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虚拟团队中的信任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信任是从组织行为学领域研究虚拟团队的一个重要课题。与传统组织中的信任相比,虚拟团队中的信任主要是认知或行为定向的;它在最初几次互动的基础上迅速建立起来,并通过随后的沟通行为维持下去,所以沟通行为和沟通内容的特征对虚拟团队中信任的建立和维持有着特殊重要的意义。由于目前研究方法所限,无法确定虚拟团队中信任与绩效的因果关系,但是它们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2.
组织内信任的影响因素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现代企业组织呈现结构扁平化趋势,组织内信任显得更加重要。结合国内外相关文献归纳出度量组织内信任的结构维度,并以其为主线追溯其前因变量和后果变量。鉴于东西方文化差异所造成信任的前因变量存在一定的差异,故前因变量的探索和确定可以为度量中国企业组织内信任提供更准确合理的依据;后果变量的探索和确定可以为提高组织绩效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3.
关爱就是注意到他人痛苦, 经过对当前情况评估之后, 对他人痛苦产生共情感受, 最终采取行动帮助他人脱离困境的过程。目前, 关爱已经成为积极组织行为学关注的热点问题。关爱的测量主要有4种方法:行为编码、量表、自我报告和定性评估。关爱对积极情绪、焦虑、员工满意度、组织承诺、组织公民行为、离职意向、组织合作能力等有积极的影响。组织成员之间的关系质量、组织文化、组织领导者与制度化的组织关爱措施对关爱具有预测作用。未来关于关爱的研究需加强对结构测量、影响因素与作用机制的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4.
虚拟团队中的信任机制   总被引:17,自引:0,他引:17  
王重鸣  邓靖松 《心理科学》2004,27(5):1264-1265
结合以往研究文献,作者系统地介绍了虚拟团队中信任形成的快速性、发展的阶段性、信任关系的脆弱性,以及信任的作用机制等方面的内容.着重比较虚拟团队中的信任和传统团队中信任的差异,从而阐述了虚拟团队中的信任机制。  相似文献   

5.
社会阻抑是指长期的、蓄意地妨碍个体积极人际关系的建立和维持,影响个体在工作上的成功及良好名誉的行为.文章在介绍社会阻抑概念和测量的基础上,综述了社会阻抑在心理健康、自我效能感等个人层面和组织氛围层面的消极影响;接着阐明了个体对社会阻抑行为的实施和反应一方面受到人格、认知等内在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受到社会情境、社会支持等外在因素的影响.未来研究需进一步加强对社会阻抑概念、测量、研究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6.
已有关于信任修复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正直和/或能力违背方面,关注特定信任修复策略的修复效果。本研究以修复机制划分修复策略,考察不信任的约束策略及信任的展示策略对于正直违背和善心违背的修复效果差异。以408名企业员工为被试,通过情景模拟法操作违背类型和修复策略,结果显示:组织信任的正直违背比善心违背破坏性更大,更难修复;约束策略对善心违背的修复效果显著高于对正直违背的修复效果;对正直违背来说,展示策略相对更有效。  相似文献   

7.
组织内信任对任务绩效的影响效应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李宁  严进  金鸣轩 《心理学报》2006,38(5):770-777
通过问卷调查,对组织内信任与工作绩效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研究。研究采用结构方程建模方法,通过建构6个嵌套模型和2个非嵌套模型,将其与假设模型进行比较验证研究假设。结果表明,个体对于直接领导、同事和高层管理者的信任都会对个体的工作绩效产生影响,并且彼此间的效应相互独立,彼此互补。同时,研究也讨论了多种不同信任对个体工作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中,个体对不同对象知觉对其行为复杂影响,并发现对高层管理者信任对工作绩效的影响效应部分由对直接领导的信任中介  相似文献   

8.
严进  郑玫  苗玲玲 《应用心理学》2007,13(4):297-304
管理者信任是组织运作效率的重要影响因素。为了系统分析契约与领导成员交换(LMX)在组织内部对管理者信任的权变影响模式,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契约与LMX如何影响管理者信任的形成进行了研究。154名被试参加了调查,结果表明,契约与LMX的交互作用项对管理者信任的作用显著。进一步分析交互作用方向,结果表明:领导成员交换(LMX)在管理者信任形成中起到主导作用;而在双方LMX一般时,完备的契约可显著降低信任风险,促进管理者信任的形成。据此,我们建议管理者采用相应的权变策略建设组织内管理者信任。  相似文献   

