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大同思想的来源和基础是康有为思想研究的核心问题。本文认为,为了追寻理想的文明形态,康有为发掘出儒家传统的"人为天生"说和天人维度,作为构建大同文明的根本原则。他将天人维度中的价值原则发挥至极,消解了人类生活的伦理政治维度,构建起独立、平等、君子的大同世界。"人为天生"学说是理解三世说与《大同书》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在大同构想中,康有为尤为注重对于智和仁的奖励与申彰,奖智和奖仁在康有为的大同构想中具有基础性地位。"智仁双彰"既是大同世政治运转之依凭,同时亦是在竞争消弭之境况下,防止大同世退化变质之重要保障。然而,深入检视可以发现,康有为之"智仁双彰"本质上是一种"智一元论"的价值取向。这一价值取向与其意欲达成的大同世之间存在一种自反性的矛盾。"智仁双彰"的施行非但不能达成康有为"人皆平等"的大同愿景,适相导致"阶层分立"之严重后果。康有为思想中强烈的"智识主义"倾向,既与有清以来儒家智识主义不断孳衍的思想进路相顺承,又是康有为现实关切的思想表征。  相似文献   

3.
"大同"一词始见于《尚书·洪范》,本是指决断重大疑难问题时所出现的最高统治者的想法与卜筮结果、百官观点、庶民意见完全一致的情况。《礼记·礼运》借用这一概念指称"大道之行"的理想社会,并用107个字的篇幅对"大同"之世作了全面阐述。"《礼运》大同"堪称中国古代历史上最完整、最系统和最具空想色彩的社会政治理想。孙中山的"大同主义"在充分借鉴和吸收"《礼运》大同"思想精髓的基础上,立足当时的社会现实并着眼于未来发展,精心设计和描绘了近代中国实现富强文明、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可行路径和美好前景。如果说"《礼运》大同"是传统政治理想成熟的标志,那么孙中山的"大同主义"可视为近代条件下"《礼运》大同"的升级版。  相似文献   

4.
康有为通过《礼运注》和《大同书》,提出了一种近乎乌托邦的"大同"设想,泯除了一切伦理身份,人人平等公同。辛亥革命之后,面对政治和社会的巨大转变,康门弟子陈焕章提出了与老师大相径庭的看法,认为"大同"之世必然保存着人伦关系。一方面,陈焕章通过重新解释《礼运》,在经义层面澄清了"大同"世五伦俱存;另一方面,他对康氏"大同"说的理论根基进行了某种回应,从中可以看到陈焕章在民国乱局中试图用孔教挽救世道人心的努力。  相似文献   

5.
章太炎与熊十力都通过改铸佛学唯识学而构建起"新唯识论"哲学体系,分别以庄学和易学对佛学注入相异的内涵。章太炎以庄学对唯识学进行世间法的还原,熊十力则以易学对唯识学进行哲学改造。章太炎承认一切存在皆自心现影,承认唯识学对主体之消解,却否认唯识学对出世间的追求,转识则成智,顺识则成俗,真妄一元,俗真同体,一切障碍即究竟觉,将佛学的出世涅槃改造为庄学式的在世逍遥。熊十力否认唯识学之唯识无境、体用相分学说,承认体用不二、性相一如,重建传统儒家主体论哲学,重建世间真实性。章太炎与熊十力都用内圣外王来表达自己的政治哲学:章太炎按照唯识学和庄学对主体的消解性原则,以依他起自性而否定国家-政府之实在性,从而凸显公民个体性,构建起一个突显个体正义之齐物世界;熊十力则以儒学"人与天地万物一体之仁"改造唯识学,以儒家的恕道、推恩等原则构建起一个突显社会正义之大同社会。  相似文献   

6.
中唐时期的儒者从政治视角出发,总结并反思了前人关于天人关系的思考,形成了独特的天人政治观。他们弱化了"天"的主宰意义,即使是承认天人之间存在感应关系的陆贽、韩愈等,也只是将"天"作为人间政事的反映,而更注重"人"——君主或民众对于政治的主导作用;柳宗元等人更是彻底分离"天""人",区别"天道""人道",只承认"天"的自然属性,认为人间政治以自身的内在逻辑与法则运转,与"天道"无关。这种对于天人关系的政治解读,实际上消解了"天"的神圣性,其中蕴含了中唐儒者们的政治理性主义风格和务实精神,反映出他们试图祛除政治的神学之魅,以建立真正的"人"的政治之努力。  相似文献   

