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研究采用n-back任务,检验药物相关线索对海洛因戒断者工作记忆刷新的影响,旨在探究海洛因戒断者由于长期药物使用造成的认知损伤和药物相关线索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1)无论在1-back任务中还是在2-back任务中,相对于正常人,海洛因戒断者反应时长更长。(2)相对于中性线索条件,海洛因戒断者在药物相关线索条件下的反应时更长;(3)相对于2-back任务,正常人与海洛因戒断者在1-back任务中的正确率更高。这可能表明长期的药物使用会使海洛因成瘾戒断者的工作记忆刷新能力受损,而药物相关线索会进一步干扰这种认知损伤。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采用时间二分任务来探讨海洛因戒断者的时间知觉特征。结果发现: (1)戒断组的长反应比例在中间时距上显著高于对照组; (2)戒断组的主观相等点低于对照组且差异显著, 韦伯比例与对照组相比差异不显著。结论: 海洛因戒断者更容易高估时间, 并且对时间的高估更多体现在中间时距上。  相似文献   

3.
采用有无金钱奖赏条件下的n-back任务,探讨金钱奖赏对海洛因戒断者工作记忆刷新功能的影响。结果发现:所有被试在金钱奖赏条件下的反应时都显著短于无奖赏条件下的反应时;海洛因戒断组在有无金钱奖赏条件下的反应时的差值显著小于正常组在有无金钱奖赏条件下的反应时的差值;在1-back和2-back任务中,正常组的正确率显著高于海洛因戒断组的正确率。结果表明:金钱奖赏对海洛因戒断者工作记忆刷新功能存在一定的促进作用,但是其促进作用幅度要弱于正常人;海洛因戒断者的工作记忆刷新功能可能存在损伤。  相似文献   

4.
摘 要 采用修改版的多伦多赌博任务考察决策情境对海洛因戒断者风险决策的影响。研究结果主要发现,海洛因戒断者在损失情境下的风险寻求决策比率与吸毒年限显著正相关,这种相关提示了风险决策背景下海洛因成瘾者持续使用毒品与其较低的损失敏感性之间的复杂交互作用。其次,海洛因戒断者在做出风险决策后收到消极反馈时的风险规避倾向可以负向预测其风险寻求决策比率,这可能进一步反映了海洛因戒断者风险感知的钝化或其对消极反馈信息的整合加工存在异常。  相似文献   

5.
已有研究表明海洛因成瘾者风险决策能力受损, 但少有研究关注不同幅度金钱奖赏对戒断期海洛因成瘾者风险决策的影响以及这种影响是否会受到金钱奖赏类型的调节。因此, 本研究使用气球模拟风险任务(BART), 通过两个实验探究不同幅度虚拟和真实金钱奖赏对海洛因戒断者风险决策的影响。结果显示, 在虚拟奖赏情景下, 海洛因戒断者未爆破气球按键次数和爆破气球个数均显著大于正常组被试, 以及两组被试在25分奖赏条件下的未爆破气球按键次数和爆破气球个数均显著大于1分奖赏; 而在真实奖赏情景下, 海洛因戒断者未爆破气球按键次数和爆破气球个数均显著小于正常组被试, 以及两组被试在25分奖赏条件下的未爆破气球按键次数和爆破气球个数均显著小于1分奖赏。研究结果表明, 金钱奖赏类型和金钱奖赏幅度会影响被试的风险决策行为。在虚拟奖赏情景下, 两组被试的风险偏好水平随着奖赏幅度的增加显著升高, 但是戒断期海洛因成瘾者的风险偏好水平高于正常组被试; 而在真实奖赏情景下, 两组被试的风险偏好水平随着奖赏幅度的增加显著降低, 同时戒断期海洛因成瘾者的风险偏好水平低于正常组被试。  相似文献   

6.
研究表明海洛因戒断者的情绪加工异常,但其阈下情绪加工是否异常尚无定论。本研究采用阈下情绪启动范式,考察其阈下情绪加工能力。结果:戒断组的反应时显著高于控制组;两组中,相比不一致、控制状态,一致状态反应时均显著最短;在戒断组中,不一致状态的反应时显著大于控制状态,负性图片的反应时显著大于正性图片,而在控制组中差异不显著。结论:戒断者存在阈下情绪启动效应,阈下情绪加工存在正性偏向,且能力弱于正常人。  相似文献   

