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引发的公共危机背景下,涌现出大量个体叙事。从叙事学、叙事医学、医学人类学等学科领域的视角出发,对个体叙事特征进行梳理:叙事者身份与被叙维度的多元化,对疫情体验不确定性的回应,叙事命题的情感价值,人性基本需要与现实构成的矛盾等。在特定时代背景下,个体叙事作品的传播增强了医学相关主体之间的关系,同时这些作品彰显的价值观也与医学人文教育的目标相契合。开放、包容,充满反思精神的叙事行为与路径,有助于人们于灾难降临时寻找生命意义,创建身份归属。  相似文献   

2.
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ronavirus disease 2019,COVID-19)为背景,总结归纳出此次疫情下各类人群个体心理反应的特点。COVID-19疫情事件对个体的心理影响因素较多,为深入了解,应从个体心理应激的角度、群体心理对个体的影响以及个体心理与群体心理交互作用等多个层次进行分析。针对疫情下个体和社会心理的特点,积极社会心理培育应从重视全民心理健康教育、注重舆论引导、发挥文化的软实力作用及构建社会心理的舆情数据库等方面开展工作。  相似文献   

3.

叙事医学为人文社会学科介入医学范畴提供了建构性方案,使技术至上的医疗实践逐渐转向重视患者个体的生活价值、痛苦关怀的人文实践,对于医患主体间的鸿沟消弭、理解改善具有独到之处。然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视角下,依然需要对西方语境中的叙事医学方法论进行审慎反思,尤其是要考虑国别体制下的文化差异与社会现实,避免造成简单化搬运与应用。在扎根中国本土情境的基础上,探索适应我国的医疗卫生实践、构建和谐医患环境的叙事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4.
疾病不仅仅是一个生物过程,而且还是一段经历,可能对人的一生都会产生影响。然而,在这样一个技术被广泛应用的时代里,医生通过与患者的对话——"叙事"去了解并缓解其疾痛已然成为一种奢侈。本文旨在通过综述叙事医学的起源及发展历史,探讨叙事与医学的相关性及可能的应用,并对叙事医学的发展方向及未来的医学景象作出展望。此外,还将"叙事"中折射出的临床医生角色功能归纳为五个要素:不只有循证,还说故事;不只谈疾病,还需整合;不只讲科学,还给关怀;不只能严谨,还会沟通;不只顾功能,还重意义。  相似文献   

5.
在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防治措施中,感染的婴幼儿、儿童与养育者的隔离措施一直受到社会各界关注。在一些国家和地区,患儿与养育者按照分类收治的原则被分开隔离。这一措施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阻断病毒的传播,但也需综合考量隔离措施对孩童及养育者在心理、生理上的影响。文章从依恋理论、调查研究、追踪研究及生物实验研究证据几方面阐述和讨论分开隔离可能给孩童及养育者带来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通过系统分析心理咨询和心理热线服务的相关研究,探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开展心理热线服务的优势与伦理问题。心理热线服务与传统的面对面咨询方式相比,具有受众范围广、保密性强、容易获得、来访者在咨询过程中注意力和控制感更强以及安全性更高等优势。疫情期间开展的心理热线服务的相关问题,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心理热线咨询师的资质认证;心理热线中的知情同意;心理热线的保密问题;心理热线的适用性。只有遵守伦理守则,才能更好地通过心理热线服务帮助他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两个叙事医学案例的详细分析试图表明,叙事医学兼具理论与实践的双重特性,它所企图构建的“医患共同体”不仅可以通过促进医患沟通而使患者在当下获得更有尊严、更高质量的医疗服务,在更深意义上,它可以帮助医者“看见真实之人:从恻隐之心到相互成就”、“看见平等之人:从视域融合到人格认同”。通过体验病人的痛苦从而超越技术主义与“知识-权力”的认知局限,弥合医患分裂,提升甚至成就医者自身,推动实现医学的至高价值。  相似文献   

8.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压力使得全球青少年焦虑、抑郁、创伤后应激障碍的患病率和严重程度增加。对国内外相关文献综述发现,青少年面临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相关压力源包括对感染与患病的恐惧、日常生活方式的剧变、防控隔离与社会孤立、社会支持系统遭到破坏等。这些压力源与个体易感性因素和社会脆弱性因素交互作用,协同影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未来研究可抓取疫情不同阶段青少年心理反应的纵向数据,探查诸多压力源的累积叠加效应,开展社会脆弱性群体与普通青少年间的比较性研究,为制定个性化的心理干预措施和有效的公共卫生政策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9.
以外科医生视角探讨叙事医学在泌尿外科临床实践过程中存在的困境和挑战,并结合叙事医学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平行病历、精细阅读等),寻求解决叙事医学本土化和推广困难的路径。目前,国内外科叙事医学存在的主要问题有:对叙事医学理念关注和重视不足、叙事医学师资力量薄弱、缺少高水平叙事医学教育平台和教育目标等。通过培养叙事医学理念、丰富叙事医学教学资源和建立叙事医学训练体系等多种方法和手段,培养外科医生的叙事能力(共情能力、反思能力等),加快叙事医学理念在外科学领域的普及推广,改善医疗服务质量。  相似文献   

