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一、《论语》:循“礼”、徙“义”而达到“仁”的境界在《论语》中,孔子提出“礼”、“义”、“仁”这三个重要概念,孔子的精神就是追求主体“已”如何通过严格的道德实践而达到心灵的崇高状态,也即在自觉地对“礼”、“义”道德规范(秩序)的遵循之中,实现“仁”的无限境界。“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论语·为政》,以下凡引《论语》,只注篇名),孔子的这段自白很能  相似文献   

2.
“仁”是孔子思想的原点,“一以贯之”是“仁”通过人之全部生存活动的实际生成与全方位开显。具体说来,“仁”借助于义与礼,并通过事亲、事兄、事君、习六艺、为政、为学、知命等活动得以开显并成为其自身。在此过程中,勇、智、乐的境界也得以同时确立。《论语》中的“仁”只有借助于“一以贯之”才能得到合理的阐释,否则,“仁”就因无法通...  相似文献   

3.
悌是中国传统道德文化体系中的重要德目,是于弟、幼方面的伦理规范的总名。本文着重论述了四方面的内容:悌的词源意义;悌与孝的关系;悌与仁、义、礼、智四德的内在联系;悌在现代社会的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4.
仁礼关系是孔子思想中一个重要且基本的问题。孔子之仁有情感之仁与境界之仁两重核心意涵:情感之仁即以"亲亲之爱"为内核、以"爱人"为普遍表征的真情实感;境界之仁则是统摄礼、义、智等德性的"全德"或理想人格。在孔子那里,首先,礼以情感之仁为本,礼既内发于情感之仁,又以情感之仁的安顿为本质;其次,境界之仁通过克己复礼的方式而呈现,此即礼内化于生命、内化为境界的过程。由礼的内发与内化可知,仁与礼之间是互动性、构成性的关系,一体化的"德性生命"由此而得以成就。  相似文献   

5.
儒家孝道与仁义礼智四德具有内在的统一性:仁是孝悌的本体根据,孝悌是行仁的工夫起点,克尽孝道不能违反普遍的礼法规范和社会公义,以义事亲的大孝观念要求道德主体具备健全的是非判断的智慧。孝与仁、义、礼、智的内在统一表明,理解并提倡正确的孝道观念不仅有助于家庭和睦,而且有助于仁爱之情的培养以及社会公德和正义风气的形成。  相似文献   

6.
尽管孟子描绘的君子人格需要成就"仁""义""礼""智"四个方面的要求,但"礼"在孟子思想中似乎处于辅助性地位。"礼"或者被认为是习俗规范,因能实现"仁"与"义"而具有工具价值;又或者有学者认为孟子之"礼"论具有较强的内化倾向,道德性的"礼"弱化了"礼"的外在规范性。同时,在《孟子》中,先贤也有貌似"违礼"的行为,孟子以"权"变解释这些行为是合理正当的。如是,初读《孟子》,难免留下请"礼"让位也未尝不可的印象。然而,对于孟子来说,"礼"并列为四德之一是有必然性的,对"违礼行权"也给出了严格的规定。通过分析《孟子》中与"礼"相关的文本,可以整理出"礼"的双重内涵,即规范之"礼"和德性之"礼"并重,且相互融通依托。通过对"礼"两重含义的梳理,能帮助我们开启对孟子"礼"论研究的新视角;通过重新界定"违礼行权",也可唤起对孟子"礼"思想的更进一步的重视。  相似文献   

7.
<正> 孔子思想的核心,是“仁”而不是“礼”。基于这一观点,对孔子美学思想作如下探析。一孔子讲“仁”有广义、狭义两种情况。属于广义方面的例证,如:樊迟问仁,子曰:“爱人。”(《论语·颜渊》。下引《论语》只注篇名)子罕言利,与命与仁。(《子罕》)唯仁者能好人,能恶人。(《里仁》)  相似文献   

