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利用翻译并修订后的死亡焦虑量表、死亡态度量表对四川省945位老年人进行调查。老年人死亡焦虑平均分为(45.61±7.97)分,四川省老年人处于高死亡焦虑水平;死亡逃避平均分为(14.96±3.93)分,与其他死亡态度相比,死亡逃避水平最高;老年人死亡焦虑与死亡逃避呈显著正相关(P0.01)。通过死亡焦虑水平的测评,能够更早识别老年人死亡逃避的严重程度,及时针对性进行死亡教育和心理护理,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2.
探索能够提高护生共情能力的干预模式,为改善护生的沟通技能提供参考.以杰弗逊共情量表-护生专用版(JSPE NS)为研究工具,采用系统随机抽样方法抽取86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并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43名.两组学生均参加正常的人文课程学习,干预组还接受观看视频、小组讨论等.86名学生完成了研究.干预组的共情得分高于对照组(P<0.001),干预组女生的共情得分从干预前107.42提高到119.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01),干预效果对于男生并不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男生与女生具有不同的共情特点,女生的干预效果要优于男生.培训课程的学习对提高护生的共情能力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3.
探讨本科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与积极心理资本及主观幸福感之间的关系。采用关怀能力评价量表、积极心理资本问卷和总体幸福感量表,对101名本科实习护生进行调查。结果显示,本科实习护生人文关怀能力总分为(194.94±23.97)分,处于偏低水平,人文关怀能力与积极心理资本及主观幸福感呈显著正相关(P0.01)。护理教育者可以从开发本科护生积极心理资本、提升主观幸福感入手,提高其人文关怀能力水平,从而提升其为病人服务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心理冥想训练干预对改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焦虑和自我怜悯水平的效果。方法:将40例强制隔离戒毒被试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各20例,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自我怜悯量表(SCS)和情绪调节困难量表(DERS)在心理干预前后对两组戒毒人员进行评估和对照研究。结果:干预后干预组SAS、SCS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显著。结论:心理干预可以缓解戒毒人员的焦虑情绪,并显著提高其自我怜悯水平。  相似文献   

5.
采用奖惩敏感性人格量表(SPSRQ)、亲密关系体验量表(ECR)和爱情三角理论量表(TLS)调查558名正处于恋爱阶段的大学生,探索成人依恋类型在强化敏感性人格特质与两性亲密关系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结果显示惩罚敏感性通过回避依恋影响亲密、激情和承诺;奖励敏感性和惩罚敏感性都可通过焦虑依恋影响亲密和激情,这表明成人依恋类型是强化敏感性人格特质影响两性亲密关系的重要中介因素。  相似文献   

6.
通过检验高中生中高焦虑被试的注意偏向特点,并对66名高焦虑被试进行注意偏向训练,结果发现:(1)高焦虑被试经过训练之后,训练组与安慰剂组在注意偏向得分上表现出显著差异,但在SCARED焦虑量表得分上并没有表现出显著差异。(2)注意偏向与SCARED量表中分离焦虑维度的关联较大,以分离焦虑为依据划分高低焦虑被试时,两组被试在注意偏向得分上差异接近显著。(3)经过训练之后,训练组在分离焦虑上有降低的趋势。研究结果表明,负性情绪注意偏向有可能是产生焦虑的原因,注意偏向训练对改善高中生焦虑水平有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本文旨在探索叙事医学以平行病历的形式在慢性疼痛住院患者中应用的可行性及效果。采用历史性对照研究,40例慢性疼痛患者为对照组,40例慢性疼痛患者为叙事组。叙事组在常规诊疗基础上,进行叙事医学访谈,并书写平行病历。比较两组患者在医患关系量表-患者评(PDRQ-9)总分,诊疗关系共情量表(CARE)总分及患者出入院时心理痛苦温度计(DT)得分。结果示:叙事组PDRQ-9总分(40.63±2.40)显著高于对照组(38.70±3.33)(P=0.004);叙事组CARE总分(43.23±4.86)显著高于对照组(39.40±8.75)(P=0.018);DT得分入院时没有显著统计学差异,出院时叙事组DT(1.68±1.41)得分显著低于对照组(2.73±2.04)(P=0.011)。因此叙事医学的临床践行,可以提高患者对医患关系满意度,患者感受到医生体会自己的程度较高,并能降低心理痛苦程度。  相似文献   

