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一所大学邀请一位资产过亿元的成功企业家演讲,在自由提问时,一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问:我参加过多次校内创业,可是没有一次成功,最近参加多次校园招聘也没有一次获得签约机会:请问我怎样才能成功?这位企业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讲述了自己登山的经历。  相似文献   

2.
去年10月底,传出一条消息:被称为“车中之王”的劳斯莱斯汽车厂,因财务不佳,有意出售。今年3月30日,英国维克斯集团宣布,决定以3.4亿英磅的价格,将劳斯莱斯汽车公司售给德国的宝马公司。德国沸腾了,德国人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各大媒体争相报道,《世界报》、《法兰克福汇报》等全国性的报纸,还发表了评论文章。与之相反,英国人更多的则是无奈与惋惜,这将预示着,英国将再没有自己的名牌车厂,而大不列颠的形象也将又一次受到打击。一位在劳斯莱斯公司工作了一辈子的退休工人责问公司:“德国人在二战期间轰炸过我们厂,…  相似文献   

3.
最后的宴会     
我永远也忘不了40年前的那次宴会。 那一天是我叔叔55岁的生日。叔叔曾当过外交官,结识过许多大人物。同往常一样,那一天,他要举行宴会——12个人的宴会,所有参加宴会的人都是老朋友。 我那年刚满15岁,正碰上学校放假,应叔叔的邀请来到了他那所优美的小别墅。在这个快乐的日子里,我得到特许,可以下楼参加宴会,心情自然很兴奋。 我记得参加宴会的客人中,有一位才智过人的编辑,一位法国退休总理,还有一对来自罗马的王子和公主,他们全都是叔叔亲密的老  相似文献   

4.
智慧语丝     
《思维与智慧》2011,(10):33-33
100位?干吗要这么多人?只要能证明我真的错了,哪怕是一个人出面也足够了。 ——1930年,爱因斯坦得知德国出版了一本批判相对论的书《一百位教授出面证明爱因斯坦错了》后说  相似文献   

5.
德国人治家     
那年,我在德国海德堡参加一次国际会议以后,应邀到一个德国同事家住了两天。就是这两天的德式家庭生活使我感觉到德意志这个民族的优秀之处。德国人是晨起沐浴的,我当然也入乡随俗。可当我外出归来  相似文献   

6.
“,97北京国际企业伦理研讨会”是我国企业伦理领域所召开的第一次大型的国际学术研讨会。这次研讨会规模大,学术层次高。参加会议的代表有32位来自美国、英国、德国、日本、澳大利亚、捷克、奥地利、波兰、瑞士、南非等国家,及我国香港、台湾地区,祖国大陆的代表有50位;国外代表多是从事企业管理、企业伦理、经济哲学研究的国际著名学者,国内代表也都是长期从事伦理学、企业文化、企业管理、企业伦理研究的学者。著名经济学家刘国光、厉以宁在大会上作了学术报告。值得指出的是,参加这次研讨会的还有国内外的企业界代表,使我们这个…  相似文献   

7.
参加远南运动会服务工作随感杨智敏第六届远东及南太平洋地区残疾人运动会于9月4日至10日在北京举行。其间为便于各国信教的运动员过好宗教生活,远南运动员村特设了四个宗教活动场所。我有幸以一位青年阿訇的身份,参加了组委会礼宾处的工作,为穆斯林运动员担任伊玛...  相似文献   

8.
德国似乎与我有特殊的缘分———在我一生中两次出国访问碰巧都是到德国。第一次是1992年春天 ,受德国汉诺威大学苏威德教授的邀请 ,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学术交流。第二次则是受德国阿登纳基金会邀请 ,于1997年10月中旬与十几位中国学者一起 ,参加在波恩近边圣奥古斯丁小镇举行的“道教与现代化”的研讨会。由于我是年近花甲才初次迈出国门 ,又突然置身于碧眼高鼻的洋人世界里 ,虽不似“刘姥姥进大观园”那般懵懂蹒跚 ,却也感觉处处新奇 ,风情迥异 ,印象深刻。本人是搞宗教研究的 ,则更多地留意于体察德国人宗教信仰的状况 ,每每触景…  相似文献   

9.
著名作家二月河25年前还没有发表过一篇文学作品,当时他已年近40岁,正在潜心研究“红学”。一次,他去上海参加一个全国性的学术研讨会,在会上,二月河说了自己想创作长篇历史小说《康熙大帝》的打算,此言一出,一位著名作家兜头就给二月河泼了一盆冷水,意思是说你这个无名小辈真是口吐狂言,创作长篇历史小说可谓难比登天云云。  相似文献   

10.
有一位名人说过,领导者的工作有60%是用在各方面的沟通上。沟通是一个优秀团队工作中必不可少的润滑剂,也是领导者工作中必不可少的一环。  相似文献   

11.
一天下午,海德格博士邀请他的四位老朋友来到书房。这四个人,三男一女,都是风烛残年的老人了。但是,他们都曾有过春风得意的时光。米迪先生曾是商界叱咤风云的人物;基利上校则出身名门,年轻时仪表堂堂,是众多女性心仪的对象;加斯科先生也显赫一时,担任过一市之长;而怀彻丽女士曾有过可以征服一切男人的出奇美貌,  相似文献   

