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犹太教迄今保持着历久弥新的生命力,理解其被誉为犹太智慧的特质是现实中和哲学史上的一个重要问题。美国犹太哲学家亚伯拉罕·约书亚·海舍尔对希腊哲学和希伯来传统的不同思想进路及其关系的哲学阐释,在希伯来传统的思想起点、本真智慧和智慧的生存道路上,提供犹太智慧的深度哲学洞见,在哲学史尤其宗教哲学上具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2.
西方近现代文化是一个包含理想主义哲学、科学传统与犹太-基督宗教传统的整体,其主要来源是古代的希腊哲学和希伯来宗教。这两个部分在现代西方文化中既有对立和冲突的一面,又有共存互补的一面。二者之间共存在较大程度上满足了西方世界的物质、道德以及精神需要,同时也是西方文化仍然具有生命力的根源所在。本文特别提出:人类多维需要之被满足的广度、强度和平衡度是衡量一种文化是否有生命力的标准。  相似文献   

3.
在传统的西方文明中,希腊精神与希伯来精神构成了其文明的基本格局,俄罗斯哲学家舍斯托夫用"雅典"和"耶路撒冷"来指称这两种力量。可以说,西方的文明就是在这两种强烈力量的影响中运动与发展的,如同一架天平,有时倾向这一边,有时则相反,似乎从未获得过完美的平衡。然而自启蒙运动以来,由于一切不可被经验验证的东西如宗教、形而上学等均被拒斥,文明的发展倾斜  相似文献   

4.
正当我们谈论基督教与中国文化的关系时,"基督教"是一个首先需要加以界定的概念。当人们提到基督教这个概念时,或者是指基督教信仰,或者是指基督教会,或者是指基督教传统。作为启示的宗教,基督教的启示特征不可否认。但基督教作为一个信仰和文化体系诞生于亚洲,有其东方文化渊源,又是希伯来文明与希腊罗马文明的结晶,并影响着整个的西方文明,也带有浓厚的西方文化色彩。基督教作为一个教会组织体系,是在两希文明及以后其他文明的相遇、碰撞下逐渐形成和发展出来的。也就是说,当基督教向欧洲传播的时  相似文献   

5.
"东方"这个概念,人们往往从地域、文化或政治等不同的角度来使用它。在不断的文明创造中,东方孕育了许多在人类历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宗教,也创立了自己发达的哲学。世界文明是在多种文明的交互影响中发展起来的,有时甚至很难简单地把某种宗教或哲学划归为东方的还是西方的。随着"文明冲突"理论的提出以及与之相对的"文明对话"观念的大力倡导,对东方文明的研究和东西方文明关系的反思得以纳入世界文明未来前途的广阔论域加以讨论,也使得关于东方文化的研究有可能突破传统"东方学"的偏见和逻辑而获得新的意义和内涵。对于包括中国在内的东方国家和包括中国学术界在内的东方学术界来说,重视和开展对东方文化的研究,有着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古希腊哲学、先秦儒学与希伯来宗教都是古老的智慧思想体系,其智慧观分别揭示出了智慧的哲学含义、道德蕴涵和宗教意指,代表着智慧所具有的理智性、伦理性和超越性,也表现了理论与实践、伦理与精神、现世与超越之间的张力与和谐.三大智慧思想传统虽然在彰显智慧的知识、德性、精神三重品格上各有侧重,具有可比较性,但并非排他的关系,而是相互包含、相互交融的关系,具有重要的伦理价值.研究智慧必须兼顾其多样性而不混淆其不同层面的品格,并且认识到不同智慧传统之间不仅存在着张力和差异,还存在着和谐与一致.正是这种和谐与一致构成了对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信念、情感和精神支撑.  相似文献   

7.
全国首届“西方宗教哲学研讨会”于1999年7月27日至31日在山东大学威海分校举行。这次研讨会是山东大学哲学系会同全国外国哲学学会、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世界宗教研究所、北京大学哲学系、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山东省哲学学会、山东师范大学政法系联合发起并举办的。会议期间,来自全国各地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40多位学者,围绕“西方宗教哲学”的主题展开了坦诚而认真的讨论。在大会发言中,讨论热烈并形成争鸣之势的问题主要有三个:一是宗教哲学的涵义问题,二是宗教与哲学的关系问题,三是哲学反思与宗教体验的关系…  相似文献   

8.
医学文化是希伯来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圣经时代,希伯来人的医学与宗教紧密结合。一些宗教戒律逐渐演变成希伯来的民俗和传统文化。希伯来人治疗心理疾病主要通过宗教仪式和祈祷求得上帝的拯救;在保健和预防疾病方面是保持圣洁。犹太教的一些戒律具有养生保健作用。犹太教在希伯来医学的发展中打下了深刻的烙印。  相似文献   

9.
以古希腊的理性和古希伯来的信仰构建的"双希"文明构成了西方形而上学的传统,压抑了人的现实和感性的生命。黑格尔之后,西方哲学普遍回到生命活动本身,这一过程可以称之为哲学的肉身化,同时哲学和美学的界限也不再清晰。现代哲学不再一味追求生命的超越,而是将生命的美定位于当下的发生。同时伴随着现代化的祛魅,审美因其对现实性与超越性的兼顾而具有取代旧的宗教信仰的功能。不同于西方传统对感性生命的漠视,中国传统哲学有重生的传统,但是具有虚幻性,只能称之为心性论的生命美学,因此也需要完成现代化的转型。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不以哲学家们的意志为转移。但是,那些产生于人类社会实践土壤并被社会所广泛接受的哲学思想,却会深刻地影响历史进程,进而塑造文明形态。这在资本主义出现之前的古代文明史中表现得尤为显著。例如,正是两种思想力量——古希腊柏拉图的理性主义与源于古希伯来哲学的基督教信仰主义的对立统一运动塑造了古代西方社会。  相似文献   

