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46 毫秒
1.
基于当前"医养分离"的现实状态,通过文献研究的方法探讨了我国部分二级医院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作为一种机构养老在应对积极老龄化、健康老龄化,满足养老及医疗需求中的必要性及可行性。结合当前我国社会养老形势,分析了部分二级医院在开展"医养结合"养老服务过程中在观念、制度、管理及组织等层面所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并尝试从转变传统养老理念、提高保障水平、改善供需状况、完善制度管理和加强医养人才培养建设等方面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现阶段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随着社会形势的变化,传统的中国式养老模式也开始发生了转变,养老问题也被国家愈来愈重视。养老与医疗是老年人关注的重点问题,我国医养结合型养老院建设现处于初步阶段,由于医疗资源的分布不均,医养型养老院室内设计的研究也多集中于沿海经济发达的城市和高校中。乌鲁木齐作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首府,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经济水平尚未全面提升,是"未富先老"的典型代表。文章在研究医养结合的养老院前提下,针对自理型等不同类型的老人,探讨乌鲁木齐市水磨沟区医养中心服务园的居住空间室内设计。  相似文献   

3.
通过数据对我国老龄化现状进行了分析,提出老龄化的三个明显特征:人口少子化、老龄化并存,未富先老及高龄化趋势明显。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老龄化对养老服务、医疗服务及养老资金的影响,并对此提出相应的对策:要完善医养结合养老服务体系,包括推进医养结合发展,增加医养结合机构相关检测资源的投入,建设职业化、专业化的养老服务队伍;完善三级医疗服务体系,包括完善基层医疗服务内容,构建合理的双向转诊制度;建立多层次养老保障体系,包括加快实施强制护理保险制度,完善老年人养老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4.
医养结合健康养老是我国老龄化事业持续发展的产物,体现着社会的包容与人文关怀,是福利政策的积极化转向,代表着发展型社会政策观在老年服务领域的应用,但已有研究较少地将医养结合健康养老体系的构建放置于发展型社会政策的理论视野。实践运作中,医养结合健康养老与发展型社会政策具有核心理念、服务对象、执行主体、行动目标的多重耦合性,并重塑着医养结合的服务形式、受益对象、服务内容以及服务主体,带动着老年服务走向共享与包容,而为了更好地维护服务价值,需要一系列富有发展主义的改革措施。  相似文献   

5.
伴随社会生产生活方式的演变,我国农村先后呈现出家庭养老、集体供养、养老保险、社会化养老等多种模式。政府主导下的农村医养结合养老模式能有效整合养老与卫生资源,以满足农村健康养老的时代需求,该制度在降低交易成本、提供经济服务、创造合作条件、提供激励和保险机制方面展示了优越的功能,并具有一定的经济和社会实施绩效。但是,作为新生事物,其在运营过程中暴露出诸多问题,需要在理清医养内涵、参与主体、具体运作模式、信息技术应用及管理等方面进行后续制度创新,来有效解决该制度缺陷。  相似文献   

6.
旨在了解成都市居民对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认知情况,为医养结合养老模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随机抽取成都市8个社区,采用社会支持评定量表和医养结合需求量表对其进行调查。结果发现,成都市居民对医养结合养老方式知晓率为14.06%,社会支持情况总分为(36.37±6.75)分;医养结合养老需求方面:对老年专科医生和专业护理人员需求分别为58.4%和79.5%。成都市居民对医养结合养老方式知晓率低,社会支持情况不理想,应根据需求和经济情况适宜发展医养结合规模,避免医疗和养老资源投入不足和浪费,合理有效发展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7.
日本已进入超级老龄化社会,自20世纪60年代起便一直在不断探索和完善其养老模式。首先介绍日本医养结合养老模式的政策经历了从免费的医疗保险福利、介护分离、介护重新融合的变迁过程。其次阐述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三种类型的服务对象、服务内容及服务利用程序。最后阐述了介护服务的人员类型及服务费用。针对日本的经验提出:医养结合是一个长期不断完善的过程;介护服务应纳入医疗保险制度;以社区为单位构建医养联合体;鼓励社会资本参与;加强养老护理人才的培养。  相似文献   