7.
儒家以忠恕为仁体的道德基石,忠者尽己,恕者推己,程明道以"扩充得去"为恕,以"天地变化草木蕃"之生生不息表述仁体扩充得去意象。儒家精神,欲使人本其爱亲敬兄之良知良能,扩而充之,由一己小家推及万物,及至全人类,进而至于大同,正是孟子"亲亲而仁民,仁民而爱物"的思想精髓。由博爱万物进至万物一体之大同,必以其爱亲敬兄之良知良能为始基,故曰"孝弟为仁之本"。明道思想之"仁者,浑然与物同体","仁者以天地万物为一体",最能透悟全体,彻悟儒家万物一体的思想进路。  相似文献   

8.
在宋元明诸多学者对"大同小康"之论提出各种质疑的背景下,清初王夫之明确指出"大同小康"之论存在错简。其后,清代学者任启运、姜兆锡、李绂、孙希旦、黄式三、邵懿辰等,现当代学者钱基博、任铭善、徐仁甫等,围绕错简问题亦各有阐发,只是缘于视角的不同,提出的见解彼此不尽一致。不过,将各位学者的"纠错"主张代入"大同小康"之论文本之后,不难发现,问题并不能有效解决,更常见的是"按下葫芦起来瓢"。这说明,"大同小康"之论"其言杂乱,……其文不次"的问题固然是客观存在的,但归咎于错简却不恰当。事实上,在"其言杂乱,……其文不次"的表象背后,"以注为经"当是症结之所在,只要把注释与原文区别开来,"大同小康"之论逻辑不通、文气不顺的问题也便不复存在了。  相似文献   

9.
脆弱性:科学技术伦理学的一项原则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保护脆弱者是儒家大同社会的一个特点.孔子说:在"大同"社会中,"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1].子路问孔子:"愿问子之志",孔子回答说:"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2]孟武伯问孝,孔子说:"父母惟其疾之忧."[3]儒家对于脆弱者义务的承诺蕴含在儒家关于"仁"的概念之中.  相似文献   

10.
庄子"小大之辩"原本"扬大抑小"的义理旨趣,为何会被向秀、郭象与支遁偏移为"小大同扬"和"小大同抑",造成其"无待逍遥义"被变形为"适性逍遥义"与"至足逍遥义"。通过解析"小大之辩"的四种内在义涵,分析"小大之辩"四种可能的价值取向及三种现实的诠释进路在"逍遥义"发展史上的落实演进,可以发现,"小大之辩"概念广泛的能指性和前后文意义联系结构的松散性导致的多种理解的可能性;以及庄子因寓言的手法,以不同物类间的"小大之别"类比同属人类的"小大之别",其间所存在的喻比象征的不相类,是导致庄学史上注家对"小大之辩"的根本主旨发生诠释的偏移,进而造成"逍遥"义理发生变形的直接原因。  相似文献   

11.
孔子的大同思想,其主要特点是"天下为公"。大同思想确为孔子的思想。孔子的大同思想是对历史上优秀思想的继承和总结。大同思想与小康思想具有不可分割的内在联系。所谓《礼运》篇中的大同思想属于墨子的观点是根本不成立的。  相似文献   

12.
当代日本著名宗教活动家池田大作先生对孙中山生前阐发的思想十分敬仰,这既缘于他们二人对于人类文明的现状与未来存在一定共识,又缘于池田大作对于孙中山所处时情国势的深刻理解与同情。他们都对发端于西欧的"现代文明"自身的弊端及其对东方文明的侵略与歧视姿态予以批判,但基于各自所处时代的不同主题,孙中山的批判侧重于政治层面,池田大作的批判侧重于精神层面;孙中山提倡民族主义,池田大作提倡世界主义。两人对东方文明具有高度一致的信心,都认为中国传统大同思想当中蕴含的超越利己主义的普遍关爱精神,就是消除"现代文明"弊端的良方,因此以大同思想为主要精神资源的东方文明必将焕发新的光彩。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大同"和"小康"分别代表了先秦儒家向往的两种不同程度的社会政治理想。其中,"大同"是最高层次的社会政治理想,而"小康"则是相对于"大同"的一定时段的低度的社会政治理想,也是较为现实的一种理想。为了实现"小康"的社会政治理想,先秦儒家提出了以礼治国的国家治理原则。邓小平对传统文化中"小康"概念进行了创造性转化,并对其内涵进行了科学阐释,使之成为当代中国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阶段性的奋斗目标。它为中国共产党确立现代化建设的总体规划及实施步骤勾画了蓝图,对我国现代化建设事业稳步健康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激励着亿万中国人民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相似文献   