8.
通过三个调查,探索了初中生完美主义人格类型及其学校适应。调查一,用中文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和考试焦虑量表对616名初中生集体施测;调查二,用中文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和Beck抑郁问卷对679名初中生集体施测;调查三,用中文近乎完美量表修订版和青少年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对626名初中生集体施测。结果表明,标准因子得分最高同时差异因子得分也最高的个体,抑郁得分最高、生活满意度水平较低,表现出适应不良的特征;标准因子得分较高同时差异因子得分最低的个体,抑郁水平最低、生活满意度最高、考试焦虑水平最低,表现出适应良好的特  相似文献   

9.
张向葵  郭娟  田录梅 《心理科学》2005,28(3):602-605
采用2×4两因素组间设计,以168名大学生为被试,考察了自尊对死亡提醒条件下死亡焦虑的影响.结果发现(1)死亡提醒操作确实唤醒了大学生的死亡焦虑,焦虑平均值为2.28±0.49;(2)支持了西方文化背景下提出的自尊缓冲死亡焦虑的假设,即死亡提醒条件下,自尊越高,死亡焦虑越低,说明自尊对死亡焦虑的缓冲作用是一种普遍心理现象.  相似文献   

10.
死亡的必然性与不确定性使得人们对死亡有一种本能的恐惧和焦虑,人类一生都在发展各种各样的防御机制来应对死亡焦虑,以建构起有限生命存在的意义与价值。作为一种关系性存在,人始终受到关系的影响和塑造,死亡焦虑也具有关系属性,它并非产生于死亡本身,而是产生于关系的割裂、来自于对立本身。随着传统社会关系联结的不断削弱,死亡焦虑正在成为一个日益突显的社会心理问题。一方面,死亡焦虑促使我们积极地建立关系性联结,寻求亲密关系;另一方面,丰富深刻的关系性联结也有助于人们纾解对死亡的焦虑和恐惧。  相似文献   

11.
为探讨重度抑郁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non-suicidial self-injury,NSSI)行为发生的风险因素,采用贝克自杀意念量表、焦虑自评量表、Barratt冲动量表、认知情绪调节量表、青少年生活事件量表、家庭亲密度及适应性量表对160例抑郁障碍青少年患者进行调查。结果发现,青少年重度抑郁发作患者中NSSI行为发生率较高,性别差异不显著。伴NSSI组患者的冲动性、自杀危险、焦虑、自我责难、灾难化及人际关系得分显著高于不伴NSSI组(P0.05);计划、积极重新评价,家庭实际适应性得分显著低于不伴NSSI组(P0.05)。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自杀危险得分、冲动性总分、人际关系、自我责难是NSSI的危险因素。  相似文献   

12.
贫困大学生社会支持与心理健康及其人格特征的相关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目的:探讨贫困大学生心理健康状况和社会支持状况及人格特征的关系。方法:选取学校贫困生125名为研究组,相对应的120名非贫困生为对照组,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结果:(1)贫困生在DSCL-90量表测量的总均分、躯体化水平、强迫症状、人际敏感、抑郁、焦虑、偏执、精神病性上的因子分显著高于非贫困生;(2)社会支持评定量表的主观支持和支持利用度得分贫困生普遍得分低于非贫困生;(3)社会支持各维度与SCL-90各因子负相关,与EPQ人格P和N维度呈显著负相关,而与人格E维度呈显著正相关。结论:社会支持对大学生心理健康和人格发展有重要影响,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要重视学生非智力因素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为探究大学生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与考试焦虑间的内在心理机制,采用中文版Frost多维完美主义量表、考试焦虑量表、自尊问卷和生活定向测验对897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如下:(1)大学生非适应性完美主义显著正向预测考试焦虑;(2)自尊在大学生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与考试焦虑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乐观在大学生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与考试焦虑、非适应性完美主义与自尊间起调节作用。大学生乐观水平越高,非适应性完美主义对考试焦虑及自尊的预测作用越小。研究结果对改善大学生考试焦虑具有重要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14.
为探讨父亲缺失对大学生人格的影响,采用明尼苏达多项人格量表(MMPI)和自编一般情况调查表,随机抽取浙江省某高职院校大学生445人进行调查。结果表明:父亲外出组Si分量表得分高于母亲外出组;父亲粗暴者组D、Pd、Mf、Pa、Sc、Si分量表得分均高于教育者组;父亲亲切组Pd、Pt、Sc分量表得分低于平淡疏远组,Si分量表得分低于父亲不满组。可见,缺少父亲的教育、关心和爱护,会对孩子的性别认同、人际交往甚至精神分裂性人格带来严重影响。  相似文献   

