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母子关系和师幼关系是儿童早期发展中最重要的人际关系, 在儿童社会适应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研究以北京市271名学前流动儿童和552名学前城市儿童为被试, 采用问卷法考察母子关系、师幼关系与学前流动儿童的社会技能、外显和内隐问题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母子关系亲密程度低于城市儿童, 母子关系冲突性、师幼关系亲密性和冲突性与城市儿童没有差异;(2)母子关系对儿童社会适应行为的预测作用在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上没有显著差异, 母子关系亲密性正向预测社会技能, 负向预测内隐问题行为;母子关系冲突性负向预测社会技能, 正向预测外显和内隐问题行为;师幼关系亲密性正向预测城市和流动儿童的社会技能, 并且显著负向预测流动儿童的内隐问题行为;(3)师幼关系对母子关系的调节作用主要表现在流动儿童而非城市儿童上, 师幼关系低冲突能够减少母子关系冲突性对流动儿童社会技能的负向预测作用, 师幼关系高亲密能够减少母子关系冲突性对流动儿童内隐问题行为的正向预测作用。  相似文献   

2.
采用整班联系、自愿参与的方式对1350名北京市流动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学业领域和社会生活领域的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群体幸福感的影响,以及流动儿童对所在群体的情感认同、认知认同和内群体地位感在这一过程中的影响作用。结果表明:(1)学业领域的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的群体幸福感具有非常显著的消极影响;(2)社会生活领域的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的群体幸福感也存在一定的消极影响,但其影响效应相对较弱;(3)学业领域的歧视知觉主要通过降低流动儿童对其群体的情感认同和内群体地位感,间接降低其群体幸福感,不存在直接的影响效应;(4)社会生活领域的歧视知觉主要通过内群体地位感的中介效应间接地影响流动儿童的群体幸福感,同时也存在一定的直接影响效应。  相似文献   

3.
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的心理适应不仅关系着其自身的健康发展与素质提升,对整个社会的和谐与稳定也具有重要意义。自2004年以来,我们对农村留守儿童和城乡流动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状况、发展环境、影响因素及其内部机制等问题进行了长期研究,本文将对我们多年来在该领域取得的研究成果进行梳理,主要阐述三个方面的问题:留守与流动,哪种处境对儿童的发展更有利;流动环境对儿童心理发展带来的压力与挑战,即流动儿童的城市适应状况及其影响机制;留守环境下儿童的心理适应状况,以及改善留守儿童情绪和行为适应问题的影响机制。最后,结合当前研究现状,提出了下一步研究的建议。  相似文献   

4.
对2097名六年级儿童(平均年龄12.27岁, 男生1093名)的亲社会行为以及多种心理社会适应指标进行测量, 主要运用个体定向的方法考察童年晚期亲社会行为与儿童心理社会适应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1)亲社会行为与孤独感、攻击等不良适应呈中等程度负相关, 与同伴接纳、社交自我概念等积极适应呈中等程度正相关;(2)童年晚期儿童的心理社会适应表现为内化问题、外化问题、同伴拒绝与正常发展4种模式;(3)个体亲社会行为水平越高, 越可能属于正常发展组, 越不可能属于不良适应组;在各种不良适应组中, 个体亲社会行为水平越高, 更可能属于内化问题组, 而非外化问题和同伴拒绝组;(4)高亲社会组的儿童有6.8%存在内化问题;低亲社会组的儿童有50.2%适应良好;与普通儿童相比, 低亲社会组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适应不良。  相似文献   

5.
应对研究的成果、问题与解决办法   总被引:80,自引:1,他引:79  
梁宝勇 《心理学报》2002,34(6):91-98
应激和应对问题 ,由于同人的心理适应和健康密切相关 ,目前在国外已经成为心理学所有领域中研究最多的一个重要课题。然而 ,该课题的研究 ,特别是关于应对方式及其效果评价的研究 ,存在着较突出的问题。通过对国内 4种最主要的有关学术期刊的检索发现 ,同国外相比 ,国内的应激和应对的研究在数量和质量上均有较明显的差距。文章结合国内外有关研究的现状 ,分析、说明了在应对研究中存在的 5个主要问题 :(1)忽略防御机制的有效评估和在心理适应中的作用 ;(2 )应对方式的评定方法不当 ;(3)在对于应激的影响和应对后果的估价中存在着片面性和策略上的错误 ;(4)应对研究的设计同关于应激和应对的“过程”理论不一致 ;(5 )应对研究同临床实践之间存在着较明显的脱节。作者探讨并提出了对于这些问题的可能的解决办法。  相似文献   

6.
国内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主要围绕两个主题:一是流动给儿童心理带来什么影响;二是影响流动儿童适应和身心健康的因素有哪些。本文围绕这两个主题对国内流动儿童的心理研究做了回顾和梳理,并总结目前研究所存在的四点不足:第一,忽略流动儿童的积极心理;第二,研究取样存在偏差;第三,研究方法有待进一步完善;第四,缺乏系统研究和理论建构。  相似文献   

