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志愿者在安宁疗护/缓和医疗中承担着重要的角色与作用,目前我国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的团队建设、志愿者培训、评价、督导工作以及对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的支持尚不成熟,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项目由各机构分散管理运作。文章汇总国内外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相关研究结果,介绍了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项目的管理经验,包括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的招募、培训、督导、考核,志愿者团队的资金及行政管理,以及安宁疗护/缓和医疗志愿者及其团队面临的困难与压力及如何应对,以资我国借鉴。  相似文献   

2.
为了解安宁疗护对癌末患者家庭压力的实际缓解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本文对全国4 732例患者个案展开研究。结果显示,采取居家服务为主的安宁疗护是必要且有益的。应持续改进和推广全人照护服务,为癌末患者提供疼痛控制药物、定期电话询诊、护理指导以及心理舒缓行动。安宁疗护机构还应重视对患者家属/照顾者的服务支持,为有需要的患者家庭提供稳定和持续的义工服务,并引导患者家庭积极寻求社会资源。为最大限度地消解患者家庭的经济和心理压力,完善医保政策和推进社区医养结合等外部制度支持也是不可或缺的。  相似文献   

3.
从安宁疗护认知、接受安宁疗护和影响安宁疗护因素等方面,采取随机调查的方式,对贵州省遵义市和六盘水市不同职业、不同文化程度人群的安宁疗护现状进行调查,找出影响安宁疗护的因素,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与建议,以期为贵州省相关部门开展安宁疗护提供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4.
正首届"安宁疗护中的身心灵关怀"国际研习会于2018年9月14日~16日在河北省省会石家庄市隆重召开。本次研习会由河北省生活禅文化公益基金会和河北省老年医学会安宁疗护专业委员会共同主办,河北中医学院、柏林禅寺及北京赵州茶馆协办。目的是为了积极应对中国深度老龄化社会和肿瘤终末期患者增加带来的严峻挑战,探索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加的善终需求同安宁疗护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之间的矛盾,有效借  相似文献   

5.
研究采用Rodgers演化概念分析法界定心力衰竭(心衰)患者安宁疗护的概念,以提高医护人员对心衰患者安宁疗护的了解和重视,进而促进实践发展。研究系统检索中英文常用医学数据,根据相关标准纳入31篇文献,从概念的演化史、属性、前因、后果、同义词与近义词5个方面进行分析。心衰患者安宁疗护的4个属性为:以提高生命质量为目标的症状控制;以家庭为中心的整体性照护;多学科合作的系统性照护;强调沟通咨询的个性化照护。  相似文献   

6.
儿童社会支持系统── 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   总被引:23,自引:1,他引:22       下载免费PDF全文
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是由儿童及其周围与之有接触的人们(支持者),以及儿童和这些支持者之间的交往活动所构成的系统。国外从70年代末开始对儿童社会支持系统进行专门的研究,已从某些角度揭示了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的结构、功能、年龄发展特征,以及部分影响因素。我国目前还没有系统的儿童社会支持系统的研究。研究儿童社会支持系统对丰富和发展儿童心理学的基本理论、全面了解儿童并有效促进其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我们有必要在国内外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对儿童的社会支持系统展开进一步的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以2016年4月举行的全国政协双周协商座谈会为标志,最近两年安宁疗护已被不少业内人士所熟知。座谈会对"安宁疗护"一词做了如下阐述:"为患有不可治愈的疾病患者在临终前提供减轻痛苦的医疗护理服务",用以替代曾经比较流行但过于直白的"临终关怀"。易名的初衷是希望符合民众的心理认知,便于在整个社会推广安宁疗护的理念,同时与境外华文地区的文献接轨,方便学术交流。安宁疗护关乎患者的生命质量,关乎医学的价值取向和社会的文明进步,是一个事涉千家万户、影响民生的重  相似文献   

