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组织诚信:超越个体品德的组织伦理和行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丽君 《现代哲学》2005,(4):105-112
由于市场经济活动中的交易行为更多是组织层面的行为,企业组织诚信相比较于个体诚信来说对社会公众就具有更广泛和更普遍的影响。本文辨析了组织诚信与个体诚信的异同,指出组织诚信是组织作为社会环境中的道德行为者,自觉遵守商业经营的一系列价值和伦理规则。文章揭示了组织诚信的作用,以及它成为组织战略性资产的定位,并进一步提出了建设组织诚信的基本路径。  相似文献   

2.
舒跃育  石莹波  袁彦 《心理学报》2019,51(9):1068-1078
在学科的主流叙事中, “科学性”被视为心理学的基本特征。长久以来, 实证主义的方法论为心理学提供了学科精神内涵。具体而言, “操作性定义”和“证伪标准”成为了心理学“科学性”甚至知识的合法性的判断标准。可心理学的这个方法论基础存在几个方面的问题:首先, 并非所有的科学概念都可以给予操作性定义; 其次, 全称存在命题和统计规律无法经验证实和证伪; 其三, 共有的自然科学方法不足以体现心理学的独特价值。因此, 来自于成熟自然科学的方法论并不足以为作为独立学科的心理学奠基, 心理学背后的本体论承诺对本学科的方法选取有自己特殊的要求, 只有本体论承诺才能为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提供逻辑起点。重新反思心理学作为独立学科的逻辑基础, 对于解决学科分裂危机具有建设性意义。  相似文献   

3.
与纯粹的私利性非伦理行为不同,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是个体为了组织利益而实施的非伦理行为。探讨了伦理氛围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影响以及道德辩护的中介作用。实证研究结果发现,自利型、关怀型伦理氛围分别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具有正向影响,规则型伦理氛围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具有负向影响,道德辩护分别在三种伦理氛围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关系间具有部分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4.
亲组织的非伦理行为(unethical pro-organizational behaviors,UPB)指员工为了其所属的组织利益而从事有违伦理的行为。研究探讨了组织承诺与UPB的关系,以及道德认同在其间的调节作用。研究发现,组织承诺与内化道德认同、象征化道德认同对UPB的影响存在三元交互的关系;组织承诺对UPB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低内化道德认同/高象征化道德认同者中。  相似文献   

5.
彼彻姆和查瑞斯的原则主义是现代生命伦理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伦理分析进路,它在得到广泛支持和认可的同时也遭到越来越多的批评.有关彼彻姆和查瑞斯原则主义的争论凸显出道德境遇在生命伦理分析中的重要性,同时也暴露出彼彻姆和查瑞斯原则主义认识论和方法论上的一些弱点.尽管如此,彼彻姆和查瑞斯原则主义基于自身的一些合理性与必要性仍有可能在未来的生命伦理学领域以不断改进了的形式发挥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6.
和谐伦理的现代需求与组织伦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社会的伦理危机是由现代性伦理需求的供给不足所导致的.传统道德哲学不能满足有机团结的、远距离的现代社会及其行动结构所提出的伦理需求.伦理视阈中的组织,是实体性的道德责任主体和创生性的伦理实体.组织所具备的这两大伦理特征,能较好地承担现代社会的伦理需求.组织伦理的研究可以帮助解决现代社会的伦理危机,实现伦理和谐.  相似文献   

7.
由于现代科技伦理实体在现代科技发展进程中,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而对于现代科技伦理实体而言,能否协调其蕴涵复合型伦理关系,其运作能否有序,其对于人-社会-自然系统的影响力如何等,都须进行伦理评价;在对其进行伦理评价的过程中,还须坚持全面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和主体性原则等;而在评价现代科技伦理实体行为的善恶过程中,只有坚持动机与效果的统一、目的与手段的辩证统一,历史的评价其行为善恶,才能避免伦理评价的偏颇和不公,才能使得相关的伦理评价全面而公正。  相似文献   

8.

在新冠疫情肆虐全球,人类面对的疾病威胁日趋严重的背景之下,为应对由此产生的一系列问题,对公共卫生伦理学的探讨变得愈加必要。但如何定义“公共卫生”尚存在较多争议。旨在阐述对“公共卫生”的宽泛定义及意义,并对宽泛定义“公共卫生”所招致的三种主要批判进行分析与回应,进一步挖掘其伦理内涵与现实意义。同时也提出了对“公共卫生”持宽泛界定时值得注意并需要在未来努力解决的问题,为后疫情时代的公共治理提供有益参考。

