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阴符经》相传为黄帝所著,又称《黄帝阴符经》,是一部重要的典籍,历代都受到人们重视,认为它与《道德经》同是“达真诠”成正果的钥匙。诗云:“《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自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阴符经》认为,天道与人道同根一[死灬] ,有阴符暗合之理,故以“阴符”名之。[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试论《阴符经》及其唯物主义思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阴符经》一书自从《唐书·艺文志》著录以来,一向归入道家类的典籍里。宋郑樵《通志略》著录《阴符经》的各种本子共三十九部,明《正统道藏》收集《阴符经》注本及发挥阴符余义的书共计二十二种。可是研究哲学思想史的人们极少注意它。其实,这部书中有朴素的唯物论思想,也有些自发的辩证法思想因素。如果认为《老子》和《阴符经》两部书都有唯物主义思想和辩证观念的话,我觉得《老子》书里鲜明的部分是朴素辩证法,《阴符经》里突出的部分是朴素唯物论。《老子》的思想一向被哲学史工作者所重视,这是理所当然的。《阴符经》这份宝贵的先民文化遗产,我们似乎应该珍视它,研究它,批判地接受它,特别是它的唯物主义光辉的学说。  相似文献   

3.
围绕《黄帝阴符经》进行注疏、诠解而形成的阴符学在南宋、金、元时期迎来一个发展的高峰。道士群体的表现尤为突出,他们就《黄帝阴符经》的重要概念、命题和思想主旨进行了各方面诠释,达到了一定理论高度,具有相当的学术价值,产生了深远的历史影响。强调《黄帝阴符经》在涵化和整合传统道家哲学方面的作用,注重阴符学与丹道学的贯通,留心于儒释道三家思想理论的碰撞与融合,是当时道教阴符学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4.
从《阴符经》贼盗思想看环境伦理观念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道家经典中,《阴符经》是最为奇异的一部经文。全文不过三四百字,文辞简朴,言语诡橘,与《道德经》、《参同契》并列为道教内丹修炼的基本经典。经中充满贼盗相夺、杀机四伏的气息,正如宋人黄震所说:“经以符言,既异矣;符以阴言,愈异矣。……谓五行为五贼,谓三才为三盗。”(《黄氏日钞》卷五十八)贼盗思想贯穿全文,隐含着深远的立意,暗合着丰富的环境伦理观念,具有极大的现实启发意义。一、贼盗思想的基本理论内容《阴符经》中五贼三盗思想具有深刻的内容。篇首以观天道、执天行为全文的总观点。文中以五贼生克的物质基础为…  相似文献   

5.
《黄帝阴符经》是道教自然神性论经典代表之一,其内容不但丰富,而且具有系统性、完整性,在天道、地道、人道以及相互关系等方面诠释了其特有神性机理和神性法则。通过自然之神性、天人之神性、运动之神性、人伦之神性,展示了天地人"不神所以神"的基本规律和神性思想。《黄帝阴符经》丰富了道教自然神性观的基本内容,是"道法自然"思想的重要体现,对于全面深入理解道教自然神性观,发挥传统文化在保护自然生态方面的促进作用,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黄帝阴符经》或《阴符经》是道教传统中一部极为主要的文本。虽然文本作者不详,而且篇幅短小、语义晦涩,但自唐代以来一直被当作奇书,引发多种注释与解读:内丹修炼抑或兵家谋略。本文以(唐)李荃注释本为主,阐述《阴符经》有关阴阳、生杀、机时、五贼、三盗等所涵盖的道家/道教的本体-宇宙观,并以此论述就有关暴力与战争议题所展示的道教伦理观。笔者认为,《阴符经》在重玄思辨中,强调道教"治身治国"的理念,其暗含的"义战"思想亦带有一定的黄老印记。  相似文献   