8.
<正> 现代化需要讲仁、义、礼、智、信;仁、义、礼、智、信也需要实现现代化。实现现代化,发展商品经济,不讲求仁、义、礼、智、信,不以高度的社会伦理道德规范来约束人们的行为,就会重蹈某些资本主义国家的覆辙,产生诸多的社会流弊;仁、义、礼、智、信不实现现代化,就不能成为指导现代社会的社会生活准则,就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就没有生命力。现代社会成员之间的关系是以自主、公正、平等、和谐的原则为基础建立起来的,  相似文献   

9.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个核心观念是超越时空、恒常不变之道,是经过儒者长期的精心筛选、提炼、组合而构建起来的核心价值观。先秦孔孟荀对五常都有论述,仁的根本与核心地位逐渐确立。经过汉初贾谊、陆贾、韩婴起步,到董仲舒"五常"提法固定下来,并初步形成了以"仁"为核心,仁与义、礼、智纵向展开的内在思想结构,后来《白虎通》总结,扬雄、王充等人补充、修正,初步构建起了仁、义、礼、智、信"五常"价值观。以程朱为代表的宋儒把五常说成是天理,强调其本源性、普适性,增强其权威性,论证了以仁为本、为体,义、礼、智、信为末、为用的五常之道,完成了"五常"价值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0.
"五常"指仁、义、礼、智、信五个核心观念是超越时空、恒常不变之道,是经过儒者长期的精心筛选、提炼、组合而构建起来的核心价值观。先秦孔孟荀对五常都有论述,仁的根本与核心地位逐渐确立。经过汉初贾谊、陆贾、韩婴起步,到董仲舒"五常"提法固定下来,并初步形成了以"仁"为核心,仁与义、礼、智纵向展开的内在思想结构,后来《白虎通》总结,扬雄、王充等人补充、修正,初步构建起了仁、义、礼、智、信"五常"价值观。以程朱为代表的宋儒把五常说成是天理,强调其本源性、普适性,增强其权威性,论证了以仁为本、为体,义、礼、智、信为末、为用的五常之道,完成了"五常"价值观的构建。  相似文献   

11.
在朱熹思想体系中,“理”既是宇宙起源之实然,又是人伦道德应然之本源。人伦道德源于天理,是天理的社会化外现。“理便是性”,仁、义、礼、智、孝等伦理道德观念先验性地包容于理本体之中,并因为“理”之先验存在而获得形而上证明,儒家孝论从而实现了“实质上的系统”.  相似文献   

12.
<正> 孔子思想以仁为核心还是以礼为核心?争论多年,没有定论。本文想撇开那个是核心的问题,从另一个角度来探讨孔子思想中仁与礼的关系。孔子说:“殷因于夏礼,所损益可知也;周因于殷礼,所损益可知也。”(《论语·为政》)所以,对孔子来说,礼是古已有之的。而仁,虽然是“古已有之”,但作为一种  相似文献   

13.
《论语》是一部记载我国古代著名思想家儒家创始人孔丘(公元前五五一年——公元前四七九年)及其弟子言行的集子。由孔子再传弟子编纂成书。该书比较全面地汇集孔子及其弟子关于道德伦理的论述,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一部伦理学著作。孔子的道德论以“仁”为核心,“仁”是孔子道德规范的极至。《论语》全书四百九十二章,一万二千七百字,言“仁”之处就有五十八章,“仁”字一百有五见.关于“仁”,孔子有许多规定和解释。最能说明问题的是他对樊迟问“仁”的回答:“仁者爱人”。但是如何去爱人呢?为此孔子又提出“礼”。他讲:“克己复礼为仁”(《颜渊》),认为,“仁”的实行必须在“礼”的范围之内,也就是说必须按着礼的等级规范去爱人。“仁”和“礼”两者应紧密结合,不能分离,在一定的意义上守礼本身就是仁。  相似文献   