7.
由于物质成瘾者的跨期决策缺陷在成瘾行为发生、发展及戒断预后中的重要作用,其已成为成瘾研究中的一个靶向干预目标。研究旨在检验提示潜在机会成本能否有效改善男性海洛因戒断者的跨期决策。两个实验分别选取男性海洛因戒断者30名与27名,让其在提示潜在机会成本和未提示潜在机会成本两种决策条件下,分别完成金钱跨期决策任务与海洛因-金钱跨类别延迟折扣任务。结果发现,提示潜在机会成本可以显著减少男性海洛因戒断者在金钱跨期决策任务中选择即时金钱奖赏的数量,但未能显著降低其在海洛因-金钱跨类别延迟折扣任务中的延迟折扣水平。研究结果表明,提示潜在机会成本可以改善男性海洛因戒断者在金钱跨期决策中的短视倾向,但无法改善其在海洛因-金钱跨类别跨期决策中的短视倾向。  相似文献   

8.
海洛因戒除者对相关线索和负性生理线索的注意偏向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沈模卫  朱海燕  张锋  李鹏 《心理科学》2006,29(6):1287-1290
以84名海洛因戒除者和20名正常成人为被试,采用情绪stroop范式探讨了不同康复时相海洛因戒除者对海洛因相关线索和负性生理线索的注意偏向。结果发现,海洛因戒除者对表征与海洛因滥用相关的负性生理线索和表征海洛因使用行为的相关线索存在同等效力的注意偏向,且在不同康复时相内具有稳定性。该研究为解释基于戒除症状的负性情绪对于诱发依赖者药物渴求感和复吸行为的作用及整合基于对相关线索注意偏向的认知加工理论和基于对负性情绪的回避的负强化情绪加工理论提供了实验证据。  相似文献   

9.
本研究采用金钱奖赏延迟任务考察了海洛因戒断者对金钱奖赏和损失的预期和反馈加工及其电生理机制。结果发现,预期阶段两组被试由不同线索诱发的P3波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在金钱奖赏加工的反馈阶段,海洛因戒断组由金钱收益条件诱发的RewP波幅显著小于对照组由金钱收益条件诱发的RewP波幅,而在无收益无损失条件下两组被试诱发的RewP波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此外,海洛因戒断组由金钱收益条件诱发的P3波幅与无收益无损失条件诱发的P3波幅不存在显著性差异,而对照组由金钱收益条件诱发的P3波幅显著大于其由无收益无损失条件诱发的P3波幅。在金钱损失加工的反馈阶段,由金钱损失和无收益无损失条件诱发的RewP波幅在两组被试之间不存在显著性差异,且两组被试由金钱损失条件诱发的P3波幅均显著大于其由无收益无损失条件诱发的P3波幅。以上结果说明海洛因戒断者的金钱奖赏反馈加工存在异常,具体表现为其对金钱奖赏的敏感性降低或对金钱奖赏的趋近动机减弱。  相似文献   

10.
冲动性是药物成瘾者的典型特征, 它既包含了抑制控制成瘾者药物使用的力量, 也包含驱动成瘾者使用药物的成分, 两者不平衡导致冲动性用药行为。海洛因成瘾者本身具有冲动性人格特质, 长时间的海洛因使用又会造成成瘾者冲动性相关的大脑结构与功能的异常。目前难以确定戒断后, 冲动性及相关的大脑结构与功能是否还呈异常状态。本研究采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分析、低频振幅、局部一致性和功能连接方法, 以35例海洛因成瘾戒断者和无任何成瘾史的健康个体26人为研究对象, 探索在长期戒断后, 海洛因成瘾者与其冲动性相关的驱动、控制系统脑网络的结构和功能情况。结果显示, 相比对照组, 戒断组灰质总体积及右内侧额上回的灰质体积显著减小, 右侧颞中回和左内侧旁扣带回的灰质体积随用药总量的增加而降低; 右侧眶部额下回与尾状核功能连接显著增强, 右侧颞中回和左侧中央前回功能连接显著降低; 右眶额中回的ReHo值、右眶额下回和左海马体的ALFF值比对照组显著更低, 而右中央后回的ReHo值显著更高。这些脑区的状况与冲动性的神经基础相吻合, 说明海洛因成瘾戒断者在戒断44个月, 奖赏、凸显、习惯性行为等网络系统仍然呈现异常状态, 且与成瘾药物使用总量有关。这些异常可能是成瘾冲动性的驱动力的神经基础, 可以作为解释成瘾者戒断后容易复吸的因素之一。  相似文献   

