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由香港道教联合会、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及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联合举办的"书斋与道场:道教文物展"于2008年2月22日起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展出。本次展出的近百件与道教有关的文物中有神  相似文献   

2.
为了提高内地道教界的文化及管理水平,加强交流,共同发展,由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与道教蓬瀛仙馆合办的第三届"道教文化及管理暑期研修班"于2008年7月8日至26日在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举办.此次研修班的领队由上海城隍庙管委会副主任刘巧林道长担任,参加此次学习的学员共有20名,分别来自上海和北京,其中有16位是上海道教学院的在校生.  相似文献   

3.
7月25日下午,"第四届道教文化及管理暑期研修班"毕业典礼在香港中文大学隆重举行。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唐诚青、香港蓬瀛仙馆馆长李宏之、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黎志添教  相似文献   

4.
<正>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道教文化及管理暑期研修班举办十周年,北京白云观、台北指南宫、香港蓬瀛仙馆两岸三地宫观联谊座谈会等系列庆祝活动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7月25-26日,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道教文化及管理暑期研修班举办十周年,北京白云观、台北指南宫、香港蓬瀛仙馆两岸三地宫观联谊座谈会等系列庆祝活动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及管理暑期研修班学员、香港中文大学师生以及来自内地、台湾、香港、新加坡等地的道教界和学术界人士共200多人参加。  相似文献   

5.
为了提高内地道教界的文化及管理水平,加强交流,共同发展,由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与道教蓬瀛仙馆合办的第三届"道教文化及管理暑期研修班"于2008年7月8日至26日在香港中文大学逸夫书院举办.此次研修班的领队由上海城隍庙管委会副主任刘巧林道长担任,参加此次学习的学员共有20名,分别来自上海和北京,其中有16位是上海道教学院的在校生.  相似文献   

6.
信息     
我所五位教授赴香港参加“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典礼2006年1月2—5日,我所卿希泰、李刚、郭武、苟波、吕鹏志五位教授赴香港参加了由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与蓬瀛仙馆合办的“道教文化研究中心”成立典礼。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与蓬瀛仙馆成立该研究中心的目的,一为支持香港中文大学有关道教的课程、研究、学术会议及出版工作,二为推动道教文化在香港地区的普及性教育,三为支援香港道教宫观团体的文化工作。有关方面对此次成立典礼给予了高度重视,国家宗教事务局齐晓飞副局长、中国道教协会任法融会长、香港特别行政区民政…  相似文献   

7.
应"宗教文化论坛"邀请,国家"985工程"四川大学宗教、哲学与社会研究创新基地客座教授黎志添先生于2012年8月24日下午在文科楼做了题为"广州府道教庙宇碑刻研究"的报告。黎教授现任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系主任与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主要从事六朝道教史、道教炼度科仪、广东道教史、香港正一及全真道教科仪等方面的研究。讲座中,黎志添教授围绕自己做广州道教庙宇碑刻研究的方法、内容和成果三个方面展开论述,  相似文献   

8.
由香港道教联合会、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及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联合举办的"书斋与道场:道教文物展"于2008年2月22日起在香港中文大学文物馆展出.本次展出的近百件与道教有关的文物中有神仙画、道教经书、金漆木雕、陶器、青铜造像等等,其中18件来自北京白云观,6件来自广东省博物馆,7件来自广东佛山市博物馆.北京白云观提供了明清道教神仙画15件,经书3册,其中一级文物4件,二级文物13件.  相似文献   

9.
道童 《中国道教》2004,(3):56-56
2003年12月11日至13日,香港中文大学宗教系及蓬瀛仙馆道教文化资料库,于中文大学祖尧堂内联合主办“香港及华南道教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此次研讨会邀请了中国、日本、新加坡、台湾、香港及澳门等地区的学者及道长参加。本人有幸出席此次研讨会,今特将此次研讨会的情况向大家报告,并将这次研讨会的一些特点,与大家分享。从大会的宣传资料可以知道:这次会议的讨论主题为“香港及华南道教研究”。会议的另一个目的是庆祝道教文化资料库成立四周年。就第一点而言,这次研讨会对道教研究有其开拓的一面。香港百多年来受中西文化的影响,香港道教…  相似文献   

10.
<正>7月23日,香港蓬瀛仙馆与香港中文大学共同举办的"第五届道教文化及管理暑期研修班"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了结业典礼。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江西省道教协会会长张金涛专程赴港出席并致辞。张金涛副会长说,这次培训邀请的全部都是江西省道教弟子,可见香港蓬瀛仙馆对江西省道教的支持,更是对内地道教发展的重视。研修班培训共20天,主要针对内地学员道教业务知识的提高。通过学习,大家受益匪浅,不仅了解了香港道教的先进理念及其管理模式,更对新时期如何弘扬道教有了新的认识。  相似文献   

