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赵鑫  周仁来 《心理科学进展》2014,22(10):1521-1531
从工作记忆刷新功能的训练入手, 以不同人群为研究对象, 采用活动记忆任务, 从行为层面和认知神经层面探讨工作记忆刷新功能的可塑性。结果发现, 工作记忆刷新功能具有可塑性。具体表现为, 通过刷新功能训练, 个体在工作记忆刷新任务上的成绩提高。工作记忆刷新功能训练使得个体对刺激的识别能力增强, 对无关信息的抑制能力提高, 进而促使工作记忆中的更新能力得到提升。通过工作记忆刷新训练可以提高个体其它认知功能, 但是, 相对于认知能力稳定以及衰退的个体, 这种迁移效应在工作记忆能力发展个体中的表现更为明显。  相似文献   

2.
廖素群  郑希付 《心理学报》2016,48(4):352-361
认知重评能有效降低个体对情感刺激的负性情绪体验, 但指导性认知重评在恐惧记忆治疗中效果存在争议。本文将认知重评范式与辨别式条件恐惧反应范式结合, 以效价和US预期值为指标, 探讨指导性认知重评训练对恐惧情绪习得和消退的影响效果。以低认知重评能力个体为被试, 在实验前24 h进行指导性认知重评训练。条件性恐惧任务为期2天, 第一天完成条件性恐惧的习得和消退任务, 第二天完成条件性恐惧的再消退任务。结果显示, 经过重评训练后个体在条件性恐惧任务中的恐惧情绪效价显著较低, 说明认知重评有效降低低认知重评能力个体在急性应激状态下的负性情绪体验。所有被试均成功完成辨别式条件性恐惧的习得和消退任务, 因此重评训练并不削弱个体对危险或者安全信息的辨别能力。但在条件性恐惧的消退过程中, 认知重评指导训练加快了恐惧消退, 且24 h后测得的条件性恐惧程度显著较低, 说明指导性重评提高了条件性恐惧记忆的消退效率, 并减弱了条件性恐惧的消退返回。  相似文献   

3.
陈洁佳  周翊  陈杰 《心理学报》2020,52(12):1365-1376
抑制控制是人类非常重要的认知功能之一, 它对个体适应环境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将抑制控制细分为反应抑制和冲突控制, 采用Go/No-go和Stroop任务从行为和脑电层面, 考察了音乐训练与抑制控制能力的关系及其认知神经机制。结果发现:在行为指标上, 音乐训练组比控制组的Stroop干扰效应更小, 但两组被试在Go/No-go任务表现上没有差异。在脑电指标上, 在Go/No-go任务中音乐训练组的N2差异波和P3差异波波幅(No-go减Go条件)显著大于控制组, 在Stroop任务中音乐训练组的N450差异波波幅(不一致减一致条件)也显著大于控制组, 但两组被试的SP差异波波幅(不一致减一致条件)无显著差异。结果表明:音乐训练组被试在反应抑制任务中可能具有更强的冲突监控和运动抑制能力, 在冲突控制任务中也具有更强的冲突监控能力。本研究从电生理的层面反映了音乐训练与抑制控制能力的提升具有一定的关联。  相似文献   

4.
任务转换训练是提高个体执行功能的方法之一。学者们采用不同的任务范式进行任务转换训练。研究结果发现, 任务转换训练可以降低个体的转换代价、提高其他认知任务的绩效。训练效果可以维持一定的时间。但是, 也有研究未发现明显的迁移效果和维持效果。年龄、其他执行成分的参与度、认知灵活性和策略可能会影响训练效果。任务转换训练可能通过提高个体解决任务设置冲突的能力、提高与任务转换相关的额-顶脑网络的参与程度以及建立自下而上的自动控制来提高个体的转换能力。未来研究应当对现有研究方法和程序进行标准化, 从执行功能整体与分离的结构特征角度看待任务转换训练, 寻找更为灵活的训练手段, 如tDCS技术。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挫折情境下自我肯定对执行功能的影响,创设挫折和非挫折情境,采用价值观自我肯定干预,通过Stroop范式和2-back范式分别测量抑制控制和工作记忆的刷新能力。结果发现,挫折情境下的Stroop任务和2-back任务反应时均高于非挫折情境;挫折情境下自我肯定组在Stroop任务和2-back任务上的反应时均显著低于非自我肯定组,而非挫折情境下两组的反应时没有显著性差异;Stroop效应量在情境与肯定条件上的交互作用不显著。结果表明挫折降低了执行功能的任务表现,自我肯定干预能够改善挫折情境下执行功能相关的任务成绩,促进了个体对工作记忆任务的刷新能力和Stroop任务的认知表现,但对抑制控制能力的改善没有明显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研究结合问卷法和实验法测量个体的认知控制水平,考察中国文化背景下媒体多任务行为与认知控制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媒体多任务程度越高,个体在日常生活情境与实验室情境中的抑制控制能力均越低;媒体多任务程度越高,个体日常生活情境中的认知灵活性和工作记忆能力越低,但与实验室情境中的认知灵活性和工作记忆能力无显著关联。研究支持了注意分散假设,表明频繁进行媒体多任务会损害个体的认知控制能力。  相似文献   

