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探讨分析某中心的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成功与未成功的因素,提高器官捐献成功率。总结分析2016年2月~2018年6月某中心完成的89例公民逝世后器官捐献的临床资料,分析和总结影响因素,分为成功与未成功两组。成功组23例中,参与捐献的家庭成员1人~2人的18例,3人以上的5例,家庭成员关系越简单成功率越高(P0.05);妻子做决定的10例。未成功组为66例,其中肝肾功能衰竭、人体器官获取组织医师到达前心脏停跳、家属部分成员的反对与本组其他原因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家属对器官捐献的理解及接受程度会影响捐献率;相关人员对器官捐献适应证的知识不足以及脑死亡后器官功能维护知识的不足也是未成功捐献的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2.
多器官衰竭认识过程中的启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为危重病、创伤、手术以及严重感染等所致的高死亡率原因———多器官衰竭 (MOF) ,已被广大医务工作者所接受 ,并从宏观的机体状况以及相对微观的器官功能进行评价 ,努力寻找防止MOF发生的有效途径。但从病理过程来看 ,MOF仅是严重创伤、感染等所致的结果 ,而其间的病理机制显然是阻碍这一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根本原因。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 (SIRS)与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 (MODS)的提出为我们对MOF的认识及临床思维起到积极的作用。1 对MOF的认识沿革1 1 最初认识阶段 :二次大战中 ,由于创伤、出血所引出的创伤性…  相似文献   

3.
关于器官移植非优因素的哲学思考   总被引:5,自引:3,他引:2  
目前器官移植是拯救器官功能衰竭患者较有效的措施,但同种及异种器官移植术中存在的大量非优因素决定了器官移植的局限性和过渡性。本文根据系统自组织理论,从哲学的角度指出:发掘人类器官组织的自组织能力必将是恢复患者衰竭器官功能最优化和最有前途的途径  相似文献   

4.
收集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死亡病例17例,回顾性分析其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影像学检查、综合治疗经过及死亡原因,探讨早期诊断方法。17例死亡患者平均年龄61岁,以男性为主,均有野外作业史或田间劳作史,15例有基础疾病,均死于多器官功能障碍期。1例死于急性心功能衰竭肺水肿,1例死于阿斯综合征,6例死于难治性休克、DIC,9例死于病毒性脑炎、心力衰竭、呼吸衰竭。以发热为首发症状的患者要警惕发热伴血小板减少综合征的可能,接诊医师应详细问诊,行实验室检查,早期明确诊断并及时给予综合治疗,防止病情进展加重,甚至死亡。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维生素D除了调节钙磷代谢外,对先天性免疫、适应性免疫亦具有调节作用,其不仅能降低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内多器官衰竭的病死率,还能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在危重患者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作为ICU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维生素D除了调节钙磷代谢外,对先天性免疫、适应性免疫亦具有调节作用,其不仅能降低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内多器官衰竭的病死率,还能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在危重患者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作为ICU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7.
脓毒症是临床上常见的感染性疾病,因其发病率高、病死率高和医疗费用高而引起广泛关注,并进行深入研究。在脓毒症进展过程中,往往伴随新陈代谢的改变,其中氨基酸代谢紊乱常见。牛磺酸是一种非必需含硫氨基酸,具有独特的生理作用,机体牛磺酸主要来源于食物,牛磺酸缺乏可能导致机体病变。脓毒症患者的血牛磺酸水平明显下降并具有特异性,此外,牛磺酸水平下降与急性生理与慢性健康评分、序贯器官衰竭评分及血乳酸等具有关系。牛磺酸可能是危重患者营养治疗的重要添加剂,适量补充牛磺酸有助于延缓病程进展,有利于脓毒症患者的临床预后。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随着研究的深入,发现维生素D除了调节钙磷代谢外,对先天性免疫、适应性免疫亦具有调节作用,其不仅能降低重症加强治疗病房(ICU)内多器官衰竭的病死率,还能预测疾病的严重程度及预后,在危重患者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作为ICU的一种辅助治疗手段.  相似文献   

