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是个体未来自杀意图、自杀行为以及长期心理障碍等问题的重要风险因素,了解能够预测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持续或停止的因素有助于为该行为的早期预防及干预提供新视角。基于Nock的整合理论模型,通过梳理国内外文献发现对青少年非自杀性自伤行为的持续或停止具有预测作用的因素主要集中于生理机制、个人特质(情绪与认知、人格因素等)和社会因素(同伴因素、家庭因素等)三方面。未来相关研究应注意采用多样化的研究方法及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测量技术,拓展被试群体和研究领域来探究对非自杀性自伤行为发展进程具有预测作用的风险因素和保护性因素,并深入探究各因素间的交互作用。  相似文献   

2.
接纳承诺疗法是基于正念发展而来的第三代行为治疗理论,它以关系框架理论为基础,在抑郁症等心理障碍的临床心理辅导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心理病理观和治疗观,以正念、认知解离、接受、价值观等内容为指导,通过正念接受程序、平衡接纳与改变程序来提高心理灵活性,其独特的咨询模式在过程治疗和效果治疗中都取得了比其他常规辅导方法更好的效果。接纳承诺疗法与其他传统疗法相结合及其本土化应用将成为未来研究的一个热点。  相似文献   

3.
接纳与承诺疗法的理论背景、实证研究与未来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接纳与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于上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治疗师Steven C. Hayes提出。作为基于正念技术的第三代行为治疗理论之一, 该疗法以功能情境主义为哲学基础, 立足于人类认知和语言基本性质的实证研究, 旨在通过平衡接纳与改变来提高心理灵活性。临床研究已证明其在相当广泛的临床问题上都取得了良好效果, 并在与CBT等传统疗法的对比中展现优势。ACT的临床效果和技术细节可做进一步研究, 该疗法与CBT的融合及其在临床领域之外的应用也是未来的研究方向。  相似文献   

4.
接纳承诺疗法以心理灵活性为围绕中心,以有效性为评价核心,六个核心过程的目标均为提升心理灵活性。这六个核心过程并不是完全分开的,而是相互联系、相互重叠和相互促进的。以价值为动力导向,以承诺行动作为支撑点,以接纳、认知解离、活在当下和以己为景作为排除前进方向障碍的工具,个体不断探索自己的价值取向,以具体的行动来实践有意义的生活。这六个方面是相辅相成的,围绕心理灵活性这个中心共同发挥作用。接纳承诺疗法是一个整体的系统,六个过程共同产生作用。  相似文献   

5.
接纳承诺疗法(Acceptance and Commitment Therapy, ACT)被认为是行为治疗“第三浪潮”的重要代表。本研究使用元分析结构方程模型, 考察ACT的作用机制。通过数据库检索与筛选, 最终纳入文献50篇。结果发现: ACT所假设的心理灵活性、接纳、此时此刻、价值的中介作用都达到统计显著, 认知解离这一中介变量并不显著; 中介机制在网络化干预中仍然得到检验; 相较之传统CBT, ACT在所假设的机制上有其区别于CBT的优势。后续临床研究应更全面地测量6大核心机制, 关注对美好生活提升的影响, 采用多点瞬时评价法, 并尽可能使用更高级、更先进的统计方法检验其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6.
接纳与承诺疗法(ACT)是认知行为疗法"第三次浪潮"中最有代表性的疗法之一。依托功能性语境主义,探究ACT中的语境主义和实用主义。在功能性语境主义背景下,分析心理事件时要综合考虑其背景和功能及其相应的交互作用,提升分析的准确性、全面性。同时,以目标为导向,明确心理事件的内涵及其改善措施。基于此,在ACT的两大治疗过程中,充分渗透功能性语境主义,并通过灵活多样的治疗方法,提升个体的心理灵活性。  相似文献   

7.
中学生心理危机分类模型属于复杂数据模型,本文采用分类树算法探究家庭、校园、同伴和个体因素在中学生心理危机分类中的相对重要性差异,尤其是心理痛苦三因素对致死性危机的独特作用。结果显示:(1)中学生自杀危机和非致死性危机分类树的分类效果良好,自伤危机分类树的分类效果欠佳;(2)中学生自杀危机中,痛苦逃避最为重要,痛苦唤醒次之,之后为痛苦体验和学校满意度;(3)中学生自伤危机中,同伴问题行为最为重要,之后为父母陪伴和家庭监督;(4)中学生非致死性危机中,歧视知觉最为重要,之后为痛苦唤醒和同伴支持。提示中学生不同心理危机的促发机制存在差异,心理痛苦三因素模型在自杀分类模型中作用显著,但并非自伤危机和非致死性危机的关键变量。  相似文献   

