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列维纳斯的《伦理学作为第一哲学》将亚里士多德哲学传统作为他所要批评的对象,特别是其将认知作为思维之主导活动的做法。通过分析列维纳斯对西方传统中的"第一哲学"的颠覆和重构以及构成他对此批判的核心对象的自我之反思同一性与亚里士多德的关联的讨论,可以解释列维纳斯自己之作为伦理学的"第一哲学"是如何与存在和形而上学结合在一起的。  相似文献   

2.
分析性心灵哲学中新生的关于自我的"索引词方案"不太关心有关自我的本体论、形而上学问题,至少不是一开始就切入这些问题。它试图通过对作为索引词的"我"的研究,最终澄清这个领域过去常陷入混乱的原因。尽管许多论者都倡导和坚持"索引词方案",但其内部差别很大,存在着"有我"与"无我"的争论。笔者认为,"我"的用法很多,每种用法只要诚实地加以运用,都有其合理性,都有其真实所指。哲学应关注的是它的两种指称:一是每个人对之有直觉的、同一不变、且贯穿一生的我;二是从这种自我中抽象出的作为一个最一般哲学范畴的自我。这种自我尽管不能是传统实我论所说的小人式实在,但有其特殊的本体论地位和作为整体性模块而表现出来的存在方式。  相似文献   

3.
从他人到“他者”——拉康与他人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有关他人的问题上,当代法国著名的精神分析家、哲学家雅克·拉康(JacquesLaean,1901-1981),在批判“我思”哲学的基础上,结合精神分析独特的经验,并运用结构语言学最新研究成果,提出了一种既区别于现象学、又不同于存在论的主张绝对他性地位的“他者”理论。本文拟从自我与他人、主体与“他者”及无意识与“他者”等问题出发,探讨这一绝对的“他者”理论是如何形成的。  相似文献   

4.
怀特海和列维纳斯的哲学思想并不总是相关联的。怀特海是著名的美国哲学家,早期致力于研究数学和逻辑分析哲学,而后成为系统的形而上学家。列维纳斯是著名的法国哲学家,主要研究胡塞尔和海德格尔,他的哲学目标主要致力于探讨:在不可避免的俗世世界中“超越”是否可能。本论文是对列维纳斯和怀特海的一个比较,通过比较,我们察觉到了他们在某些领域的重合。尤其在以下两个领域中,可以把列维纳斯和怀特海视为对话者,或者甚至是思想上的互补者:第一个是“作为第一哲学的伦理学”;第二个是对“他者的注释”。尽管把两位思想家的深思视为等同或归纳到一起,这样的做法可能并不恰当,但是我们认为探寻两位思想家之间的一致性、共鸣,也还是非常有意义的。  相似文献   

5.
仲霞 《世界哲学》2017,(3):13-19
爱成就了哲学的起源,却又在西方哲学史中被逐渐遗忘,马里翁意欲重构爱的现象学。爱具有优先性地位,它先于思与存在,是更伟大的理性。爱不能被对象化,给予性是研究爱的可行性道路,爱成为自由被给予的礼物,喜欢去爱的决定将自我标志为爱洛斯者。爱赋予他者以优先性,他者的凝视对其自身不可见,它呼唤我的凝视,在相互凝视的平衡中勾勒出爱的定义,爱成为不可见凝视的交错。最终爱是肉的相遇。我从他者那里接受我的肉,这是自身给予性的彻底化。我现象化他者的肉,使他者作为面容成为可见,这是他者之肉的现象化。爱甚至无需自我而自动开启爱洛斯化进程,这是对形而上学自我概念的修正。不过马里翁的爱的现象学在开拓之余,也面临无法解决的困境,需要对其加以分析批判。  相似文献   

6.
人类个体终其一生都在处理自我与他者的关系,因而,"自我"就成为个体必须面对的问题。个体在找寻"自我"时会遭遇两类不同的问题:什么使得自我在不同的时刻保持同一?哪些行为、经历、信念、价值、欲望和品格特征等归属于自我而使其成为独一无二的?前者是本体认同,它关切个体在时间流变中如何保持同一;后者是规范认同,它关切个体在不同语境下确认相关特征、获得归属感并相应地行动、生活。两者相互区分却又彼此关联,它们共同勾画出一个独特的"自我"概念,将自己识别为独一无二的个体,进而构建自己的生活和人生意义,与之相应的道德哲学、政治哲学的探讨和实践也得以展开。  相似文献   

7.
王弼哲学,学界一般将其归为"玄学"或"新道家",亦即道家哲学在魏晋时期的重新展开。从中国哲学史的逻辑发展来看,这种观点有待商榷。王弼哲学的问题意识是如何接续先秦汉代儒家的"本原追问",以及如何扬弃逐渐固化、异化的"名教制度";王弼哲学的核心主张是"崇本举末",无论是深具道德性的"自然"之"本",还是内发不可为的"仁义"之"末",都表现出了明显的向孟子传统回归的趋势。由此,尽管王弼哲学借鉴了老子哲学的言说方式和思维方法,但就内核来看,其仍属儒家,是儒家哲学的自我批判、内部调适和更新发展。  相似文献   