12.
德国军队向来以纪律严明著称。在一本德国老兵的回忆录中,有条耐人寻味的军规:一名士兵可以检举同伴的错误,被检举人也有权反驳。但如果长官发现检举和反驳的士兵曾在近期发生过冲突,那么两个人都会受罚。发生过冲突的人至少要等一周,等情  相似文献   

13.
正德国人是爱好聚会的。每周人们都会参加各种聚会,放松心情又联络感情。但德国对聚会有严格要求,聚会前后都要"约法三章"。聚会前必须通知。如果在公寓里举办人数较多的私人聚会,如婚礼、乔迁新居等,主人必须提前一周写通知,贴在公寓楼的通告栏里,告知邻居。德国租户协会负责人莱辛贝格对记者表示,这样做不仅出于礼貌,也可以让邻居有所心理准备。如果聚会有25人以上参加、  相似文献   

14.
1978年,我是空军地勤机械员,在山西参加全国高考,考入苏州医学院.<医学与哲学>创刊初始,就成为我每期必读之刊.记得当年对德国的哲学体系特别感兴趣,年少气盛,写过一些德国哲学家,诸如爱尔维修哲学与现代医学相关思考的一类文章向杂志投出,均为泥牛入海.最后总算在毕业那年,发表了一篇豆腐干样的文章[1].  相似文献   

15.
美国有家社会调查机构,曾经搞过一项专题调查,内容是如果有三位名流——一位化学家、一位物理学家、一位政府官员同时落水,请问先救谁?答卷数以万计,主张各有不同。有人希望先救化学家,因为淹死化学家社会损失巨大;有人赞成先救物理学家,因为物理学家对人类进步所起作用甚大;还有人主张先救政府官员,因为他是民意代表。调查机构最终认定只有一张答卷符合当时情况,堪称最佳。答卷人是一个8岁小男孩,答案也很简单:谁离船近先救谁。  相似文献   

16.
费希特是德国资产阶级在其进步时期的一位杰出的哲学家与社会批评家。他的著作,就其主要部分说,乃是对德国瓷产阶级古典人道主义的最优秀的贡献。他的观念、思想和要求,都超过了18—19世纪之交德国落后社会状况的范围。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在于;费希特也象德国古典哲学与文学的其他代表人物一样,在他对待他的时代的社会问题的态度上,响往由法国大革命所诞生的资产阶级社会的进步发展阶段。因为费希特对  相似文献   

17.
寻找蹊径     
司新颖是一名作家,曾经做过报社总编、电视节目总策划和IT公司的高层管理人员。2004年,他出了一本叫《痛苦缓期执行》的新书。为了这本书的推广,司新颖到广州参加了一个聚会,当时,他的好朋友、丽尊音响的市场总监朱星海也在场。  相似文献   

18.
正德国环保做得好是世界公认的。去过德国的人,无不为德国清新的空气、翠绿的山林、湛蓝的天空和清澈的河流啧啧赞叹。事实上,德国人的环保意识体现在很多生活细节里。废瓶也要分颜色好习惯往往是从小培养的,德国小学生也有轮流值日,执勤内容是负责能源节约——只有在光线不足时才开灯,且先打开远  相似文献   

19.
涂丽萍 《天风》2016,(12):22-23
正2016年10月3日至5日,在德国巴伐利亚州的诺伊恩德特尔绍(Neuendettel sau)举行了主题为"德国人在中国,中国人在德国"的为期三天的研讨会,有五十余位各界人士参加。并不陌生的小镇诺伊恩德特尔绍位于纽伦堡西南32公里,是一个典型的德国基督教小镇,只有7674位居民、3所学校、1个储蓄所、1条主要街道、1所路德会神学院和1所教会社会服务学校。2007年6月,继科隆第31届"德国新教教会日"(Kirchentag)之后,"中国教会圣经事工展"在这里的巴伐利亚福音信义会"世界同一宣教机构"(Mission EineWelt)进行为期一个月的展出。  相似文献   

20.
今年4月,当今中国计算机界规模最大的展览会Comdex’ 2000在北京举行。组委会特别邀请了当今国际IT业的两位重量级人物前来参加这次盛大的活动,并做专门的主题演讲。一位是1999年度图灵奖的获得者吉姆·格雷博士,另一位就是激光打印机的发明人、微软公司高级研究员格雷·斯塔克韦瑟。 他的名字使多少业内人士肃然起敬,而他实际上是一位非常朴实无华的人。粗壮结实的身板和友好真诚的相貌使他更像邻家隔壁的电话架线员。他曾一度被认为是一位前途暗淡的科学家,因为常常挑战传统科技而被冠以“叛徒”的罪名;因为执著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