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周易》离卦的意思主要为附丽和光明,而且从卦形上看,离卦是对称的结构。离卦的内涵与这种形式特征和中国美学相关,有着丰富的美学意蕴。从附丽的角度看,离卦蕴含着柔顺、合宜的美学观念;从光明的角度看,离卦蕴含着人格美的思想;从卦形的角度看,离卦蕴含着并俪的思想。一、《离》卦释义离()为《周易》八卦之一。八卦是"圣人"观物取象而作,"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1],即会通宇宙神妙变化的性质,比拟万物的情态。因此"八卦成列,象在其中矣"[2],"乾"、  相似文献   

2.
“乾坤坎离”说是研究乾、坤、坎、离四卦关系的学说,先儒对此内容多有涉及。其中东汉易学家荀爽,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将《周易》中的乾坤坎离四卦与阴阳观念相结合,融卦气于象数,阐发了他的“乾坤坎离”思想。本文对荀爽“乾坤坎离”说的内容、渊源以及意义等方面做了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3.
草有古意     
正读古诗,容易让人心生古意。远芳侵古道,晴翠接荒城。晴日里,碧绿的野草侵占了伸向远方的古老道路,一直连接到远方那座荒废了的城池。青草漫漫,古道绵延,荒城颓圮,新鲜而有古意。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于枯荣之间,原上草已离离,  相似文献   

4.
本文不同意蔡仁厚把"三"释为三才、三光、三教等,认为"三"有明确性,且传达着尚中和的儒家意识;反对将"离中"解成"中宜离以显其用",认为"离中"即附丽中道.进而提出"三"为<离>卦之数,"离中"则源于<离>六二爻,牟宗三的名字寄予着对德业双修的期望--如丽(离)中天的事业,中正美好的德行.  相似文献   

5.
当一个种群充斥着不信任的气氛时,这个种群离危机,甚至离灭绝不远了。  相似文献   

6.
在1985年的文章中,麦吉提出了三个离断律的反例,进而论证离断律不是一个普遍有效的推论规则。本文试图梳理各种支持与反对的意见,进一步重新检视麦吉的离断律反例。本文将论证此议题涉及三个层次:如何判断一个论证是不是离断律的论证形式,如何理解论证中的条件句,以及如何定义有效性。最后,本文论证麦吉的反例不是真正的反例。  相似文献   

7.
佛祖言语     
尔时世尊说此偈已,告诸离车:"汝等可止啼泣之情,谛听如来最后所说。"诸离车言:"善哉!世  相似文献   

8.
清华简《筮法》篇中坎(劳)为火、离(罗)为水,这和通行的认识刚好相反。《说卦传》存在坎卦属阳、离卦属阴但坎卦取象水、离卦取象火的矛盾,而《筮法》坎(劳)为火、离(罗)为水则可以规避这一矛盾。章太炎从文字学角度对"离"可象火、"坎"可象水的论证有缺陷,事实上,"劳"与火的关联更密切。八经卦在与风雷、水火等形象的搭配上,以卦中唯一的阳爻或阴爻象征事物的本体,以余下的二阴爻或二阳爻象征事物所处的境遇,《筮法》坎(劳)为火、离(罗)为水更契合这一规律。《筮法》的思维可能比《说卦传》早出。  相似文献   

9.
历史上的佛陀生活在公元前5世纪时的北印度,大约与孔子同时。佛陀教诲说,人生与(痛)苦相俱不离。苦则缘于人对物质性的东西的渴爱,因此离苦的惟一方法就是离欲。要离欲,人就得忘身、服务于他人,以及坐禅,最重要的还是在生活中不眷恋世俗之物。这样,人也就能达到佛教的涅粱理想。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的佛陀生活在公元前五世纪时的北印度,大约与孔子同时。佛陀教诲说,人生与苦相俱不离。苦则缘于人对物质性的东西的渴爱,因此离苦的惟一方法就是离欲。要离欲,人就得忘身、服务于他人,以及坐禅,最重要的是不怀对世俗之物的眷恋而生活。这样也就能够达到佛教的涅槃理想。  相似文献   

11.
董家亮 《佛学研究》2004,(1):126-133
后代学者大多根据三阶教被禁断时期的一些批判文章,或者敦煌遗经中的有关三阶教的残卷进行研究,因此对三阶教不能作出全面认识,出现不少误解。本文依据陕西金川石窟刻经对三阶教重新作了认识,认为“以时言教”是信行的末法观。信行提出了儒释道三教并行的思想并存的思想,强调要离恶的主张,其思想的特点是“修善离恶”或“敬法离恶”。  相似文献   

12.
此身是城     
刚到北京时,孤身一人。如今有了家室、幼子、一个职位,貌似混得不错。唯一的不同,倏忽10年过去,朋友两三年换一拨,电脑和手机,也两三年换一拨。住处离东六环两公里,离办公室18公里,离中南海23公里。最初喜吃水煮鱼,后爱湘粤馆子茶餐厅,现在一碗拉面或蛋炒饭,足能饱腹。当年无甚纸媒可看,当下也无甚纸媒可看,微博席卷一切。城市是迷宫,是绞肉机,有时派发快乐药丸,有时塞你悲  相似文献   