8.
安宁疗护是姑息治疗在患者终末期的具体实践,终末期患者的症状复杂多样,常见症状包括疼痛、呼吸困难、咳嗽咳痰、咯血、恶心呕吐等。症状控制是安宁疗护的核心,合理用药是症状控制的基础,终末期患者躯体、心理因素的复杂性和伦理背景给合理用药带来巨大挑战。安宁疗护通过缓解患者症状,可以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维护生命尊严,体现了医学的人文关怀。  相似文献   

9.
通过理论和实践经验对"安宁疗护"、"临终关怀"、"缓和医疗"和"姑息治疗"等相关概念进行梳理、辨析和界定,明确安宁疗护与缓和医疗在介入时间、服务对象、目的、内容、方式、结果及潜在风险等方面的差异,指出两者主要区别在于是否继续原发疾病的检查、诊断和治疗,并提出本土化安宁疗护与缓和医疗的准入标准和适用范围,目的是消除医务人员和民众对两种理念的混淆和误解,为宣传和推广相关服务提供借鉴,实现生命全周期的连续性服务。  相似文献   

10.
采用问卷自填法研究上海市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安宁疗护医生麻醉药品相关知识掌握的情况,为提升基层安宁疗护医生服务能力,更好开展安宁疗护工作提供参考依据。结果发现关于疼痛评估的题目正确率总体较低,动态评估、剂量换算、阿片类药物耐受定义等知识正确率最低。麻醉药品相关知识测试及格率与上一年度培训天数、职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所在区县有关。提示基层安宁疗护医生麻醉药品相关知识掌握不足。应加强针对性的知识培训;加强激励提升医生工作态度;适当给予郊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优惠政策,吸引优秀人才,均衡配置医疗资源。  相似文献   

11.
谵妄是安宁疗护患者常见的一组神经精神综合征,特别是终末期患者,与共病率和死亡率密切相关。给患者、家属、医护人员带来痛苦。对于谵妄管理中的药物治疗尚存在一些矛盾与争论,特别是在安宁疗护中的谵妄管理。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分析老年癌症患者灵性需求的评估量表,探讨适合老年癌症患者照顾模式。本文通过文献收集法与资料整合法发现,对于老年癌症患者灵性需求的评估,我国尚未有本土化灵性需求评估量表。而对于老年癌症患者的照顾,安宁疗护的居家照护和安宁共同照护比较能符合老年人的期待,且老年癌症患者对维持正常活动功能有需求,不希望被护士全权照顾。因此本文尝试提出将老年癌症患者剩余活动功能视为核心,以安宁居家模式为主导,安宁共照模式为补充,患者主/被动、护理人员部分补偿/全补偿的照顾理论模型。  相似文献   

13.
采用问卷法对551名中学生的学业压力源、社会支持系统对其应对策略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发现:不同的学业压力源类型及社会支持系统的不同作用方向分别对三种应对策略有不同的预测作用:(1)竞争压力对被动应对策略有直接影响,挫折压力对维持应对策略和主动应对策略有直接影响;(2)发展压力和任务要求压力通过冲突和惩罚等具有反向作用的支持系统间接影响三种应对策略,即具有反向作用的妨碍支持在发展压力、任务要求压力与三种应对策略间具有中介作用;(3)任务要求压力通过肯定与支持、陪伴、满意度等具有正向作用的支持系统间接影响维持应对策略和主动应对策略,即具有正向作用的积极支持在任务要求压力与维持应对策略、主动应对策略间具有中介作用。  相似文献   