7.
《阴符经》,全称为《黄帝阴符经》或《轩辕黄帝阴符经》,亦称《黄帝天机经》,是与《道德经》、《南华经》和《参同契》并列的道教圣典。它被定为道士必须诵习的经书之一,而纳入《玄门功课经》中。其重要性,张伯端《悟真篇》一语中的,他说:“《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于此处达真诠。”《阴符经》的注释本甚多,宋代郑樵《通志·艺文略》中所载书目就有39种之多。《阴符经》现存注本,见于《道藏》的有二十余种,见于《藏外道书》的有十余种。下面以蒙文通《道书辑校十种》中的《阴符发秘》为研究对象,着重探究《…  相似文献   

8.
正《阴符经》~1成书时代与《列子》~2真伪问题的讨论非常复杂,本文试图从《阴符经》"盗机"思想对《列子》思想的继承与发展来探寻两个充满争议的文本的内在逻辑联系。《阴符经》与《列子》中关于"机"的论述都出现了6次,表达了两种完全不同的对机的看法,《列子》以否定式的表达方式对待机,认为要去除机心分别,要放机;《阴符经》则以肯定式的表达方式对待机,认为要发挥主观能动性,要盗机。《阴符经》承袭了《列子》的"盗"论、"机"论以及心性思想并将之发展成为独特的"盗机"理论。  相似文献   

9.
(一)黄帝阴符经考《道藏》收录《黄帝阴符经》共二十二种,其中九种注释序论陈述的是轩辕黄帝得《阴符经》辨天人合变之机,演阴阳动静之妙,遵《阴符经》义修身、理国、扫除妖孽、安抚黎民。黄帝为了弘扬道义,务于救人,唯恐后世昧此道,违至理,误入歧径,故简集其要,传示于世。但后来,还有不少学者,议其非者。为了进行研究和探讨该经的来历,现将各家的考据列述于后,以供读者参考。 (一)《阴符经注疏》序:唐,李筌好神仙之道,常历名山,博采方术,至嵩山虎口岩石壁中得《阴符》,竟不能晓其义理。  相似文献   

10.
《阴符经》全名为《黄帝阴符经》,在道教发展史上被视为与《道德经》、《南华经》并列齐名的重要道教经典之一。《阴符经》用富有哲理的语言和正反两方面的道理来教化与劝诫世人要时刻珍视和保护自然环境、爱护人类的生存环境,力求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阴符经》从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哲学高度审视了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又通过哲学思辨、自然可知的理论,教化世人顺应自然、保护环境,不做违背自然生态发展规律的事,以防止自然的无情报复,进而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建立在深厚理论基础之上的《阴符经》环保教化思想的主要内容包括…  相似文献   

11.
道教辞典     
《阴符经》全称《黄帝阴符经》,道教奉为经典。传说达观子李筌至嵩山虎口岩壁中得《阴符》本,又由骊山老母授阴符玄义而作经注。该经成书年代及作者,说法不一,有商末、战国、战国末、晋哀帝时杨羲、北魏寇谦之、唐李筌等。唐初欧阳洵撰《艺文类聚))已引用《阴符经》中语。足见那时已有《阴符经》行世,传本较少,藏之甚秘,自李筌得本作注,始显於世。《新唐书·艺文志》著录一卷。经文有三百多字本或四百多字本,内容相似,主要文句亦一致,两者并传。分三章,第一《神仙抱一演道章》,第二《富国安民演法章》、第三  相似文献   

12.
终南山自古为尘世仙源,汉魏以降,高人逸士多出其间。游其地者,喜其泉石之美,乐其林壑之幽。昔年访楼观台,缘识任法融道长,接谈之余,见其气歙神凝,抱朴涵冲,积学深厚,世人罕能测其量。近得其手著《阴符经素书释义》,行将付梓,远道邀为之序。此书以道教内丹之学,阐阴符之旨,备一家之言。尝谓《道藏》典籍,文约义丰。《道德经》五千言,或以用兵,或以治国,或以养生,或以炼神,或以体天道、参造化。见仁见智,各有攸宜。所见不同,所取各异。  相似文献   

