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徐嘉 《中国哲学史》2007,(2):108-113
“体”和“用”是中国哲学特有的范畴。“体”、“用”对举而形成一种思维范式,具有包括伦理在内的多重理论内涵。近代以来,在西方文明的冲击下,如何处理伦理传统与西学的关系是一个无可回避的根本问题。在这一背景下,体用范式风行一时,相继表现为三种主要的理论形态:“中学为体,西学为用”、“自由为体,民主为用”、“精神为体,文化为用”,从而成为伦理启蒙、思想进步的重要载体与理论工具。  相似文献   

2.
中国哲学学科及知识体系之建立,是在近现代西方学术思想的传入和冲击下,由中国传统的“经学”“子学”玄学“理学”等表现形态转型而来。对这一从中国传统思想系统到现代哲学学科转型过程的探讨,不但有助于深化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关系的研究,也对当代中国哲学学科的发展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2019年9月20日至22日,由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中国哲学史学会和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共同主办的第三届“经史传统与中国哲学”学术研讨会在湖南大学岳麓书院召开。  相似文献   

3.
评“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在中国,当今有所谓“中体西用”和“西体中用”之争,“中体西用”是“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节略语,流行于上世纪末、本世纪初,张之洞被认为是“最乐道之”的著名代表人物。这种观念一百多年流行不绝,至今仍支配着海峡两岸不少中国人的思想。“西体中用”的积极主张者是李泽厚。他提出此论的目的,据说是为了同“中体西用”论和“全盘西化”论刺激性地相对立。  相似文献   

4.
本文回顾了作者跟随杨国枢教授推动本土心理学的学术历程,并依据自己的切身体会,提出本土心理学运动必须以科学哲学作为基础。作者身体力行,在最近二三十年间,深入学习科学哲学的理论,逐步建立本土心理学的相关理论。其最终目标,是打算以儒家文化作为基底,吸纳西方近代文明的菁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摆脱西方学术的宰制,建立“儒家人文主义”的自主学术传统。作者认为,唯有大力发展本土社会科学,建立华人“自主的社会科学传统”,华人学术社群才有可能走出“学术自我殖民”的心态。  相似文献   

5.
漫说“西体中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一百多年来,“西学”东渐经历了洋务运动——戊戌变法、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三个时期,由学习西方科学到接受西方进步观念,都是“中体西用”的发展,至“五四”提出“全盘西化”口号,进行新文化启蒙。然而,“中体西用”的演化,并不能改变“中学”的核心。作者新释“体”,认为“体”是社会存在。不论“中学”“西学”都不能为“体”。如果不改变社会存在的本体,则一切“西学”——包括先进的西学如马克思主义,都有被中国原有社会的存在这个体——封建小生产经济基础及其上的种种“中学”吞掉之可能。在把现代“西学”全面了解、介绍、输入、引进过程中,在判断、选择、修正和改造中使之适应和运用于中国的各种实际情况和实践活动中,即是“中用”。把“西体”“用”到中国,是一个艰难的创造性的历史进程。在今天的文化问题讨论中,重要的仍是历史具体的科学分析。首先注意社会存在“本体”的区别,以此为前提,清醒地吸取前现代化中的某些因素,即包括中国传统文化心理结构中的实用理性、道德主义等等,作为走出一条中国化的现代化道路的充分和必要条件。  相似文献   

6.
关于“西学”的几个理论问题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都说现在有股“国学热”;相比之下,西学不如国学那样热,人们对“西学”的概念还很生疏,误解更多。比如,望文生义地认为西学就是西方人的学问,想当然地把西学的传播等同于“西化”,简单化地把西学的主流概括为“西方话语霸权”,如此等等。这些糊涂认识已经并且正在阻碍中国学术的现代化和国际化。为此,有必要对“西学”概念作理性的分析,并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回答西学研究面临的几个理论问题。一、西学是现代中国学术的有机组成部分“西学”的概念是历史的产物。它最先是指在西方产生并传播到中国的学说。最早的西学应该是印度的佛学,但佛…  相似文献   