  相似文献   

9.
中国文化中具有十分丰富的社会认知思想,其中包括通过非言语行为进行社会认知的思想。中国文化中非言语行为的社会认知,是指通过对认知对象的非言语行为的判断以达到对认知对象的了解过程,包括视瞻、言语、容止、颜色、声音、好尚等内容。中国文化中非言语行为的社会认知是典型的具有中国文化特色的社会认知,它以中国社会、中国文化、中国人的思维和生活方式以及中国语言特有的形式表现出来,既不同于西方的社会认知思想,也有别于现代社会认知的理念和范式,形成了独具特色、自成体系的中国人的社会认知心理思想。  相似文献   

10.
行为遗传学是试图定位与行为特性有关的特殊基因或基因组及了解基因与环境之间复杂关系的一种研究.行为遗传学是研究正常范围内的非病理变化,与人类疾病遗传学存在差异.行为遗传学研究面临许多伦理学问题,诸如,智力的遗传性,基因能否决定一切,生物社会学与人类文化评估,生命伦理学与行为遗传学的关系等,因此,对行为遗传学研究结果的阐述必须十分谨慎.  相似文献   

11.
企业求利行为的伦理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谋求利润最大化是企业实现自身价值的内在动力 ,也是在市场经济条件下求得生存和发展的客观要求。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生产力 ,是否有利于企业自身长远发展 ,是否有利于国家利益和社会利益 ,是衡量和判断企业求利行为是否合乎道德的根本标准。正确处理企业利益与国家利益、社会利益的关系是当前企业道德建设的重点  相似文献   

12.
基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亲组织”与“非伦理”双重特征,构建了一个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形成机制的交互模型。实证结果表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和工作不安全感不仅均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具有直接正向影响,两者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还存在一定的交互效应。个人-集体主义正向调节工作不安全感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因医疗活动所产生的“脱离人体的组织和器官”引发了医疗废弃物处置、器官移植、胚胎干细胞研究、病理研究标本等社会伦理问题。“脱离人体的组织和器官”尽管具有“物”的法律属性,但它们同时也是人的情感载体,因而具有伦理属性,从而应先从“人”这个角度来考虑。应该根据其有无传染性或病菌对“脱离人体的组织和器官”进行系统的归类划分。“脱离人体的组织和器官”在组织胚胎、生物化学、生殖免疫学等领域彰显重要价值,需要根据其社会危害性进行分类处置。  相似文献   

14.
基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亲组织”与“非伦理”双重特征,构建了一个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形成机制的交互模型。实证结果表明,领导成员交换关系和工作不安全感不仅均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具有直接正向影响,两者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还存在一定的交互效应。个人-集体主义正向调节工作不安全感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关系。  相似文献   

15.
程垦  林英晖 《心理科学》2019,(3):688-694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以社会责任型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组织道德性的线索,探讨其对组织认同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及其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直接影响。采用多层线性建模技术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社会责任型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时,组织认同正向影响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当社会责任型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高时,组织认同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没有显著影响;社会责任型人力资源管理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6.
程垦  林英晖 《心理科学》2005,(3):688-694
基于社会认同理论,以社会责任型人力资源管理作为组织道德性的线索,探讨其对组织认同与亲组织非伦理行为之间关系的调节作用及其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的直接影响。采用多层线性建模技术进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当社会责任型人力资源管理水平低时,组织认同正向影响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当社会责任型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高时,组织认同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没有显著影响;社会责任型人力资源管理对亲组织非伦理行为具有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7.
艾滋病高危行为的伦理分析与公共伦理政策选择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艾滋病迅速蔓延与高危行为有着密切的直接关联。艾滋病高危行为的产生与行为者的伦理态度、社会伦理态度又有着深刻的关联。从伦理学角度分析艾滋病高危行为,可以从源头上了解高危行为产生的内在动因。由此,从公共伦理政策构建的层面上对艾滋病高危行为提出干预,是有效预防艾滋病的重要途径和措施。  相似文献   

18.
论企业经济行为的伦理限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文兵 《现代哲学》2001,23(4):89-92
长期以来,在企业伦理建设方面,人们一直十分关注对企业社会责任的探究和研讨,却忽视了这种社会责任的根植土壤和“条件极值”,甚至将企业的社会责任搁置于企业追求自身利益合理合法的行为之上,没有真正寻找到企业经济利益增进与道德素质提高的切入点,其结果难免流于空谈,缺乏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德性伦理的复兴为伦理界注入了很多有价值的思想资源。致力于这个主题的人主要在关注亚里士多德以及新亚里士多德主义思想。米歇尔.斯洛特教授则认为,某种形式的以行为者为基础的德性伦理也已经有了真正的希望和可能性。因此,在这篇文章中,斯洛特教授详细阐释了以行为者为基础的德性伦理的可能性。作者详细分析了以行为者为基础的德性伦理的基本内涵、分析并反驳了各种可能的对这一思想的反对意见,论证了以行为者为基础的德性伦理的建构方法以及具体的应用性。  相似文献   

2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