13.
《正统道藏》现存有题名李筌的《黄帝阴符经疏》,其内容与袁淑真的《黄帝阴符经集解》雷同,由此引发了《疏》是李筌著亦或袁淑真著的争议。本文赞同陈进国先生的看法,认为李筌是《黄帝阴符经疏》的作者,并补充三点证据:1.在《道藏》分三章且有三章名称的注解本中,只有李筌、袁淑真注本将第二章题为"富国安人演法章"。2.《黄帝阴符经疏》中明确提到安禄山、史思明的名字,并称他们为"篡逆悖乱之臣"。3.由李《疏》与袁《集解》中在"神仙抱一演道章"后的两段话比较来看,该段为李筌所著。  相似文献   

14.
《阴符经》对《周易》思想的继承与发展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其一,《阴符经》承续了《周易》的阴阳辩证观念,但舍弃了《周易》原本注重的阴阳和谐与重生的一面,转为强调阴阳的对立斗争,并引申出重杀的价值取向;其二,《阴符经》在涵化《周易》"时"的哲学之基础上,进一步明确了"时"和"机"的关系,提出了"以机显时"的方法论。  相似文献   

15.
李筌     
号达观子。陇西(今甘肃境)人。约生于中唐玄宗之世,正史无载。传隐于嵩山少室,曾于其石壁中得《黄帝阴符经》,骊山母与之解说玄义。著有《阴符经注》、《太白阴经》等。见《阴符经》。  相似文献   

16.
《黄帝阴符经》在传播过程中留下过百种注释,从不同角度塑造它的社会形象,也表达了注释者的思想。随着注释者的增加,《阴符经》从一部秘籍成为能被不同群体的人利用的公共资源。注释者塑造了不同时代和群体对它的理解。它曾经被当作兵书、神仙书和治国方要,也被用来阐述三教的哲学,或者是文学创作的题材。注释文字的异彩纷呈掩盖了原著的本来面目。本文从存世注释中归纳出几个主要的方面,试图指出古典经典在流传过程中发生的变形。  相似文献   

17.
清代初年开始以朱熹的名义行世的《阴符经考异》实际上是一个被逐渐改造成的本子。它的注解文字出于蔡元定之手。其他文字则是黄瑞节从朱熹以及其他学者的著作中汇编成的,而且是作为附录。能够揭开历史真面目的是元代黄瑞节编辑的《朱子成书》。但是,在《朱子成书》以前就出现了朱熹注解《阴符经》的说法。《朱子成书》本也在明代被作为"崆峒道士邹诉注"的名义进入了《正统道藏》,抹杀了蔡元定的著作权。本文描述了《朱子成书》本被改编改名的过程,指出被四库全书收录的《阴符经考异》文本来自吕留良刻印的《朱子遗书》。朱熹撰写《阴符经考异》的说法定型于清初甚至更早。这个著作权的演变可以看作是一段朱熹神话。  相似文献   

18.
道教八论     
道教八论王煜(一)《黄帝阴符经》强调负面的贼、杀、盗伪托公孙轩辕创作的奇书《阴符经》,时代上下限是战国与隋唐。它唱儒学的反调,不再颂赞生生不息的天道,不宣传传天有好生之德;而诉诸不可知主义,屡用贼杀盗三字,偏侧于宇宙人生阴暗的负面。《吕氏春秋·精论》...  相似文献   

19.
试释“愚人以天地文理圣”许寿霖北宋著名学者张伯端(983~1082)集内丹功法(气功)之大成,其《悟真篇》中卷第58首:“《阴符》宝字逾三百,《道德》灵文止五千。今古上仙无限数,尽从此处达真诠”。他对《阴符经》之推崇,于此可见。《阴符》全文只三百多字...  相似文献   

20.
刘伟 《管子学刊》2012,(1):56-59
"天道"是中国思想史上的重要概念。在竹简《文子》中,天道不仅是对于世界万物起源的认识,也是对社会发展规律性的认识,它具有自然和社会双重属性。竹简《文子》的天道论继承了老子"道生于有"的思想,但否认"有生于无","有"是其终极。人的行为必须遵循天道。竹简《文子》中对于"天道"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阐释,也为后世很多思想家所继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