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晚近以来西方学界对黑格尔国家法哲学的自由主义定位,使得我们有理由重理和检视马克思有关黑格尔国家法哲学批判的理论效应。马克思对黑格尔国家法哲学的批判,展开为市民社会与国家主义的双重批判,进而确定了唯物史观及其社会政治理论的起点。对市民社会及其有限性的历史批判,使得无产阶级被抽象和规定为世界历史主体,而市民社会的质料方面,则被规定为历史生产的首要的和决定性的方面,由此建构起唯物史观。但是,自由主义视域下的黑格尔国家法哲学解读,则完全无视这一历史视界。马克思对国家主义的批判集中于揭露王权及其基督教国家的封建主义本质,并导向人民民主,由市民社会或资产阶级社会意义上的政治解放以及政治革命,转向社会解放与社会革命,由此,马克思的社会政治理论同无政府主义及其民粹主义区分开来。但是,对黑格尔国家法哲学的自由主义定位,依然只是将马克思的社会政治理论看成左翼激进主义,从而也不可能真正理解现代社会主义传统。  相似文献   

2.
马克思的《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从国家转向市民社会,从法哲学批判转向政治经济学批判,由此从政治解放转向人的解放,从政治革命转向社会革命。马克思从总体上揭示了现代性所建构的现代社会-政治基本结构,决定人的双重生活方式、双重存在方式,决定人的双重本质。马克思在结构多维、过程流动的人类社会历史中把握人的本质。人的解放就是人的双重本质合一,亦即人的双重存在方式、双重生活方式合一,这就必须改变现代社会-政治基本结构,重新建立社会和国家的统一,国家(非政治国家)复归于社会(非市民社会)。这就是社会革命,也就是马克思提出的解构现代性的原则和方法。  相似文献   

3.
针对学界对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简单理解,本文指出马克思在该著中对黑格尔法哲学同时展开了双重批判。马克思一方面借助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视角,直接揭示其基本哲学立场,指出它在本质上只是一种神秘主义;另一方面又根据黑格尔本人的逻辑,具体揭示黑格尔国家哲学的实践意义,指出其在实践中不仅无法真实解决现代国家与市民社会之间的两元对立,甚至无法守住现代政治的基本高度。经由对黑格尔法哲学的直接反驳,马克思明确地为自己的下一步思考提出了问题。  相似文献   

4.
本文把黑格尔对法权制度的历史经验阐述从辩证逻辑体系中抽象出来,展开了黑格尔对现代社会国家合理性的哲学论证,并为理解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笔记准备条件。本文分析出马克思的笔记中逻辑学批判、政治批判和经验批判的三重要素,强调马克思与黑格尔的冲突集中于"中介"是否能够调和矛盾的问题。本文在强调马克思对革命民主主义论证的同时,也分析了他当时不成熟的思想带来的误解,并指出马克思通过黑格尔最终发现了私有制是政治国家和市民社会的基础,由此开始走向政治经济学批判。  相似文献   

5.
按照马克思在《〈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中的回顾,《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表达了他的具有根本意义的思想转变。(《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第32页)这种转变不是一般地由唯心主义向唯物主义转变,而是对形而上学的体系化哲学的颠覆,是哲学的研究由构造思辨的理论体系转向研究社会生活一定领域的问题,研究不同领域之间的现实关系。在这部著作中,马克思揭露了黑格尔法哲学与其形而上学逻辑体系的内在联系,使政治哲学从体系化哲学的架构中摆脱出来,初步实现了研究主体由观念向现实的行动的人的转变,初步创立了新的政治哲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因此…  相似文献   

6.
汪信砚  翁路 《哲学动态》2023,(5):25-37+127
在马克思法哲学批判时期的著作中,“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是表征现代社会的两个概念。马克思继承了黑格尔关于现代社会以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立为特征的思想,从两个方面对现代社会展开了批判性分析。一方面,政治解放使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相互分立,使现代人分裂为双重身份并处于双重组织之中,而政治国家也随之陷入双重悖论;另一方面,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也具有一致性,即政治国家沦为维护市民社会的私利的附属物,其结果是市民社会在蓬勃发展的同时逐渐宗教化。马克思扬弃了黑格尔突破现代社会困境的“和解方案”并初步建构了其未来社会理论。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马克思提出“真正的民主制”,但在《论犹太人问题》中以“社会力量”替代它。就超越市民社会与政治国家的分立以实现人的类本质而言,“社会力量”与“真正的民主制”具有共同的理论主题,两者的差异在于,后者的核心要义为市民社会通过不受限制的普选制“变体”为政治社会,而前者则强调无产阶级通过变革市民社会、消除私有财产的方式走向人类社会。青年马克思的现代社会批判在其思想发展中产生了重大的理论效应:一是使马克思切入近代政治哲学的问题域,开创了新的政治哲学传统;二是促使马克思...  相似文献   

