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先秦齐国实行"权力受限"的开明君主制度,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君主权力制衡思想。齐文化的君主权力制衡思想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以法制权、以权制权、以民制权、以礼制权。通过权力制衡,有效规范了君主权力的行使,促成了齐国"春秋五霸之首、战国七雄之冠"的强国富民地位。挖掘、阐发齐文化的权力制衡思想,对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2.
行政道德的失范及其治理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一、行政道德失范的原因与类型行政道德失范,是指行政权力异化,讲的是一个过程,指本来是行政主体按照国家利益至上的原则行使行政权力,但是发展的结果,却变成了异己的力量,超出了政府的控制,行政权力变成行政主体损害国家及公众利益、谋取私利的工具。行政道德失范...  相似文献   

3.
杨海文 《现代哲学》2008,(1):117-123
孟子的经权之辨包括两种权变智慧:一是"激进权智",一是"温和权慧".对不符合人之常情的礼仪规定行使否定性的做法,这种权变就是"激进"的;当他人不遵守礼仪规定,而自己却对礼经行使肯定性的做法,这种权变就是"温和"的.发人深思的是,行使"激进权智"所支付的成本有时可能是较"温和"的,而行使"温和权慧"所付出的代价有时可能是很"激进"的.对这一经权之辨进行生存哲学阐释,可以为现代人生提供某种智慧的支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孔孟原典关于"权"观念的论说和案例为基础,借用类型学的分析方法,对儒家重要范畴"权"加以整体考察。本文探讨之"权"观念,意指若干道德原则之间、规范之间、原则与规范之间的比较和评估。作为思维活动,"权"包含三个预设和四个构成要素。行权的内在准绳是"义",可以分为具体规范的损益、角色转换、取大舍小、诉诸更高原则等运用模式。它在促进思想创造、观念更新、制度建构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5.
洛克论有限政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照明 《学海》2011,(2):82-86
洛克从自然状态出发,运用自然权利和社会契约理论,论证了政府权力来源于人民的委托,政府的目的就是保护人民的生命、自由和财产,并提出了法治、分权和人民的革命权等一系列限制政府权力的原则。洛克的有限政府思想在今天依然具有深刻的理论和实践价值。  相似文献   

6.
监察机关与执法部门之间关系的宪法定位及其具体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学海》2019,(3):183-189
2018年修改后的《宪法》第127条首次增加了不确定的法律概念"执法部门"。《宪法》和《监察法》所确定的"执法部门"是指具有行政执法权和刑事侦查权的机关或者部门。从宪法意图来看,监察机关与执法部门之间具有互相分工、互相配合和互相制约的关系。这种关系体现在决定权和执行权、移送权和查处权、主办权和协助权这三对权力组合之中。在国家监察体制改革之后,监察机关与执法部门之间关系的完善方向是法律化、程序化和组织化。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监察机关与执法部门之间关系的宪法定位,并使之具体化。  相似文献   

7.
以哈尔滨医科大学任晓平实施的"换头术"为例,探讨在我国现有的伦理委员会伦理审查制度下,为何不经伦理审查,可以行"换头术"的缘由,包括了伦理委员会缺乏独立性、伦理审查中行政权力的干预和研究者对伦理审查的不重视。同时分析了伦理委员会工作现状中的不足。从而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制度、加强监督、提升能力、宣传教育和提高认识。只有在伦理审查工作中优先行使伦理权,严格执行伦理审查制度,才能让伦理审查工作发挥其功效,将伦理审查真正地落到实处。  相似文献   

8.
最高权力的基本构件包含了政体权力模式的全部"信息",它不但决定了下级权力的结构,同时也决定了处理下级关系的原则,从而在整体上决定了政治体的权力结构模式.权力的输出与权力的模式相关,不同的权力模式会产生不同的权力行为和权力行为结果.不同于西方的三权分立,一元多立的权力架构中各种权力不具有制约与监督的当然属性,在彼此缺少权力关联链条,权力难于动态守衡的前提下,单设一种独立的法律监督权力,有利于权力的良性运行,在一元多立的权力架构下,专司法律监督的权能赋予检察机关行使,这是权力设置与运行的必然要求,也是各国综合各种因素选择的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9.
论权力分化的启、承、转、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权力是社会治理活动赖以展开的必要支持力量,一切社会治理活动都离不开权力,然而,在不同的社会治理模式中,权力的状况是不同的.农业社会统治型社会治理模式中的权力是一种混沌的权力,没有实现分化.到了工业社会,建立起了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社会分工在社会治理领域中也表现为权力的分工一协作关系,从而进入了一个权力分化的进程.与之相对应,出现了三权分立与相互制衡的理论规定.但是,权力的分化并不仅仅表现为立法权、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并立,在权力现实地发挥其功能的过程中,也分化为了抽象权力和具体权力,并通过职权而把抽象权力和具体权力统一到了一起.这一点是"三权学说"没有认识到的,"三权学说"所看到的只是抽象权力的三种形态.管理型社会治理模式在很大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建立在"三权学说"的基础上的,如果我们看到抽象权力与具体权力的分化,将会导向服务型社会治理模式建构的方案.  相似文献   