8.
老年人整合照料服务是在全球人口老龄化的背景下逐渐兴起的。国外老年人整合照料体系在服务理念、组织机制、服务内容、专业团队、筹资渠道等多方面实现了整合。我国医养结合存在管理机制不健全、"医""养"互动欠缺、政策碎片化、老年人购买力低等问题。医养结合应当成为医疗服务与养老服务的过渡性、弥合性、桥梁性服务方式。我国应在整合照料理念下,明确医养结合的定位,发挥政府主导作用,构建垂直、横向"两个维度",组织建设、专业团队、多向转介、筹资渠道"四种机制"相结合的医养结合整合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辽宁省养老机构进行调查,根据具备医保定点资格,或者设施条件中有医疗机构,且收住对象中包括半自理或介助老人,筛选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结合对医养结合机构负责人和入住老人的访谈、问卷调查,运用描述统计法分析辽宁省医养结合养老机构发展现状,分析其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指出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较少,床位数供给不足,医疗看护功能没有充分发挥,服务价格、投建地址与老年人的需求不匹配,医保政策支持力度不够等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期对医养结合养老机构进一步发展提供建设性意见。  相似文献   

10.
孙弋帏  李强 《学海》2023,(4):157-166
根据城市社会学理论脉络的梳理和城市社区养老的实地调研,本研究提出“压缩老龄化”的概念,以期在时空压缩视角下透视城市养老问题。研究发现,在时间压缩下,我国需要同时面对传统、第一现代性和第二现代性并存的问题。在空间压缩下,我国需要同时面对地理空间上的城镇化与老龄化叠加、制度空间上的集体消费分化并挤压私人消费、生活空间上的家庭内部“重心下移、压力上移”等问题。这种时空高度压缩最终导致了城市养老的诸多问题,比如中低收入老人的结构比重偏高、家庭挤占老人自养的资源、养老治理失灵等。为了化解这些养老问题,政府应该将家庭而非个体作为治理的基本单位,并且根据社区类型、老人分化后的不同需求,建设多元的养老模式。  相似文献   

11.
由于医保机构、医养服务供方和需方存在信息不对称,医疗行为难以监督;医护与养老、门诊与住院的转接缺乏相关的标准,医疗服务供给与利用的合理性难以甄别;政府对公立医疗机构补偿不到位,加之第三方支付,医养服务供需双方控费意识缺乏,医疗服务过度供给和利用难以避免。因此,政府应尽快完善对公立医疗机构的补偿机制,推进临床路径;完善医养服务需求者医疗成本分担机制和个人征信制度;优化医疗保险付费制度;加大对违规行为的监督和处罚力度,防范和控制过度供给和利用行为,确保医养结合模式在我国的顺利开展。  相似文献   

12.
钱宁 《学海》2015,(1):94-100
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作为治理中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社会福利政策,在中国社会应对人口老龄化规模大、速度快和"未富先老"带来的养老压力和社会问题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也存在一些局限。本文对社区居家养老作政策分析并探讨这一政策在实践过程中,对老龄化问题的治理功能和社会政策意义,对完善和丰富这项政策的内涵,推动老龄化问题的社会福利治理,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我国老龄化日益严重,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受家庭规模影响,难以有效满足老年人的养老需求,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传统观念的转变,社区、机构养老受到更多老年人以及家庭的青睐。美国是较早进入老龄社会的国家,老年社会保障制度相对完善,针对老年人不同需求的长期照护机构发展相对成熟。通过了解美国各类型长期照护机构的机构定位、照护对象、付费方式和监管情况,提出加强我国养老机构的体系建设,丰富照护服务内容,合理配置人员,建立健全长期护理保险,推动医养结合型养老机构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4.
概述了时间银行的由来及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对中美互助养老"时间银行"运作模式进行了比较:美国有全国性的总行、经费来源多元、服务内容多样、计量方式统一、存储兑换灵活便捷、志愿者来源多、政府从立法上保障了服务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时间银行"缺少主管部门和监督主体、经费来源有限、服务内容单一、计量方式不统一、存储兑换仅限于某一"时间银行"内部、志愿者参与意愿低、缺少专门法律法规的保障。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我国互助养老"时间银行"运行面临的伦理冲突,指出我国发展互助养老"时间银行"的具体路径和对策。  相似文献   

