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勒 《天风》2007,(6):34-35
如果一个基督徒说,没想到他自己会相信上帝,那么在古代教会历史中,没有人会想到扫罗(基督徒称其为保罗,以下称保罗)会归信上帝。是的,在我们的生活中总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事情发生,而对于基督徒来说,这一切都不是徒然的,因为,相信基督徒身上所发生的每一件事情都有种的美意。保罗就是这样一位愿意彰显和执行上帝美好旨意的人。  相似文献   

2.
王以诺 《天风》2006,(4):12-13
做传道人的应当做一个无愧的“工人”,正如保罗对提摩太的要求(参提后2:15);同样, 做基督徒的就应当做一个无愧的基督徒,今天主要与大家分享以下三点: 一、无我的爱心神是慈爱的,爱是神最主要的属性之一。基督徒作为神的儿女,应当要有爱心,才是一个无愧的基督徒。我们都知道世上每一个人都需要爱,首先,每一个人都需要亲情的爱,也就是每一个人都需要父母亲的爱,兄弟姐妹的爱。如果一个人家庭经济条件还可以,但是得不到亲人的爱的  相似文献   

3.
将身体献上     
罗江涛 《天风》2003,(12):46-46
论到奉献,我们可能很自然地会想到钱财的奉献,似乎那就是奉献的全部内容。但那样去理解奉献,实在是太片面了。奉献可以说,是我们每个基督徒都具备的行为,也是我们信仰生活的一部分。基督徒该如何去理解奉献的内涵,如何过一个奉献的生活呢? 保罗说:“弟兄们,我以上帝的慈悲劝你们,将身体献上。”他这话是对“弟兄们”而言的,意即我们每一个基督徒都有奉献的资格。保罗以上帝的慈悲劝我们献上,所以我们今天的奉献,并不是被强迫或慑于权势而被命令去奉献,乃是因着上帝的慈悲,也不是因为被惧怕所驱使,而是为着爱和慈悲。那我们当怎样奉献呢?  相似文献   

4.
吾入坛 《天风》1997,(7):35-36
在浙江中部肥沃的土地上,有一座新兴的城市,这就是闻名遐迩的中国小商品城——义乌。 在经商致富的基督徒中,许多基督徒为主作了美好的见证,默默爱主爱人的杨德妹长老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5.
微仆 《天风》2004,(1):16-17
·圣经中不单强调“信”,更注重彰显“爱”。 ·保罗说:“如今常存的有信,有望,有爱,这三样,其中最大的是爱。”(林前13:13) ·“信”是基督徒对上帝的关系,“爱”则是上帝赋予基督徒的生命属性,“爱”是基督徒生命的见证。  相似文献   

6.
在论到基督徒的生活时,保罗在罗马书6章5节给我们一个非常实际而又重要的原则:“我们若在他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也要在他复活的形状上与他联合。”这就是说:一个基督徒的生活必须有这两方面的表现:一、在死的形状上与主联合,二、在复活的形状上与主联合。  相似文献   

7.
雪峰 《天风》1994,(收录汇总):34-34
使徒保罗在写给提摩太的书信中,写过这么一段话:"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儿女凡事端庄、顺服.人若不知道管理自己的家,焉能照管上帝的教会呢?"(提前3:4-5)这段话主要论述监督的资格,他们在担起"照管上帝的教会"这个神圣的职责之前,应当首先学会"管理自己的家".保罗告诉我们一个重要的道理:作为监督,应当把爱教会和爱家庭统一起来!保罗的这个教导不只适用于监督这个群体,也适用于每一个基督徒.可是,现实中的基督徒,有时却会因为爱教会而忽视了爱家庭.  相似文献   