10.
在叙事医学和医学人文的情感转向这两大理念基础上,提出将医学叙事文本按照创作方式分为虚构疾病叙事和非虚构疾病叙事两大类型,按照作者身份分为文学疾病叙事、自我病情书写和医生病理书写(平行病历故事)等,并提出将元病历叙事作为医学院校叙事医学能力培养的重要阅读材料,在此基础上,增加阅读与某种具体疾病相关的叙事作品,如神经叙事,癌症叙事等。同时探讨如何将叙事学基本知识融入疾病叙事阅读中,切实引导医学生提高医学叙事能力,达到医患视域融合和医患沟通效果最佳化。  相似文献   

11.
基于现象学取向的心理学研究,将生命故事呈现作为主要研究对象,聚焦个体叙事的微观心理,为维护公共卫生事件中的一线医护个体的身心健康与预防应激障碍提供参考框架。使用叙事心理学“部分—内容”分析方法,在新冠疫情期间援鄂抗疫护士的日记中,选择高心理弹性叙事的典型个案进行研究,发现应对身心压力的心理弹性的动态过程:一线环境的5种压力源引发个体产生5种身心负性反应,由外部环境、个体内部及二者互动的3个维度、13个类别、29个弹性因子共同提供保护。援鄂护士心理弹性具有三维度结构,以及回避、问题中心、情绪中心、文化4种组合的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2.
伦理程序是做出伦理决策与辩护、进行伦理审查与评价等道德决断的行为过程;程序伦理是具有一定时空顺序地做出伦理决断的行为过程伦理,保证人们遵循"应该做什么"和"应该如何做"等道德规范的伦理,有利于道德规范和实质伦理的实现。国内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遭遇或引发了积极防控是否应该和值得,防控措施限制人们的权利是否适度,卫生资源到底应该如何公正分配等大量的伦理难题。破解这些难题,程序伦理要求通过伦理行为决策、辩护、评价以及伦理审查等程序,并在程序中遵循公开与透明决断信息,沟通与协商决断措施以及评议与审查伦理决断的伦理要求。  相似文献   

13.
探讨叙事医学理论在日本医疗纠纷调解制度中的应用特点以及对我国的启示。日本医疗纠纷调解制度以叙事医学为理论基础, 不同于我国现阶段运用准法律性手段来进行医疗纠纷调解的思路。建议我国在医疗纠纷调解中, 建立和加强以叙事医学为支撑的前期调解工作, 让医生树立起与患者对话的本身就是治疗过程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医疗纠纷调解就是让患方接受突如奇来的严酷现实的过程, 医疗纠纷调解的目的不是"息诉罢访", 而是良好医患关系的修复。  相似文献   

14.
道德韧性是成功应对道德逆境的高尚道德操守。面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中华民族的道德韧性得以彰显,有效地遏制了道德创伤的发生;但社会个体道德韧性的缺失,也使得部分道德创伤不容忽视,如果任其恣意蔓延必将消解和冲击人们抗击疫情的道德情感和道德意志。抵御疫情中的道德创伤,必须在坚定文化自信中传承道德韧性,在应对道德逆境中塑造道德韧性,在探寻生命意义中升华道德韧性,在领导和权威人士履职尽责中激发道德韧性。  相似文献   

15.
国家健康权力是由国家行使的专为对社会民众或其他主体的健康权利进行权衡、协调和确认之力。它包括健康定义权、健康立法权、健康资源配置调节权等权能。国家通过权力认可健康概念、制定健康法律法规、协调健康人力和物力资源。在疫病态势下,国家健康权力在疫病防控、人员物资调配、疾病检测、疾病治疗等方面起着关键作用。在健康权力行使过程中,既受医学伦理原则的制约,又赋予"生命神圣"、自主、行善、不伤害、公正原则以新的涵义。  相似文献   

16.
Although psychological researchers have long studied the implications of major crises, the outbreak and spread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have confronted the global community of psychologists and psychological researchers with new challenges. This special issue contributes to the growing empirical literature on the immediate psychological implications of the COVID-19 pandemic. We present and discuss diverse work from authors that followed our call for papers in May 2020, shortly after the World Health Organisation declared COVID-19 a global pandemic. The studies focus on the early phases of the pandemic by addressing (a) implications of the pandemic for psychological well-being and mental health, (b) psychological effects of lockdown scenarios as well as (c) individual compliance with COVID-19 prevention and intervention measures. We conclude by highlighting the need for new research efforts, with a special focus on low- and middle-income regions, international research collaborations and cross-cultural research designs.  相似文献   

17.
Prior work and theory suggest many vulnerabilities, stressors, and adaptive processes shape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In the current research, we used machine learning to understand which constructs have greater predictive importance for perceived changes in satisfaction since the pandemic began and satisfaction over the prior week. In a large sample collected at the beginning of the pandemic (N = 1873; Study 1), relationship processes were most predictive, explaining up to 70% of variance in satisfaction. Feeling appreciative of one's partner and being satisfied with quality time spent with one's partner were consistently top predictors of satisfaction. We also examined whether these important predictors were associated with changes in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across the first year of the pandemic in a longitudinal subsample (N = 618; Study 2). Appreciation and satisfaction with quality time were associated with high and relatively stable relationship satisfaction over time.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