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现有的医师执业制度和不完善的医疗保障体制使医疗环境复杂化,为临床实习带教带来新的问题和挑战。探索新的教学意识和带教模式是提高临床实习质量的关键。文章分析了目前医疗执业环境对临床实习带教的影响,提出加强带教意识,在建构主义教学理论指导下,应由“教”转为“学”,采用“互动式”教学模式提高临床实习水平。  相似文献   

2.
本文考察了先秦至唐道家和道教“理(治)身理(治)国”思想的发展。道家及道教各派都曾围绕着身理(治)身与理(治)国的关系进行过不同层次的探讨。从“天人合一”原则出发,道家和道教各派不仅将身与国比拟为结构和功能相似的有机系统,而且对于理(治)身与理(治)国的终极基础和实践原则作了深入地剖析。随着语境的变迁,特别是在唐代,原道家语义被转换或开掘出新的内涵,故“理身治国”的实质内涵也在变化。“理身理国”观体现了道家和道教各派对个体生命及其生存状态的深度人文关切。  相似文献   

3.
妥善处理好宗教方面的矛盾,特别是做好基督教治“乱”工作,保持宗教和睦,维护宗教领域稳定,是统战工作的重要职责之一.本文结合基督教在中国传播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力图从思想认识上、工作观念上就基督教治“乱”工作提出一些新的观点,以更有效地指导工作实践.  相似文献   

4.
<正>一"走出去"是中国企业持续发展,做大做强做优的必然选择。"一带一路"是新的历史时期全球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大构想,这一构想的全面实施推进,为中国企业"走出去"搭建了新的平台,必将助推中国企业的国际化进程进入一个全新的、更高的发展阶段。在世界经济艰难复苏、全球外国直接投资总量下降、国内经济进入新常态的情势下,"一带一路"倡议驱动效应凸  相似文献   

5.
在"一带一路"的倡议下,全球城市的全球化迈上了一个新的轨道,城市之间的发展、交流、沟通、联合,成为新时期全世界面临的共同问题。"一带一路"倡议下城市文化传播需要新的载体,以当下的科技与媒介作为载体,充分发挥各种载体的城市文化传播作用,挖掘微电影对城市文化传播的文化推广作用,挖掘城市文化的精神内核,充分发挥城市特色,是城市文化新载体在"一带一路"倡议下的应有对策。  相似文献   

6.
《学海》2019,(6):100-105
企业"一带一路"合作既传承了我国古代国际贸易、文化交流和互通有无的"丝路"协作精神,又创新了全球化模式。习总书记倡导的共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道",为各国提供了新的国际环境下具有世界感召力的新理念,"一带一路"提出的"互联互通、文明融合"是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新路径。这种"新全球化"理念引导中国企业在国际化合作中呈现出新的特征,创建了我国企业如何"走出去""走进去"并持续地"走下去"的中国特色新模式和新路径。  相似文献   

7.
东汉末年,天师张道陵创立"二十四治",以传播正一盟威之道。二十四治分上八治、中八治、下八治。其中,"云台治"为下八治之首,在制度道教形成过程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然而,全国各地存在十九座云台山,作为二十四治之一"云台治"到底出自哪座云台山?至今存在模糊认识。笔者通过文献查证与实地考察之后认为:四川省的苍溪县云台山才是"云台治"的治所地标。当年张道陵以云台山为基地,带领370门徒于此修道弘教,有力推动了正一盟威之道的传播,留下了珍贵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8.
关于平冈治的治地所在,文献记载并不统一。目前一般以杜光庭的说法为准,即成都新津;在处理文献记载前后不统一的问题上,则倾向认为这是由于平冈治屡有迁移所致。本文以对《道藏》、方志、题铭等相关历史文献的文本批评为基础,结合田野考察获得的新证据,认为平冈治的"迁移说"并不成立,杜光庭的"新津说"似为孤证,平冈治的治地一直在今夹江南安乡。  相似文献   

9.
我国动漫艺术的发展跟经济、社会和人们的审美有着直接的联系,也反映着我国美学的积淀。在"一带一路"战略新的历史环境和国际交流中,动漫艺术会受到新的环境和不同地域文化的影响,从而出现新的漫画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  相似文献   

10.
《学海》2017,(4):36-41
能人治村是村治逻辑和村民行动逻辑的双重呈现。能人治村类型划分有获得方式和实现方式两个向度。依据能人治村实现方式,可以区分为能人集权型、能人竞合型和能人主导参与型三种不同类型,能人主导参与型强调村民参与村治过程,在决策合法性、合理性、主体间的沟通信任度以及村治契合度等方面优势相对明显。现实选择看,魅力能人主导协商型是能人主导参与型的进一步升华,代表了能人治村的发展方向,需要从能人队伍建设、协商化、组织化、法治化等方面全面推进。  相似文献   

11.
《学海》2016,(3):46-54
在农村贫困地区基层政府不再主导、甚至基本退出村庄公共产品的供给,村委会自身经济难以维续、政治权威不足的现状下,如何动员村民参与村庄社会治理,实现新农村建设目标,粤西Y市D村的乡贤理事会制度是一种新的探索,为农村贫困地区的社会治理提供了可供选择的路径之一,也为反思"乡政村治"体制提供了案例。  相似文献   

