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学生阅读插图文章的眼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33名视力正常的二年级大学生,用眼动仪记录他们阅读不同难度的无插图、黑白插图、彩色插图的文章时的眼动过程。结果发现:1、对于不同呈现方式文章的阅读,从阅读指标看:彩色插图组显著优于无插图组;从眼动指标看:在本研究中表现为彩色插图组的注视次数明显低于无插图组,而眼跳距离小于无插图组。2、材料难度对大学生的眼动模式有一定的影响,在本研究中主要表现为注视次数、回视次数有显著差异,阅读指标也表现出显著差异,都是易材料组优于难材料组。3、无论阅读指标还是眼动指标,在本研究中黑白插图的效果都不好。 相似文献
2.
初中生有无插图课文的眼动过程研究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本研究使用美国应用科学实验室(ASL)生产的4200R型眼动仪,采用2×2的二因素混合设计,对30名初中二年级学生阅读有无插图且难易不同的课文的阅读理解指标和眼动指标进行考察,结果表明(1)初中生阅读有无插图课文的成绩、时间和速度等阅读理解指标,插图课文显著优于无图课文,插图对课文的阅读理解整合具有明显地促进作用;而且注视次数和回视次数等眼动指标插图课文亦显著优于无图课文.(2)初中生阅读易课文的成绩、时间和速度等阅读理解指标不仅显著优于难课文,而且注视次数、眼跳距离和回视次数等眼动指标易课文亦显著优于难课文. 相似文献
3.
4.
5.
阅读过程中眼动特征的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国内外有关阅读过程中眼动特征的发展研究进行了综述。国外在该领域的研究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而国内的有关研究虽然起步较晚,但却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对相关内各进行了扼要的介绍,最后作者对阅读过程眼动特征的发展研究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6.
7.
8.
9.
10.
无关言语效应对成人阅读的影响已经得到证实,但是很少有研究探讨儿童阅读中的无关言语效应。为了考察汉语初学者的阅读中是否存在无关言语效应,本研究使用眼动仪记录阅读过程,考察四种不同的背景音(有意义言语、无意义言语、白噪音、安静)对一年级小学生句子阅读的影响。结果发现:与安静条件相比,有意义言语条件下句子的总阅读时间更长,注视次数和回视次数更多,眼跳幅度更大;局部分析发现,有意义言语条件下,汉字的总注视时间更长,首次注视时间和凝视时间在各种声音条件下没有显著差异。这表明儿童阅读中存在无关言语效应,而且有意义言语影响了词汇的晚期加工。 相似文献
11.
12.
13.
14.
Simon P. Liversedge 《心理与行为研究》2004,2(3):505-512
InthispaperIwillsummariseaseriesofex鄄perimentsinwhichwe[1,2]investigatedwhetheritwaspossibletoinducea\"gapeffect\"duringreadingandtoexaminehowwellpeoplecanreadwhenthetextliterallydisappearsfrominfrontoftheireyes.Tocarryouttheworkwerecordedreaders'eyemovementsandemployedanovelsac鄄cadecontingentchangetechniqueinwhichwemadethewordthatthereaderwasfixatingdisap鄄pear60msafterfixationonset.Inadditiontoin鄄vestigatingwhetheragapeffectmightoccurduringreading,thisworkalsoinvestigatedwhethertheprimaryde… 相似文献
15.
语音回路是工作记忆中的一个重要成分。由于工作记忆在言语理解中有重要作用,所以负责加工语音信息的语音回路可能也和阅读理解有密切关系。但是,迄今为止直接研究语音回路影响阅读理解的研究不是很多,而且得出的结论也不太一致。研究使用眼动分析方法探讨语音回路与汉语阅读理解的关系。研究采用抑制发音和错误干扰相结合的范式考查正常条件下和抑制发音条件下的阅读特点的差别性。结果表明:(1)在一般阅读难度情况下,语音回路会延缓阅读速度;(2)两种阅读条件下都出现了同音效应,即同音字的首次注视时间、总注视时间都比非同音字短;(3)语音在汉语阅读的早期就发挥了作用,而且同音字错误比非同音字错误更容易被恢复 相似文献
16.
在多媒体学习中图文排列的邻近或远离会影响学习的效果。本研究操纵了多媒体呈现的图文排列位置,采用颜色作为线索引导注意,探讨了线索有无和图片-文字的空间位置对多媒体学习图文整合的影响。结果发现:图文邻近呈现时的保持测验和迁移测验成绩好于图文远离呈现,图文邻近呈现时学习者对关键兴趣区的进出次数更多,体现出以文字为导向的阅读模式。线索并没有单独影响学习成绩和注意分配;但结合图文位置后,发现有线索时图文邻近学习材料的注视次数、进出关键兴趣区的次数显著多于图文远离。研究认为:图文的邻近效应不仅提高学习者对知识的识记和理解,同时也影响了学习者的注意分配过程,图文邻近呈现有助于图片和文本信息的注意联结和知识整合;线索能使邻近效应得到凸显,更好地促进图文信息的注视加工,但没有改进学习的效果。 相似文献
17.
18.
本研究采用眼动技术探讨孤独症谱系障碍(ASD)患者对背景中的本异族面孔的加工特点。研究采用2(组别)×2(面孔种族)×3(背景)的混合设计,让16名16-25岁的ASD患者和17名生理年龄匹配的正常人完成变化检测任务,并记录他们的眼动。结果显示:与正常人相比,ASD患者的面孔辨别力更低;他们的眼动呈现更多的面孔-背景眼跳和更多的上下半脸眼跳;两组被试的上下半脸眼跳的次数受到面孔种族以及面孔和背景是否一致的影响。结论:在行为指标上,正常人出现了本族效应,而ASD患者没有出现本族效应;在眼动上,ASD患者呈现与正常人相似的面孔注视时间,但比正常人呈现更多的眼跳。面孔的背景影响了面孔辨别力以及上下半脸眼跳轨迹。 相似文献
19.
采用眼动追踪技术,考察重复阅读对母语为汉语的大学生阅读英语语篇的作用。研究采用2(目标词词频:高频、低频)×5(阅读遍数:1遍、2遍、3遍、4遍、5遍)的两因素被试内设计。结果发现:(1)随着阅读遍数的增加,读者的阅读理解正确率呈上升趋势,总阅读时间、注视次数、回视次数和平均注视时间显著降低,平均眼跳幅度显著增加;(2)阅读遍数与目标词词频的交互作用显著,表现为重复阅读对低频词识别的促进作用要显著大于对高频词识别的促进作用。研究表明重复阅读能够有效提高大学生对英语语篇的阅读效率。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