14.
青少年社会支持系统发展特点的研究   总被引:11,自引:1,他引:10  
刘春梅  李宏英 《心理科学》2002,25(4):477-478
青少年时期是个体的生理和心理发生急剧变化的特殊时期,是他们从幼稚走向成熟,从家庭步入更广阔社会的重要转折期,身心的急剧成熟给青少年的社会关系网络带来了新的变化,生活中重要他人从父母扩大到朋友和教师。青少年从重要他人那里获得的社会支持具有可靠同盟、价值增进、工具性帮助、陪伴支持、情感支持、亲密感、自我揭露、冲突、惩罚和满意度等功能。不同来源的社会支持所提供的支持功能是不同的。母亲侧重于提供评价支持和情感支持,同伴侧重于工具性支持和陪伴支持,父亲、教师侧重于信息支持。进入青春期以后,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系统有什么新特点?是否存在年级和性别差异?本文旨在对青少年的社会支持系统进行年级性别的差异研究,以揭示青少年社会支持系统的发展特点,为进一步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5.
社会支持是一个具有复杂内涵的概念,对于癌症患者,应从接受和给予两个方面双向理解社会支持的概念,根据患者的情况提供个性化的社会支持,构建癌症患者四个层面的社会支持系统,并采取多样化的方法对癌症患者的社会支持系统进行研究,从而促使癌症患者能根据自身情况建立并有效利用社会支持系统.  相似文献   

16.
患者在临终过程中常常面临极大的身心困扰,安宁疗护为疾病终末期患者提供身体、心理、精神等方面的照护,帮助患者控制疼痛和缓解不适症状,提高生命质量。镇痛镇静是安宁疗护的首要任务,在治疗时应对患者疼痛状况进行鉴别、评估和分类管理,连续监测用药过程,及时调整药物种类和剂量。提前告知用药风险、满足患方需求能够有效避免医患矛盾。  相似文献   

17.
《学海》2014,(5):11-19
布洛维的社会学马克思主义主要议题有:马克思主义讨论四立场论、马克思主义核心理论不适用论、马克思主义"社会"概念缺失论、国家社会主义批判论、社会学马克思主义边界主题论、"想象的真实乌托邦"论等。这种理论表面上援引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若干原理观点,但在实质上与马克思主义社会学是两个完全不相等同的范畴。从对马克思主义立场、内容、形态,从社会与公民社会的区别与联系,从国家社会主义的正功能与反功能,从乌托邦与社会建设四个方面看,这种理论在相当程度上曲解了马克思主义,并对马克思主义及社会学做出了并不很令人信服的改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马克思主义社会(学)论域内的理论与实践成果,可以成为对社会学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与实践回应。  相似文献   

18.
恶性肿瘤尤其是临终患者,面临着躯体病痛、生理功能异常、精神心理压力及医疗经济负担等多方面的问题。肿瘤临床医生是癌症患者全程管理最主要的参与者,更多地将主要精力集中于肿瘤疾病本身的治疗,对于临终患者缺乏足够的医学人文指导下的"安宁疗护"工作。这既是医疗资源的浪费,也让癌症临终患者承受了许多不必要的痛苦。从医学伦理学的角度来看,患者的人格及尊严尽失。本文参考国内外相关文献,尝试从临床医生的角度就安宁疗护存在的问题、医生的定位、如何进行安宁疗护等方面进行综述和探讨,以期为医生临床实践提供一些借鉴和指导。  相似文献   

19.
女性道德素质关系到国民素质的提高与社会文明的发展。女性道德良好发展的保障是建立健全女性道德社会支持系统,从正式社会支持系统与非正式社会支持系统两个方面来提供女性道德建设的支持。具体应从政府、社会组织、学校与家庭教育以及男性的支持与认同几个方面来促进女性道德的建设。  相似文献   

20.
随着中国肿瘤患病率的不断上升,社会对临终关怀的需求也逐渐增大。由于我国基本国情、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与西方不同,援引自西方基督教的临终关怀理念与实践方法在中国的发展出现了许多问题。本文旨在从中国传统的儒释道文化中汲取智慧和经验,针对当前的问题,从死亡教育的开展、医护人员的培训、临终关怀机构的发展与社会支持等方面,提出相应的完善策略,促进我国临终关怀的本土化、体系化、制度化与社会化,希望为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临终关怀体系提供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