8.
试图抛开"中国是否有哲学"的本根性追问与"中国哲学是否合法"的语境性设问,也暂时搁置"中国哲学如何建构"的宏大叙事理路,是因为我们必须回到我们依然"在场"的真实内心,必须面对摆在我们面前的"事实与问题",那就是"中国哲学意义维度为何"以及用何种方法使之恰切地呈现。当下的"中国哲学",有三种连续性的意义:一是奠基性的中国古代哲学(也许说"思想"更理想),其意义自在于经典文本与传统中,它的本真呈现应运用经典解释学方法;一是生成性的中国近代哲学,其意义他在于与西方哲学比较中,它的确当表达应运用哲学解释学方法;一是展示性的中国当代哲学,其意义自为于激越当下的生活世界中,它的理性提升应运用现象解释学方法。  相似文献   

9.
胡塞尔交互主体性现象学自提出之日起就一直受到"唯我论"的批评:批评者认为他仍是从自我出发构造他我、理解他我,因而最终陷入唯我论。但问题是:一方面,现象学作为现象学必须要从一个绝对明见无疑的开端出发,而这个开端在胡塞尔看来只能是"本我我思";另一方面,胡塞尔通过对"本我我思"的"自身思义",又发现就世界或实事本身的奠基秩序来说,真正构成最初开端或最终根据的恰恰不是单个自我及其意识,而是超越论的交互主体性。于是胡塞尔的交互主体性现象学中就包含着双重开端:一是哲学沉思活动本身所要求的明见开端,即本我我思;二是哲学所要揭示的实事本身的开端或本原,即交互主体性。前者是方法论意义上的开端,后者是本原论意义上的开端。与此双重开端相应的则是两种不同的现象学还原:向超越论自我的还原和向交互主体性的还原。  相似文献   

10.
马克思主义哲学视阈中的"中国道路"研究,首先应搞清楚三个问题:必须确立科学的"中国道路"理念,以摆正"中国道路"与世界文明发展趋势的关系;必须具有世界历史视野,以确定当代中国在世界历史发展中的位置,全面把握"中国道路"与其他民族或国家社会发展道路的关系,从而使其与世界文明发展脉搏相合拍;必须秉持科学批判的态度,把作为研究对象的"中国道路"从各种虚假的迷雾中抽取出来,以使其成为能够直面的复杂整体,从而能够正确昭示其在自我批判中的不断构建和延伸的过程。  相似文献   

11.
在20世纪中国哲学史上,存在所谓"中国传统哲学的认知范式"现象,其包括唯物主义认知范式、科学主义认知范式、人文主义认知范式、逻辑主义认知范式、自我主义认知范式五种。此五种认知范式的实践,不仅是凸显中国传统哲学内容、性质及其优缺点的过程,也是西方哲学与中国传统哲学"情感磨合"的过程,从而成为分析西方哲学如何参与中国哲学现代化过程、中国哲学怎样选择与吸收西方哲学、中国现代哲学应确立怎样的基本形态等问题的独特视角。  相似文献   

12.
夏莹 《现代哲学》2012,(2):42-50
本文以《科耶夫给唐.迪克陶的信》为解读文本,着力从三个方面探讨了科耶夫的哲学要义。其一,对于黑格尔哲学的曲解是科耶夫为构造现象学人类学而"有意为之"的误读;其二,科耶夫影响深远的"欲望着他者的欲望"理论构造;其三,科耶夫为凸显对人的哲学研究的独特性而强调的二元论思想。以上三个方面分别诠释了科耶夫哲学的立脚点、基本内容和研究方法。科耶夫哲学建立在对黑格尔、胡塞尔与海德格尔的有意"误读"的基础之上。这种"误读"对于当代法国哲学具有重要意义:其一,帮助德国哲学进入到当代法国学界,并直接引发了法国的现象学运动;其二,为后现代主义哲学对主体性的消解提供了理论契机。  相似文献   

13.
法国哲学家、生命哲学和直觉主义代表柏格森在他的哲学著作《时间与自由意志》中讲道:人有两个自我。第二个自我为了满足社会需要,往往把第一个自我掩盖起来,成为第一个自我的影子。  相似文献   

14.
叶树勋 《现代哲学》2023,(4):126-137
作为思想的语言载体,文本是哲学史研究的基础。面向自我观念这种研究之中容易产生理论预设的议题,从文本出发,在对文本的分析中探寻思想信息就显得格外重要。儒家通常以“自”“己”“身”“我”“独”作为自我观念的表达词,以之为线索,对相关文本进行系统考辨,可探寻到儒家哲学中自我的基本形态。这包括构成性(自我之成为自我的根据)、交往性(自我和他者的关系)和反身性(自我认识自身并成就自身)三种向度。此三者在各自有别的同时又错综交会,共同交织而成的自我是儒家思考伦理道德问题的枢纽。由此切入,可获得一种研究儒家道德哲学的新进路,较之美德伦理等视角,自我问题的进路更有可能充分呈现儒家思想的内在机理。哲学义理和作为其载体的文本之间是“意”的“言”的关系,尽管“言”的分析存在有限性,但它是追寻“意”的必要路径。“言意之辨”不仅是过去的一种理论,也是现今哲学史研究中应重视的一种方法。  相似文献   

