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前对列宁《哲学笔记》中关于辩证法体系的探讨性文章,一般地都认为其中关于“辩证法的要素”,就已经是一个完整而严密的体系,或者说它“提供了辩证法体系的雏形”。其实,不论是“辩证法的要素”的前七条也好,整个十六条也好,都只是从辩证法的结构方面,来揭示辩证法体系的具体内容及其内在联系。应该说,“要素”十六条是列宁对唯物辩证法体系的  相似文献   

2.
初学写作者往往有这样一种想法:自己之所以写不出好文章,主要是因为缺乏写作的方法技巧,因而总想让老师传授一些写作“诀窍”。相反,写过一些文章的人,有的认为“文无定法”,对写作的方法技巧不屑一顾,甚至把方法技巧看作是束缚写作的“条条框框”。这两种看法都有片面性。写文章要讲究方法、技巧,也有规律可寻,但是没有秘方绝技。金代王若虚正确地阐明了这一问题。他在《文辨》中说:  相似文献   

3.
本人想讨论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学说史中的一个问题,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唯物辩证法学说中,是否确定了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或核心?这本来不是一个复杂的理论问题,其所以要专门讨论一下,是因为这个问题被一些文章、小册子和教科书弄得相当混乱了。朱亮同志《列宁是怎样写〈哲学笔记〉的》一文(见《哲学研究》1979年第7期)再次断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了唯物辩证法,但没有着重研究辩证法各规律之间的内部联系,因而也就没有确定对立统一规律是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我认为,这个问题需要澄清一下。  相似文献   

4.
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是什么?这似乎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因为列宁在《谈谈辩证法问题》一文中曾经说过:“统一物之分为两个部分以及对它的矛盾着的部分的认识……,是辩证法的实质”。长期以来,我国哲学界据此认为,唯物辩证法的实质是对立统一规律。本文以为,这种观点不符合列宁的原意。  相似文献   

5.
总结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唯物辩证法的研究线索,有助于我们认识它在当代中国的取向。一、反思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经验教训 40多年来,唯物辩证法在中国获得了辉煌的胜利。但是,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在一个较长时期内辩证法被扭曲为论证“阶级斗争为纲”的工具,被肢解为内容贫乏的畸形物。因此,如何吸取历史教训,坚持辩证法研究的正确方向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在这一问题下,出现了如下几点意见: 1、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历史的教训告诉我们,必须把辩证法置于唯物论基础之上,离开唯物论讲辩证法必然导致唯心论、诡辩论。列宁在辩证法16要素首条就讲“观察的客观性”,显然,我们的失误在于没有贯彻列宁的这一重要原则。 2、必须坚持整体性原则。唯物辩证法是一个由诸规律诸对偶范畴构成的有机整体。我  相似文献   

6.
北京大学哲学系教职员,二月十六日召开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问题讨论会,主要讨论了下面三个问题: 一、“过渡时期”是不是社会主义社会? 对这个问题主要有两种看法。第一种看法认为,根据马克思和列宁的观点,“过渡时期”不是社会主义社会。主要论据有四点。  相似文献   

7.
黑格尔的哲学,尤其是他的辩证法,对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建立和发展,具有伟大的意义。列宁写道:“马克思和恩格斯认为,黑格尔辩证法这个最全面、最富有内容、最深刻的发展学说,是德国古典哲学最大的成果。他们认为,其他一切关于发展原理、进化原理的说法,都是片面的、内容贫乏的,都是把自然界和社会的实际发展过程(往往伴有飞跃、剧变和革命)弄得残缺不全。”(《列宁选集》  相似文献   

8.
论具体真理     
列宁说:“辩证法的基本原理是:没有抽象的真理,真理总是具体的”。究竟什么是真理的具体性?什么是理论思维中的抽象和具体?什么是唯物辩证法所排斥的抽象思维?弄清这些问题,对于自觉地以真理的具体性原理为指导,加强我们的理论研究工作,是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9.
冯友兰先生在《中国哲学史新编》一书中说:“在中国古典哲学中,张载把辩证法的规律归纳为四句话:‘有象斯有对,对必反其为;有反斯有仇,仇必和而解。’这四句话中的前三句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思想也同意的,但第四句马克思主义就不会这样说了。它怎么说呢?我还没有看到现成的话可以引用。照我的推测,它可能会说:‘仇必仇到底。”’方克立先生认为,冯先生这个论点对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至少是一种误解”。(参见《哲学研究)1987年第12期《全面评价冯友兰)一文)蔡仲德先生则认为,冯先生此论点对于马克思主义“既非误解,更非歪曲…  相似文献   

10.
近年来研究列宁最丰富的哲学遗产的书籍、专题论文、文章的数量显著地增多了。可以说,向深入研究列宁著作的重要转变是一个无可争辩的事实。但这只应当认作是一个令人鼓舞的开端。很明显,在这方面所做的工作仍然不能与列宁的全部理论遗产、特别是他关于辩证法的理论在现代所具有的巨大意义相适应。正因为如此,应该百般欢迎对这个题目的新颖独创的马克思主义研究;正因为如此,罗森塔尔的《列宁和辩证法》一书的问世能引起活跃的兴趣。我们所分析的这本书的重心不是研究辩证法原则本身,勿宁说是要指出辩证法的原则在天才的思想家和革命者手里怎样发挥作用,一般原理由于妙巧的运用怎样变成为一种对生动的现实进行客观的、严格科学的、能够制定革命行动纲领的研究的得心应手的工具。罗森塔尔拥有的丰富  相似文献   