11.
研究采用点探测范式,以疼痛线索(感觉疼痛词、情感疼痛词和健康灾难词)和中性线索(中性词)为实验材料,考察接受美沙酮维持治疗的海洛因戒治者对疼痛线索的视觉选择性注意偏向。结果表明:海洛因戒治者对疼痛线索的注意偏向具有普遍性,即对感觉疼痛词、情感疼痛词和健康灾难词等三类疼痛线索均存在注意回避偏向,尤其对健康灾难词的注意回避程度最高;海洛因戒治者还对感觉疼痛词和情感疼痛词存在注意脱离易化倾向。本研究对于有针对性的开展注意偏向矫正以干预疼痛,从而辅助美沙酮的治疗效果、维持患者的戒断状态、降低其复吸风险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网游成瘾与海洛因成瘾具有许多相似的临床表现,但其神经机制是否相同还不得而知。综合近5年来的MRI研究发现,两类成瘾存在部分相同区域的脑结构和功能损害,且在成瘾线索诱发下二者的4个成瘾相关环路(认知控制环路、奖赏环路、动机环路和记忆-学习环路)均出现了广泛而增强的脑区激活反应。但海洛因成瘾的脑损害区域偏向更高级的认知控制环路和奖赏环路,损害范围也更广(4个环路的功能连通性均降低),而网游成瘾的脑损害主要发生在相对低级的记忆-学习环路和动机环路,损害范围也较窄(功能连通性降低只发生在认知控制和记忆-学习环路之间)。这些结果说明,两类成瘾行为的神经机制既有相同点,又有差异性。  相似文献   

13.
一些研究发现海洛因成瘾者奖赏失调表现为:对海洛因相关线索的注意偏向、渴求感增加,对金钱奖赏表现出"即时收益优先"的高风险决策模式和对长时收益的敏感性降低。另一些研究发现海洛因成瘾者的执行功能存在障碍。奖赏失调和执行功能障碍在成瘾物质使用的维持和复吸中起着重要作用。双重竞争模型认为奖赏和执行功能的交互作用决定着行为的结果,但是奖赏对海洛因成瘾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机制还不清楚。因此,拟使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来考察海洛因相关线索和金钱奖赏对不同戒断期成瘾者执行功能的影响机制,短期(1~3个月)、长期(18个月以上)海洛因戒断者和健康对照组被比较。这不仅有助于构建完善的成瘾理论体系,还有助于确定临床戒断后复吸的风险因素和不同戒断期的治疗目标。  相似文献   

14.
海洛因戒断者吸毒及情绪注意偏向的ERP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王岩  徐平  姜迎萍 《心理科学》2007,30(1):202-204,208
海洛因戒断组对吸毒、正、负性线索注意偏向是理解戒断者复吸脑机制的重要手段之一。研究采用dot-probe实验范式,海洛因戒断组及正常被试各10名,分别记录64个电极点脑电数据。结果表明,戒断者吸毒线索注意偏向P200振幅显著高于正负性情绪线索,也显著高于正常组,提示戒断者存在吸毒线索注意偏向;N300振幅显著低于正常组,说明戒断者具有较低的情绪评价;吸毒线索诱发P300振幅显著高于正常组,表明戒断组对吸毒线索可能附加情绪加工。  相似文献   

15.
海洛因成瘾者的脑灰质密度下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研究对海洛因成瘾者(n=34)和无毒品依赖的正常被试(n=34)进行磁共振脑结构扫描,用基于体素的形态学测量(VBM)方法分析被试间灰质密度的差异,并考察了海洛因成瘾者用药时间与灰质密度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同正常对照组相比,海洛因成瘾者其额叶和颞叶下部的灰质密度显著下降。进一步分析显示,用药时间短于5年的成瘾者其灰质密度下降不明显,而用药时间5年以上的患者其灰质密度下降非常显著。本文讨论了上述结果的潜在临床价值和理论意义。  相似文献   

16.
The ability to interpret nonverbal facial cues was tested in 10 young white male chronic phencyclidine (PCP) abusers. When their responses were compared with those of age-matched controls, abusers were significantly more accurate in interpreting the facial cues of videotaped medical interns. Phencyclidine abusers tend to form a socially maladroit and downwardly mobile group. However, previous studies of similar maladroit populations such as heroin addicts have indicated that they are less accurate in interpretation of nonverbal facial cues. The complex action of multiple affected neurotransmitters in PCP abusers was examined. Dopamine and serotonin were thought to be the relevant transmitters.  相似文献   

17.
海洛因成瘾者复吸倾向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章震宇 《心理科学》2004,27(3):739-740
目的:探讨海洛因成瘾者复吸倾向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复吸倾向问卷”对289名戒毒劳教人员进行测评。结果:发现戒毒意愿、将来环境、身心状态、物质替代和社会支持是影响复吸倾向的五个因素。这个结果提示在海洛因成瘾者的康复治疗中应该采用“药物——心理——社会”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