8.
接纳承诺疗法(ACT)是近20年新兴起的一种认知行为疗法,由接纳、认知解离、关注当下、以己为景、明确价值和承诺行动六个核心过程组成,共同促进个体心理灵活性的提升。ACT应用于青少年心理应激、抑郁、焦虑、神经性厌食症、慢性疼痛、危险行为、学习障碍等身心行为问题的辅助治疗,能有效缓解个体消极情绪、帮助个体恢复社会功能、提高生命质量。对ACT六大治疗过程的研究、试验方法和测评工具的发展、研究范围的扩大以及依据青少年特征对ACT进行适应性改编是未来研究发展的方向。  相似文献   

9.
自伤行为是危害公众心理健康的重大隐患。综合自伤行为的新近研究成果,情绪脑区、控制脑区、疼痛脑区、奖赏脑区、阿片类系统和多巴胺系统以及特定基因的异常共同参与了自伤行为。将自伤行为与自杀、成瘾、进食障碍和抑郁障碍进行比较,发现自伤行为与其共病障碍存在部分相似的发生机制。在此基础上尝试构建了自伤行为的认知神经机制假设模型,并就自伤行为神经生理机制的性别差异、发展特点及干预等提出研究展望。  相似文献   

10.
青少年早期抑郁和自伤的联合发展轨迹:人际因素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859名初中生历时3年的3次追踪测量, 考察了抑郁和自伤的独立与联合发展轨迹, 并对3种重要人际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在二者联合发展中的作用进行检验。结果发现, 青少年早期抑郁和自伤分别呈现4条和3条异质性发展轨迹; 二者的联合发展轨迹包含“低抑郁-低自伤-稳定”、“低抑郁-低自伤-增长”、“中抑郁-中自伤-降低”三类; 父母心理控制和同伴接纳分别为青少年早期抑郁和自伤的风险与保护性因素。  相似文献   

11.
为了解接纳承诺疗法(ACT)的发展轨迹,梳理该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以Web of Science数据库收录的有关接纳承诺疗法的842条文献为基础,利用CiteSpace Ⅲ对被引期刊、被引作者、被引文献和关键词进行可视化分析。结果发现了比较典型的5本高被引期刊,4位高被引作者,5篇高被引文献和10个高频关键词,通过对上述结果的解读可以得出:ACT派生于行为主义,应用在临床心理学领域,当前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精神和行为障碍治疗方面。  相似文献   

12.
隐喻是用一种具体、熟悉的概念去表达和理解一种抽象、不熟悉的概念的语言形式和认知方式,因其在心理治疗中可以有效传递治疗信息而被治疗师们广泛使用。早期的隐喻理论阐述了隐喻具有高创造性和增强长时记忆的认知加工优势,虽然不同心理治疗流派在治疗过程中对使用来访者还是治疗师产生的隐喻各有侧重,但它们都认为隐喻可以通过高创造性的内容、形成更优的长时记忆以及带来高度的认知卷入来帮助咨访双方有效加工、传递和保存治疗信息。精神分析流派强调治疗性隐喻在无意识水平上的意义交换产生的顿悟过程,认知行为疗法既强调隐喻可以促进认知图式的重构,也强调其组块性和形象性产生的记忆功能,接纳与承诺疗法认为隐喻传递信息时具有非评判、非分析、直觉经验的方式有利于促进个体发生改变,后现代疗法中强调让来访者重新叙述自己的人生故事或者发展出一种形象性或象征性表达,让来访者产生更具有功能的观点和看法。因此治疗性隐喻具备了跨越不同心理治疗理论取向的广泛认同基础。在实证研究上,大多数研究聚焦于探索在某种治疗方法中加入隐喻是否会有更佳的治疗效果,其中使用CBT作为框架的研究最为集中,有些研究发现隐喻干预在缓解心理症状方面优于常规干预,也有研究发现隐喻干预和非隐喻干预都可以有效缓解被试的心理痛苦,因此虽然没有获得十分一致的结论,但这些研究总体上证明了在心理治疗中使用隐喻是有效的。随着研究的深入,对治疗性隐喻起效的心理神经机制进行探索的实证研究也有效观测到了隐喻理论中提出的认知加工优势,包括隐喻的高创造性可以诱发顿悟(并伴随杏仁核、海马、梭状回等特异性神经网络的显著激活)、带来更佳的治疗效果,隐喻内容更容易被记住、有助于治疗持续发挥作用,以及隐喻可以增加来访者的认知卷入程度进而带来更大程度的认知改变。综上,无论从理论构建还是实证证据上,治疗性隐喻都是一种具有独特认知加工优势的认知工具和治疗信息传递途径。未来研究可以从更加科学的设置对照组、增加隐喻特异性的效果衡量指标以及探索其他可能的心理机制三个方面来进一步观察在治疗性隐喻的独特优势。最后,对在心理治疗实践中更好的使用隐喻以及研发嵌入隐喻的低成本高效益的社会心理健康服务方案提供了建议。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基于自伤的体验回避模型,考察父母“低头族”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影响,并检验焦虑和体验回避的序列中介作用。以808名中学生为被试,采用父母低头族量表、抑郁-焦虑-压力简版量表、接纳与行动问卷第二版和青少年自我伤害行为问卷进行测试,结果发现:(1)父母“低头族”与青少年焦虑、体验回避、自伤行为呈显著正相关;焦虑、体验回避与自伤行为呈显著正相关;(2)焦虑和体验回避在父母“低头族”和青少年自伤行为之间均起部分中介作用;(3)焦虑和体验回避在父母“低头族”和青少年自伤行为之间构成序列中介,即父母“低头族”通过增加青少年的焦虑,从而提高体验回避倾向,进而增加青少年自伤行为。研究从情绪和应对手段角度来考察父母“低头族”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作用机制,对青少年自伤行为的预防和干预具有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采用情绪调节量表、自我批评量表、心理痛苦量表和自伤行为量表对914名中学生进行测查,从中筛选出311名有自伤行为的青少年进行统计分析,探讨自我批评与青少年自伤行为的关系,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一个有调节的中介模型,考察心理痛苦的中介作用和认知重评的调节作用。结果表明:(1)在控制了性别和是否独生子女的影响后,自我批评可以显著正向预测青少年的自伤行为,心理痛苦在二者之间起中介作用;(2)自我批评通过心理痛苦对自伤行为的间接效应受到认知重评的调节,认知重评可以减弱自我批评对自伤行为的间接影响。  相似文献   