13.
正"离娄之明、公输子之巧,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师旷之聪,不以六律,不能正五音;尧舜之道,不以仁政,不能平治天下。"——《孟子·离娄上》离娄,相传为黄帝时人,目力极强,能在百步之外望见秋毫之末。公输子,即鲁班,鲁国巧匠。师旷,晋国乐官之长,著名音乐家。规,圆规;矩,曲尺。六律,古代音乐分声音清浊高下,阴阳各六,阳为律,阴为吕,合称十二律。五音,古代音乐的五个音阶。如果不用曲尺和圆规,即  相似文献   

14.
准备时间和预先信息对任务切换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两个实验采用任务线索范式,考察了准备时间和预先信息对任务切换的影响。实验1的准备时间为可预测,实验2的为不可预测,以考察准备时间的可预测性对任务切换的影响。以被试执行重复任务、切到任务和切离任务的正确反应时为主要指标,结果:(1)在准备时间可预测和不可预测两种条件下,准备时间和预先信息之间存在显著交互作用。在可预测条件中,重复和切到任务的反应时随着准备时间的增加而减少,但切到代价无显著变化,切离任务的反应时不受准备时间的影响,切离代价表现出反准备效应;不可预测条件下,三种任务的反应时都随着准备时间的增加而减少,但是切到和切离代价表现出反准备效应;(2)切离任务的反应时和代价显著高于切到任务的反应时和代价;(3)在这两种条件下,都没有出现切换代价的准备效应  相似文献   

15.
佛教中有"四句百非"学说,也有"离四句绝百非"学说,这是两个不同层次之境界。学界普遍以佛教"中观学说"为成玄英《南华真经注疏》之释读格式,太过笼统。实际上成《疏》释读庄子,有两个层次:在较低层次,其格式确为狭义的"中观学说"或"四句百非"学说;然在较高层次,其格式却是"离四句绝百非"学说。狭义的"中观"或"四句百非"对应"玄","离四句绝百非"对应"重玄"。成玄英"重玄学"之核心,是以"离四句绝百非"为格式"化庄"与"化道",是中华哲学批评史上"佛禅兴盛期"之早期代表。  相似文献   

16.
孙劲松 《法音》2021,(8):22-27
一、南海观音闻声救苦《妙法莲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云:"若有无量百千万亿众生,受诸苦恼,闻是观世音菩萨,一心称名。观世音菩萨,即时观其音声,皆得解脱。"八十《华严》将观世音翻译成"观自在",据该经记载,观自在菩萨说:"我修行此大悲行门,愿常救护一切众生;愿一切众生,离险道怖,离热恼怖……复作是愿:愿诸众生,若念于我,若称我名,若见我身,皆得免离一切怖畏。  相似文献   

17.
因不生果则无果,离果则因应无因,此二如幻我无失,世间诸法亦得有。此明自宗所许因果。外人问云:汝中观因果云何立耶?答云:离因无果,离果亦无由立因,我许此因果二法,唯观待假立,如同幻事。不执有自性,故我无汝所犯诸过失,而世间因果亦得不坏。能破所破合不合,此过于汝宁非有?汝语惟坏汝自宗,故汝不能破所破, 自语同犯似能破。无理而破一切法,故汝非是善士许,汝是无宗破法人。  相似文献   

18.
卦变说是理解项安世易说的关键,其卦变说接续了李挺之的相关识见,分反对卦与不反对八卦。反对卦皆自消息卦来,不反对卦皆自坎离来。以坎离作为主变之卦,既是对汉代易学重视坎离传统的接续,又融合了丹道思想,更是对当时理学家体用思想的认同与接纳,这使得项氏卦变说既具有深厚的传统积淀又有鲜明的时代认同。项氏卦变说的理论动机是从易象本身开显易道之变易,以弥补程颐仅从义理一面揭示易道变易之不足。  相似文献   

19.
于道显(1169—1233),山东文登人,全真教刘处玄的弟子,有诗集《离峰老人集》,离峰子是其号。于道显从山东至河南,以洛阳为中心传教。其间招纳儒士,广结道缘,住持长生观,提点亳州太清宫,扩大了全真教在河南的影响,为全真教在元代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相似文献   

20.
捉兔子的狼     
正狼山坐落于阴阴的大山深处,那里生活着数不尽的群狼。一天,狼王命令手下的黑狼和棕狼去捉兔子。黑狼选择离狼山不远的地方去捉兔子。棕狼选择离狼山很远地方去捉兔子。很快,黑狼和棕狼捉完兔子都回来了。可是,黑狼仅捉了一只,棕狼却捉了一群。狼王问黑狼:"你为什么仅捉了一只?"黑狼说:"我在狼山附近捉兔子,这里的兔子都很机警。"狼王又问棕狼:"你为什么可以捉到一群?"棕狼说:"我在离狼山很远的地方捉兔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