7.
为考察正念对睡眠质量与日间警觉性的影响,本研究将参与实验的被试分为正念组与控制组,在八周训练前后,采用五因素正念度量表(FFMQ)、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与精神运动警觉性测试(PVT)进行测量。结果显示:(1)正念组的后测FFMQ得分显著高于前测,后测PVT任务反应时、反应延迟数与完成任务的疲劳自评差值显著低于前测,控制组前、后测无显著差异;(2)正念组的前测PSQI睡眠障碍维度得分显著高于控制组前测,而两组后测差异不显著。研究证明,正念训练可以提升个体正念水平与日间警觉性水平,并一定程度上改善个体的睡眠质量。  相似文献   

8.
镶嵌图形测验、框线测验和认知偏差任务是目前国际上常用的三种场相依/场独立的测量工具。该研究发现:1)在框线测验中,个体不受背景信息干扰的能力,与整合背景信息的能力存在显著正相关关系;2)执行镶嵌图形测验愈佳者,执行框线测验的绝对任务与相对任务也愈佳;3)但认知偏差任务与镶嵌图形测验以及框线测验均无相关关系。因此,个体在感知过程中对场的利用,与其在推理决策过程中对场的利用,很可能是两个独立的心理过程。此外,由于镶嵌图形测验与智商测验有相关,框线测验可能更适合于跨文化心理学中对场相依/场独立概念的测量。  相似文献   

9.
测量能力是儿童早期数学认知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其中直接比较和非标准测量能力作为儿童早期测量能力发展的主要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代表着儿童早期测量能力的发展。本研究对92名3岁儿童的测量能力进行了为期一年的追踪研究,结果发现:(1)在3~4岁期间,儿童直接比较测量能力和非标准测量能力均得到显著发展,但直接比较测量能力的水平提高得更快;(2)儿童直接比较测量能力的年龄主效应、任务主效应以及年龄和任务的交互效应显著;(3)儿童非标准测量能力的年龄主效应和任务主效应均达到显著水平,非标准测量单位应用能力的水平显著高于非标准测量单位形成能力的水平。  相似文献   

10.
为了考察数学焦虑对儿童数量表征表现的可能影响及认知抑制的潜在调节作用,选取70名小学三年级儿童(高焦虑组36人,低焦虑组34人)为被试,在对抑制条件进行操控的情况下,要求其完成符号、非符号数量表征任务。结果发现,被试在两种数量表征任务中均出现距离效应,与符号数量比较任务相比,高焦虑组在非符号数量比较任务中的正确率显著低于低焦虑组,且高焦虑组表现出了更强的距离效应。鉴于非符号数量比较任务更能反映出个体近似数量系统(ANS)的敏锐性,上述结果意味着高数学焦虑儿童的数量表征更不精确,其在相对复杂问题上较差的表现或许源于基本数量能力缺陷。本研究还发现认知抑制能够调节数学焦虑对个体非符号数量表征的影响,抑制条件下高低焦虑组儿童在正确率指标上的差异大于非抑制条件,抑制条件的设置提高了个体对工作记忆资源的需求,此时焦虑情绪对认知资源的消耗会造成任务所需资源的不足,进而削弱高焦虑个体的认知效用。  相似文献   

11.
王婷  植凤英  陆禹同  张积家 《心理学报》2019,51(9):1040-1056
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具有广泛的促进效应。本研究结合执行功能的三个成分(抑制控制、工作记忆和认知灵活性), 在我国民族音乐背景下, 匹配实验任务的视觉和听觉形式, 探讨侗歌经验对侗族中学生执行功能的影响。结果表明, 侗歌组被试在抑制能力和刷新能力上显著好于侗族非侗歌组被试和汉族被试, 这一优势在视觉任务中和听觉任务中均存在, 说明侗歌经验产生的认知优势具有跨感觉通道的普遍性。侗歌组被试和侗族非侗歌组被试的转换能力差异不显著。侗族非侗歌组被试的抑制能力和转换能力好于汉族被试, 这体现了语言和音乐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12.
选取《科学创造力量表》筛选出高、低科学创造力个体各20名,通过完成经典Stroop色字干扰抑制任务,探讨高、低科学创造力的个体抑制机制的差异。结果发现:在Stroop色字任务上,无论是高科学创造力组还是低科学创造力组,都出现了Stroop干扰效应,但低科学创造力组的Stroop效应更明显;高科学创造力组在字色不一致条件下的错误率显著低于低科学创造力组,但是两组被试在Stroop任务反应时上差异不显著。本研究结果提示高科学创造力个体的认知抑制能力强于低科学创造力个体。  相似文献   

