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实施医院领导者的权力是领导者的一种行为。它是一种影响力,或者说是对下属施加影响的过程。通过这个影响过程,可以使下属自觉地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医院领导者的影响力是指领导者在与下属的交往中,影响和改变下属行为的能力。领导者的影响力包括两个方面,一是权力性影响力,一是非权力性影响力。权力性影响力与组织法定权是密切相关的。组织法定权是由组织机构正式授予领导者,并受法律保护的权力。这种权力具有明显的强制性,它要求下属必须服从。这种权力与特定的个人没有必然联系,它是同职务相关联的。组织法定权是领导者实施领…  相似文献   

2.
领导者的素质是领导者的能力发展的基础。现代领导者的创造素质,是现代领导者诸素质中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在现时代的条件下,领导者有目的地进行进步的开拓活动的能力基础。现代领导者之所以应培养创造素质是因为: 首先,领导是影响群众的一种力量,是责任、权力、创造三者的统一体,其中责任是  相似文献   

3.
基于精神型领导理论和情景力量理论探讨个人品德对精神型领导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以大型国有企业管理者为研究对象进行数据收集。结果显示:个人品德与精神型领导显著正相关;领导-成员交换在个人品德与精神型领导之间起中介作用;权力距离调节了个人品德对领导成员-交换的影响,并弱化了个人品德通过领导-成员交换对精神型领导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4.
马君  张锐 《心理学报》2022,54(5):566-581
权力与地位来源不同且体验有别, 二者分离是常态。如果领导者手握权柄却缺乏相应的地位威望, 将限制其控制力, 产生潜在不良后果。基于低地位补偿理论, 构建一个两阶段调节的中介模型, 设计两项研究, 旨在探索领导者“权重望寡” (即权力高, 地位低)所诱发的负面领导行为及其干预机制。研究1揭示: 相对于权力与地位匹配, 领导者权重望寡诱发辱虐管理。研究2探索其成因, 显示: (1)自我损耗中介权重望寡与辱虐管理的关系; (2)领导者正念以及更高层领导信任联合调节自我损耗的中介效应。研究表明, 低地位领导在维护地位过程中产生的自我损耗是引发辱虐管理的主因, 同时辱虐管理强度因人而异, 适可而止, 自身正念和高层信任有助于限制其作为不良补偿手段的蔓延。研究拓展了低地位补偿理论的应用领域, 也为化解权力与地位分离带来的组织冲突提供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5.
科主任的非权力性影响力是由本人的素质和行为造成的,也可以说是个人的影响、威望和威信,这主要靠领导者具有良好的品格、素质和能力。本文就科主任应具备的良好的职业道德和人格魅力、丰富的才能和渊博的知识、良好的自制能力和人际关系、严谨的工作作风和高超的专业技术等这些非权力影响力进行了分析,并对如何提高这些素质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6.
领导者非伦理行为会对组织内外部造成严重的伤害,那么哪些因素会影响到伦理型领导的产生?伦理型领导的内涵应当包括下属伦理型领导感知。伦理型领导产生机制的理论基础,包括社会学习理论、道德认同理论、人格特质视角、三因素模型、组织认知神经学视角、伦理立场理论、CPM理论和领导分类理论。伦理型领导及下属伦理型领导感知的影响因素,包括领导者的个人特质、认知因素,和下属的公平感、地位感,以及组织和社会情境等因素。未来研究应更多关注于伦理型领导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相似文献   

7.
在组织中,由于存在权力和地位差异等因素,领导者往往难以获得充分的人际关系满足,孤独成为领导者这一群体的普遍体验。事实上,领导者的工作场所孤独感不仅会对领导者自身产生一系列影响,且还具有独特的社会功能,会给团队及其追随者带来后续影响。然而,目前组织管理领域有关孤独感的文献主要集中于探讨员工的工作场所孤独感,罕有研究考察领导工作场所孤独感究竟会造成何种影响。并且,现有研究普遍只关注孤独感的消极效应,缺乏对其潜在积极效应的挖掘。因此,本文将通过3个子研究,结合多层次、多理论、多研究方法的全景研究范式,全面考察领导工作场所孤独感的双刃剑效应及其机制。本研究不仅可以丰富和拓展工作场所孤独感的理论体系,也能为企业发挥领导工作场所孤独感的积极作用与抑制其负面效应提供管理启示。  相似文献   

8.
道德型领导是新近提出的一种领导理论,大量研究证实这种领导方式会对员工和组织带来积极影响。然而,在领导过程中处于主体地位的领导者从中获得了什么收益却较少受到关注。以50个工作团队的248名员工为研究对象,本研究基于社会交换理论考察了道德型领导与个体层次和团队层次上领导者收益的关系及其作用过程。跨层次分析结果表明:(1)道德型领导对个体层次的员工对领导的认知信任和情感信任,以及团队层次的团队绩效和领导者绩效均有显著正向作用;(2)团队平均领导-部属交换中介了道德型领导与下属对领导者的认知信任、情感信任以及团队绩效的关系,但在道德型领导与领导者绩效关系间无显著中介作用。本文揭示了道德型领导者在领导过程中获得的“收益”以及团队层次社会交换的中介作用,为道德型领导和团队社会交换的研究提供了启示。  相似文献   

9.
基于调节聚焦理论的思想,通过对407名员工与其直接上级配对取样,探讨中国组织情境下仁慈领导对员工建言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和边界条件。研究结果显示,仁慈领导对员工的建言行为起到促进作用,且以员工心理安全感和个人地位感为中介;除此之外,员工对领导高权力的感知会弱化仁慈领导的正向作用,即员工感知到的领导权力水平越高,仁慈领导对员工建言行为的促进作用越弱,员工的心理安全感和个人地位感在"仁慈领导-建言行为"间的中介效应也越弱。  相似文献   

10.
领导者的内隐追随(Leaders’Implicit Followership Theories,LIFTs)是领导者对员工的特质和行为特征所持有的假设。从内隐追随的视角出发,有助于更深入分析“领导者和员工如何感知、决策和行动”的领导过程,是真正从员工出发的视角。本文主要从内隐追随的视角对员工行为的影响因素进行了探讨,同时检验了领导–成员交换的中介作用及心理授权的调节作用。通过对19家企业的278名员工的分析发现:(1)领导者积极的内隐追随与员工的角色内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显著正相关。(2)领导–成员交换在领导者积极的内隐追随与员工角色内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之间均起到部分中介的作用。(3)心理授权正向调节了领导–成员交换对领导者积极的内隐追随与员工角色内行为和组织公民行为关系的影响;更进一步,心理授权调节了领导–成员交换对领导者积极的内隐追随与角色内行为关系的中介作用。本文的研究结果不仅拓展了内隐理论、认知理论在领导学研究的应用,而且丰富了社会交换理论的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