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984年第4期《伦理学与精神文明》刊登了魏英敏同志的文章《伦理学基本问题之我见》(以下简称魏文)。文中提出伦理学的基本问题是善恶问题,并对善恶问题进行了有益的探索,读来令人颇受启发,但是对于文中的论点,笔者却不敢苟同。现特提出以就教于魏英敏同志和伦理学界的同志们。 伦理学基本问题作为伦理学这门学科的基石和先决条件,制约着伦理学其他一系列问题的解决,从本质上规定着伦理学的其他一系列概念和范畴,从而体现并有助于解决伦理学领域的基本矛盾。而《魏文》对于善恶问题的阐述,并未使之符合基本问题的规定性。《魏文》把善恶作为道德领域的现象、矛盾、概念、范畴进行了种种论述,可是综观  相似文献   

2.
摆在我面前的是英国现代著名伦理学家乔治、爱德华·摩尔(1873—1958)的名作《伦理学原理》。它以其特有的风格牢牢地攫住了我的理智,一如往昔它曾多次引起我情感上的抵抗一样。那么,赋予其独特风格的缘由是什么?就是摩尔所熟练使用的语言分析的方法。然而,这种方法有什么特点?它能否成为伦理学研究的有效工具?让我们首先关注第一个问题。  相似文献   

3.
第五章 自律 选自爱比克泰德的《讲演录》、《指南》以及《残篇》。 问题: 1、概括斯多葛派伦理观的最重要特征。这些因素能够说明奴隶和皇帝两者都可以成为斯多葛派吗? 2、斯多葛派的形而上学和它的伦理学之间是什么关系?你认为唯理论和泛神论必然会导致一种为美德而美德的伦理学说吗?  相似文献   

4.
刘玮 《世界哲学》2016,(1):36-44
在亚里士多德讨论的所有伦理德性中,"豪迈"(megalopsychia)是引发争论最多的一个。本文从《后分析篇》中亚里士多德提出豪迈作为定义统一性问题的例子入手,讨论亚里士多德在两部主要伦理学著作中界定豪迈的尝试。在《欧德谟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提出了以荣誉为核心的豪迈定义,但是这个定义引发了荣誉的地位问题、豪迈的独立性问题、豪迈的依赖性问题,以及如何看待关于小荣誉及其自我认识的问题。而在《尼各马可伦理学》中,亚里士多德转变了论述的重点,提出了以自我认识为核心的豪迈定义,以此来统一豪迈者对荣誉的态度,同时提出了一种涉及较小荣誉的无名德性,这样就成功地解决了《欧德谟伦理学》中遗留下来的困难。这一讨论有助于我们厘清两部伦理学著作的关系,以及围绕豪迈的诸多争论。  相似文献   

5.
冯小强 《法音》2020,(2):46-51
自从休谟在《人性论》中提出了那个著名的问题之后,事实与价值的关系问题就成为了西方伦理学发展中一条重要的线索。人们是否能从事实中推论出价值判断?如果可能,那么这种过度是如何进行的?亦或价值判断本身就是和事实完全无关的两个独立领域?为了回答这些问题,以研究伦理学本性的元伦理学发展出了诸多解释路径,试图从不同角度对休谟问题及其衍生出的系列问题进行处理。  相似文献   

6.
流变和发展是当今时代和社会的主旋律,在这主旋律中,自然也有伦理学的音符。可是,伦理学这个音符在当代的状况如何呢?其形象又怎样呢?它又走过了怎样的历程呢?由陈瑛、廖申白同志主编、重庆出版社1990年8月出版的《现代伦理学》,及时地作了回答,填补了这方面的空白。这本颇具特色的专著,有以下四个特点: 一、视野开阔,高屋建瓴。建设我国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有中国特色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是我国伦理学工作者的一项重大任务。而这一  相似文献   