11.
实践要素问题是近年来争论较大的问题之一。争论中呈现两大特点:其一是该问题的争论往往渗透到实践定义、认识源泉等其它问题之中,其二是各种不同观点比较零散。为使讨论进一步深入,有必要对各种观点做一个简要的综述。实践有几个要素在这个问题上大致有三种观点,可以概括为“三要素说”、“四要素说”和“五要素说”。三要素说在具体规定实践要素时又分为两种意见。第一种意见以夏甄陶的《实践的要素、特性和真理的标准》为代表,认为三要素是指目的、手段和结果。主要依据是马克思的论断,即“生产活动是由它的目的、操作方式、对象、手段和结果决定的”和列宁关于实践  相似文献   

12.
对我国许多哲学爱好者来说,海德格尔哲学的唯心主义性质似乎已成定论,但我们认为,海德格尔哲学的理论前提、哲学工作的出发点是一般唯物主义论题。为了说明这一看法的依据,本文首先介绍海德格尔早期(1912年)对外部世界现实性的辩护文章的内容;然后介绍海德格尔在《存在与时间》构思写作期间对他的哲学前提的表述;最后指明,他的具有唯物主义哲学前提的思想为什么会被人们误认为是唯心主义。在这一工作开始之前,我们首先扼要申明一下,这里所讲的“一般唯物主义”是在什么意义上说的。在我国哲学语汇中唯物主义是依据列宁《唯物主义…  相似文献   

13.
最近,广东哲学界40余人集会,讨论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问题。会议着重就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定义、研究对象、内容及其体系和研究方法、逻辑起点等问题,开展了热烈的讨论。关于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的定义,有的认为,社会主义社会辩证法,就是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内在矛盾运动的辩证发展规律的科学,是马克思主义辩证法在社会主义社会的表现、运用和丰富。有的则认为,准确地说,它是历史辩证法的分支,属于历史辩证  相似文献   

14.
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三者同一原理是列宁明确提出来的。从五十年代迄今,我国哲学工作者对这一原理进行了长期的研讨,发表了大量的论文,但是,至今在对这一原理的理解上仍未取得一致的看法。这一原理之所以引起哲学工作者的极大重视,是因为它直接涉及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本性质,涉及列宁的哲学贡献,以及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一系列争论问题。近几年,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体系问题、辩证法体系问题、认识论问题,以及辩证逻辑能否作为独立学科存在的问题等争论,都和对这一原理的理解有关。因此,继续深入研究列宁的  相似文献   

15.
马克思有《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列宁有《辩证法要素》,二者作为辩证法体系的提纲性雏形有倾向性的差异:(1)从哲学对象上看:前者以“事物、现实、感性”即属人的感性现实世界为对象,不涉及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自在之物”;后者则以“自在之物本身”为对象。(2)从哲学的基本问题和  相似文献   

16.
开门见山地说,现在写的这篇文章绝对不是试图去挖掘马克思和尼采在艺术观上隐藏着的相似之处.虽然有人已经反复声称有这样一种隐蔽的相似点,但我们还是很难找出这类东西.马克思和尼采不仅对普通社会的看法,还是对特殊的艺术和美学的看法都存在十分明显的分歧.但是这并不说明,涉及到他们的艺术观念绝对没有共同点.两个人都赞赏伊士奇、歌德和海涅,赞美希腊艺术,十分蔑视19世纪的市侩习气.  相似文献   

17.
市民社会辩证法是黑格尔辩证法体系中最"唯物主义"的部分,它对马克思辩证法的形成具有重要的意义。劳动概念是黑格尔市民社会辩证法的建构性因素,同时也是一个解构性因素。马克思认为黑格尔根本没有看到劳动的消极方面,而这种消极方面正是其市民社会辩证法中逻辑链条的断裂点。籍此,马克思通过对国民经济学的批判重新勘定了劳动的消极方面在市民社会结构及进程中的真切意义,在扬弃劳动消极方面的基础上重新建构了市民社会辩证法。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在黑格尔只是"意识"到了问题的地方发现了新天地。  相似文献   

18.
哲学理论也如同物质过程一样有它的历史。苏维埃时期否定之否定规律的历史,就是确定它作为辩证法理论规律的历史,研究它的内容、揭示它的方法论作用的历史。虽说否定之否定规律有它自身的遭遇,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把它排除在哲学发展的整个列宁阶段的范围之外。苏维埃时期最先研究辩证法理论的是列宁。列宁的《论战斗唯物主义的意义》成了决定辩证法的发展和拟定研究它的各种问题的基本方针的纲领。广泛开展研究唯物辩证法运动的成果之一是,  相似文献   

19.
列宁关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辩证法、认识论和逻辑的同一(统一、吻合)这个著名原理,直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在我们的著作中得到充分的阐发。然而,正确地阐明这个问题的实质,对于理解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的质的特点和辩证唯物主义全部丰富的内容,对于确定辩证唯物主义进一步发展的主要方向,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列宁主义学说对中国的革命和建设曾经起过非常重要的作用.改革以来,对列宁哲学思想的研究有了许多突破性的进展.在此,将近十年研究概况略作评述.首先为人们所关注的是围绕列宁的《哲学笔记》而展开的关于辩证法的研究.在这方面,第一本研究性的著作是黄楠森著的《〈哲学笔记〉与辩证法》(北京出版社,1984年版),该著不仅对《哲学笔记》中关于辩证法的研究做了许多史料性的考证,更引人注目的是他对辩证法体系所做的大胆探索,构架了一个别开生面的六类范畴表(整体范畴、并存范畴、层次范畴、过程范畴、社会范畴、认识范畴),对以往通用的教材进行了突破,从而开创了列宁《哲学笔记》研究新路子、新局面.尽管他提出的体系并未被广泛采纳,但这一研究的重要地位是毋庸置疑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