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医案作为叙事文本,可进行故事分析与叙事分析。叙事分析结果能够完善故事分析结果。叙事医学提出的细读方法是医学叙事分析方法的集大成者。为增加医案研读结果的完整度,借鉴叙事医学的细读方法,提出了分析医案“框架”、“形式”、“时间”、“情节”、“意愿”的方法,介绍了时间性、独特性、因果关系/偶然性、伦理性、主体间性特征等叙事医学概念对医案分析需求的启发。为了便于记录与规范医案叙事分析的过程,设计了医案叙事分析表。本研究丰富了医案研究方法,扩大了叙事医学细读方法的运用范围。  相似文献   

2.
在文献梳理和焦点小组访谈的基础上, 运用质性研究方法, 采用编码技术, 通过开放性编码、主轴编码和选择性编码, 识别出医学人文精神培育的主要路径, 即人文课程体系的构建与实践、医学专业课程中融入医学人文精神教育、临床实践中融入医学人文精神教育及其主要维度。提出了较为系统的、科学的医学人文精神培育路径体系。研究结论对医学院校人文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3.

主体间性源于哲学,是医学的叙事属性之一,与叙事医学关系密切。首先阐述了主体间性的概念和意义,肯定了主体间性在医学中的积极作用,接着分析了叙事医学与主体间性的内在联系,最后分析了叙事医学如何通过关注、再现和归属以及共情和反思实现主体间性。可以说,实践叙事医学是实现主体间性的有效方式,更有利于达成医患双方民主、平等、和谐基础上的相互尊重、理解、沟通和交往,弥合医患分歧,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

  相似文献   

4.

对2021年1月~10月15名接受过为期2个月叙事护理的晚期肺癌化疗患者进行半结构式深入访谈,采用内容分析法归纳提炼主题,共归纳出3个主题:疗愈身心(减轻心理痛苦、缓解身体症状);改变认知理念(对疾病的接纳、对自我意识的强化、自我反思);提升生命意义感(征服对死亡的恐惧、支持性关系、浸入式意义体验)。在晚期肺癌化疗患者中实施叙事护理,能够从身体-心理-社会-精神四个维度促进患者成长,为肿瘤末期患者生命意义感的提升提供了新视角。

  相似文献   

5.
医学界已经意识到现代医学的非人性化倾向,以患者为中心的生物心理社会的医学模式已经被广泛接受和认可,叙事医学应运而生。但是叙事医学存在空壳化的危险,而平行病历的出现使叙事医学出现新的转机。推行平行病历能够结束病历的千人一面,有利于增加医生对患者的共情和对诊疗过程的反思,能够促进良好的医患沟通,缓解紧张的医患关系等。但推行平行病历存在潜在的伦理问题,应该用医学伦理学不伤害、尊重、有利、公正四原则为指导,在书写平行病历的前期、中期和后期规范书写行为,使平行病历更好地发挥作用。本文从医学伦理学的视角来讨论平行病历,是对叙事伦理学本土化的一次尝试。  相似文献   

6.
7.
深入了解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患病前后对吸烟行为的情感体验并探讨其维持吸烟行为的原因。采用质性研究中的现象学研究方法对16名急性心肌梗死患者进行深入访谈,并对资料进行收集和分析。多数患者对吸烟行为与疾病的相关性认知模糊,患病后有戒烟动机,但正负性情感交错;维持吸烟行为的原因大致包括:尼古丁上瘾引发的戒断症状、认知局限和心理、社会因素。医护人员应重视患者对吸烟行为的情感体验,从认知、心理、环境和社会多维度干预,提供全方位的戒烟指导,帮助患者加强戒烟动机。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临终个体照顾者的经历进行叙述,尝试通过叙事医学实践深入认识、吸收、解释和回应临终个体照顾者的故事,聆听临终个体照顾者被科学话语所排斥的声音,通过交流加强临终个体照顾者的优质体验。关注癌症晚期病人家属的问题。基于对癌症临终病人家属的深度访谈后发现,对这些个体经历分析发现,癌症晚期病人家属经历了5个阶段的哀伤旅程:宣判癌症晚期、癌症病人的病情告知、临近死亡、亲人死亡、复杂的哀伤。  相似文献   

9.
叙事医学是叙事文学与医学的结合,用叙事能力来实践的医学,即医方对患方的病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故事进行描述、阐释并为之感动。叙事医学正是通过培养医务人员的叙事能力,提高医者对患者的理解、共情、亲和能力及其对自身医疗行为的反思,给予患者充分的慰藉和照护。急诊医学的载体急诊科有着激烈的矛盾冲突和丰富的感人故事。所以,急诊医学与叙事医学有着天然的血脉关联,叙事医学的引入会让急诊医护更加同情、理解、体贴每一位独一无二的患者。同样,以急诊科为土壤的叙事医学会有更多感人至深的故事呈现,该学科会得到更快更大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正为进一步促进叙事医学在我国的发展,2018年3月31日,由医学与哲学杂志社、《健康报》社、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和北京大学医学人文研究院联合主办的叙事医学座谈会在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召开。来自全国的60多位对叙事医学感兴趣的临床医生、人文学者、博硕士研究生参加了此次会议,另有《医学与哲学》杂志、《健康报》、《中国医师论坛报》、《中国卫生影像》杂志、北京电视台《我要当医生》栏目5家媒体出席  相似文献   