7.
采取整群抽样的方法,对成都及重庆两地591名流动儿童和272名城市儿童进行问卷调查,考察流动儿童疏离感的特点及其与应对方式和学校态度的关系。结果发现:(1)流动儿童疏离感各维度显著高于城市儿童;流动初中生的疏离感显著高于流动小学生,且男生的疏离感显著高于女生;(2)流动儿童疏离感的三个维度之间存在显著差异,其中社会疏离感最高,其次是环境疏离感,人际疏离感最低;(3)流动儿童疏离感对学校喜欢有显著的负向影响,而对学校回避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应对方式在流动儿童疏离感对学校态度的影响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8.
以福建省和河南省部分城市2620名义务教育阶段的学生为被试,采用问卷调查法,探析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社会能力发展状况,揭示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在心理理论与心理社会能力关系中的中介作用。结果显示:(1)城区流动儿童的心理社会能力显著低于城市儿童,城区流动儿童的心理社会能力在不同年级、家庭结构和教养方式上也存在显著差异;(2)城区流动儿童的心理社会能力与心理理论、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存在显著的正相关;(3)心理理论对心理社会能力有正向直接预测作用,心理弹性和自我效能感在城区流动儿童心理理论与心理社会能力之间起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9.
研究基于271名在校流动儿童的问卷调查,分析了社会认同对流动儿童学业求助的影响。结果表明:(1)心理认同对流动儿童学业求助的三个因子均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文化认同只对流动儿童的执行性求助策略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2)流动儿童的学业求助存在显著的性别主效应,工具性求助得分女生显著高于男生;回避性求助得分男生显著高于女生。(3)流动儿童的执行性求助存在显著的年龄主效应,年龄越大,执行性求助得分越高。因此可以推断:社会认同影响流动儿童的学业求助,在流动儿童学校适应过程中,更应关注其心理认同。  相似文献   

10.
学校群体构成是影响儿童学业成就的重要环境变量,并对流动儿童具有不同于本地儿童的特殊效应。本研究数据来自"中国儿童青少年心理发育特征调查"项目建立的数据库,被试是我国发达地区32个区县141所学校的4960名2-6年级儿童,流动儿童所占比例为14.5%。结果发现:(1)无论流动儿童还是本地儿童,学校社会经济地位越高,儿童的数学学业成就越好;学校流动儿童比例对儿童的数学学业成就没有影响;(2)学校社会经济地位越高,短期流动儿童相对于本地儿童的数学学业劣势越大;(3)学校流动儿童比例越高,长期流动儿童相对于本地儿童的数学学业劣势越小。  相似文献   

11.
本研究旨在探讨流动儿童的亲子依恋与城市适应的关系,并探讨心理韧性在其中是否起到了中介作用。采用城市适应问卷、亲子依恋问卷、心理韧性量表,对北京市3所小学三到六年级的665名流动儿童进行了调查。经分析发现:(1)女生、低年级、父母教育水平高、公立学校、未转学的流动儿童能更好地城市适应;(2)亲子依恋、城市适应和心理韧性各维度两两相关;(3)亲子依恋中的自我模型和父母模型对城市适应均有直接预测效应。亲子依恋中的自我模型通过心理韧性进而间接影响城市适应;亲子依恋中的父母模型通过心理韧性进而间接影响城市适应;亲子依恋中的自我模型和父母模型可以共同通过心理韧性进而间接影响城市适应;心理韧性在其中均起到显著的部分中介作用。总的来说,亲子依恋可以直接影响城市适应,也可以通过心理韧性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城市适应。  相似文献   

12.
采用追踪研究考察了流动儿童的歧视知觉与学校适应之间的双向关系及其是否存在性别差异。分别在初一和初二上学期,邀请流动儿童(男孩157人,女孩124人;M年龄=13.09岁,SD=1.13)填写歧视知觉问卷,邀请父母及老师评价流动儿童在学校的适应情况。结果表明,男孩知觉到的歧视和学校适应问题显著高于女孩。流动儿童第一年知觉到的歧视正向预测其第二年的学校适应问题,但儿童第一年的学校适应问题不能预测其第二年的歧视知觉,二者之间的关系不存在性别差异。本研究表明,歧视体验和知觉对流动儿童的学校适应具有单向的、消极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旨在探讨流动儿童心理韧性、社会认同及文化适应的关系。采用青少年心理韧性量表、流动儿童社会认同量表、流动儿童文化适应困难量表对北京市932名流动儿童进行了调查。经过分析发现:(1)女生、未转学、家庭收入高、父母教育程度高、公立学校的流动儿童文化适应更好;(2)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对其文化适应的直接预测效应显著;(3)流动儿童的心理韧性可以分别通过老家总认同和城市总认同间接影响文化适应,也可以通过老家总认同和城市总认同的整合更好地间接影响文化适应。  相似文献   