15.
为了解广州市居民对精神疾病态度及其影响因素,采用精神卫生知识问卷、贬低/歧视感知量表及与精神疾病接触程度量表对1 088名广州市居民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调查对象的贬低/歧视感知量表总得分为(31.57±4.26)分。精神卫生知识问卷得分为14.48分,精神卫生知识知晓率为72.4%,居住在农村、掌握更多精神卫生知识者对患者感知社会歧视更明显,与患者接触程度越高者,歧视态度越低。广州市居民对精神疾病存在消极刻板印象等态度,其态度与其受教育程度,以及与患者接触程度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16.
根据恐惧管理理论, 个体主要通过世界观、自尊和亲密关系三种防御机制来应对必死性意识引发的死亡焦虑。主流观点认为三种防御机制在防御死亡焦虑时的地位是平等的, 符合“流动补偿机制”。本文讨论了流动补偿机制的局限性, 提出三种防御机制之间关系的新观点: 优先级假设, 认为三种防御机制地位并非平等, 而是存在优先级: 亲密关系优先于世界观和自尊, 世界观优先于自尊。在梳理了支持证据后, 本文尝试从发展性视角对优先级假设提出可能的解释, 认为这种优先级来源于防御机制的发展顺序和衍生关系。  相似文献   

17.
北京地区中学生学习策略水平的调查研究   总被引:24,自引:1,他引:23  
本研究采用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测查了542名中学生的学习策略使用情况。结果表明:(1)中学生学习策略量表有着较高的信度和效度,分量表项目间有良好的一致性。(2)从初三到高三,学生的学习策略水平没有表现出随年级增长而提高的趋势,甚至在时问管理、焦虑、信息加工等分量表方面有下降的表现。(3)女生在态度,动机,学习辅助和自我测试分量表上的得分明显高于男生;男生在信息加工分量表上的得分明显高于女生。(4)优差生在学习辅助和自我测试两个分量表上的得分没有明显差异,在其余分量表上均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张金凤  林森 《心理科学》2019,(2):372-378
目的:考察老年人的老化刻板印象对自身及配偶的死亡焦虑的影响。方法:145对老年夫妻完成老化印象量表和死亡焦虑量表,并运用行动者-对象互依模型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老化刻板印象和死亡焦虑在夫妻内部分别具有一致性;(2)老化刻板印象对自身死亡焦虑的行动者效应显著;(3)丈夫的积极老化刻板印象对妻子死亡焦虑的对象效应显著,妻子的消极老化刻板印象对丈夫死亡焦虑的对象效应显著。结论:老年人的老化刻板印象不仅影响自身而且影响配偶的死亡焦虑,但夫妻之间的影响存在性别差异。  相似文献   

19.
考察了原生家庭功能对亲密关系质量的影响,以及共依附和个体自我分化在其中的作用。采用家庭亲密度与适应性量表、中文共依附量表、自我分化量表、关系质量指数量表对500名大学生进行调查,结果发现:(1)家庭功能显著正向预测亲密关系质量;(2)共依附在家庭功能与亲密关系质量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3)共依附的中介效应受到自我分化的调节。因此,原生家庭功能对亲密关系质量的影响是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效应。  相似文献   

20.
研究老年晚期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照顾者的死亡态度和病情告知的相关因素,及病情告知对晚期肿瘤患者及其家属照顾者的影响,探讨病情告知在临终关怀中的作用。对60例老年晚期肿瘤患者及60例家属照顾者进行问卷调查,内容包括被调查者背景资料、死亡态度、个人情绪状态及个人需求。多数得知真实病情的老年肿瘤患者的生命态度是积极的,且会因为对个人病情猜疑而引发情绪障碍。患者的死亡态度及真实病情告知在临终关怀中起重要作用,但医护人员及医务社工仍要根据老年晚期肿瘤患者的个体特点行事并掌握相关技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