11.
"宗教"是中国古已有之的概念。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西方现代宗教学背景下的宗教概念传入中国,逐渐与中国本土宗教观念相融合,形成了一个既具备西方文化特质,又具有中国传统思维特征的中国化的宗教概念。中国近代宗教概念的形成不是一个单纯的学术事件,而是中西方文明冲突的结果,是传统思想在现代语境中的挣扎和变革,是西方文明在传统环境中的妥协和调适,是传统中国社会接受西方观念制度的一个缩影。近代中国宗教观念的形成以儒教地位在近代中国社会中的变迁为切入点,最终落脚于对以中国佛教为主要样本的中国宗教形式的考察。特殊复杂的背景下形成的宗教概念具有超学术层面的价值取向,其形成对近现代儒释二教及其他中国传统宗教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12.
众所周知,希伯来民族具有否定偶像的宗教意识和宗教传统,但考古发现的古代器物中仍存在着人物和动植物等形象,这反映了这个民族从多神到一神宗教演进过程中的审美思想变化,也反映出它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对两河流域、迦南、埃及、希腊和拜占庭艺术吸收的结果;其次这也反映了希伯来民族的艺术在后来的时期里逐渐由具像向抽象发展,大致经历了实物形像、变形形象和符号象征的过程。  相似文献   

13.
西方宗教哲学关于上帝存在的传统论证主要有三种:目的论论证、宇宙论论证和本体论论证。伊斯兰传统学术关于真主存在的理性论证也可归为三类:目的论论证、"凯俩目"宇宙论论证和"或然性"论证。现当代学术研究日渐显示,中世纪基督教关于上帝存在的证明大多源自中世纪伊斯兰教义学和哲学。本文从宗教比较角度介绍了伊斯兰传统学术关于真主存在的理性论证并分析了其各思想流派对信仰-理性关系问题的理解后指出:当前,伊斯兰教内部应进行更为深刻的批判反思,加强阐扬自身深厚的理性传统,积极高效地迎接现代性挑战;世界各大文明需秉持美美与共之理念加强对话合作,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更加美好的"地球村"未来。  相似文献   

14.
西方文明是在吸收希腊文明与希伯来文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以"新约"为正典的基督教继承了犹太教的经典"希伯来圣经",并称之为"旧约".  相似文献   

15.
身为犹太人的莱维纳斯是当代著名的法国现象学家 ,在现象学发展史中占有重要一席。同时莱维纳斯又是著名的希伯来文化学者 ,他著作中有一半是关于希伯来文化和犹太经典塔木德 (Talmud)的解说。莱维纳斯本人一方面强调其哲学具有纯粹的哲学品格 ,防止犹太教与犹太思想资源的直接介入 ;另一方面并不讳言他的哲学思想与其“希伯来”著作中的思想有一致之处。那么希伯来因素究竟在莱维纳斯的哲学中占据着怎样一种地位 ,或者说希伯来文化作为另一种声音是如何融进以希腊传统为基础的西方哲学的 ?或更具体地说 ,莱维纳斯的哲学抑或是一种犹…  相似文献   

16.
中华文明与希伯来文明分别起源于东亚和中东地区,在古代有大漠和高原相隔,几乎互相没有来往。它们分别孕育出了不同的宗教河系及文明样态,现在依然在为后科学时代的我们提供营养。  相似文献   

17.
霍布斯是英国卓越的思想家,他在其代表作《利维坦》一书中全面表达了他的社会政治思想、伦理思想以及教会与国家、神学与哲学之间关系的讨论。综观霍布斯的全部理论,其无神论思想和对宗教神学的批判,对西欧各国进步思想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促进作用。本文试通过对宗教神学本质的揭露和批判、神学与政治、宗教与哲学、宗教与社会秩序构建等四个方面对霍布斯宗教神学的基本精神作一粗浅分析。  相似文献   

18.
在中国文明的哲学与艺术著作中,现代宇宙观和人与自然关系的观点都可以找到自己的影像。西方世界的量子物理学震动了人与宇宙的观念。在西方与东方的两个世界之间,在文化价值与科学知识之间,已经和正在出现相互接近与碰撞的预兆信号。在本文中,作者先用粗线条描绘中国的知识与文化遗产,再阐述东方传统思想与今天西方科学新观念的汇集点。1986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威尼斯国际学术讨论会提出了科学与传统的协调问题。我  相似文献   

19.
受怀特海宗教哲学的影响,谢扶雅转向个人内在的宗教体验和沉思,逐渐形成自己的宗教思想。谢扶雅的宗教思想,大体可分为"宗教的哲学反省"与"神学思想的综合创新"两个阶段。1926-1946是"由社会倾向而至个独沉思"时期,此即"宗教的哲学反省"阶段,他对宗教的本质、演进及理性化等问题的思考,其中可见怀特海宗教哲学的清晰烙印。1946年之后的阶段是"由沉思而更至综合"时期,此即"综合创新阶段",他把中国传统的"中和思想"与怀特海的"过程上帝观"相互融会而形成"中和神学",这是中国基督教本土化的代表理论之一。就上帝观来说,谢扶雅与怀特海之间有很大的相契性。  相似文献   

20.
西方思想中两大对立且互动的力量是科学和宗教,科学与宗教的二极互动,使哲学在两者之间左右摇摆,表现在思维方法上,则呈现出诸多稳定的思维原则的形成以及与这些思维原则直接相关的若干思维偏向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