7.
青年马克思宗教观的形成包含三个环节:(1)从博士论文写作到《莱茵报》时期,马克思分别以希腊自然神论和19世纪普鲁士政治唯灵论为批判对象,揭示出人在“社会现实”中的不自由是宗教得以产生的社会前提;(2)以《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论犹太人问题》为节点,马克思通过考察国家神论与私有财产拜物教之间的内在关联,明确了作为“市民社会”前提的现代私有财产关系,是人在当下陷入不自由的根本原因;(3)经《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及至与恩格斯共同完成《德意志意识形态》,马克思既发掘出市民社会的宗教精神是理性神论与历史唯灵论,又在表征人类实践的“社会历史”中,指认了以共产主义为目标的无产阶级革命对私有财产关系的扬弃,是人类实现自由的历史前提。据此可知,青年马克思的宗教批判不是对某一特定宗教观念的理论剖析,而是对宗教本身何以可能的社会前提进行的哲学反思。它内含对导致人类不自由的社会前提进行检视,并对人类自由得以实现的历史前提进行展望的社会哲学意蕴。  相似文献   

8.
以个体劳动为基础的自由主义所有权最终导致了对所有权的否定,这是自由主义劳动所有权理论的悖谬之处,也是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论起点。正是通过劳动所有权批判,马克思政治哲学的核心从近代政治哲学有关劳动所有权问题转化为资本所有权问题,即从"商品生产的所有权规律"转化为"资本主义占有规律"的研究。就此而言,马克思政治哲学与政治经济学批判就不是基于某种需要的"外在嫁接",而是一种根本意义上的"内生关系",正是基于劳动所有权的政治经济学批判构筑着马克思政治哲学的理论基石。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政治哲学是站在全人类的高度思考人类文明形态变革的问题,这是一个大写的"资本论"或者大写的"法哲学"所要完成的任务,也构成了大写的"政治哲学"。  相似文献   

9.
青年马克思的批判哲学是沿着双重逻辑展开的,即以政治经济学批判为基础的对现实的市民社会的批判,和以对黑格尔哲学的批判为基础的一般形而上学批判。马克思从宗教批判入手,开启了其批判哲学的双重逻辑,从而完成了对近代西方形而上学和资本主义社会的批判,开创了全新的思想体  相似文献   

10.
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转向哲学共产主义之前,马克思的思想总体上属于自由主义;在《莱茵报》时期的早期,马克思有一个从一般自由主义向自由共和主义的转变,其契机是《关于林木盗窃法的辩论》中对物质利益发表意见时产生的窘境。对利己主义的拒斥是青年黑格尔派共和主义的一般特征,也是推动马克思向自由共和主义转变的内在动力。共和主义的国家崇拜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中被清算,随后自由共和主义在《论犹太人问题》和《神圣家族》中被马克思与雅各宾派联系起来,受到了彻底批判。  相似文献   

11.
邹诗鹏 《哲学研究》2012,(5):3-13,128
<正>青年马克思思想发展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时期即《德法年鉴》时期(1843年夏至1844年2月),这是一个马克思本人告别古典自由主义以及浪漫主义传统,转向激进民主主义思想,进而孕育共产主义思想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马克思集中撰写了几部政治哲学著述,即《〈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  相似文献   

12.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完成了从唯心主义和革命民主主义向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转变的标志性著作,是马克思告别宗教批判、转向政治批判的宣言书,是马克思主义的第一篇经典著作。马克思通过总结德国青年黑格尔派宗教批判运动的历史意义,从唯物主义和无神论立场揭示了宗教的本质、根源和社会功能、社会作用,使之成为马克思主义宗教观的奠基之作。该文是马克思最有才华的著作之一,对列宁和中国共产党的宗教观、对新中国的宗教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在西方,它也被视为马克思宗教观的代表作。深入研究它所阐述的宗教观,对我们深入理解马克思主义宗教观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3.
在1843年"克罗伊茨纳赫时期",马克思主要撰写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克罗伊茨纳赫笔记》两部作品。苏联马克思主义者Н.И.拉宾在《青年马克思》(第二版,1976年)一书中提出,在《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写作中穿插了《克罗伊茨纳赫笔记》的摘录。这一推断引起国际上马克思文献学界的争论,以《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一部分第2卷编者为代表的部分学者认为《克罗伊茨纳赫笔记》可能摘录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之后。拉宾于1986年出版的《青年马克思》第三版对此给予了全面回应,并进一步明确了《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结构,手稿和笔记两者穿插写作的时间和原因,以及补充了新的推断论据。  相似文献   

