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中医整体观是中医的特色与优势吗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期以来 ,中医学界都把整体观作为中医的特色与优势之一。但是 ,作为特色和优势 ,都是在比较中产生的。中医的特色与优势 ,应该是指与西医相比较而言的 ,即人无我有、人有我异。这才能真正称得上特色和优势。是否真的如此呢 ?今以第六版中基教材上关于中医整体观的阐述为基础 ,对中西医理论进行一个简单的比较 ,对这个问题也许会有些新的认识。1 整体观念并非中医独有1 1 首先是就中医整体观的医学内涵来看 :“中医认为 ,人体是一个有机的整体 ,人体的结构互相联系 ,不可分割 ;人体的各种功能互相协调 ,彼此为用 ,在患病时 ,体内的各个部…  相似文献   

2.
也论中医整体观的特色与优势--与韩成民先生商榷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医学与哲学>2003年11期刊载了韩成民先生的<亦论中医整体观的特色与优势>(以下简称韩文),全文立足于对经典的推崇和对中医学的民族情感,将中医整体观的特色和优势混为一谈,将中医学实践上的有效性解释为理论上的科学性,没有用"两点论"的方法分析中医学的整体观.  相似文献   

3.
中医整体观有无特色与优势?中医理论是科学的知识产物还是牵强附会臆造的?中医理论是否排除了结构观念?讨论已久,众说不一.但其原则性关系中医的生存发展与消亡.故再论之.  相似文献   

4.
整体观是中医学特色与优势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5.
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一对特殊概念,后来应用到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考察其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我们认为它们并非玄之又玄的东西,而是历代先民对自然现象中的规律的抽象与总结,闪烁着中华民族理性与智慧的光辉,指引着后人认识自然的道路。  相似文献   

6.
阴阳学说与五行学说是中国古典哲学中的一对特殊概念,后来应用到社会生活的众多领域。考察其形成、发展演变的历史,我们认为它们并非玄之又玄的东西,而是历代先民对自然现象中的规律的抽象与总结,闪烁着中华民族理性与智慧的光辉,指引着后人认识自然的道路。  相似文献   

7.
邹衍在稷下学宫创建了阴阳五行学派,邹衍的主要思想,反映了阴阳家试图对自然界和人类社会作为一个统一体而做出解释。  相似文献   

8.
由澳门中国哲学学会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澳门科技大学、中国医药研究发展基金会等单位协办的"中国哲学与中医研讨会"于2004年6月13日至16日在澳门举行.来自中国大陆、香港、澳门等地的30余位中国哲学与中医理论专家、学者参加了会议,15位代表作了专题学术报告.在庄严、神圣的澳门主教府会议厅里,代表们就中国哲学与中医关系以及中医药发展战略等问题进行了广泛的交流与热烈的讨论.  相似文献   

9.
<医学与哲学>2002年2期和2003年4期分别刊载了王庆宪先生的两篇文章<论现代科学环境中的中医>和<中医教育的重点在继承--再论现代科学环境中的中医教学>(以下统称王文)笔者不敢苟同,试商榷之.  相似文献   

10.
中医教育的重心在继承--再论现代科学环境中的中医教学   总被引:7,自引:3,他引:4  
中医教育的根本目的是培养大批能主要运用中国传统医学理论和技术解决医疗和保健问题的专门人才。但是 ,目前的状况非常不尽人意 ,其表现是我国大大小小的中医医院和中医科研部门中 ,中医毕业生不能主要运用中医理论和技术诊治疾病 ,使中医乏人乏术的情况越来越严重。现在尚有少数老中医支撑着中医院的门面 ,再过几十年 ,真正信中医、懂中医、业中医的人就更少了。如果真的没有了运用中医理论和技术从事实践并创造效益的思维着的庞大群体 ,中医就只有其名 ,而无其实了 ,“中医”这个珍宝也只能像其它中国传统文化一样 ,以古籍的形式存入“宝…  相似文献   

11.
我手头有一部由所谓“太极学博士”陈列编著的、广西民族大学出版社于2001年10月出版的、长达692页的巨著:《人类神秘现象破解录》。出版社说它是科普读物,但这是一本什么样的科普读物啊!它公开宣称鬼和神都是存在的,菩萨显圣、人间闹鬼不是编造出来的,是真实的存在;严新、张宝胜等人的特异功能不是吹的,是完全可以做到的;巫术治病、意念治病也不是虚假的,而且有些病非巫术不能  相似文献   

12.
上博简<孔子诗论>是一部具有丰富哲学和礼学内容的<诗>学著作,作者一方面以子思学派的性情学说论<诗>,大力张扬诗歌的性情,继承并发展了<尚书·尧典>的"诗言志"思想,以性情作为诗歌"言志"的内涵,使儒家诗歌理论建立在心性哲学基础之上;另一方面又主张用礼义学说对诗歌情感进行约束和规范,表明了儒家对待情感问题的原则立场,初步呈现出"发乎情,止乎礼义"的理论倾向.中国儒家关于诗歌抒情的理论框架在此已经隐然成型.  相似文献   