15.
接受与承诺疗法治疗是“第三代行为治疗”的代表,其对抑郁症疗效得到了不少实证研究的支持。本文对ACT的心理问题形成过程以及治疗的原则进行简述。然后结合一个典型的失恋Z案例,在咨询过程中融合接受与承诺疗法中接纳的思想,协助来访者学会接受失恋的事实,并在处理失恋后悲伤情绪,坚持自己原有价值的生活,即在处理所有这些情绪同时,仍然能够过有意义的生活。  相似文献   

16.
集中式运动疗法是一种以身体为导向的心理疗法,其适应证范围包括常见的精神心理障碍和心身疾病。集中式运动疗法发源于体操练习,在不断地实践探索中注重感官体验与精神分析治疗相结合,发展至今已成为全德国医疗机构中普遍应用的治疗方式。集中式运动疗法将身体的运动和感知作为经验的基础,是基于心理发展理论、精神分析理论与学习理论的思想模型。通过反复探索两个环形控制回路——非言语回路(运动-感知)和言语回路(思考-交流)来达到治疗目的。通过对该疗法的介绍,以期能够提供新的思路,促进以身体为导向的心理疗法在我国的应用和发展。  相似文献   

17.
青少年是自伤的高危人群,这与自伤的情绪管理功能密切相关。基于情绪管理视角,生物社会模型、回避体验模型和情绪管理模型分别从不同侧面揭示了情绪管理在自伤发生中的核心地位。综合目前关于自伤的心理学及跨学科研究成果发现,青少年自伤的影响因素主要包括基因与脑等生物学因素、家庭与学校环境中的人际因素,以及个体的人格特征。其中,基因、脑与家庭环境对青少年自伤的影响尤为关键。今后应在纵向研究、基因与环境交互作用以及脑成像技术融合等方面对自伤进行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18.
辨证行为疗法(Dialectical Behavior Therapy, DBT)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美国治疗师Linehan创立。作为第三代行为治疗之一,该疗法以行为主义理论、辩证哲学、生物社会理论及禅宗为哲学基础,通过增加患者的技能使用,提高其情绪调节能力,以达到治疗目的。临床研究已证明其在边缘人格障碍,自杀及自伤行为中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除此之外也广泛适用于其他心理障碍及群体。DBT的临床效果、改变机制及拓展应用都需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9.
周冬梅 《大众心理学》2020,(5):29-29,23
咨询室里的他深深地低着头,蓬乱的头发,黑色的口罩遮住了大半张脸,紧握的双手有些颤抖,蜷缩在沙发的角落里,满眼的阴郁。手臂上一条条纵横交错的刀疤似乎在帮助着沉闷的他诉说着一个个不为人知的故事,苍凉而悲伤。他不是一个特殊的来访者,而是众多青少年来访者的真实写照。近年来,青少年的非自杀性自伤行为渐渐地走进了大众的视野.  相似文献   

20.
压力是对潜在威胁性事件产生的生理与心理反应。正念通过专注当下并保持接纳的态度缓解压力。然而以往关于正念缓解压力的研究并没有明确具体的机制,且忽略了正念影响压力过程中的复杂性与多样性。监控与接纳理论通过解构监控与接纳成分,更加清晰地呈现了正念的作用机制,因此本文依据监控与接纳理论,梳理正念对压力的影响效果及其心理神经机制。未来的研究在探讨正念通过监控与接纳成分影响压力的同时应重点关注监控作用效果与机制;重视压力刺激与压力评估的重要性;设计新的实验范式,直接探究正念监控与接纳对压力影响的心理与神经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