14.
马克思经济批判的哲学境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卜祥记 《哲学动态》2006,1(5):28-33
在马克思对资本主义的批判中,经济批判和哲学批判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马克思的哲学批判确立了“感性活动论”,奠定了分析批判资本主义的革命性变革,构成马克思经济批判的理论基点。马克思的经济批判是其哲学批判所形成的感性活动论原则的展开,也是对哲学批判的丰富和发展。正是作为经济批判理论基点的哲学批判,使得马克思的经济研究成果超越了同时代人的理论高度。所以随着时代的发展,“资本原则”在广泛的领域和多样的形式上实现全球性扩张,马克思对于资本主义的批判依然具有重要的意义。当前理论界大多以“资本逻辑”或“资本原则”作为…  相似文献   

15.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是马克思1844年发表在《德法年鉴》第1、2期合刊上的政论著作。其中首先论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地位和历史使命问题。他以时代的高度揭露批判了德国现实社会制度的落后性和反动性,揭示了资产阶级的民主、自由和人权的局限性和虚伪性。阐述了人的解放的历史必然性以及实现人的解放的前提和动力问题。论证了革命理论同革命实践相结合的必要性,阐明了新哲学与无产阶级之间"头脑"和"心脏"相同一的密切关系。这部著作标志着马克思的哲学观与政治观转向了唯物主义和共产主义。  相似文献   

16.
以《莱茵报》时期遭遇的"物质利益"与"理性的法"的现实冲突为起点,马克思社会政治哲学以"国家的起源和国家同市民社会的关系""国家和法同所有制的关系"为理论主题,经历了1843—1848年、1848—1871年和1871—1883年三个发展时期,同时,马克思的政治经济学研究和批判也经历了巴黎-布鲁塞尔时期、伦敦前期和伦敦后期这样三个发展阶段,由此奠定了马克思在"经济学语境"中思考和把握"社会政治哲学话语"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7.
青年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批判了鲍威尔及其伙伴的思辨神学,通过对鲍威尔批判的法国启蒙思想的批判,超越了法国革命政治学和法国唯物主义。马克思以萌芽的唯物史观解蔽自我意识哲学的精神幻觉,以新启蒙的笔触书写"使用实践力量的"群众的历史,进而彰显群众事业的世界历史意义。让符合新时代的物质生产实践和群众利益的思想来启蒙群众做出合宜的政治选择,是马克思基于现实政治且影响未来政治走向的政治哲学创见。  相似文献   

18.
龙霞 《现代哲学》2016,(4):24-30
讨论“异化劳动”概念与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关系,应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与《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两大文本的内在关联入手。尽管马克思在《手稿》中表述“异化劳动”的用语直接承袭自费尔巴哈的“类本质”,但“异化劳动”所葆有的真正“本质规定”,却是《黑格尔法哲学批判》这一文本所开启出来的“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同一性”的价值视域。在青年马克思的思想发展进程中,正是这一价值视域,自始至终奠定和引领了“异化劳动”概念的产生、发展及蜕变,并最终推动了马克思“哲学革命”的发生。从这个意义而言,“异化劳动”概念理应被视作马克思“哲学革命”的真正起步;而“普遍性与特殊性的同一”的价值视域,亦被置入马克思哲学自身之中,成为其不可或缺的本质规定。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国家与市民社会理论从批判黑格尔法哲学发端,经由批判政治国家、批判市民社会以及扬弃市民社会这三个主要理论发展阶段,逐步成为奠定马克思唯物史观的基础。从《莱茵报》时期到写作《黑格尔法哲学批判》,早期马克思是一位黑格尔理性国家观的支持者,使用的是黑格尔国家与市民社会的二元框架。而在《论犹太人问题》和《〈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导言》中,马克思通过"人的解放"思想构建了一个对市民社会批判的一元框架,并最终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提出市民社会将会被真正的共同体所扬弃的观点,完成了以市民社会为基础的唯物史观建构。  相似文献   

20.
《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与《克罗茨纳赫笔记》被统称为马克思的"克罗茨纳赫时期"的作品。对两者关系的讨论构成克罗茨纳赫时期研究的重心。对此有两种代表性的观点:一是已广为学界所接受的苏联学者尼·拉宾的"交叉说",即《克罗茨纳赫笔记》摘录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创作之中;二是新的《马克思恩格斯全集》历史考证版第一部分第2卷(MEGA~②I/2)编者的推论,即《克罗茨纳赫笔记》可能摘录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之后。在MEGA~②I/2卷文献学推论的基础上,本文提出《克罗茨纳赫笔记》的确摘录于《黑格尔法哲学批判》和《论犹太人问题》之间,这一文献学事实对于马克思在《论犹太人问题》中完成研究主题由政治国家批判向市民社会批判的转向,及其投入政治经济学批判起到了支撑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