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岳宗伟 《学海》2005,(5):202-204
学术史研究,过去基本上是沿循"因书求学"(章学诚<校雠通义·互著>)和"因人求学"两条路径.从刘歆<七略>到章学诚<校雠通义>,属于前者,侧重于从文献的传衍揭示学术的脉络,也可以说是文献学的进路;从司马迁<史记·儒林列传>到黄宗羲<明儒学案>到如今大大小小的学术史、思想史、文化史的著作,如侯外庐<中国思想通史>、冯友兰<中国哲学史>、钱穆<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之类属于后者,重视个案研究,强调学术在学人之间的传承,基本上是列传式、学案体的模式(当然又可细分为史学和哲学两条路向).而我们目前所耳濡目染、俯拾皆是的,就是这种列传式、学案体的学术史著作.  相似文献   

2.
<史记>以叔孙通为"汉家儒宗",<汉书>判定的"儒宗"达12人.对比"儒宗"中<史><汉>均有记载的叔孙通和董仲舒,差异源自判定"儒宗"的标准不同.在学说价值上,<史记>注重儒学的社会效用,<汉书>强调学术造诣;在致用问题上,<史记>强调对时机的把握,<汉书>突出学问和学养.从根本上,这是<史><汉>对儒学内容和致用途径理解不同造成的.  相似文献   

3.
司马迁对孔子形象的独特解读,在《史记·孔子世家》一些颇有争议的笔墨中表现得尤为明晰。司马迁把源自《国语》的两段文字,放在"孔子年四十二,鲁昭公卒于乾侯,定公立"数语之后,非但未与"子不语怪、力、乱、神"构成矛盾,反而表明已届"不惑"之年的孔子,学识渊博,见解卓越,能不被怪象邪说所迷惑。司马迁在《孔子世家》还客观、大胆地描述了孔子的出身情况,从中可透视其不为贤者讳的"实录"意识,以及勇于挣脱儒家教条的可贵精神。  相似文献   

4.
颛顼是上古神话传说人物,所谓五帝之一,与人们心目中的中华民族人文初祖黄帝轩辕的传说事迹密切相关.本文由<史记·五帝本纪>上溯至<山海经>、<竹书纪年>、<逸周书>、<左传>、<国语>等先秦古籍,探讨了道教前史颛顼传说与蜀尤其是与荥经的关系,认为"五帝"应是中原华夏族的神话传说;黄帝之子昌意降居若水、生颛顼的神话传说,是一种文化符号,透露出华夏族与蜀、楚民族融合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美学新概念》:美学新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岱的<美学新概念>立足于"精神世界"的逻辑范式展开对美学问题的思考论证,在美与精神、美与生命、美与生活、美与思想四个方面诠释了当代美学的内涵.  相似文献   

6.
林桂榛 《哲学动态》2008,4(4):71-74
"亲亲相隐"的是非问题是一个聚讼不已的古老话题.世纪初学界又出现一场关于"亲亲相隐"的集中讨论,围绕刘清平教授<美德还是腐败?>等文提出的儒家"亲亲相隐"主张与"腐败"之关系,<哲学研究>、<中国哲学史>、<复旦学报>等刊文近40篇.  相似文献   

7.
《史记》向来以文字自然流畅、通俗易懂而著称,这源于司马迁喜用符合时代特色的今字、新词,俗如白话的语言自然易被人接受,而班固则善用古字、古句,有规律的删减《史记》以求句义严谨。此种做法虽使得某些句义不够清晰、明朗,但从史学的角度看,《汉书》对《史记》做出了有益的校正和补足。《史记》和《汉书》作为两汉史学之精华,无论从何种角度,在任何时代,都有着无限解读与分析的可能性与必要性。  相似文献   

8.
《论语》在汉代只是六艺的传记 ,但它对《史记》的学术影响却不在六艺之下。《论语》不仅给《史记》提供了大量的素材 ,而且深刻地影响到《史记》体例的设置 ,司马迁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评价也多以《论语》为依据  相似文献   

9.
"莫若以明"在<齐物论>中出现两次:第一次从"道恶乎隐而有真伪"一句起,到"故有儒墨之是非,以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欲是其所非而非其所是,则莫若以明."第二次从"物无非彼,物无非是"一句起,到"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故曰莫若以明."  相似文献   

10.
刘松年是一位佛道、人物、山水、界画兼善的画家.从他传世的<罗汉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他将人物与花鸟、山水完美地结合在了一起.刘松年以其对"五法"的精熟掌握和对人物配景恰如其分的表达营造出情景交融的画面气氛,对人物的精神及画面的主题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相似文献   