8.
张有正 《天风》1996,(5):5-6
使徒保罗以神的爱,愤恨哥林多信徒受迷惑,惧怕他们偏于邪,失去那向基督所存纯一清洁的心。“纯一清洁”就是专一、单纯、诚实、贞洁的意思。保罗所惧怕的,也是我们所惧怕,这对基督徒来说,是一个严峻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李珉 《天风》2004,(7):44-45
爱确实是基督徒品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也是基督徒身份的重要见证。基督徒效仿基督之爱而彼此相爱,就向世人展示了基督徒的精神。对于基督徒,在他每天平凡的生活中能否活出新的生命,活出耶稣基督的爱,是他信心的最好见证。  相似文献   

10.
吴保罗 《天风》2017,(7):31-31
最近很多基督徒的微信群都在流传“两种信仰,两种结局”的帖子,内有两个视频,第一个说的是,一家六口去拜关公出了车祸,结果五人死亡,一人重伤。另一个视频则是,一家三口发生车祸,然后高喊哈利路亚,一家人幸免于难。视频后有一段评论,嘲笑拜偶像的人如何愚昧,所以出了车祸死亡,而基督徒因为信主故能转危为安!  相似文献   

11.
李秦成 《天风》2007,(21):4-6
保罗身上的优良品德犹如一处埋藏在地下的宝藏,尚有待于我们去发现去开掘,使他的品格被显露出来。保罗是闻名于世的大使徒,随着福音的传开,保罗的名字家喻户晓。作为犹太公会名师迦玛列的门下,逼迫基督徒的罪魁,保罗做梦也没想到主耶稣会完全赦免他的罪恶,更不敢相信自己会蒙恩重用,成了大使徒,这让很多罪人看到了希望和  相似文献   

12.
陈德群 《天风》2008,(2):34-36
一、保罗、西拉到特庇和路司得,遇见提摩太,"就有意拣选他同行,一同事奉主 16章1-5节: "保罗来到特庇,又到路司得.在那里有一个门徒,名叫提摩太,是信主之犹太妇人的儿子,他父亲却是希腊人.路司得和以哥念的弟兄都称赞他.保罗要带他同去,只因那些地方的犹太人,都知道他父亲是希腊人,就给他行了割礼.他们经过各城,把耶路撒冷使徒和长老所定的条规交给门徒遵守.于是众教会信心越发坚固,人数天天加增."  相似文献   

13.
吴志福 《天风》2018,(12):13-14
当前不少中国基督徒对于传统节日、风俗习惯都持强烈的批判立场。其原因有二,一个是出于极端保守的信仰观念,认为传统节日、礼俗都出自异教,如果参与就是拜偶像的行为,是违背教义的。另一个是当前有一些地区存在娱乐过度的问题,传统礼俗变成了恶俗,醉酒荒宴、聚众赌博、随意燃放鞭炮、烧纸钱甚至打架斗殴、伤风败俗的事屡见不鲜。这就造成了一些追求过圣洁生活的信徒的反对。  相似文献   

14.
其实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呼召,是人在神面前的事奉. 保罗说: "若有人不肯作工,就不可吃饭.""要安静作工,吃自己的饭." (帖后3:10-12)保罗的意思就是叫基督徒要亲手做正经事业.他指出教会中有些懒惰人,专管闲事,搬弄是非.保罗认为对于这等人不可救济帮助,要劝戒这样的人安静工作,吃自己的饭.圣经虽然鼓励基督徒彼此相爱.帮助缺乏的人.但不主张帮助懒惰不肯做工的人.游手好闲.绝不是神要信徒过的生活.我们常说的"信心生活",不是懒惰依赖人的生活.基督徒应当抓住机遇.作正经事,安分守己,自力更生.不要做专管闲事、苟且偷安、得过且过的懒情人.关于工作问题.我想谈几点想法.  相似文献   