9.
组织氛围是员工对组织环境的主观知觉。文章在回顾组织氛围研究起源、总结归纳组织氛围定义的基础上, 给出了组织氛围的新定义。组织氛围有个体、团队和组织三个分析水平, 分别对应着不同的测量方法。组织氛围与组织文化既存在区别又密不可分。组织氛围的形成机制及可能的影响因素常用社会信息加工、社会交互作用、吸引选择磨合、涌现和意义建构等理论来解释。未来研究应进一步加强对组织氛围概念、研究方法、影响因素等方面的深入探讨, 拓展组织氛围的跨文化及其差异研究。  相似文献   

10.
段锦云  田晓明 《心理科学》2011,34(6):1458-1462
知识经济对创新的追逐对组织员工的自主性及创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学术界,包括进谏行为在内的员工角色外行为研究近来备受关注。进谏行为是不囿于身份的,以改善为目的,以变化为导向的言语行为。以社会交换理论为基础,通过对苏南地区379名企业员工的问卷调查,研究探索了组织内信任对进谏行为的影响。结果发现,对同事信任、直接上级信任和组织信任均能促进员工进谏,且对直接上级信任部分地通过对组织信任影响员工进谏。研究还发现,员工进谏行为与其自评的任务绩效存在正相关。  相似文献   

11.
组织内信任的维持与修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组织内信任可以促进组织成员间的沟通, 增强组织凝聚力, 提高工作效率; 而信任违背与不信任则会给组织造成巨大的经济、情感和社会成本消耗。因此, 信任破坏后的修复就变得十分重要, 也逐渐得到国内外研究者的重视。组织内信任是一个多水平的结构, 它的建立与维护受到个体、人际、组织等不同水平的多种变量的影响。信任违背后的修复策略有很多种, 这些策略的有效性因情境的不同而有所差异。明确组织内信任的概念, 完善研究工具以及进一步探讨更多影响信任修复效果的相关因素是未来的研究趋向。  相似文献   

12.
团队共享心智模型的影响因素与效果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武欣  吴志明 《心理学报》2005,37(4):542-549
采用两种测量方法对团队共享心智模型的影响因素与影响效果进行探讨。多元回归和层次回归分析的结果表明,团队成员沟通得越好,就越有利于形成共享心智模型;如果团队中存在搭便车的行为越严重,就越不利于形成共享心智模型;共享心智模型有利于团队有效运作,取得好的绩效;有共享心智模型的团队,成员的满意度比较高,群体效能感较高,并且团队成员之间的密切关系会延续到工作之外;共享心智模型在团队运行过程变量和团队有效性之间起到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3.
虚拟团队沟通模式对信任和绩效的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王重鸣  邓靖松 《心理科学》2005,28(5):1208-1211
本研究采用资源两难的情景模拟.研究虚拟团队中沟通模式对于团队信任和绩效的作用,120名被试参与了实验。研究发现.虚拟团队在资源两难任务中.沟通模式对信任和绩效的作用均达到显著水平.团队的信任和绩效水平在网络式沟通模式中最高,其次是层级模式,在序列模式中最低,显示了沟通模式在虚拟团队中作用方式。  相似文献   

14.
Two studies were conducted to examine the antecedents of intention to trust proposed by Mayer, Davis, and Schoorman [1995, Academy of Management Review, 20(3), 709–734]. In their model, intention to trust is influenced by the perceived characteristics of the trustee and the predisposition of the trustor. We found that perceived ability, benevolence, and integrity of the trustee predicted an individuals intention to trust. Propensity to trust, that is, an individuals disposition to trust, correlated with intention to trust when information about trustworthiness was ambiguous, but did not correlate with intention to trust when information about trustworthiness was clear. The notion of strong and weak situations is used to argue that situational strength is a boundary condition of the relation between propensity to trust and intention to trust.  相似文献   

15.
The present study investigated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mployees’ perceptions of five characteristics emphasized in their work organization (i.e., individualism, hostile interaction styles, competition, hierarchical governance, and email reliance) and the occurrence of incivility in that context. We also examined how perceptions of uncivil environments, in turn, related to personal experiences of workplace incivility and negative outcomes for targets. The proposed model was examined in two samples of university faculty. Study 1 tested the model with three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individualism, hostile interaction styles, and competition) and three outcomes (job satisfaction, turnover intentions, and physical health) in a sample of faculty from a wide range of departments at a large Southern university. The second study investigated two additional organizational characteristics (hierarchical governance and email reliance) and an additional outcome (psychological distress) in a nationwide sample of law faculty. Results demonstrated that all but one of the characteristics (email reliance) related to perceptions of an uncivil workplace environment; uncivil environment perceptions, in turn, predicted personal experiences of incivility and negative occupational and health outcome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