11.
阜阳汉简<周易>在卦辞和爻辞之后,都有具体卜问事项之辞,由于不见于今本而引起学者注意.本文举出敦煌汉简占书,性质与阜阳汉简<周易>相近,亦在卦名之后接抄卜辞.并进一步比对传世典籍与出土文献,认为这类卜辞应源于<日书>.褚少孙所补<史记*龟策列传>实受<日书>影响,所以语言形式与之相同.厘清其间关系之后,可以发现阜阳汉简<周易>这类融合<日书>的<周易>,可能对焦延寿"焦林直日"之说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2.
明代杰出的乐律学家朱载堉,精研律历之学,苦心孤诣,创造了"新法密律",乃中国古代音乐史上辉煌成就之一.在代表性著作<律吕精义>中,朱氏坚持实事求是的精神,不盲从空疏荒诞之论,力寻确凿精切之征.然而,朱氏也曾依傍<周易>经典,在<易>学哲理、象数模式等方面,援经立论,或阐发义理,或论证律例,涉及到<易>理与乐理、<易>理与乐谱、<易>理与乐器等内容.本文以<律吕精义>为主要资料,论述朱载堉的律学思想与易学的联系.  相似文献   

13.
"郑声"蠡测     
"子日,恶紫之夺朱也,恶郑声之乱雅乐也,恶利口之覆邦家者."(<论语·阳货>)"子日,行夏之时,乘殷之辂,服周之冕,乐则<韶>、<武>,放郑声,远佞人--郑声淫,佞人殆."(<论语·卫灵公>)"郑声"究竟是什么样的音乐?孔子为何斥之"淫"?它兴起于何时?又是如何产生与传播的?今天要弄清这些问题,只能根据零星的史料记载作些推测.  相似文献   

14.
巴哈欧拉1863年离开巴格达,公开巴哈伊教前的早期作品,神秘主义色彩浓厚.重要的有巴哈欧拉称之为"最神秘的作品"--<七谷书简>、 "天启神秘中的宝藏"--<隐言经>、还包括<四谷书>、 <确信之道>和<神圣奥妙之精华>等.  相似文献   

15.
正战国时期的舌辩之士中,真正能建立"不世之功"且善终的,大概只有范雎一人了。司马迁在《史记》中,不仅肯定范雎是贤者,而且说他"垂功于天下"。但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却将范雎称为"倾危之士"。两位史学大师对范雎的评价,为什么截然不同呢?范雎出道之前的经历,称得上坎坷。他虽能言善辩,怎奈家境贫困,只能在魏国大夫须  相似文献   

16.
谦与矜     
正在《论语·雍也》中,孔子表扬了一个叫孟之反的人。孔子表扬他什么?"不伐"。"伐"在古汉语中,是"夸耀"的意思。"不伐",就是"不自矜"。这与《史记》中司马迁评价项羽恰相反。司马迁说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这大约就是项羽失败的原因。回头看看孔子为什么说孟之  相似文献   

17.
纪明明 《美与时代》2005,(11):46-47
"大音希声",是中国古代文艺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为老子所提出,语出<道德经>:"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又说:"听之不闻名日希."老子认为最美的音乐是自然无声之乐,而非人为的部分之美,这与他的"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的见解以及他的"无为自化"的思想是完全一致的.<4′3″>是20世纪美国先锋派音乐中心人物约翰·凯奇的一部重要作品,颇符合"大音希声"的境界."大音希声"与<4′33″>似乎是有着一种相同的艺术美学构思,但从哲理内涵的角度仔细分析,我们就会发现,他们存在着本质上的不同.  相似文献   

18.
北宋易学史上,司马光、王安石皆以扬雄之学为切入点,因<太玄经>而准<周易>,反映了儒学复兴进程中,中国学术转向"内在"的总需求.但是,二人尊扬之造次深浅、易学旨趣之远近,各有差异:温公治学,行贵于知,经由"<周易>-<太玄经>-<太玄注>"的思路,"心学"未见规模而"笔学"已成,"天人之论"未通而<资治通鉴>已大行于世,结果让易学做成了"涑水史学"的注脚.相反,"王学"建构,先知后行,力主回归原儒"乐天知命"、"天人合一"的易学精神,并经由"<周易>-<太玄经>-<孟子>"这一逻辑,贯通"五经"、"四书",为脱离佛道、重建心性道德之学,寻出了"内在性"的支撑.  相似文献   

19.
诞生于18世纪中叶的<红楼梦>是一部百科全书式的文学巨著.作品涉及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文中所描写的贾府中的饮食不仅仅是对清中期贵族阶层奢华生活的一种反映,同时也烘托故事氛围,丰富情节场面,揭示故事的发展趋势,最终为塑造人物和表现题旨服务.<红楼梦>中的饮食描写往往在不经意间衬托人物形象,使其更为丰满、立体.<红楼梦>中最常见的"饮茶"小事,就是表现人物形象的典型描写.  相似文献   

20.
《艺概》风格论的阴阳辩证精神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军海 《周易研究》2004,1(3):73-80
对于<艺概>一书中的辩证精神,学术界一般习惯于用我们所掌握的辩证法去分析,而未注意中国自<易经>而来的辩证精神的特质.本文从成中英教授对中西辩证精神之差异的分析入手,以<艺概>中的风格论为主,对其中的"阴阳辩证法"作了一番讨究,意在指出:<艺概>中的辩证精神是自<易经>而来的"阴阳辩证法"的精神,而非西方自柏拉图始,完备于马克思的"冲突辩证法"的精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