10.
尤尔根·哈贝马斯在其以《在事实与规范之间》为代表的一系列理论著述中,以道德和法律之界分为研究进路,提出了平等自由的权利、成员身份权利、基于法律的权利、平等参与权利、生活保障权利构成的权利体系.权利产生于商谈原则和法律形式的交叠,合法性只能来自于商谈原则.要使国家能够切实保护人的权利,就必需采取前后递进的调适措施,这可以依次概括为国家权力的充足性、国家权力的合法性、国家权力的分立性.在这个国家权力的调适过程中,商谈原则一以贯之.  相似文献   

11.
密尔把政府所能合法施用于个人的行政权力的性质和限度表述为一个基本原则,即"不伤害"原则."不伤害"原则对行政权力给予道德限定,既保证行政权力存在的正当性和合法性,又要求政府在不侵犯个人自由权利的基础上,承担起政府建设性的公共职能."不伤害"原则为行政权力在有为与无为之间确立了合理性限度.  相似文献   

12.
探讨了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患者对于治疗方法、医生、配合程度和治疗时间等方面如何行使选择自主权的就医心理,分析了患者选择自主权给临床及科研带来的阻抗等问题,提出在尊重患者选择自主权的同时,通过社会和医务工作者逐渐引导患者理性地认识疾病的本质,达到医患双方意志高度协调与统一,从而促进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13.
现时学界普遍以"灵活性"来诠释"权"之内涵,但通过对《孟子》原文案例的分析,笔者认为,孟子"权"之内涵应为一种实践智慧。"权"是使"经"由抽象走向现实的实践方式。在此基础上,孟子"权"思想的内在品质、抉择原则及价值原则得以明晰。孟子"权"之价值原则,合而言之就是"仁",分而言之就是以本心为代表的生命价值,以亲亲为代表的伦理价值,以尧舜之道为代表的政治价值。  相似文献   

14.
自孔子在《论语》中开始阐述这一问题伊始,经权关系便成为儒家在道德、政治哲学中最高且最为难以把握的一项原则。这一原则在《春秋》中便广为使用,而"原心定罪"与"功过相抵"则成了其中两条重要的评判标准。但自两汉以降,对于"权"的含义及经权关系的论争也在"反经"与"返经"间不断进退。由于行"权"之特殊性使得对于"权"之轻重的区分以及何人方可行"权"的问题也成为历代学者讨论的焦点所在。而"权"这一最为讲究变通的原则也终于非常完备地保持了它所应该保持的原则性。  相似文献   

15.
探讨了在心理治疗过程中患者对于治疗方法、医生、配合程度和治疗时间等方面如何行使选择自主权的就医心理,分析了患者选择自主权给临床及科研带来的阻抗等问题,提出在尊重患者选择自主权的同时,通过社会和医务工作者逐渐引导患者理性地认识疾病的本质,达到医患双方意志高度协调与统一,从而促进疾病的治疗与康复.  相似文献   

16.
精神病患者的自主权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由于疾病原因导致患者的自主权在行使过程中表现出不同于一般患者的特殊性.论述了精神病患者自主权的特殊性及其所涉及的三方面的伦理问题:行为能力、家属代理以及医生干涉权,并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包括行为能力的评估程序、医务人员的告知义务和干涉权的规范限制.  相似文献   

17.
当前我国行政伦理规范体系建设的软肋在于忽视道德对权力的有效约束,或者说,是社会主义行政伦理建设滞后。这必然导致权力行使的傲慢与冷漠,出现与社会主义本质要求不相适应的行政行为与现象。道德的本质和功能决定道德可以约束权力。因此,在行政伦理规范体系建设的过程中,既要对法制监督、社会监督等"硬监督"体系予以足够重视,还要重视发挥道德的"软监督"作用,引入和培育道德因素,发挥道德对公共生活和公共秩序的引导、调适和规范功能,促使权力主体由他律走向自律,实现权力主体他律和自律的统一。因此,建设市场经济体制下社会主义行政伦理规范体系,促进政治法律制度和行政人员的道德化,对于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从医疗卫生资源微观配置视角分析,处方权是一种资源配置权力,属于公权力。主要分析了医生处方权的权力来源、医生处方权的职权性质和医生处方权的源权力属性。鉴于此,建立处方权独立行使的保障制度与处方权规范行使的程序控制制度可以有效规范医生处方权的行使。  相似文献   

19.
从医疗卫生资源微观配置视角分析,处方权是一种资源配置权力,属于公权力.主要分析了医生处方权的权力来源、医生处方权的职权性质和医生处方权的源权力属性.鉴于此,建立处方权独立行使的保障制度与处方权规范行使的程序控制制度可以有效规范医生处方权的行使.  相似文献   

20.
张君劢以中国传统家国天下及注重人格尊严等思想为其思想"前见",在理论上选择性地吸收了洛克、卢梭、康德等思想家的人民主权、天赋人权及自由意志等思想,从批判专制政治开始对民主政治进行反向的证成;对人民主权——最高政治权力应来源于人民的同意与授权和宪政自由——政治权力行使应该受到宪法的制约、保障人民的基本权利两个最基本的问题,进行了基于权利论与功利论的双重路径的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