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从19世纪60年代至19世纪未,是江苏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时期。江苏近代企业的创办比较早,1863年李鸿章在苏州兴办的洋炮局,是中国最早使用西洋机器进行生产的军工厂。但民用企业起步较迟,直到1882年胡恩燮在左宗常的支持下,才办起徐州利国驿矿务局。到了19世纪90年代,特别是甲午战争后,江苏一些爱国官绅、商民,充分利用清政府比较宽松的经济政策,投身近代实业,迅速兴办了一批近代工矿企业。在这整个兴起时期,江苏先后创办了13个近代民族企业:苏州洋炮局、金陵制造局、徐州利国驿矿务局、王福源碾米厂、镇江四…  相似文献   

2.
论点摘编     
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与民族 的道德素质 葛得溪在《社会科学》1990年第5期撰文指出,商品经济的发展不仅创造了人类社会以来雄厚的物质文明,也把人类的精神文明大大的推进了一步。文章从三个方面指出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与民族道德的素质提高是统一的。首先,社会主义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树立社会主义价值观念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会促进克己奉公,无  相似文献   

3.
孙宅巍、蒋顺兴、王卫星主编的《江苏近代民族工业史》已由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该书为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研究“九五”规划课题、江苏省社会科学院“九五”重点课题的最终成果。这是一部系统研究晚清至 1 949年江苏民族工业的有深度的著作。它的出版 ,标志着学术界在这方面的研究有了较大的进步。该书对“江苏民族工业”进行了科学界定 ,廓清了在这一问题上的某些模糊观点。作者认为 ,中国的“民族工业”是相对于“外国工业”而言的 ,凡国人自己创办的工业 ,不管是商办或是官办 ,不管是民营抑或公营 ,均应归入“民族工业”范畴。作者还…  相似文献   

4.
当前,随着改革开放、商品经济的发展,人们的价值观念正经历巨大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表现在对各种具体事物和现象的价值评判、价值取向上,而且通过价值观念内容与结构变换对人们的文化素质产生着广泛的影响。因此,探讨这两者之间的相互联系,将是研究如何提高人的文化素质的一个重要的方面。  相似文献   

5.
张之洞与江苏近代工业的兴起唐文起河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河北省社会科学院为了推动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学术研究,全面探讨张之洞在中国近代化过程中的贡献和地位,吸取其历史经验教训,于1997年5月在石家庄举行了“张之洞与中国近代化学术讨论会”。本人对张之洞的...  相似文献   

6.
如何看待现代化过程中的价值观念变革 ,一直是哲学史研究的重要问题。对于 1 5 0年来的观念变革 ,人们尽可众说纷纭 ,褒贬有别。但是如果把它看成是中国传统文化—哲学在近代的革命性的新开展 ,那么我们会发现 ,这场变动的结果与传统哲学之间 ,既有连续性 ,又有非连续性。或者说 ,经过 1 5 0年的变革 ,中国人的价值观念尽管已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加入了许多现代性 ,但是在现代形式下依然活跃着某些古老的传统 ,因而中国人的价值观念依然是“中国的” ,带有我们民族的特点。哲学发生于问题。中国古代哲学的价值系统 ,大致上环绕着“天人之辩…  相似文献   

7.
近代以来,中国穆斯林遵循伊斯兰教“信道而行善”的教义,积极开展兴学襄教、济贫助困、赈灾纾难、施医给药等方面的慈善活动,而教派门宦制度的形成也与中国伊斯兰教慈善事业的兴起密切关联.这促进了民族地区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增强了各穆斯林民族的凝聚力,维护了穆斯林社会的稳定与发展,也推动了中国穆斯林社会的近代变迁.由于近代中国伊斯兰慈善事业的善款主要源于天课及穆斯林乐捐,且各地区发展极不均衡,其社会影响仍较微弱.  相似文献   

8.
当代的中国设计极具个性又包罗万象,设计批评的兴起与发展对设计有多方面的重要意义。当下,民族造物的文化传承意义非凡,设计对民族造物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但也产生消极作用。如何在当代背景下设计出让人们喜爱的民族造物衍生品,并让人们愿意主动去接触民族造物文化?如何在设计衍生品中保存民族造物的文化与精神?又如何把握民族造物衍生品的时代性与民族性?重新思考民族造物与设计的困境,让民族造物在设计衍生品中感受到的不仅仅是"美丽的外表"而是装满"思想的内容",反思与构建,让民族造物设计衍生品通过设计批评能促进完善并准确传达民族的造物文化与精神。  相似文献   

9.
人类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在民族与民族、国家与国家之间存在着巨大的差异。当人类的交往不够发达时,特别是当许多人类群体处于封闭状况时,不同民族的发展差异是不能为人们深刻认识到的,从而不大会触动他们固有的生活方式。对手山地部落来说,山就是山,咱然无奇。他们不知道,也不想知道航海民族是怎样过日子的。对于闭关锁国的专制国家的臣民来说,皇上就是皇上,习惯使然。他们很少考虑,也不想考虑没有生子发号施令的生活是怎样一回事。近代以来,随着工业和商业的发展,民族间的重重壁垒逐渐被打破,迫使一些曾闭关自守的国家打开门户…  相似文献   

10.
近代民族航运企业与外国在华航运企业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代民族航运企业与外国在华航运企业的关系李宝民中国近代的民族航运企业是在航权丧失、传统帆航业衰落、外国在华航运企业垄断航运市场的历史背景下产生的。因此,注定了其发展道路的艰难曲折。为了更进一步地理解这种艰难、曲折的发展,从而正确地反映其发展的历程,本...  相似文献   