11.
志鸿 《中国道教》2006,(1):62-62
应香港蓬瀛仙馆的邀请,中国道教协会任法融会长和袁志鸿副秘书长于2006年1月2日赴香港访问。4日下午任法融会长出席了蓬瀛仙馆与香港中文大学联合组建的道教文化研究中心的成立庆典。应邀参加庆典的嘉宾还有国家宗教事务局齐晓飞副局长、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民政事务局何志平局长、香港中文大学刘遵义校长、香港蓬瀛仙馆黎显华永远馆长、台北指南宫高忠信理事长、新加坡道教协会李至旺会长等。任会长应邀在庆典上致辞祝贺。在港期间,任会长还拜访了香港道教联合会、香港圆玄学院和香港青松观等道教团体和宫观。任法融会长应邀赴港访问@志鸿…  相似文献   

12.
7月19日,2013年首期道教中青年骨干培训班结业典礼在香港中文大学举行.中国道教协会副会长、教育委员会主任丁常云,中国道教协会副秘书长孟至岭,香港道教联合会主席梁德华,香港蓬瀛仙馆永远馆长李宏之、副理事长周自达、副司理黎炳伦,弘道委员会主委欧振成,香港啬色园主席黄锦财,香港圆玄学院副主席邓锦雄,培训班导师香港浸会大学教学发展中心首席顾问任伯江教授,香港中文大学文化及宗教研究系系主任、道教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黎志添教授出席了此次结业典礼.  相似文献   

13.
《世界宗教研究》2021,(2):197-197
正尹志华,哲学博士,中央民族大学哲学与宗教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曾任中国道教协会中国道教文化研究所所长、2009-2010年度香港中文大学道教文化研究中心访问学者。研究领域包括道家哲学、道教思想和道教历史,近期侧重研究全真道,出版了专著《清代全真道历史新探》。该书立足于教团内部演变以及教团与地方社会的关系,  相似文献   

14.
7月25日下午,"第四届道教文化及管理时期研修班"毕业典礼在香港中文大学隆重举行.  相似文献   

15.
道教旅游文化与道教文化旅游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道教旅游文化"与"道教文化旅游"是道教文化与旅游经济研究领域里两个重要概念.  相似文献   

16.
文化艺术     
正道教在东盟各国的传播高峰论坛在长沙举行3月10日,道教在东盟各国的传播高峰论坛在长沙举行。本次活动由湖南省东盟文化研究与交流中心、中南大学宗教研究中心主办,湖南省道教协会协办。议题为道教(含民间信仰)在东南亚传播的历史与现状、道教(含民间信仰)与东盟文化的  相似文献   

17.
正吕鹏志,香港中文大学人文学科研究所比较古代文明研究中心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一中山大学历史人类学研究中心研究员。1999年获四川大学哲学博士学位,曾任四川大学宗教研究所(1999-2014)讲师、副教授。在法国和香港的多个机构从事过研究工作。研究领域包括道教文献、道教思想、道教史和中国宗教,近  相似文献   

18.
正吴真,广东潮州人,中山大学文学硕士,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曾在日本东京大学、东洋文库从事博士后研究,曾任教于香港中文大学、南开大学,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人民大学杰出青年学者,兼任中国俗文学学会秘书长,日本金泽大学客员研究员,香港中文大学兼任教授。长期从事道教与戏曲俗文学研究,专著《孤本说唱词话云门传研究》(中华书局,2020年),首次对民间道情孤本《云门传》进行"道教—地方社会—说唱曲艺—小说"的综合研究,发现了道教说唱文学在从文言小说到白话小说演进过程中发挥的关键作用。  相似文献   

19.
简讯     
《求实集---丁培仁道教学术研究论文集》,巴蜀书社2006年出版,全书43万字。选取2005年前论文39篇,附录《随想录》等。2006年10月28-29日,由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基督教研究中心主办,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协办的"基督宗教商业伦理与管理"国际学术会议在四川大学召开。来自美国普渡大学、加拿大文化更新研究中心、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北京大学、北京科技大学、四川大学、南开大学、华侨大学、陕西师范大学、福建师范大学、四川师范大学、新疆师范大学、朝华管理学院、四川神学院、成都人文研究所等高校或研究机构的学者,以…  相似文献   

20.
由华中师范大学道家道教研究中心发起并承办,湖北省道教协会、武汉道教文化研究会联办的湖北道教文化研习班于2003年4月15日至24日在华中师范大学举行。来自湖北省各地宫观的住持及当地道教协会负责人和教内骨干,参加了研习班的学习。华中师范大学举办“道教文化研习班”@刘固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