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佛足迹崇拜是早期佛教对佛陀崇拜的一种重要形态,反映了那个时代佛教徒与佛陀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早期佛教的佛陀观与实践方式。而佛足迹石崇拜又是一种独具个性的崇拜类型,不但在佛教崇拜中具有支撑与引领的作用,而且在早期的佛教信仰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学术界过去对佛足迹崇拜的研究非常薄弱,尤其是对印度佛足迹石崇拜的渊源与特色等问题不甚明晰。通过分析《大唐西域记》中关于佛足迹石的记载,对印度佛足迹石的尺寸、图纹、崇拜方式及神通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在此基础上对佛足迹崇拜从印度向周边国家尤其是向中国的传播进行了简要梳理。  相似文献   

2.
闻名遇迎的大足石刻;我早就想一睹其风采。这次来到山城──重庆,终于圆了观大足石刻之梦。天蒙蒙亮,江上如梭的轮船笛声把我从酣梦中唤醒。看惯了都市风光的我,无暇顾及山城的晨韵便与同行们早早地坐上了大巴。持续了一夜的大雨停了下来,虽是初秋,但晨风夹杂着几滴稀疏的雨丝实有几分凉意。车出山城,进入高速公路西行,一路上,出青木关,进壁山,经铜梁,行程约200公里,便来到群峰盘亘、雾锁烟横的大足县。“大足”以界内大足川为名,取丰足之意,传说域内空顶山有巨人足迹,故名“大足”。一踏上大足的土地,给人的印象是山峦起…  相似文献   

3.
佛足迹崇拜是早期佛教对佛陀崇拜的一种重要形态,反映了那个时代佛教徒与佛陀之间的关系,体现了早期佛教的佛陀观与实践方式。而佛足迹石崇拜又是一种独具个性的崇拜类型,不但在佛教崇拜中具有支撑与引领的作用,而且在早期的佛教信仰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学术界过去对佛足迹崇拜的研究非常薄弱,尤其是对印度佛足迹石崇拜的渊源与特色等问题不甚明晰。通过分析《大唐西域记》中关于佛足迹石的记载,对印度佛足迹石的尺寸、图纹、崇拜方式及神通等问题进行了探索,在此基础上对佛足迹崇拜从印度向周边国家尤其是向中国的传播进行了简要梳理。  相似文献   

4.
那一个周末,陪几个朋友去爬山。在崎岖的山径上,途经一户山民的院落。两棵斜生的老枣树,像两把巨伞一样,擎在我们的头顶之上。仰望那些浓绿油亮的叶  相似文献   

5.
面对湖水     
穿过一片树林,再越过一片草地,眼前便豁然开朗了——一片湖水,静静地在阳光下闪着波光。湖面很宽,一眼望不到边。湖岸边,散落着参差的石块;石块旁,生长着挺拔的大树;大树下,延伸着曲折的小路。沿着小路,我慢慢地走着。  相似文献   

6.
枰间清思     
松云之下,石桌之上,长风浩荡之中,楸枰间黑白纵横,天圆地方之间便风云弥漫。这是我少年时便常神往的一个情景,然身居乡野,难觅一师长手谈,只好怅然而神飞。  相似文献   

7.
有一天,俄罗斯著名的油画家列维坦独自一人到森林里去写生。当他沿着森林走到一座山崖的边上,正是清晨时分。他忽然看到山崖的那一边被初升的太阳照耀出他从来没有见过的一种美丽景色,站在山崖上感动得泪如雨下。同样,德国的著名诗人歌德,  相似文献   

8.
杨曙光 《天风》2017,(5):49-52
<正>前几年,笔者从百度搜索中无意间看到一块"中华彩陨石",价值高达9.237亿美元,并被上海大世界基尼斯评为"中国最重的彩色石陨石",最让人兴奋的是此彩陨石被浙江一雅石爱好者收入囊中。笔者也喜欢收藏,便对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近期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中得知,收藏这"中华彩陨石"的竟然是我们的主内弟兄、现正在浙江神学院深造的周国庆弟兄,便感觉非常亲切起来。  相似文献   

9.
像前任教宗若望·保禄二世一样,教宗本笃也在积极地将自己关于灵修与世俗的看法留给世人。他在2005年当选之后仅仅几个月,便开始了德国之旅,至今足迹已遍及五大洲,到访过16个国家。这里,我们从他最重要的演讲中摘录一些内容,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一条曲折清幽的山径通往氤氲的重光山,山麓坐落着文福禅师费15年心血拓建而成的重光寺。在一个阳光灿烂的上午,笔者与年近花甲清癯矫健的文福禅师于寺后殿二楼禅房里品茶话禅,闲谈间涉及其巧定姻缘、断发拒恋、垦荒苦修和两地建寺等种种传奇式前尘往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