11.
科学精神是发展的,与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相一致;现代科学精神的内容主要包括负责精神、实践精神和竞争进取精神。在科学精神的指导下,科学转化为技术并进而产业化,是近代以来科技发展和社会生产的实质。要坚持科技面向经济建设的方针,实现“科学、技术、生产”的统一,贯彻“科教兴国”战略。要正确认识和处理高新技术产业化与加强基础研究的关系、与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关系、与保护和发展民族工业的关系、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关系,使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强大民族之林  相似文献   

12.
土布是我国农耕文明社会的重要遗存,曾在传统社会物质生活和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土布既具有历史文化内涵,也具有不可估量的经济价值,曾是传统社会平民家庭谋生的重要方式。由于近代工业文明的冲击,土布业一度衰微,但随着传统社会回归思潮的兴起,土布已再次回到人们的现代生活中。  相似文献   

13.
市场经济与中国宗教走向探索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当代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代替计划经济的浪潮,正冲击着宗教这个神圣的殿堂。本文就市场经济与当代中国宗教走向的问题,提出了个人看法,认为宗教有着内在的适应机制,它能随着社会的变革而变革,发展而发展,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中国宗教的主要走向是世俗化,具体表现在世俗的商品经济活动和价值观念被引入宗教之中,宗教将重视社会道德功能和人际感情投入,且与经济同步发展。  相似文献   

14.
民族文化行为是人类社会最本质的特征,文化的形成与发展受到该民族地理环境、历史传统、宗教信仰、经济发展和长期流行的价值观念所支配,是一个民族文化底蕴的体现,对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和社会发展起着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西部民族文化发展至今,已经积累和延续了许多优秀的民族文化及传统艺术观念。  相似文献   

15.
纺织工业是历史最悠久的一个工业部门,十八世纪发生的欧洲工业革命,就首先发生在纺织工业领域。中国的现代工业也始于纺织工业,上海(当时属江苏)在上世纪末就成为中国现代纺织工业的摇篮,南通和无锡也是中国纺织工业的发祥地,1895年之后相继建立的大生和申新两大纺织系统,是当时中国最大的民族工业。所以,纺织工业称得上江苏的朝阳工业。经过一百年的发展,江苏已发展成全国最大的纺织工业省份,进入九十年代,全省拥有大小各类纺织企业超千家,纱锭近700万枚,工人60多万。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江苏的纺织工业也存在着…  相似文献   

16.
江苏南通,两院院士吴良镛教授将其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南通是随民国实业家张謇先生的民族工商业发展而带动起来的自主型近代化城市。张謇先生在创办实业的同时,也对南通城展开了一系列的城市规划和建设,营建了一批近代中西合璧建筑。南通的近代中西合璧建筑,不同于青岛、大连等近代外国殖民城市的建筑,也不同于上海、天津等近代租界的建筑。南通的近代中西合璧建筑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和建造,建筑不仅体现了中西文化的交融,而且带有很强的民俗文化。通过研究南通近代中西合璧建筑装饰中民俗文化的体现,希望可以为现代建筑设计、环境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如何界定以及应包含哪些内容,是关乎文化发展、价值弘扬的前提性问题,应当明确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马克思主义以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关系。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是我国人民在生活中习以为常的价值观念,涵盖了人们处理与自然、社会、他人、自身等关系的价值取向。共同的利益追求是人民群众日用而不觉的共同价值观念生成的客观根源,稳定的社会环境是其生成的现实基础,集体主义的盛行是其生成的文化土壤。在新时代促进其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就是要使其在与马克思主义思想精髓融通中提高先进性,在标识性价值观念的提炼阐释中增强影响力,在与世界文明价值观交流互鉴中注入生命力。  相似文献   

18.
在风云变幻的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在不同地域、不同群体之间有着显著不同的复杂面相,不平衡应该是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发生发展的重要特征.教会大学作为一种“非民族情境”,在人事管理、经费来源以及校园文化等方面具有显著的“异族特质”.在此情境下,教会大学学生的民族主义诉求,既有与近代中国民族主义发展潮流相契合的一面,也有自己的显著特色.面对校外人士对教会学生“洋化或国际化”的嘲讽,部分学生以激烈的方式表达对国家民族的忠诚以洗刷“汉奸”嫌疑.但由于基督教爱国主义的特殊性和其它一些原因,“反省”成为教会大学学生民族主义诉求的重要特征.在长期的外在压力下,当民族主义浪潮威胁到教会大学本身存在的时候,大学生的母校情结与民族情感构成了天然矛盾,既要求母校按照民族主义逻辑向前发展,又竭力维护大学自身的名誉、地位与特性.  相似文献   

19.
社会主义经济是有计划的商品经济,这是我们党对社会主义经济认识的新发展,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主义经济理论的重大突破。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必然给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其中包括给人们的思想观念带来一系列的深刻变化。探索新时期思想政治工作与商品经济的辩证关系,是研究社会主义社会中的政治与经济、精神与物质的辩证法的一  相似文献   

20.
(一) 改革的大潮,开放的大潮,商品经济的大潮,不仅震动着当代中国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而且也冲击着人们的道德生活与传统的伦理价值观念。面对着这巨大的冲击,有的人为之兴奋,有的人为之担忧,而更多的人则陷入深深的困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