9.
认知负荷理论在教学设计中的应用及其启示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常欣  王沛 《心理科学》2005,28(5):1115-1119
在教学设计中,认知负荷理论有助于激励学习者的学习活动、使之表现出良好的学习绩效。认知负荷理论主要依赖于以容量有限的工作记忆为核心的认知结构的支持。工作记忆包括相对独立的视觉、听觉信息加工单元,同时又与容量较大的长时记忆共同承担着对信息的贮存与理解。根据该理论,可以通过把多个信息单元编码成一个完整的认知图式,或通过自动化加工规则,或使用多媒介(多感觉通路)呈现形式等多种方法来设法规避工作记忆的有限性。此文总结了可通过样例学习增加适当的认知负荷的教育技巧,样例一精细化训练对于降低认知干扰及超负荷的影响,样例对学习者的认知负荷的影响,以认知负荷理论为基础的教学设计原则,以及基于认知负荷理论研发的教学设计在各方面业已取得的进展及其存在的问题与可能的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10.
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及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病死率居高不下,但现阶段仍没有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特效药。随着对胃肠功能在多脏器功能障碍发病过程中重要性认识的逐步深入,危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问题亦更加受到重视。因此,如何防治危重症患者的胃肠功能障碍就成为防治多器官功能障碍的焦点问题。近年来,应用中药方剂大承气汤防治危重症患者胃肠及多脏器功能障碍已获得了一定的疗效,本文就大承气汤对危重症患者胃肠功能影响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11.
脓毒症可以引起多器官功能障碍,脓毒症是重症加强治疗病房内患者死亡的主要病因。脓毒症时循环系统常常最先受累,引起组织器官血流灌注不足。目前对脓毒症时体循环、微循环及心脏改变的相关研究较多,但对肺循环的改变研究相对较少,肺循环改变可影响气体交换引起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增加右心后负荷甚至引起右心功能衰竭,对脓毒症患者的预后产生严重影响,本文针对脓毒症肺循环功能障碍的发病机制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2.
综合以往的释梦理论,结合具体案例,对焦虑梦的运作机制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一种结构化的释梦方法.研究结论:焦虑梦的梦境是由多个相似焦虑事件的记忆元素建构而成,并由梦者睡前所体验的"半成功"地压抑了的焦虑感受所触发.通过对构成梦境的记忆元素进行分析整理,能发现做梦者在做梦前一段时期内比较重要的、重复出现的焦虑主题,从而为心理咨询与治疗提供线索.  相似文献   

13.
临床见习对整个医院医学体系维持、运行和发挥功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在具体实践中与患者的隐私权发生冲突时,又该如何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以案件为例进行伦理分析,并通过伦理论辩求证"尊重自主原则"是保护患者隐私权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4.
2010年3月起我国开始推行心脏死亡器官捐献试点工作.通过对51例潜在心脏死亡器官捐献案例进行开放式访谈;探讨协调介入时机和环境、协调员专业水平、家属对脑死亡及捐献流程信息的了解、家庭组成、传统文化对器官捐献决定的影响;针对性提出提高器官捐献数量和捐献率的策略.  相似文献   

15.
为观察慢性肺心病并发多器官衰竭(MOF)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变化及其在慢性肺心病并发MOF的作用,将30例慢性肺心病并发MOF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30例无MOF的慢性肺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论显示慢性肺心病并发MOF患者PBMC中NF-κB的活性显著增高,NF-κB活化后上调TNF-α、IL-6等的表达在MOF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临床见习对整个医院医学体系维持、运行和发挥功能起着很重要的作用,但在具体实践中与患者的隐私权发生冲突时,又该如何保护患者的隐私权?以案件为例进行伦理分析,并通过伦理论辩求证"尊重自主原则"是保护患者隐私权的主要原则.  相似文献   

17.
探讨吉兰-巴雷综合征的临床特点与预后。对湖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2014年2月~2015年11月收治的58例吉兰-巴雷综合征的患者根据电生理特点主要分为AIDP型与AMAN型,根据患者的诱因、病情进展情况、脑脊液颅内压情况、治疗方法与预后等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58例患者中诱因不同,统计学意义不一样。其中,消化道感染在两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而呼吸道感染在两组间无统计学差异。AIDP型患者较AMAN型患者预后好,AMAN型患者中以消化道感染为诱因者起病急,病情进展快,呼吸肌麻痹需机械通气治疗者多见,预后较差。同时发现患者中有一部分存在脑脊液颅内压增高现象,且AMAN型患者脑脊液颅内压增高的例数明显多于AIDP型患者,有统计学意义。结合患者诱因、病情进展情况、脑脊液实验室结果及电生理检查等对该疾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分型,尤其是AMAN型患者早期给予大剂量丙种球蛋白静滴中和相关抗体治疗是关键。  相似文献   

18.
近年来由于心血管疾病发病率的不断上升,使得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发病率也不断升高。最近的研究发现在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中,有很大比例患者合并铁缺乏或贫血,且二者与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预后密切相关。本文就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与贫血及铁缺乏的相关性,以及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合并贫血及铁缺乏的可能发生机制、治疗进展作一概述和总结。  相似文献   

19.
为观察慢性肺心病并发多器官衰竭(MOF)患者外周血单核细胞(PBMC)中核因子κB(NF-κB)活性的变化及其在慢性肺心病并发MOF的作用,将30例慢性肺心病并发MOF患者作为观察组,同时选择30例无MOF的慢性肺心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结论显示慢性肺心病并发MOF患者PBMC中NF-κB的活性显著增高,NF-κB活化后上调TNF-α、IL-6等的表达在MOF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20.
探讨再次应用肝素和盐酸替罗非班导致极重度血小板减少伴亚急性支架内血栓形成的救治经验和规律。通过对本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进一步提高临床对该类重病症的警惕和认识,总结救治经验和规律:严密监测,早期发现,及时停用并避免再次应用肝素,换用非肝素类抗凝药;及时减少替罗非班用量;出现寒颤、发热时立即小剂量静推地塞米松。笔者总结出本例患者血小板的变化趋势:入院时计数正常,降至最低值后先逐渐上升,上升至一定值后会再次逐渐降至最低值,最后逐渐上升至正常。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