11.
在叙事医学和医学人文的情感转向这两大理念基础上,提出将医学叙事文本按照创作方式分为虚构疾病叙事和非虚构疾病叙事两大类型,按照作者身份分为文学疾病叙事、自我病情书写和医生病理书写(平行病历故事)等,并提出将元病历叙事作为医学院校叙事医学能力培养的重要阅读材料,在此基础上,增加阅读与某种具体疾病相关的叙事作品,如神经叙事,癌症叙事等。同时探讨如何将叙事学基本知识融入疾病叙事阅读中,切实引导医学生提高医学叙事能力,达到医患视域融合和医患沟通效果最佳化。  相似文献   

12.
当代身体理论突破了传统二元叙事的桎梏,展示了心灵的肉身化和身体的灵性化双重进程。在所谓的双重进程中,一方面,肉身矛盾取代了身心对立,另一方面,身体观念经历了解构和重构。然而,双重进程说的逻辑自洽性受到了挑战。身体没有意识的情况或不可知,意识没有身体的情况却就在生活世界之中。身体理论难以协调作为存在之基础的实体性身体与社会话语建构性身体之间的矛盾。因而,身体理论的研究应该正视身体的工具价值、关注身体理论的下行兼容性、理解身心二分的意义、承认身心非对称性。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中医大学生对叙事医学的认知现状、叙事医学能力培养前景与途径的看法,对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医临床方向学生进行全样本量问卷调查。结果显示,中医学生对叙事医学有自发应用,但缺乏理论知识,且认知情况与年级、学制、实习经历呈正相关。叙事能力的培养应紧密联系临床实践,通过增加疾病叙事文本阅读、反思性病历书写,突出中医学习的实践感悟特性,有针对性地开设文化专题讲座,丰富阅历,产生共情意识,提高叙事能力。  相似文献   

14.
质性研究中编码者信度的多种方法考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徐建平  张厚粲 《心理科学》2005,28(6):1430-1432
质性研究中检验编码者信度的方法有归类一致性指数、编码信度系数、相关系数、中位数检验、概化系数等。基于教师胜任力访谈数据集,对编码者信度考察结果表明,归类一致性指数和编码信度系数受相同编码数影响而不稳定,相关系数受数据类型制约,中位数检验受研究设计影响,概化系数则受编码者和编码项目的数量影响。研究中须合理选用。  相似文献   

15.
正医学是技术也是艺术,专业技术与人文关怀缺一不可。近代医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却带来了科学与人文的断裂,技术与人道主义的疏离,使医疗前进的轨迹偏离了医学诞生之时的初衷。医生只关注病而忽视了生病的人,对患者痛苦的忽视不但影响了医患关系,更降低了医疗的质量。值得庆幸的是,富于人文情怀的医学家们意识到了人文精神的缺失对医疗的负面影响,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呼吁医学人文精神的归位,叙事医学也在这个时候应运而生。  相似文献   

16.

叙事医学可以作为大学教学医院进行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手段。医学院可以进行细读训练,进入临床后,通过阅读和书写平行病历培养医学生的叙事能力。临床带教教师在医学人文教育中具有关键的示范作用,通过叙事性问诊、用叙事的方法与患者和家属建立关联,用叙事方法协助患者和家属做出临床决策,以及提供案例、点评升华其中的价值元素等叙事性带教方法,实现医学人文教育的言传身教, 这也是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相似文献   

17.
近年来,我国叙事医学的应用和推广取得了较大的进展,在叙事医学教育和临床应用方面的实证研究初步证明了叙事医学模式在提高医学生和医务人员的共情水平、人文素养方面的有效性,以及对患者生理、心理、社会各层面健康指标的提升作用。我国的叙事医学已经从早年的理论引进和应用推广逐渐步入实证验证阶段,但其本土化应用和推广还存在理念、制度、实操等方面的瓶颈,因此,提出大健康视野下资源取向的推广路径,从中医文化资源、医学生课程资源、医务工作者心理资源、社工组织资源等方面切入,探索以叙事为抓手的新时代医学人文融合的大健康赋能路径。  相似文献   

18.

叙事医学为人文社会学科介入医学范畴提供了建构性方案,使技术至上的医疗实践逐渐转向重视患者个体的生活价值、痛苦关怀的人文实践,对于医患主体间的鸿沟消弭、理解改善具有独到之处。然而,在中国式现代化的路径视角下,依然需要对西方语境中的叙事医学方法论进行审慎反思,尤其是要考虑国别体制下的文化差异与社会现实,避免造成简单化搬运与应用。在扎根中国本土情境的基础上,探索适应我国的医疗卫生实践、构建和谐医患环境的叙事医学模式。

  相似文献   

19.

首先,以叙事学、人类学、叙事医学三个学科领域的界定与分析来厘清叙事概念。其次,在此基础上指出叙事医学发展进程中存在的问题,包括医学教育与临床实践适应性不同、平行病历工具的运用不宜脱离临床情境、对反思性写作进行反思、对叙事走进医学的质疑与反思等。最后,提出中国叙事医学高质量发展的可能路径:叙事病历研究构成临床实践落地的重要起点、构建中国主体的叙事医学教育框架、跨学科多向度的综合实践意义重大等。

  相似文献   

20.
循证医学在临床中的推广应用虽已取得了一些成绩,但其仅关注于疾病诊疗的技术层面的局限性也逐渐突显。叙事医学是近年来新发展起来的,在心理和社会层面给予患者更多人文关怀的新医学模式。叙事循证医学是叙事医学和循证医学两种理念和方法的相互渗透与有机融合,是有别于前两者的一体化了的新体系。叙事循证医学的实践需要遵循“叙事的循证化和循证的叙事化”两个原则。在此原则指导下的癌症治疗旨在针对癌症患者的“病痛”,利用多学科团队、新诊疗途径和疗愈判定指数,使患者在生理、心理、社会诸多层面均得到疗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