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古代文化中的“恋土情结”,作为一种亲附族类的情感意识 ,表现为文化心理的自我认同感和超地域、超国界的文化群体归属感。关于“恋土情结”的生成 ,除其政治、历史、社会、地理环境等多方面因素之外 ,宗教因素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特别是在灵魂信仰观念的基础上直接产生的“恋土情结”,则更具有文化的原生性特质  相似文献   

2.
一、初恋,产生恋姐情结 1996年,没考上大学,对我来说,并没有什么,我还年轻,什么都可以重新选择。退一万步讲,所有机会之门都关闭了,我还可以回家种田,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抬头望山,低头看水,过恬静的田园生活。来这家工厂上班,我的劫难才真正开始。或许是对都市节奏不适应,导致对过去生活的回忆和留恋,才引发让我烦愁让我忧的“恋姐情结”,于是便有了此后一系列的事情。情感纠葛,剪  相似文献   

3.
恋乳情结又称“恋乳癖”,尤指男性因为幼儿时期对母亲乳房的强烈依恋,以至于断奶后仍然不断寻找其他女性的乳房替代儿时啜饮母亲乳汁时的安全感和满足感.《丰乳肥臀》和《乳房与月亮》这两部作品,虽一是小说一是电影,但强调艺术意象时,都通过一个小男孩对乳房的偷窥与大量“独白”及幻想进行展现.在“菲勒斯中心主义”盛行的文化语境下,两部作品都大胆地选取“乳房”这一符号,在描述和揭示女性身体之谜方面做出了极大的贡献.我们应该正视并尊重女性的乳房,它不仅储存着人类婴儿时期的食粮,更因为被遮盖的神秘性引导着男性的成长.文艺领域对于女性身体特征的正视,就是对于女性群体的正视,这是值得欣喜的.  相似文献   

4.
中国在装饰材料方面的一大情结是恋木情结。自古以来,木材就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经济、文化、宗教、技术、审美的多种因素直接影响了恋木情结的生成。恋木情结的背后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天人合一"观念。传统的中国文化是以人为本的,木材装饰的特质与我国古代的社会文化背景相适应,自然而然形成了独到又富有魅力的建筑装饰文化。  相似文献   

5.
季节性情感障碍是精神病学家诺曼·罗森塔尔博士与同事共同提出的概念,主要研究SAD与创造力之间的联系。通过对季节性情感障碍的分析,探讨中国文人、艺术家世界里的"悲秋情结"。悲秋是中国古典文学的主题之一,历代文人骚客的作品中都郁积着浓浓的悲秋情结。"悲秋情结"的说法,既是对"悲秋"意义的深度挖掘,也是人们对自然、社会的理性思考。通过直观感知,侧重人生观念的理性分析,实现对人生审美体验的总结,成为人们情感客观化、物态化的特有形式。  相似文献   

6.
恋爱过程是高级情感的培养过程,一般说来,从初次接触到结婚,完整的爱情发展大都经历“谈、恋、爱”这样3个阶段,这3个阶段虽从具体时间上难予明确的划分,但我们可以说“谈”是“恋”的前提,“恋”是“爱”的基础。而这3个不同阶段,青年男女的心理特征是不相同的。一、谈所谓“谈”,也称之为初恋,在时间上大体指恋爱的双方从进入角色到热恋前的这段  相似文献   

7.
没想到离婚后第一次单独带儿子我便闯祸。 自家庭解体后,心绪的沉重使我恶梦丛生在喘息的日子里,我将4岁的儿子推给父母,直到“六一”节前夕,我的心境才渐趋平淡,这时终于惦念起儿子,急急接他回来,想让小别的爷子伦乐填充我情感的伤隙。弄了几个菜肴,特别做了道精心煨煲的排骨汤,是儿子最爱吃的。刚刚盛好端出,儿子舞着冲锋枪斜刺里杀出,正与我相撞,我一个趔趄,滚烫的油汤泼出,正撒在儿子的肚上。儿子惨叫一声,双脚便乱蹬。我大呼:“堃儿,你怎么了?”立刻去脱他的裤子,岂料稍一触手,儿子便痉挛不止,嚷嚷:“爸爸,抱我抱我抱我,我好痛  相似文献   

8.
一、着眼点精神分析学祖师、泛性论者弗洛伊德认为男孩自幼便有“恋母情结”或称“俄狄浦斯情结”。这是所谓的幼儿情欲的表现。在通常的情况下,由于有一个严厉的父亲存在,他会迫使儿子把这种情欲转移到其他异性身上,强制儿子作出正确的对象选择,以保证情欲朝着符合社会文化,更多的是道德伦理规范要求的  相似文献   

9.
何为天使?     
《中国天主教》2010,(4):41-42
此名在希伯来文及希腊文上,都有“使者”之意,我们称之为“天使”或“天神”。在圣经上多次提到他们。在一切古老的宗教中,都有他们的存在,是神人之间的中间受造物,亦被称为“天主的众子”或“天主的儿子”(创6:2;约1:6,2:1;咏29:1等),圣者,勇者,强者,高超者,忠仆,臣仆,至高者之子,天使,卫护之神等。  相似文献   

