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样例学习是人的自适应学习的主要方式之一 ,它在认知技能获取的早期阶段起着尤其重要的作用。该文主要对样例学习的历史背景、当前存在的几种样例学习方向进行了综述 ,并对将来的研究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2.
碳氢共价键结构式正误样例组合的学习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许德志  张奇 《心理科学》2011,34(2):386-392
为考察错误样例在样例组合学习中的作用,以烃类物质碳氢共价键结构式为实验材料,以高中一年级学生为被试,对正确和错误样例组合的学习效果进行了实验。结果显示,正、误样例组合的学习成绩显著优于正确样例组合的学习成绩。在正、误样例组合的学习中,正、误样例数量相等的学习成绩明显优于数量不等的学习成绩;“对比”呈现正、误样例的学习成绩明显优于“分块”呈现正、误样例的学习成绩。  相似文献   

3.
样例学习研究的发展及问题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样例学习是教育心理学古老的研究课题,受到认识和教育心理学家的高度重视。章主要介绍了20世纪80年代以来对样例内特征、样例间特征以及自我解释效应的研究成果,指出了样例学习研究尚待进一步解决的问题,为将来进一步探讨样例学习提供了新的参考框架。  相似文献   

4.
研究通过3个实验,以6年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先前知识在分数乘法规则单、双内容样例学习中的作用以及“标记法”、“标记+注释法”样例设计方法对低先前知识学生学习双内容样例的促进效果。结果发现:(1)高先前知识学生学习两种样例的迁移成绩无显著差异,且均好于低先前知识学生的成绩;(2)低先前知识学生学习单内容样例的迁移成绩明显优于双内容样例;(3)与学习普通样例相比,低先前知识学生学习“标记法”双内容样例的后测成绩无显著差异,但学习“标记+注释法”设计的样例的成绩明显更好。结果表明,学生单、双内容样例的学习效果受其先前知识水平的影响;低先前知识学生未能从“标记法”设计的双内容样例中获益,但学习“标记+注释法”设计的样例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5.
渐减提示法呈现样例对学习迁移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研究探讨了从样例学习到问题解决过渡的样例设计方式。实验结果表明:渐减提示法是动态的联结样例和问题解决的有效形式,符合认知技能获得的四阶段模型和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要求;渐减提示法可以促进学习者对样例问题进行高质量的自我解释和产生心理预期,是实现从样例学习到问题解决过渡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6.
小学生代数运算规则的样例学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洪新  张奇 《心理学报》2007,39(2):257-266
采用完整或不完整样例,对180名六年级小学生用样例学习两种代数运算规则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多数被试难以学会“平方差”运算规则,只有少数被试学会了“完全平方和”运算规则;反馈对不完整样例的学习效果有促进作用;用不完整样例学习难度不同的规则,其效果不同;在无反馈条件下,完整样例的学习效果都好于不完整样例;在有反馈的情况下,只有删除一步运算步骤样例的学习效果比完整样例的学习效果好  相似文献   

7.
增加样例学习中认知负荷的研究及思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样例学习研究的一个重要取向:基于认知负荷理论.文章主要基于国外相关的研究文献,首先简述样例学习与认知负荷理论的关系,然后梳理增加样例学习中有效负荷研究概况与趋势,最后就有关研究问题作了进一步思考.  相似文献   

8.
四则混合运算规则的样例学习   总被引:7,自引:2,他引:5  
张奇  林洪新 《心理学报》2005,37(6):784-790
采用有或无“运算步骤标记”两种样例和“交互式”样例呈现方式,对48名二年级小学生通过样例学习四则混合运算规则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多数被试可以通过样例学会“小括号”和“中括号”四则混合运算规则,但多数被试难以学会“无括号”四则混合运算规则;运算步骤标记对学习“无括号”运算规则的促进作用明显,但对学习“小括号”运算规则的促进作用不明显;运算规则学习的难度不同,所需样例的数量也不同。  相似文献   

9.
样例和问题的联结方式对迁移作用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邢强  莫雷 《应用心理学》2003,9(3):31-35,45
研究了样例和问题的联结方式对学习迁移的影响。实验 1探讨了渐减提示法对学习迁移的作用 ;实验 2进一步检验了渐减提示法对诱发学习者进行自我解释的作用 ;实验 3探讨了“渐减提示 +子目标”这种联结样例和问题的方式对迁移的效果。进行重复测量设计的方差分析 ,实验结果表明 :渐减提示法是动态的联结样例和问题解决的有效形式 ,符合认知技能获得的四阶段模型和建构主义学习观的基本要求 ;渐减提示法有助于促进学习者对样例问题进行高质量的自我解释和产生心理预期 ;用“渐减提示 +子目标引导”来联结样例和问题有助于减轻认知负荷 ,有助于产生高质量的自我解释 ,对原理图式的获得有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0.
研究通过三个实验,比较了普通样例和类比比较样例在学习物理综合题中的效果,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两种不同类型的类比比较样例对物理综合题学习的迁移效果以及“提示”这一样例设计方法的促进作用。结果发现:(1)通过类比比较样例学习物理综合题的效果优于普通样例;(2)相比于单综概念类比比较样例,综合概念类比比较样例能更好地提高物理综合题学习的近迁移成绩,但未提高其远迁移成绩;(3)提示能明显促进类比比较样例在物理综合题学习中的作用,但不同提示类型的影响无显著差异。该结果表明:类比比较样例是学习物理综合题的有效样例形式,而其中综合概念类比比较样例效果最佳;开放式提示和支架式提示均能较好地促进类比比较样例的学习。  相似文献   