12.
医学伦理学1998年综述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理论的探讨11医学伦理学研究核心的转变杜治政认为:为适应新的形式,医学伦理学应有一个转变,即从以往的围绕医疗新技术(如试管婴儿、代理母亲、安乐死、基因工程等)的出现而进行医学伦理学的讨论向广大群众的健康伦理转变。因现今人们对健康的需求普遍增长,而在...  相似文献   

13.
在哲学理论上,王阳明以良知释知行本体,从知行合一走向致良知,同时将万物一体思想的根基诉诸致良知之学,即是说,他用致良知作为其心学思想之核心,通贯知行合一与万物一体。这种理论的架构及推演与王阳明治理思想的内在逻辑一体相连、密不可分,具体表现为:"治天"的关键在于"治心""治世",其中"治世"又可以转化为"治心",由"治心"可以达到对自然、社会的治理。三者之中,"治心"是核心和主导。  相似文献   

14.
"道治"理论的政治正当性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道"体虚无、"道"性"无为"所昭示的"虚己无为"、"以不治为至治"的治理理念;二是针对世俗"有为"政治所彰显出来的"柔弱"之治、"无知"之治、"少私寡欲"之治、素朴纯真之治和好静无事之治;三是治理目标上的"无不为"境界,核心是百姓"自为"。但"道治"也隐涵着三个基本的悖论:"蔽于天而不知人"、"蔽于道而无以论术"、"蔽于君(无为)而少论民(自为)"。  相似文献   

15.
长时间以来,湖南省的旅游业呈现出东西两边强、中部弱的旅游产业发展不平衡的状态,且大部分都是短途游的模式。东西两面的长沙湘潭红色文化旅游带及湘西生态文明旅游带近年来都呈现出良好的发展势头,成为了湖南省旅游业经济增长的主要组成部分。反观湘中地区,自古以来文化旅游资源丰富,但是因为交通及景点分散等原因,知名度与其价值性不成正比,旅游转型遇到瓶颈。怎样突破瓶颈,抓住机遇,实现旅游带之间的优势互补是目前面临的重大问题。文章旨在对湘中地区梅山文化旅游业的未来发展及为湖南省旅游业整合实现新的增长极,从文化背景、经济需要、地缘因素等方面提出一些新的思考。  相似文献   

16.
管仲是春秋时期齐国的名相,他辅佐齐桓公,以法治国,涵及治农、治政、治军、治贪、治商工等方面,使齐国由弱变强,九合诸侯,一匡天下,成为春秋五霸之首。管仲的“以法治国”思想为现代的“依法治国”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7.
王佳  李英渠  金舒声 《法音》2015,(4):49-59
<正>金乡县属山东省济宁市,位于鲁西南黄泛冲积平原,"西北据群山之险,东南带黄河之固,是汴、兖之咽喉,水陆之要冲也"[1],夏为有缗国,汉为山阳郡(国)治,晋为高平国都,唐宋时期为望县,元明清三代均为周边州县之翘楚,历来是富庶之地。金乡文化底蕴深厚,佛教历史悠久,也是山东地区的佛教中心之一。一、金乡佛教历史佛教传入金乡的确切时间,虽已难考证,但最迟当不会晚于东汉末年。在金乡西北的宋山(今属  相似文献   

18.
心病的治疗     
现代社会环境的突变性,人际关系的多元化,带给人们新的心理矛盾。“心病得用心药治,解铃还需系铃人”,话虽有理,但又不是单靠个  相似文献   

19.
西晋元康时期,为纠正"贵无"派产生的虚无放诞弊端,郭象将"治之具"看成是圣王遵循"治之道"的自然结果,强调"道不离器";为缓解"崇有"派导致的名教严重异化现象,郭象将"治之道"看成是圣王实施"治之具"的价值主导原则,强调"即器求道"。此外,郭象还以"迹"与"所以迹"来说明"治之具"与"治之道"的关系,并认为二者不是决定和被决定的关系,而是一种显露和被显露、呈现和被呈现的关系。这就肯定了"治之具"存在的合理性与必要性,确立了"治之道"的价值主导原则。在此基础上,郭象提出了"治之具"与"治之道"相统一的"君主无为即臣民自治"的政治理想,为调和当时社会的"贵无"与"崇有"两派以及缓解有与无、有为与无为、名教与自然、社会体制与个体自由之间的矛盾提供了一套理论方案。  相似文献   

20.
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宏观场景下,转型时期的中国司法正在形成一种新的模式,其功能正从单纯的解决纠纷走向为基层社会提供规范供给,重构基层社会规则体系,强化基层社会制度的正统性基础这一关键层面.这种新的司法模式不仅要求将法官个性化的办案经验体系化,以解决具体的纠纷,而且要促使基层社会正武规则与非正式规则的相互尊重与合作,最终达成一种立基于多元规则相生共存之上的规则共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