10.
我们知道,被害人和加害人是刑事上的对立者,他们之间通常是水火不容的。但在历史上的一些案件中,我们却发现被害人对加害者并不持否定态度,反而作出了赞成和喜爱的反应,并且这种异常的情绪反应有可能发展成一种亲密的情感关系。被害人的这种反应被称为“斯德哥尔摩情结”。“斯德哥尔摩情结”由来的心理分析1973年8月23日~8月28日,瑞典斯德哥尔摩一家银行被抢劫。两名恐怖分子将部分银行职员扣为人质,并监禁在银行的金库中。人质中的一名女性与恐怖分子产生了亲密感情并发生了性关系,这种感情直至扣押结束后仍然维持了一段时间。此后,人们…  相似文献   

11.
益智趣题     
一、二字得驴三国时,东吴有个大臣叫诸葛瑾,字子瑜。一天,他带着六岁的儿子诸葛恪去参加吴王孙权举行的宴会。诸葛瑾长了个长条脸,孙权有意打趣他,叫人牵来一头驴,用笔在驴脸上写上“诸葛子瑜”四个字,众人大笑不已。只见诸葛格连忙上前拿起笔在“诸葛子瑜”四字下...  相似文献   

12.
荣格的情结理论探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精神分析学界,对情结的研究以荣格的贡献为最。荣格通过自己的研究独立地发现了情结,并据此建构了他的情结理论体系。随着研究的深入,荣格不袒从情结中发现了导致神经机能病的病理性原因,甚至进一步阐释了“集体潜意识原型”和“精神救赎”等更为深远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与儿子谈判     
父为子纲的时代,对子女的教育崇尚“黄荆棍下出好人”,以父母权威胁迫子女屈从;如今反其道而行之,大多数父母“俯首甘为孺子牛”,把子女奉为“小皇帝”,事事时时迁就宠爱。在我家,父子两代是平等的,家庭教育方式就是“谈判”。 我和儿子开始第一次谈判是在他8岁的时候。 那天晚上,我把儿子侍弄上床后刚要关门出去,他叫了一声:“妈!”叫声中有哭腔,转头一看,他大大的双眼泪水涟涟,两颗泪滑过眼角流到  相似文献   

14.
烫手的机遇     
成都阳光男孩王博豪,从小就喜欢对各种家电进行“研究”,小到自己的电动玩具,大到彩电、冰箱,他都会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拆了再说。面对儿子在家中进行的破坏性“研究”,父母除了听之任之大力支持外,也给儿子取了一个贴切的绰号——“破坏之王”。  相似文献   

15.
苏氏二杰的楼观情结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苏氏二杰即北宋著名文学家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和其弟苏辙(1038—1112,字子由)。他们崇佛信道,外儒内道,主张三教一家,而使其思想意识、艺术水平达到一种空前境界,在文化史上留下了光辉的一页。他们二位的佛道情感直接影响其生活轨迹、艺术创作和人生价值观。特别是宋嘉佑七年的后三年间(1062─1064),苏东坡任陕西凤翔府签判时,曾数次光临楼观,登台吟诗,挥笔留字,在楼观留下了一段颇俱风采的佳话,播下了怀老求道的情结。一 登临楼观觅佳句现耸立在陕西省周至县楼观说经台碑廊…  相似文献   

16.
《孔雀东南飞》表现了“爱情”和“自杀”这一主题。首先,主人公焦伸卿和刘兰芝身上彰显的是其社会属性。其次,作品风格凄美。最后,作品是“大团圆”的结局。通过以上三方面的分析,可以加深我们对作品认识和理解。  相似文献   

17.
有时,面对突如其来的诘难常常不便回答,有时,面对意想不到的局面常常会感到棘手。那么,此时此刻,是不是就只能缄口沉默或俯首认输?不是。只要你善于引导,妙语连珠,就照样能稳操胜券。巧用逻辑,让父亲无言以对父亲不喜欢兵兵,就对儿子说:“今后不许你和兵兵玩。”儿子问:“为什么?”父亲回答:“因为兵兵是个坏孩子?”儿子立刻问道:“那么,我不和他玩了,是不是就是好孩子?”父亲回答:“当然。”儿子再问:“那──是不是人人都应该跟好孩子玩?”父亲回答:“当然。”儿子立刻说道:“那好,我打算先当好孩子,然后让兵兵跟我…  相似文献   

18.
摄影情感     
周丽娟 《美与时代》2004,(11):57-58
摄影就如同建筑一样,是理性和艺术的结合。理性指“科学结构”,艺术指“情感孕育”。二者有机地和谐契合,才会建成摄影艺术的“摩天大厦”。人们用语言传达思想,而用艺术相互传达情感。摄影作品中的情感是决定作品成败的关键,是贯穿摄影艺术中最不可或缺的灵魂。唐代诗人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相似文献   

19.
一、教学目标 1.知人论世,了解诗人徐志摩“康桥情结”形成的原因。 2.通过配乐诵读,品味诗的意境,体会诗人的真情。 3.通过合作探究,透过“景语”分析“情语”。  相似文献   

20.
<正>高校书法专业的草书临创学习,是众多学子心中公认的难点所在。“世间无物非草书”,草书多变的特征意味着它更难以掌握。下面,笔者将结合大学书法本科专业草书学习,对草书临创过程及要点进行分析与反思。一、草书临摹的展开“画不师古,如夜行无烛,便无入路。”草书亦是如此,通过临摹,认识草书表现形式,学习书写“法则”,体悟线条的外在美和作品内在情感表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