神追求和信念、信仰,在不同时空环境中对社会文化具有价值导向的功能。儒教伦理在东亚各国的不同时代具有不同的表现,同一价值理念的内涵会发生一些变化。但不可忽视的是其共性,这些理念完全可以成为新的东亚伦理或全球伦理的基石。  相似文献   

9.
17-18世纪兴起于西欧北美的启蒙运动,是人类发展史上一座划时代的里程碑.启蒙思想家接续在欧洲中世纪社会内部所萌蘖的文艺复兴、宗教改革以及实验科学等异端思潮,进一步高扬理性、人权、自由、平等、民主、法治、科学、进步等价值理念,对禁锢人们头脑的神学教条和束缚人们身心的王权制度进行了深刻批判乃至猛烈抨击,在观念领域发生了极大的祛蔽作用和解放效应.  相似文献   

10.
由中山大学中国哲学研究所主办,冯达文、陈少明教授主持的题为“现代性与传统学术”的小型研讨会,于2000年12月14至15日在中山大学哲学系举行。这次会议得到哈佛—燕京学社的资助,哈佛—燕京学社社长杜维明教授也出席了会议。 启蒙运动以后,西方社会在急剧发展过程中所形成的一系列相关联的不同于传统社会的制度及相应的价值体系,这些价值观念在上个世纪末开始传入中国,并在实践中导致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这些新的制度或观念特征构成了现代社会学家或社会理论家所谈论的“现代性”内容。现代性的起源、表现形式以及发展方…  相似文献   

11.
人本视域下的和谐社会及其政治、伦理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来自于不同学科的对和谐社会的热烈探讨,成为近年来中国学界的一大理论景观.随着认识的深入,对和谐社会构建途径的探讨无疑是最具现实性与价值性的方面.作为一种社会状态而非社会形态,和谐社会本质上表现为以人为本的主体性和谐.依据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特定内涵和特征,我们认为在和谐社会构建的众多可能途径中,不仅需要公民社会的政治建构和制度保障,更需要相应的现代意义上的公民伦理和公民道德建构.公民社会以制度化的形式确立民主法制、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等当代社会基本价值理念,并确保全体国民共享和受惠于这些理念,从而为建立真正的和谐社会提供制度保障;公民伦理、公民道德作为公民社会的观念形态、精神蕴涵、文化表征与价值确证,揭示公民社会的本质特征和本质要求,为公民社会的建构提供价值导引与方法论指导,从而为和谐社会的构建提供坚强的基石和后盾.  相似文献   

12.
启蒙精神逆转的理性根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启蒙”与“启蒙精神”的关注与反思一直是近现代西方哲学的主流。可以说 ,兴盛于资产阶级上升时代的启蒙运动所倡导的理性至上原则 ,不仅使人们从神的监护下摆脱出来 ,而且是近现代西方经济生活与社会生活的主要价值取向。在启蒙运动中 ,存在着一种乐观主义精神 ,即将“人类自由的进步”与“人类理性的进步”等同起来。及至 2 0世纪 ,随着“技术理性”的蓬勃发展与不断扩张 ,哲人们开始了新的追问 :以崇尚理性为惟一准则的启蒙动动 ,在理性已充分发展的当下 ,为什么没有达到其原初的鹄的 ,即实现人的自由与解放 ,而是走向其反面 ,使人“…  相似文献   

13.
吴鹏 《哲学动态》2023,(10):47-56
自由意识的觉醒使财产权成为现代政治筹划及其实践的核心,但是财产权的政治实践造成了自由的自我逆反,现代自由沦为空洞的形式。财产权批判传统旨在揭示“自由-财产权”范式的逻辑悖论,重解“自由何以可能”的问题。卢梭和黑格尔分别从道德政治和伦理政治层面揭示财产权的限度并重构自由主义方案,但是他们的理论筹划在市民社会不断崛起的现实面前遭致破产。马克思把财产权批判传统推向社会生产关系的纵深层面,通过分析和评判生产关系来揭示现代财产关系的历史限度及其自由悖论,并在否定性的历史辩证法基础上“重建个人所有制”,为自由的现实化指明了新的方向。  相似文献   