14.
研究以上海市437名流动儿童为被试,通过量表法分析了流动儿童从受歧视知觉到社会融入过程的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制。结果显示:(1)受歧视知觉作为危险性因素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产生了显著负面影响;(2)群体可渗透性在流动儿童的受歧视知觉和社会融入过程中起着部分中介作用,受歧视知觉既对社会融入产生直接负面影响,也通过群体可渗透性对社会融入产生间接影响;(3)个体自尊水平对群体可渗透性中介作用的发挥起到调节作用,群体可渗透性对流动儿童生活满意度的影响,随个体自尊水平的提升而增加。群体可渗透性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起着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5.
This study aimed to compare the adaptation of two groups of migrant Chinese adolescents with their nonmigrant peers. The migrant adolescents included 55 Chinese migrant adolescents who migrated to Australia (Chinese‐Australian) and 111 China‐born adolescents who migrated to Hong Kong (Chinese‐Hong Kong). The nonmigrant adolescents included 157 Anglo‐Australian adolescents residing in Australia and 456 Hong Kong‐born Chinese adolescents residing in Hong Kong. There were three research questions in this study. First, would there be any differences in the adaptation of Chinese migrant adolescents in different societies of settlement? Second, would migrant adolescents experience more adaptation problems than nonmigrant adolescents? Third, would there be any differences in the adaptation of adolescents in the two societies, Australia and Hong Kong? It was hypothesized that: (1) mainland Chinese migrant adolescents in Hong Kong would experience more adaptation problems than Chinese migrant adolescents in Australia; (2) migrant adolescents would report better adaptation than nonmigrant adolescents; (3) adolescents in Hong Kong would report poorer adaptation than adolescents in Australia. The participants were requested to complete a questionnaire on various adaptation outcome measures including life satisfaction, self‐esteem, psychological symptoms, academic satisfaction, and behaviour problems. The results indicated that Chinese‐Australian adolescents reported better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but Chinese‐Hong Kong adolescents reported better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 Adolescents resident in Australia reported higher psychological adaptation but lower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 than those in Hong Kong. Migrant adolescents reported better psychological and sociocultural adaptation than their nonmigrant counterparts. The results were discussed in relation to the social and educational systems of the two societies.  相似文献   

16.
采用问卷法对1101名流动儿童进行调查研究,考察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社会疏离感的影响,同时考察认同整合在其中的中介作用,以及该过程是否受到社会支持的调节。结果表明:(1)在控制了性别、学校性质、转学次数之后,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社会疏离感具有正向预测作用;(2)认同整合在流动儿童歧视知觉和社会疏离感关系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3)认同整合的中介作用受到社会支持的正向调节,相对于社会支持水平低的流动儿童,中介作用对社会支持水平高的流动儿童更显著。因此,歧视知觉对流动儿童社会疏离感的影响是有调节的中介效应。这些结果对于综合解释城市适应过程中环境与个体因素对流动儿童社会疏离感的作用路径与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社会适应性研究述评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杨彦平  金瑜 《心理科学》2006,29(5):1171-1173
本文对社会适应性的概念界定、基本理论、研究方法、评价量表与内容、影响因素等研究现状做了基本的叙述与分析。从中看出,当前国外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社会适应性的评价与跨文化的研究上。国内这方面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量表的研发和特殊儿童与正常儿童社会适应性的比较研究上。该研究的发展趋势是对社会适应行为的影响因素、评价以及怎样培养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18.
应湘  叶小红 《心理科学》2007,30(6):1489-1492
摘要本研究以1128名四到六年级的外来工与城市居民子女作为被试,以儿童孤独感问卷(CLS)与父母教养方式评价量表(EMBU)为研究工具,对外来工与城市居民子女的社会孤独感与父母养育方式的关系进行研究。运用多因素方差分析与回归分析等统计方法对研究数据进行处理,结果表明:(1)儿童孤独感性别差异显著,男生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女生;(2)儿童孤独感年龄差异显著,随着年龄增长,孤独感强度呈现出显著的下降趋势;(3)外来工子女的孤独感显著高于城市居民子女的孤独感,父惩罚因子、父偏爱因子与母关心理解因子对儿童孤独感影响显著,能较好的预测儿童孤独感。  相似文献   

19.
采用纵向的研究设计,对上海市两所公办幼儿园192名学前儿童进行为期一年半的追踪调查,探讨了家庭功能与学前儿童行为问题之间的关系以及依恋回避和社交焦虑的中介作用。结果发现:(1)家庭功能、依恋回避、社交焦虑和儿童行为问题之间存在两两相关;(2)家庭功能能够显著负向预测儿童行为问题;(3)依恋回避和社交焦虑分别在家庭功能和行为问题之间起独立中介作用;(4)依恋回避和社交焦虑在家庭功能和行为问题之间起序列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进一步揭示了家庭功能对学前儿童行为问题影响的内在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