15.
李大钊易学思想及其早期哲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大钊作为中国激进的民主主义者和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其早期对易学有着独特体认和理解,并运用这种体认和理解建立起自己的宇宙观与人生观。他认为周与易体现着体与用、常与变之"宇宙二相",吾人只要"以其不变应其变",就能"以宇宙之生涯为自我之生涯",实现宇宙无尽,即"青春无尽"的人生理想。他用太极、阴阳、变易等易学原理解释、说明进化论,并力图为进化论寻求形上学根据,使之更加合乎中国人的思维习惯;他用进化论来说明易学之阴阳、变易、生生、日新等观念,从而升进了易学的变易观,使大易哲学由传统活转于近代。在他那里,实现了中学与西学、哲学与科学的有机对接。本文认为,在注重易学本身的发展、演化研究的同时,也应注意像李大钊这种对易学援引、运用的研究,进而全面评估易学对中国近代社会进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当今世界,全球化与普遍性之趋势在逼迫着我们思索英国学者缪勒(M.Müller)对于宗教学的理解,并指向了人们对哲学的研究:只懂一种哲学,或许什么哲学都不懂。故而此项哲学工作之展开,势必要求人们具有恢弘的视野,既有遍览群籍、阐幽辨微的文献功夫;更要有壁立千仞、大开大阖的绝世天才,俾为人类生命的前途展布无穷之远景。在20世纪的中国学者群中,兼备这种使命与天才,并探赜索微、妙有深造者,方东美堪当之而无愧。在《哲学三慧》中,他对希腊、欧洲与中国等三类哲学智慧以极其凝练而高华的汉语赅摄,字字精要,句句透辟。惜乎缺少对古老的印度智慧之总摄。然方东美非无此一方面造论之雄心,他对印度哲学实有全面而系统的判断,并将它作为智慧架构中的"第四慧"呈现,可惜记录者多有语焉不详处。本论文便是以方东美所推重的"奥义书"与"世尊歌"精神为基本材料,分析其中所包蕴着印度文明特有的"实在"与"羯磨",或曰默观与行动的哲学思想,试着诠解方东美之哲学体系中幽而不明、引而未发的"第四慧"——功德慧。  相似文献   

17.
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具有彻底的革命性和实践性,就在于它以改变社会现实、实现人类解放为根本旨趣和历史使命。随着中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在近年来的不断推进,社会现实问题作为哲学问题日益凸显出来,如何发现、理解和改变“现实”成为哲学研究领域中一个异常重大且亟需解决的课题。尽管马克思本人并没有系统论述过其现实观,但他对现实的思考...  相似文献   

18.
从主观性维度看,有自我关注、自我—他者之间的关注和他者关注三种理解方式;以自我关注为中心,亚里士多德的德性伦理敞开了试图决定如何生活的个人的主观性视野;介于自我—他者之间的关注,康德的义务论伦理涉及一个能够理解此主观性的"第三方"立场;以他者关注为重点,列维纳斯的他者伦理凸显了他者面容的伦理意义及必须与他者"面对面"的伦理主观性视阈。依据关于道德探究的形态学预设,"道德与幸福"之一致性问题的探讨有三种形态分布上的趋向:指向"心灵秩序"的德性至善论;指向"行为法则"的道德自由论;指向"他者面容"的伦理责任论。它们构成了与"幸福"关联的道德探究的道德形态学分布的三条问题轴线:应当如何生活?应当做什么?应当如何在一起?  相似文献   

19.
九鬼周造在日本哲学研究者中闻名,主要因为他所撰写的《"粹"的构造》以哲学方式阐明了日本传统文化的一个侧面"粹",除此之外他亦因探究了"偶然性"的哲学而闻名。在文章《我的姓氏》(1938),他自我分析地展开探讨自己的"姓名"(九鬼)的问题。这一思考与九鬼哲学的诸面相有关,构成专有名词或名字这一问题。这与"偶然性"哲学以及与此密切相关的九鬼的实存哲学是连动的。因之,"名字"这一课题可以为解读九鬼哲学提供新的思路。此种解读,由列维纳斯的"实显"(实词化:hypostase)概念带来启发,并由此得以深化。本文将首先明确九鬼在《"粹"的构造》和《我的姓氏》中如何追问"名字";接着着眼于"实存哲学"(1938),概观九鬼如何通过胡塞尔本质直观的批判来探讨"实存"与"本质";最后,以列维纳斯的"实显"(其中也包括"名字"与"实存"的问题)为参考,试图考察其与九鬼的"名字"与"实存"之间的关联。  相似文献   

20.
庄子哲学是目前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本文根据牟宗三对康德哲学中自我问题的理解和现象学的意义生成理论分析庄子的自我问题,认为庄子哲学中的"我"有三个意义,即真我、现象我和逻辑我;"成心"不仅可以统摄"我"的三个意义,而且是现象世界或者说我的意义世界的生成论根源;"坐忘"是与意义世界的生成顺序相反的认识真我、回到真我的方法和过程,即庄子的"达道之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