14.
任何技术社会形态都有其核心价值理念,这是一个社会形态的“灵魂”。信息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在信息社会中处于核心和支配地位、起主导和决定作用,并集中反映信息社会本质和发展方向的价值理念。它集中反映了信息社会的价值理想,深刻回答了信息社会欲求何为、欲往何方、欲达何态等重大问题。自由、开放、共享是信息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信息社会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信息社会必须以其核心价值理念为指导,从内化路径、制度重构路径、实践互动路径入手进行建构。当然,这种建构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5.
麦金太尔的美德概念是在他对西方美德传统重述的基础上提出的.他认为现代西方社会道德问题的深层原因是启蒙运动以来拒斥了以亚里士多德为中心的美德传统,这导致了现代道德哲学研究只重视规范的单边主义倾向.因此,他希望通过重构美德概念,并通过建立教会共同体弘扬他所倡导的美德以拯救现代西方社会.虽然,他的愿望在现代西方社会或许只是一个梦想,但他对美德概念的建构及解释却具有一定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现代商业伦理的伦理观念应该在遵循传统商业伦理道德基本观念的同时,不断汲取与融汇现代商业文化的价值观念,并发展成为与市场经济相契合的商业伦理精神.我们在遵循传统经济伦理中的一些基本伦理价值的同时,最为重要的是,如何分析和解决在现代商业境遇中的道德冲突并提炼出现代商业伦理之精神与核心价值观,这是当下研究现代商业伦理最为重要的任务.  相似文献   

17.
任何技术社会形态都有其核心价值理念,这是一个社会形态的"灵魂"。信息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在信息社会中处于核心和支配地位、起主导和决定作用,并集中反映信息社会本质和发展方向的价值理念。它集中反映了信息社会的价值理想,深刻回答了信息社会欲求何为、欲往何方、欲达何态等重大问题。自由、开放、共享是信息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是信息社会的思想基础和精神支柱。信息社会必须以其核心价值理念为指导,从内化路径、制度重构路径、实践互动路径入手进行建构。当然,这种建构是一个双向互动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18.
吴忠民 《学海》2001,(6):76-80
现代意义上的公正的依据有两类一类是理念依据,包括平等、自由、社会合作诸项理念;另一类是现实依据,包括现代化进程和市场经济.这两类依据规定了现代公正的基本内容和基本规则.忽略其中的任何一类或一项依据,对于现代公正的理解都会流于偏颇.完整地理解与把握现代公正的各项依据,是确立现代公正基本内容与基本规则的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19.
李石 《哲学动态》2012,(3):83-88
一自由一直是西方现代社会的核心价值之一,不论是自由主义还是共和主义,都将自由作为其政治理论的核心理念。学者们也越来越倾向于对不同时期、不同意识形态的社会中人们所拥有的自由进行比较。自由主义的经典作家以赛亚.伯林(Isaiah Berlin)就曾断言,"瑞士国王的自由肯定比阿尔巴尼亚公民的平均自由多得多"[1]。而罗杰.斯克拉顿(Roger Scruton)则认为,在英国人们能获得"比世界  相似文献   

20.
王卫星 《学海》2003,3(3):166-171
江苏近代民族工业是在西方列强武力侵略刺激下 ,在一些有识之士的积极倡导下兴起的。它们的启动与江苏传统工场手工业虽没有直接的内在联系 ,但从价值观念角度来考察 ,明清江苏商品经济的发达直接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近代工业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是与商品经济的价值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当近代工业开始兴起的时候 ,无论是人们的理念或是外在的环境 ,都容易接受这一全新的生产方式。在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过程中 ,江苏近代民族工业形成了轻纺工业占主导地位、南北发展不平衡、开放性、波动发展等特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