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儿童思惟的发展共经历了哪几个阶段?对于这个问题,一般认为(如皮亚杰):儿童思惟发展经历了感知运动、前运算、具体运算和形式运算这样四个阶段。形式运算思惟已接近成人的水平,是儿童思惟发展的最高阶段。而我们认为,形式思惟作为一种抽象思惟,的确是儿童思惟发展的较高级阶段。但是,人的抽象逻辑思惟并不都是处在同一层次上的,又有形式逻辑思惟为辩证逻辑思惟之分。因此,儿童思惟并非象皮亚杰所认为的那样仅停留在形式运算阶段。在儿童思惟发展中,还存在着第五个阶段——辩证思惟阶段,这才是儿童思惟发展的最高阶段。关于把抽象思惟区分为不同阶段的提法,早已有之。远在古希腊罗马时期,柏拉图就曾把认识的理性阶段划分为许多等级,探索了理性认识的层次和阶段性问题。亚里士多德也曾主张把理性分为被动理性和能动理性两个阶段,企图在思惟中区分出某些具有质的不同的阶段。在德国古典哲学中,康德和黑格尔都曾明确主张把理性认识分为悟性(或知性)和理性两个阶段,这里的悟性(或知性)和理性就是指形式思惟和辩证思惟。  相似文献   

2.
本研究的对象为初一、初三和高二学生。研究结果如下: 1.在校青少年思惟发展的年龄特点是:形式逻辑思惟在初一阶段开始占优势,到高二阶段已趋基本成熟;辩证逻辑思惟在初一阶段已初步具备,到高二阶段开始占优势。 2.在校青少年思惟发展的性别特点是:男女生思惟发展水平在总体上是一致的,但各有其特色。不能认为男优女劣或女优男劣。 3.不同类型学校在校青少年思惟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差异。  相似文献   

3.
丁祖荫 《心理学报》1984,17(2):39-46
本文运用国内研究成果,对我国学龄初期儿童思惟发展作了概括叙述,具体地反映了我国学龄初期儿童在小学教育影响下,思惟形式、思惟基本过程、概念掌握、推理理解、以及思惟品质等方面的发展特点。并提出了促进儿童思惟进一步发展的培养要点。  相似文献   

4.
思惟和语言的关系,长期以来是一个争论的问题。很多心理学家、语言学家、心理语言学家曾致力于这一问题的探讨,得出的结论常迥然不同。苏联心理学家把思惟与内部语言联系起来,视思惟、语言为同一过程。持语言相对论的Whorf(1956)认为思惟依赖于语言。瑞士心理学家Piaget(Piaget和Inhelder,1969)持语言发展依赖于认识活动  相似文献   

5.
许尚侠 《心理学报》1983,16(1):100-107
本研究是对不同运动水平和不同运动类型的体育人员进行测验,目的在于查明:操作思惟与运动操作的水平、类型以及学习任务的关系。结果表明:运动操作的水平不同,操作思惟的发展水平也不同,但是两者并不是同步发展的。运动操作的水平必须提高到一定程度,才能引起操作思惟的相应发展;操作思惟与运动操作的类型有密切关系,操作思惟随着长期从事训练的运动项目不同而有显著差别;不同运动操作水平和类型的人,操作思惟上的敏捷性方面的差异较大;从事体育学习和训练的人,操作思惟的发展较从事其它学习任务的人高。  相似文献   

6.
傅小兰   《心理科学进展》1989,7(2):18-222
认知心理学理论假定人的思惟是基于一套复杂的信息加工规则。然而,这些规则是有限的,并且是完全可以确定的。我们可以用计算机模拟人的思惟过程,即采用描述法再现人所特有的信息加工方法。思惟的计算机模拟进程有赖于计算机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认知心理学在研究人类信息加工过程中,已成功地应用了基本信息过程这一概念,并表明计算机程序能在思惟的许多领域中模拟人的认知过程。但是,现在尚不能断定信息加工是从人脑的生理过程到达思惟的必经之路。  相似文献   

7.
GPS 是 General Problem Solver(通用问题解决者)的缩写,是一个计算机程序的名称。GPS 是用来探讨人工智能的一个重要手段,同时,它的各种变式也对人在解决问题时的思惟进行了模拟。GPS(以及在它之前的 Logic Thcory Machine,简称 LT 程序)的建立,标志着对思惟心理学的研究从传统的实验心理学方法跨入了信息加工的领域,用信息加工的观点和方法来探讨人的思惟行为。它为思惟心理学的研究,开拓了更广阔的前景。本文主要讨论 GPS 对人解决问题时的思惟行为的模拟,讨论人的思惟的心理学问题。  相似文献   

8.
连榕 《心理学报》1984,17(1):18-23
本实验采用大声思惟的方法,研究了八名小学生解分数应用题的思惟模式。 结果表明,在小学生中三种不同水平的解分数应用题的思惟模式:以灵活性为主要特点的“活动型”思惟模式,以刻板性为主要特点的“经验型”思惟模式,以碰试性为主要特点的“盲试型”思惟模式。  相似文献   

9.
皮亚杰提出发生认识论,为深入探讨个体思惟的发生作出了极其重要的贡献。然而,他在给予心理学家们巨大的启示的同时,也引起了各种的疑问,尤其是他关于个体思惟的发展过程的看法。皮亚杰认为,个体思惟的发生发展是通过平衡过程对三个传统因素(即成熟、  相似文献   

10.
藏族和汉族小学儿童类比推理过程中思惟发展特点的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嘉玮 《心理学报》1980,13(4):42-50
本文通过类比推理的实验研究,重点探索了西藏世居的藏族小学儿童和汉族小学儿童在类比推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分析综合,比较和抽象概括等思惟活动的异同点。 实验结果表明:藏、汉小学儿童思惟发展的一般水平及其特点是基本相同的。藏族儿童的思惟能力并不低于汉族儿童,但由于他们所处的学习环境与条件不同也表现出某些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