14.
裴传永 《孔子研究》2020,(2):97-108
关于"大同小康"之论的提出者,除了产生最早、争论最大的孔子说而外,还有子游及其后学说、墨子后徒说、老庄之徒说、汉儒说、刘向说等观点。通过历史的、文献的和逻辑的等不同视角和层面的考察,可以证知以上诸说均不可取。"大同小康"之论的提出者当为秦汉之际的儒者。  相似文献   

15.
大同社会作为理想社会的代名词,体现了中国人对人类社会未来发展的美好愿 望和基本设计。天下意识是大同社会的世界观基础,忠恕之道是大同社会的方法论依据,天 下为公是大同社会的价值目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是在大同社会基本理念的基础 上,有针对性地对人类社会面临的问题,提出的有效解决途径和办法。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 是对大同社会理想的继承和发展,既保留了大同社会的价值理想,又具有很强的现实性。它 关注到国家利益和人类整体利益的统一,关注到文化价值的多元化与全人类价值目标一致性 的关系,更好地实现了理想与现实的统一。  相似文献   

16.
"无为而治"是孔子"为政"之要端。本文剖析了作为"为政"理想的"无为而治"和作为"为政"途径的"无为而治"之内涵,指出和洽清平的"大同"之治即是"无为"之治,以一种过程看的"恭己正南面"则构成"无为而治"的途径。文章最后强调,无论是"恭己"还是"正南面",都在于当政者的"修己",孔子的"无为而治"终是系于"修己"一元论。  相似文献   

17.
“大同小康”之论是否出于孔子之口 ,古往今来经历了一个始信终疑的曲折过程。最早提出质疑的是包括朱熹在内的宋代学者 ,元代的陈更是斩钉截铁地指出 :“大同小康之说 ,则非夫子之言也。”2 0世纪三四十年代 ,围绕孔子与“大同小康”之论的关系问题 ,学界爆发了一场非常激烈的学术论战 ,但是最终未能形成一致的意见。“大同小康”之论不是出于孔子之口 ,因为孔子仕鲁期间 ,他不可能向童稚之年的子游讲论“大同小康”之义 ;周游列国返鲁之后 ,他不可能“与于蜡宾” ,从而也不可能在蜡祭事毕讲论“大同小康”之义 ;特别需要指出的是 ,“大同小康”之论明显带有杂糅众家思想的特征 ,存在着历史知识的错误 ,表露的是一种历史倒退论的观点 ,它不可能出自孔子之口。  相似文献   

18.
善化寺     
<正>善化寺位于大同城区南隅,是一座规模宏大、布局完整的佛教寺院。寺内的建筑和塑像吸取了宋、辽、金三代的精华,形成了自已独特的艺术风格。据善化寺内金代碑记载:"寺建于唐,明皇时与道观皆赐开元之号。"由此可以看出,作为  相似文献   

19.
十九大报告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表明中国在为实现"天下大同"的美好愿景而努力开拓。这就需要和而不同、兼收并蓄的文明交流,需要中西文化共同铸造新的国际关系理论。传统天下主义需要吸收西方国家主义注重现实的长处,与各种世界主义求同存异,重新阐释传统的天下大同思想。对天下大同之起点的重新阐释就是,天下乃天下人的天下,大同乃是爱的大同。在当今世界,中国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首先需要在此起点处凝聚中西文化的共识。  相似文献   

20.
《学海》2015,(6):193-197
近代中国的"千年变局"改变了传统士人的乱世"宿命",他们选择了维护清王朝。满清的社会动员方式是通过维持传统道统,以应对"大一统"国家主权危机,以主权危机的消解来缓解王朝统治合法性危机。当传统知识精英把维护清朝统治与维护"大一统"中国合二为一的时候,传统中国改朝换代的历史进程发生改变,知识精英的"中国"观念悄然发生变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