11.
曲可佳  张奇 《心理科学》2014,37(2):373-376
文章介绍了单内容样例与双内容样例的划分标准以及双内容样例在知识学习、技能和策略习得中应用研究的进展。作者从中获得启示,提出了根据学习域和示例域知识的熟悉程度组合不同学习难度的双内容样例并考察其学习效果、比较单内容与双内容样例学习效果的实验模式,并提出了双内容样例学习的三种认知加工模式。  相似文献   

12.
邢强 《心理学探新》2004,24(1):47-49,58
用排列和组合原理为材料,探讨了编码样例解题步骤的子目标标签的概化水平对原理通达和运用的影响。实验1探讨不同概化水平的子目标标签编码样例解题步骤的情况下学习者原理通达的正确程度;实验2探讨不同概化水平的子目标标签编码样例解题步骤的条件下学习者原理运用的正确程度。结果表明:样例的概化水平影响原理学习过程中对原理的通达和运用;学习不同概括水平的样例,学习者获得图式的概括性也不同。  相似文献   

13.
样例与运算性程序知识学习迁移关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5,自引:1,他引:4  
任洁  莫雷 《心理学报》1999,32(4):444-450
以程序性知识进一步区分为联结性程序知识与运算性程序知识为前提,对样例与运算性程序知识学习迁移的关系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样例对运算性程序知识迁移成绩有重要影响;(2)运算性程序知识的学习迁移有着不同联结性程序知识的学习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14.
曹瑞 《心理学探新》2011,31(5):416-420
分类研究近年来已成为认知科学研究的一个重点,样例观是基于相似性表征的,自从产生以来获得了很大发展。该文对于样例观及其近年来出现的样例模型进行了比较全面的介绍,然后介绍了心理学界针对样例观的争论,最后提出各种分类模型的整合是未来样例观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5.
样例数量对内隐序列学习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付秋芳  傅小兰 《心理科学》2005,28(4):801-806
本研究采用序列学习范式,探讨了样例数量对内隐序列学习的影响,以揭示意识在学习中的作用以及内隐学习获得的知识表征。研究发现,在内隐序列学习中:(1)被试既可以记忆具体的样例知识也可以抽取抽象的规则知识;(2)样例数量影响被试对样例和规则知识的获得,在样例较少时被试可以获得更多的样例和规则知识;(3)样例数量影响被试对意识知识的获得,在本研究中仅当样例数为4时被试获得了有关样例和规则的意识知识。  相似文献   

16.
杨凌燕  郭建鹏 《心理科学》2014,37(3):668-677
样例学习研究表明多重样例的学习效果好于单个样例。然而研究者关于如何有效设计多重样例得出了不同的发现。通过综述已有关于多重样例学习的实证研究,总结出两个尚未得到解决的问题:(1)多重样例之间的相似或相异程度应该如何;(2)学生的先前知识在多重样例学习中的作用如何。针对已有研究的局限性,本文指出,具有不同先前知识的学生学习时感受到不同的关键属性,多重样例应该基于学生学习时的关键属性设计特定的变易范式以帮助学生学习。  相似文献   

17.
冼美君  邢强 《心理科学》2021,(4):850-857
采用“学习-迁移”范式 ,探讨了学习条件和样例相似性对类别学习元认知监控的影响。实验选取虚构动物材料,采用2(学习条件:规则、无规则)×3(样例相似性:低、中、高)×2(匹配类型:正向匹配、反向匹配)混合实验设计,结果显示,在规则条件下,高样例相似性组正向匹配新项目的分类正确率显著高于反向匹配新项目的分类正确率;在无规则条件下,样例相似性越高,正向匹配新项目的分类准确率越高,所有项目的信心值也越高。这表明,规则和样例相似性是类别学习元认知判断的线索;在同一任务中,分类会涉及基于规则和基于相似性两个过程。  相似文献   

18.
为证实“解释法”样例设计的促进作用,实验考察了4年级小学生学习“解释”样例与普通样例、“解释”样例和“解释-标记”与普通样例的迁移效果。结果表明:(1)用“解释”样例学习分数加减运算规则的近迁移成绩明显优于普通样例,但远迁移成绩无显著差异;(2)用“解释-标记”样例学习分数乘除法运算规则的远迁移成绩明显优于“解释”样例和普通样例,但近迁移成绩差异不显著,学习“解释”样例的远迁移效果均明显优于普通样例;(3)学习“解释法”设计的比例运算样例,其远、近迁移成绩均明显优于普通样例的迁移成绩,并受被试先备知识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张奇  郭菲菲 《心理科学》2008,31(1):70-74
为了考察小学生样例学习能力的发展和完整与不完整样例以及样例分类作业对样例学习效果的影响,作者采用完整和不完整样例以及"不完整样例-分类"三种学习作业,对270名3-5年级小学生学习"去括号"运算规则的效果进行了实验研究.结果表明:小学生"去括号"运算规则样例学习的能力随年级的增长而提高;样例分类作业对小学生学习"去括号"运算规则具有促进作用;不同类型的样例对学习不同难度的"去括号"运算规则的学习效果不同.  相似文献   

20.
采用“5/4模型”类别结构探讨了类别学习中样例量的预期作用。设置了两种学习条件(“知道样例量”和“不知道样例量”), 分别探讨两种学习条件下的学习效率、学习策略以及所形成的类别表征。106名大学生参加了实验, 结果表明:在类别学习中, 样例量的预期作用显著, 知道样例量组的学习效率高于不知道样例量组; 样例量的预期作用对类别学习效率的影响是通过影响学习过程中使用的策略来实现的; 样例量的预期作用不影响两种学习条件的学习后形成的类别表征, 且两种学习条件的被试自始至终表现出样例学习的表征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