15.
《学海》2016,(6):43-47
在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迅速攀升、养护需求显著增长、养老资源有效供给明显滞后的外部环境下,探索医养结合资源有效多重整合的研究十分必要。本文运用文献分析法和实地调研法,梳理我国医养结合养老资源多重整合面临的不足,提出医养结合资源多重整合的策略建议,以期为我国老龄事业的健康发展提供理论支持和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16.
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城市的发展,特别是工业革命以来,城市的发展显著促进了人类生活水平与文明程度的提高,现代城市理论起源并迅速影响人类对于城市的规划、建设与发展。城市发展的同时,养老问题也开始产生。如何对待养老问题,如何善待老人,已经成为全人类共同研究的课题。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我国老年人口数量迅速增长,对于处理城市发展与养老的问题也愈来愈迫切。"居住区养老"是针对我国社会转型期在21世纪上半叶所面临的老龄化问题,提出的一种新型养老方式,是以家庭养老为主、社区机构养老为辅的整合社会各方力量的养老模式。目前,针对完善我国养老服务设施体系的问题,专家和学者们提出了各种解决方案,而对现代化养老社区概念、服务设施标准等方面的认识,却不尽相同。  相似文献   

17.
社会老龄化的客观条件和社会文明的进步让老龄关爱问题备受关注。在多种传统养老模式并行的养老环境下,"嵌入式"养老模式成为适应各种主客观需求的新型养老服务形态。"嵌入式"养老模式的植入,对住区环境产生了新的需求,提高住区环境适老性成为顺应养老特征、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重要任务。  相似文献   

18.
李沫 《中国宗教》2015,(2):61-63
在养老方式逐渐多样化的今天,宗教组织应该致力于提供更为人性化、现代化的养老服务,发挥其他社会团体养老服务所无法比拟的优势,开展各种特色养老服务探索,丰富社会化养老的内容。当今社会,人口的老龄化趋势正严峻考验着世界各国的养老保障体系。养老是政府、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因此,养老保障提供主体的多元化是减轻老龄化社会养老压力  相似文献   

19.
随着全球人口逐渐老龄化,国内外大多数国家都在一定程度上对老年人的居住模式进行了一些探索。目前多数国外发达国家针对老年人的居住问题已经确立了以居家养老为主的模式。而我国老龄人口增速较快,老年人口基数较大,且多数未富先老,越来越多老年人的养老居住问题也逐渐凸显,从我国养老的传统观念来看,"以居家养老为主"的模式比较适合我国的国情。设计师应从老年人的生理、心理变化特点出发,总结适合老年人的住宅室内设计原则及适老化设计的内在因素,提出住宅室内空间各个组成部分的相关设计要点,解决老年人在居家养老中面临的障碍,为老人的养老生活打开一扇窗,让更多的老人能够在自己的家中快乐地生活、健康优雅地老去。  相似文献   

20.
所谓独生子女家庭养老,主要是以独生子女家庭为主要载体的一种居家养老方式。目前,存在于我国社会的养老模式有很多,比如家庭养老、社会养老、以房养老、异地养老、旅游养老等等。其中主要的养老方式是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这两种模式。而在家庭养老和社会养老两种模式中,以家庭养老更为普遍和传统,也为多数的老人和家庭所普遍接受。我国从1979年严格实行计划生育政策以来,独生子女家庭已经成为社会最主要和普遍的家庭模式。经过三十多年的发展,国家逐渐步人老龄化社会。并且人口老龄化形势在21世纪的中国将愈加严重。在这样的条件下,研究独生子女家庭养老的保障问题,特别是研究传统道德文化对解决这一问题的意义,是非常必要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