15.
林超群 《天风》2014,(10):6-7
圣经教导基督徒要孝敬父母,但这并不意味着基督徒家庭中的亲子关系就一定亲密无间、令人羡慕.基督徒只有遵行真理,才能让教会盛开敬老孝亲之花.一、敬老是必需的保罗对做儿女的人直截了当地说:“你们作儿女的,要在主里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弗6∶1)父母的人生经验,以及神给父母的神圣责任,对儿女来说是一种权威,儿女们理应听从.我们所说的孝敬父母,不单单指物质上的供给,还包括听从父母的话.保罗认为“违背父母”乃是腐败社会的标志,意味着人受困于自己的不虔不敬中,也是“末世”基督快来的信号(参提后3∶1-2).  相似文献   

16.
艾洁信箱     
《天风》1999,(1)
耶稣画像、十字架是不是偶像?艾洁同工: 我的心里有一个问题,想向你请教。就是什么是真正的拜偶像的罪?我买了一张耶稣钉十字架受苦图,贴在家里,目的是可以常常思想主的大爱,常面对他祷告。我不知这是否算拜偶像。还有,我常看  相似文献   

17.
说起海上花园鼓浪屿,恐怕许多人都不会陌生,旖旎的自然风光、中西合壁的建筑、美妙的钢琴声等都给世人留下深刻印象.鼓浪屿也是中国近代最早沐浴福音真光的地区之一,1842年以来,不少宣教士来到这个岛上播撒福音的种子,兴建了一座座雄伟的教堂,形成了一道美丽的风景线.在现存八座教堂中,协和礼拜堂以其传奇的经历,见证了基督在这座小岛的奇妙作为. 十九世纪中期,不少西方人离开欧美,他们怀着不同的目的,远涉重洋来到鼓浪屿工作、生活.这些来鼓浪屿的外国人中,有不少是虔诚的基督徒,他们为了举行主日崇拜,遂决定在鼓浪屿建一座教堂.  相似文献   

18.
吴圣理 《天风》2018,(5):36-37
本文拟从保罗的神学思想来谈谈基督教中国化的圣经和神学依据。保罗把耶稣基督的福音传入外邦世界,使之成为一个普世意义的基督教,这对我们中国的基督徒倡导基督教中国化,有什么启发呢?所谓基督教中国化,就是指基督教在中国这片土地上,要与中国的国情相适应,也就是说,中国的基督教必须与中国的政治、社会、文化相适应,必须做到在政治上认同、在社会上适应、在文化上融合。  相似文献   

19.
奔跑的人生     
时先礼 《天风》2007,(9):16-17
我们每个基督徒的一生应当是个奔跑的一生,使徒保罗为我们作了榜样。我们每个基督徒的一生应当是个奔跑的一生,使徒保罗为我们作了榜样。他说:“岂不知在场上赛跑的都跑,但得奖赏的只有一人?你们也当这样跑,好叫你们得着奖赏。凡较力争胜的,诸事都有节制,他们不过是要得能坏的冠冕;我们却是要得不能坏的冠冕。所以,我奔跑,不像无定向的。”(林前9:24—26)他在《腓立比书》3章13-14节又说:“弟兄们,我不是以为自己已经得着了,我只有一件事,就是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要得神在基督耶稣里从上面召我来得的奖赏。”保罗在这里所说的:“忘记背后,努力面前的,向着标竿直跑”就是我们基督徒应有的奔跑人生。  相似文献   

20.
人和机器——技术的社会学和形而上学问题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一说技术问题成了人的命运和文化的命运问题 ,这不是夸张。当今时代是个缺乏信仰的时代 ,不但旧宗教信仰弱化了 ,而且 1 9世纪人道主义信仰也弱化了。现代文明人唯一有力的信仰是对技术 ,对技术的威力及其无限发展的信仰。技术是人最后的爱 ,他准备根据爱的对象改变自己的形象。世界上所发生的一切都助长了人的新信仰。人曾渴望信仰的奇迹 ,他觉得 ,奇迹仿佛已经终止。然而 ,技术产生了真正的奇迹。技术问题对基督教意识而言是十分令人不安的 ,基督徒没有理解这个问题。基督徒对待技术有两种态度 ,这两种态度都是不完全的。多数基督徒认为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