13.
如何认识中医学的科学性,如何看待中医学的价值与前途,如何正确处理中西医的关系,都需要以正确的思想方法处理好主体与客体、形式与内容、理论与实践哪一个是出发点,谁决定谁的问题.科学有标准,论证一种学术的科学性,要有充分的证据,要有严格的逻辑,决不是几句含混不清、空洞无物的空话、套话所能说清楚的.  相似文献   

14.
中医针灸学的现代研究遇到了一定的困难,解决这些困难有研究思路方面的问题,有研究方法方面的问题,亦有对中医针灸学术本质方面的认识问题,等等.但总起来讲,这些问题都与认识主体的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有关.认识能力和认识水平主要是由知识结构所决定的,而知识结构可以说是课程体系的翻版,不同的课程体系决定着不同的知识结构和不同的教育目标.中医针灸学课程体系所存在的问题已严重制约了专业自身的发展,对其课程体系的改革已成为中医针灸学走向现代化的基础环节.  相似文献   

15.
学界在对中医气论的阐释中常将气作为核心,把"气"当作具有第一性的"实体实在"。这种观点非常容易产生原子论和实体主义倾向,与中医学的临床实践相违背。现代科学的进展和中医学实践证明,原子论和实体主义的思想实际上并不符合客观世界的真实情况。若是从系统科学中"关系实在"的视角来看,作为"关系实在"的气化才应该是气论的核心,气论的本质应该是关系本体论。确定中医学理论在现代语境之中的定位,有助于深入发掘我国优秀的传统思想,并可促进中医现代化,由此来推动中医学的复兴。  相似文献   

16.
论传统中医的“脏象”与“脏体”湖南医科大学湘雅医院(长沙410008)肖桂林金益强一、各家所认识的脏象关于脏象,各家均有不同程度及层次的描述,由于观察的方法及角度不同,其认识程度和描述语言及表达方式自然就不相同了。医学是从客观自然角度出发来进行描述的...  相似文献   

17.
许波 《心理学探新》2005,25(2):79-80
弗洛伊德是20世纪奥地利心理学家和精神病学家,是精神分析学派的创始人,也是有史以来因提出划时代思想使人类自我形象受到重大冲击的人物之一。西方著名心理学家弗洛姆曾经认为,爱因斯坦、马克思和弗洛伊德是现时代的三位最伟大的设计师。这三位思想家均是犹太人,爱因斯坦是试图为自然界立法,马克思是试图为人类社会立法,而弗洛伊德则是试图为个体心理世界立法。在西方心理学发展史上,弗洛伊德是个毁誉参半和最有争议的人物。他的精神分析学说流传之广,影响之大,争议之多,心理学家均无人可与之匹敌。弗洛伊德学说的遭遇曾经历过戏剧性的转折。学说创立之始,颇受学界和世人的冷遇,进而招来各种批评和敌视。  相似文献   

18.
在易学象数发展史的研究中,八字易象是相当重要却又被人们长期忽视的.八字易象主要用于术数,它是由文字组成的阴阳五行之象,既是自然界之象,也是人体和社会家庭之象.八字易象来源于<易>之卦象,但又在一些方面发展了易象的哲学思想.在把阴阳与五行结合上,在阴阳各自不同的性质上,八字易象又有不同于<易>之卦象的地方.  相似文献   

19.
从史料运用与写作特色上看,《圣朝名画评》对画家之生平、籍贯、心理性格、师承、文化教育背景、作品风格、历史事件、绘画史籍等基本史实均有明确记载,为我们了解和深入考察五代至北宋中后期的绘画风格样式与趣味的发展、绘画史学发展、美术考古遗迹以及相关文化史等诸多问题提供了重要文献依据。在体例上,此书采用将艺术家与作品进行分类列门、分品(神、妙、能)的记述手法,为后来的一些美术史著作如《宣和画谱》奠定了新的撰写格套。同时,它将画家个人传记的记述与画评截然分开,也使其撰写内容、结构较为清晰。而就历史写作意识与观念而言,此书也透露出不盲目学习古人、不迷信古代画家的特征。对一些重要画家的风格趣味也进行了再认识,体现出本书撰写时逐步形成的新品评趣味与观念。总体来看,该书体例严谨,分科完备,史料剪裁运用得当。在严谨的历史论述中又同时有理论建构。因此,不应当看作是宋代中后期单纯的画评著作,而是一部体例较为完备的兼具品评的绘画史论著作。它客观地反映出晚唐至宋代中国古代画学著作出现史学化的某些倾向。在唐宋绘画史学史上理应得到进一步重视、挖掘与研究。  相似文献   

20.
《易经》的宇宙观与阴阳五行家思想之渊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若从思想自身的发展来看,阴阳五行家与《易经》有着重要的渊源关系。《易经》的阴阳变化观念和带有浓厚的原始思维特性的宇宙观,是阴阳五行家思想的理论基石,阴阳五行家的宇宙发生图式和序列便滥觞于此。《易经》的以“因果联想”为重要特征的认知方式对阴阳五行家认识和把握世界的基本方式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易经》的时空观念也与阴阳五行家以阴阳五行配四时、四方,以阴阳五行说明宇宙之大化、社会之变迁、人事之行止的思想紧密联系在一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