7.
西方生态伦理学研究动态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伦理学,又称环境伦理学,或环境哲学.它的科学思想是由法国学者施韦兹的《文明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学》(1923年)和美国学者莱奥波尔德的《大地伦理学》(1933年)提出的.但是,当时他们提出的新的伦理学思想没有被社会接受,他们的著作只为少数人知道,只是到60年代末,在轰轰烈烈的世界环境保护运动中,才被重新发现,并兴起关于生态伦理学的热烈讨论,现在这种讨论正在成为一种世界性潮流.  相似文献   

8.
《三体》科幻故事发生在宇宙社会语境中,但映射着人类社会可能遭遇的极端情况,因此可理解为一种对最坏可能世界问题的极限测试。它意味着这样一个疑问:在伦理学失效的条件下,文明如何存在?本文基于《三体》提出的"安全声明"问题,对"冲突与合作"和"可信承诺"的问题进行反思,重点分析了弱者的生存条件。  相似文献   

9.
伦理学是一种实践哲学,它必须面对活生生的现实生活,告诉人们应如何去行动.就此而言,真正的伦理学研究必然是"应用的",不会是纯粹知性的探究,否则就会丧失其实践哲学的品格.故而,可以说,伦理学必然是应用伦理学.既然如此,那为什么还要专门提出"应用伦理学"这一概念呢?这是否是个多余的概念呢?要回答这些问题,就必须澄清究竟什么是应用伦理学?一般而言,伦理学被区分为三个不同的分支,即规范伦理学、元伦理学以及应用伦理学.简单说来,规范伦理学被看作是旨在提出一些理论以解答什么是正当的行动这一问题,并为该理论提供有说服力的辩护.  相似文献   

10.
李涛 《哲学动态》2012,(11):57-64
亚里士多德10卷本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以下简称《伦理学》)和8卷本的《政治学》之间的关系是一个具有持久吸引力的话题。如果两者分别是亚里士多德伦理学和政治学的主要著作,那么在他那里,伦理学与政治学是什么关系?它们是否构成了亚里士多德意义上的两门科学?如果这18卷书构成一套著  相似文献   

11.
友爱在亚里士多德伦理学中的地位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在亚里士多德的伦理学中,他关于友爱的理论一直只受到很少的关注和讨论。②这也许有些不公平。一方面是因为,在他的伦理学讨论中,他对于友爱的讨论占有最大的篇幅。在较早些的五卷本的《欧台谟伦理学》中,有一卷专论友爱;在十卷本的《尼各马可伦理学》中,有两卷专门讨论友爱。这足以表明,亚里士多德在著述伦理学时,对友爱问题是非常关注的。他不仅非常关注友爱的问题,而且对于它的讨论达到了对所有其他主题的讨论所未见的精致程度。另一方面是因为,这部分讨论在他的伦理学讨论中非常重要,因为只是在对友爱问题的讨论中,亚里士多…  相似文献   

12.
1)新的生物遗传研究 ,比如克隆 ,再次提出了“科学与伦理学”之间的关系这一棘手问题。您对此的观点是什么 ?您认为 ,“哲学”在这场论争中扮演什么角色 ?对于伦理学和哲学之间的关系问题我想我能说的不多。但对于伦理学我倒是可以泛泛地谈一些看法 :它是如何被研究的 ,以及它应该如何被研究。在此我想谈两点。第一 ,伦理学发轫于古希腊时 ,它研究的是道德层面上和社会层面上的优秀品行。不同的美德是优秀品行的不同形式 :从字面意思上讲 ,一个有美德的人是一个社会生活舞台上的优秀表演者。但在维多利亚时代道德规范莅临之时 ,社会上却出现…  相似文献   

13.
1 医学伦理学 (medicalethics)对医学伦理学的界定直接与对生命伦理学的界定有关 ,即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是谁包括谁亦或是两个各自独立的学科 ?WarrenReich在 1971年准备编写《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时 ,开始时用的《医学伦理学百科全书》名称 ,可见 ,医学伦理学和生命伦理学已是两个不同的概念。DanielCallahan在《生命伦理学百科全书》第二版中的生命伦理学条目中 ,把医学伦理学与生命伦理学相比 ,认为“医学伦理学是古老的学科 ,代表很窄的范围 ,只强调医生的道德义务和医患关系 ,虽然在现今…  相似文献   