13.
精细动作技能指个体主要凭借手以及手指等部位的小肌肉或小肌肉群而产生的运动, 它可以为个体提供认知经验, 丰富认知对象, 进而促进个体对事物本质的认识。当个体需要将认知资源-注意在两个或多个任务之间进行分配时, 熟练的精细动作可以节省注意资源, 为高级的认知任务更好地服务; 精细动作与认知在发展中不断相互促进, 有些动作是某些认知习得或认知练习的先决条件; 精细动作技能可以预测小学低年级的学业成绩, 尤其是阅读和数学成绩。精细动作技能和认知发展的关系具有大脑神经发育基础, 它们在某种程度上共享相同的脑区, 如小脑和前额叶。因此, 某些认知损伤的病症可以通过精细动作的训练而得到改善和治疗。  相似文献   

14.
音乐训练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当今社会中, 越来越多的儿童接受音乐训练, 试图通过音乐训练提高认知能力。针对认知活动中的语言能力、空间能力以及数学能力, 探究音乐训练与认知能力的关系, 试图为音乐教育提供实证依据。研究结果表明, 尽管音乐训练与认知能力的关系较为复杂, 但是, 音乐训练与个体的语言知觉和产生能力以及空间视觉化能力都存在正相关, 且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提高这些认知能力。  相似文献   

15.
认知储备是指个体自适应利用神经网络对不断增加的脑损伤进行补偿的能力, 它能显著影响个体的生理功能、认知功能和行为结果。当前有关认知储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认知储备的测量及其在认知老化研究中的应用方面。现有研究尽管已在认知储备的测量及其与认知老化的关系上取得越来越多的共识, 但在诸如认知储备测量的标准化、认知储备与认知衰退率、认知储备与脑病理的关系等问题上还存在较大争议。未来研究除应进一步标准化对认知储备的测量, 进而探讨认知储备的病理机制, 还应关注认知储备对老化的干预研究。  相似文献   

16.
李晴  陈安涛 《心理科学》2018,(6):1318-1324
视频游戏是一类需要借助视听设备并基于一定剧情进行操作的游戏。先前研究大多关注暴力视频游戏对攻击等负面行为的影响,但本文着重探讨视频游戏对个体认知能力的积极影响及内在神经基础,以辩证看待视频游戏对个体心理和行为的作用。本文对前人研究归纳梳理发现,视频游戏训练能使个体认知能力得到持久改善,同时论述了视频游戏中脑神经基础和奖赏预期对认知能力的调控作用。未来研究应在规范视频游戏训练技术的基础上,用其干预靶脑区以提升个体特定脑功能。  相似文献   

17.
情绪复杂性:探讨情绪功能的新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情绪复杂性指个体情绪体验的多样性、广泛性和深刻性。可从情绪觉察能力和混合情绪两个角度测量情绪复杂性。情绪复杂性既受个体注意分配能力, 社会认知技能和某些人格特质的影响, 也与所处情境密切相关。此外, 情绪复杂性还存在年龄与文化差异。维持情绪复杂性对个体的认知功能和身心健康有重要意义, 如增加个体的环境适应能力和帮助个体从压力中更快恢复。正念训练和情绪聚焦疗法是两种增进情绪复杂性的心理干预手段。  相似文献   

18.
本研究旨在探讨权力和观点采择之间的关系,以及不同类型的权力动机在其关系中可能起到的调节作用。实验通过图片故事练习测量被试的权力动机,使用语义启动法和书写经历法唤起被试的高低权力感,最后要求被试完成认知观点采择任务和情感观点采择任务以考察其观点采择表现。结果发现:(1)在认知观点采择任务中,权力和权力动机的主效应显著,低权力者比高权力者的认知观点采择更好;(2)在情感观点采择任务中,权力和权力动机的主效应不显著,说明权力不可预测情感观点采择;(3)两类任务中不同类型的权力动机在权力与观点采择的关系中均显示出显著的调节作用,相比于个人化权力动机为主的个体,社会化权力动机为主的个体的观点采择表现更好。  相似文献   

19.
通过操纵背景任务的认知负荷与提示所在的时段位置,考察提示能否通过影响个体对时间性前瞻记忆的认知控制来促进其任务表现。结果发现提示显著提高了前瞻任务的正确率。内部控制方面,高认知负荷下10分钟处提示显著提高了前瞻干扰量;外部控制方面,高、低认知负荷下6分钟和10分钟处提示均显著增加了时钟查看次数。这表明提示能够通过提高个体的内部和外部控制水平促进前瞻任务的表现,但其影响效果受到认知负荷和提示位置等因素的调节。  相似文献   

20.
正念训练的去自动化效应:Stroop和前瞻记忆任务证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显示正念训练对心理认知和健康有改善作用, 但少有研究用认知实验进行检验并探讨心理机制, 本研究将正常成人分为正念(训练)和对照组(等待)、使用Stroop任务和前瞻记忆任务, 进行前、后测考察。结果发现, 两种任务正念组后测反应时均低于前测, 且不一致条件下更显著, 对照组无差异。对前瞻记忆前后进行中任务的差值进行前、后测比较发现, 对照组后测显著小于前测, 正念组差异不显著。结果表明, 正念训练促进了Stroop和前瞻记忆任务的完成, 起到了抗自动化干扰、及阻止随任务熟悉加工更为自动化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