14.
在人类伦理中,“善”与“恶”是一对互相比较的道德范畴,用来对人生活动的评价。虽然“善”“恶”的定义因时因地因传统而未能一致,但所包涵的共通因素仍是有象可寻的。古代希腊人视智慧、公正、勇敢与节制为“善”的四大条件;孟子则以仁、义、礼、智  相似文献   

15.
竹书《君子为礼》,既与《论语》有内在的联系,又可与《孟子》相互印证。比较而言,其内容较《论语》的相关记载有进一步的发挥,与《孟子》的记载更为接近然又不及它系统,如第一章中关于仁、礼、义三者关系的论述,第三章中关于孔子和舜、禹等人的比较与认识,皆可说明应是介于孔、孟之间的一篇儒家文献。可能是早期《礼》类文献的佚篇。  相似文献   

16.
“子罕言利与命与仁”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论语·子罕》:“子罕言利与命与仁。”金人王若虚在《误谬杂辨》中,清人史绳祖在《学斋估毕》中都以为这句话应作如此标点:“子罕言利,与命,与仁。”“与”是赞许之意。黄式三《论语后案》则认为“罕”应读作“轩”,意为显也。杨树达《论语疏证》又以为:“所谓罕言仁者,乃不轻许人以仁之意,与罕言利命之义似不同。试观圣人评论仲弓、子路、冉有、公西华、令尹子文、陈文子之为人及克伐怨欲不行之德,皆云不知其仁,更参之以《儒行》之说,可以证明矣。抑孔子不敢以仁自居,虽曰谦逊之辞,其重视仁亦可见也。”杨伯峻《论语译注》…  相似文献   

17.
略论郭店楚简《五行》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郭店楚简《五行》首先对“五行”一词进行了更内在的分析与理解,认为仁、义、礼、智、圣五行,形于内则谓之德之行,未形于内则谓之行。德之行五和谓之德,四行和谓之善。德,天道也;善,人道也。二者所适用的范围与所成就的境界是不同的。而如何为善,如何成德,如何集大成以成君子?简书认为仁、义、礼、智、圣五行是与心之用紧密不可分的。所以为善成德,乃在于涵摄四行、五行之心自体的和乐一同。这也就是所谓“为一”、“慎独”的工夫。君子成己亦成人,涵德兼善而集其大成。此外,《五行》还比较突出了圣智的全体作用,认为是仁义礼乐之本源。  相似文献   

18.
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一个整体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 孔子思想的核心,论者或主“仁”,或主“礼”,或主“仁内礼外”说,皆忽视了“义”在其中的地位。拙意以为,孔子思想的核心是由“仁”、“义”、“礼”三者构成的一个整体结构。在这一结构整体中,“礼”属国家制度体系和与之相应的行为规范系统,“仁”与“义”属道德意识范畴。“仁”与“义”既相对立,又统一于“礼”,三者相互制约,不可或缺。这一结构体的意义在一系列主要方面都呈现着二重性(对立统一性)。  相似文献   

19.
先秦德法等学派都是在春秋战国“周文疲弊”背景下应时而起的“务为治”的政治学说。其中孔子的核心概念是“仁”,政治理想是“仁政”;孟子侧重的概念是“义”,政治理想是“王政”;荀子侧重的概念是“礼”,政治理想是“礼制”;韩非的核心概念是“法”,政治理想是“法治”。“仁”“义”“礼”“法”的变化来源于理想与现实关系的调整。孔孟荀韩四人的具体主张虽然不同,但都坚持人道实践原则一点是一致的。在此原则下“义”、“礼”特别是“法”对于前者表现出的恰是一种合理的承接关系。  相似文献   

20.
王艾宇在来稿中指出,无论从历史或现实看,儒家的五常(仁、义、礼、智、信)都是应该肯定的道德范畴,它包含着推动人类社会前进的一些非常积极的精神。他认为仁作为一个深层的社会意识和大众化的观念,古典涵义是孔子所说“仁者爱人”,其现代涵义,正如毛泽东所说,“仁象现在的亲爱团结”。笔者认为义就是惩恶扬善的精神,仁是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