14.
正2017年11月25日,湖北省伦理学会、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杂志社和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在武汉市召开了"以《人本伦理学》为线索的理论伦理学研讨会"。《人本伦理学》是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韩东屏于2012年推出的专著,对伦理学的诸多一般性问题给出了新的解释。来自全国二十多所高校的五十多位学者,对一系列原理层面的伦理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  相似文献   

15.
高兆明教授的新著《存在与自由:伦理学引论》、《伦理学理论与方法》及《自由与善:克隆人伦理问题研究》(与孙慕义合著)相继出版发行,引起同行的广泛关注。这几本书涉及伦理学一系列重要的基本理论与方法问题,提出了一些独到见解,令人兴奋。第一,系统地提出了一个较新的伦理学基本理论框架体系。众所周知,多年来我国的伦理学理论体系保持了基本的稳定性,影响了几代人,功不可没。不过,这个理论体系一方面受苏联影响很大,另一方面在体系与内容上与当代中国正在迅速发展变化的现实生活有些不尽适应。高兆明教授在《存在与自由:伦理学引论》中另…  相似文献   

16.
自胡乔木的《关于人道主义和异化问题》一文发表后,我国伦理学界认真学习和热烈讨论了这篇重要文章,大家认为,该文对伦理学的研究有十分重要的指导意义,并给伦理学提出了许多新课题,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与共产主义道德的关系,便是重大课题之一。近几个月来,伦理学界就这一课题发表了一批讨论文章,现将情况综述如下。一社会主义人道主义的内涵和外延文章作者一般都认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不是世界观和历史观,但以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历史观为基础,它既是马克思主义伦理学的、又是社会主义社会对待人方面的一项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然而,作者在具体表述上则各有侧重。一种表述为,社会主义人道主义是共产主义道德体系中的伦理原则和道德规范。李奇认  相似文献   

17.
伦理学从哲学母体中分离出来,有了本学科“古老而年轻”的历史,这是伦理学自身的进步,也是哲学发展的进步。有待人们反思的问题是:伦理学离开哲学究竟能走多远?存在一个非哲学的伦理学吗?对道德的伦理学思考和对世界的哲学思考可能分离吗?真正的哲学不触及道德人生吗?真正的伦理学不是哲学的吗?……本文针对片面强调二者分离的倾向,力图通过揭示道德  相似文献   

18.
北京大学哲学系伦理学教研室魏英敏、金可溪编写的伦理学教科书--《伦理学简明教程》(以下简称《教程》),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教科书体系和一些理论问题进行了探索。一在系统中求得简明《教程》全书共分十二章。一至四章是全书的绪论与史论部分,着重阐明伦理学的定义、性质、对象、方法及其与其它社会学科的相互关系,同时对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以前的中西伦理思想发展史作  相似文献   

19.
罗国杰同志主编的《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一书在考察伦理学的研究对象时,运用了道德关系这一范畴,并对道德关系所特有的矛盾进行了具体分析。这对于从总体上把握道德现象以及道德结构诸要素的相互关系,科学地理解社会道德现象的特殊本质,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但是,在对道德关系特殊矛盾的规定上,似乎仍有进一步斟酌的必要。《马克思主义伦理学》一书对道德关系特殊矛盾是这样表述的:“道德关系中的矛盾的  相似文献   

20.
正2017年11月25日,湖北省伦理学会、湖南师范大学道德文化研究中心、《华中科技大学学报》杂志社和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在武汉召开了"以《人本伦理学》为线索的理论伦理学研讨会"。《人本伦理学》是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教授韩东屏于2012年推出的专著,该书建构了一套不同于以往的伦理学理论体系。来自全国各地的五十多位专家学者与会。大会围绕"伦理学本身的问题""道德本体论的问题""道德建设论的问题"和"道德践履论"四个主题,对一系列原理层面的伦理学问题进行了深入探讨。中国人民大学龚群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