7.
龚自珍和他的《发大心文》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中国近代是一个革命的时代,其间各种政治主张、派别此起彼伏,政治革新的浪潮愈演愈烈。伴随着这样一个时代,在中国知识界,除了“中学为体”、“通经致用”与“采西学”、“借法自强”这两大主流思潮外,还出现了一个独特又影响甚深的文化现象,即佛教文化的复兴。梁启超在其《清代学术概论》中明确指出:“晚清所谓新学家者,殆无一不与佛学有关系”,特别是“‘今文学家’多兼治佛学”。事实上,无论是龚自珍、魏源,还是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以及章太炎等,都曾认真研修,积极倡导佛学。他们一致认为“佛教济世之方”可与“世间法…  相似文献   

8.
应奇 《学海》2013,(1):154-159
本文以一个中文政治哲学从业者的身份和在场感,回顾了自己的学术翻译和写作与伯林思想的关联,除了以写实的方式记录自从中文政治哲学重新出发以来中国大陆思想和观念之争的某些环节和片段,更希望以某种“六经注我”的方式阐发作者本人对于伯林思想之潜力的理解;作者不但希望通过这种阐释重建当代政治哲学的谱系,而且希望在某种程度上恢复伯林思想之于中文政治哲学思考的相关性,并进而在这个新的视界上对无论在中西政治哲学中都最具分裂性的“古今之争”问题作出自己的回应.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我国学术界对冯友兰“新理学”的研究,逐渐重视,并取得了一系列研究成果,这是学术繁荣的一个标志。现就冯友兰是否属于现代新儒家、“新理学”的理论渊源及对“新理学”的总体评价等三个问题作一述评,以供进一步研究时参考。 1 所谓现代新儒家,虽然国内外论者对此界说不一,但比较一致的认识是:现代新儒家是产生于本世纪20年代、至今仍有一定生命力的,以接续儒家“道统”、复兴儒学为己任,以服膺宋明理学(特别是儒家心性之学)为主要特征,力图以儒家学说为主体为本位,来吸纳、融合、会通西学,以寻求中国现代化道路的一个学术思想流派,也可以说是一种文化思潮。那么,以“新理学”为哲学体系的冯友兰是否属于现代新儒家呢?对此,论者们有不同的意见。  相似文献   

10.
在人类文明发展的大道上,每个民族都创造了自己光辉的文化遗产,中华民族文化在其发展长河中,每一历史阶段无不包含着延续性和特殊性的统一。伴随着鸦片战争以后,西学东渐,对传统文化进行了第二次冲击(第一次是汉唐佛学的冲击影响),形成了“西学对中学”的论争。然而,西学同中学虽有矛盾之一面,但也有互相影响、吸  相似文献   

11.
宗白华的中西艺术比较论在中国艺术思想史上有着独特的地位,它以“空间意识”为核心,从中西艺术的历史渊源、哲学基础以及技术层面对中西艺术的特征进行了全面而深刻的阐述,并指出中国艺术的“空间意识”是音乐化节奏化了的‘虚灵的时空合一体”,对中国艺术境界特征作出准确而精到的概括,有着极强的学术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当人们运用“体用”范畴说明中西文化的关系时,多是在主、辅、本、末的涵义上一使用的。“中体西用”即是以中学为主、为本,以西学为辅、为末之意。人们一般把中体西用作为一个普遍的理论框架,用来指谓那些推崇中国哲学文化、主张以中学为主导融会西学的理论学说。但事实上,正如中国古代的使用范畴是处在不断发展、演变中一样,近代以来“中体”与“西用”的具体涵义也不断发生变化。中国近代以来的中体西用论至少可区分为三个阶段或三种类型:一是社会政治层次上的中体西用论。它是中体  相似文献   

13.
孟琢 《哲学动态》2022,(10):46-48+127
<正>一 走出本质:中国哲学怎么“做”“做中国哲学”意味着建立中国哲学自身的特色。无论是西方哲学强势下的学术焦虑,还是中国复兴背景下的学理独立,这一方向已然凝聚为中国哲学研究中共性化的问题意识。在“自立吾理”的旗帜下,不同形态的哲学探讨异彩纷呈地构成了21世纪初中国哲学界生机勃勃且不乏紧张的学术生态。中国哲学怎么“做”?西方哲学深厚的历史脉络以及西学影响下的中国哲学史的学科传统,是自主之路上无法回避的他者。某种意义上,  相似文献   

14.
经世思潮在晚清兴起的积极意义自不待言 ,但不能爱屋及乌 ,忽视其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分析张之洞从“经世致用”到“中体西用”文化观的发展变化后认为 ,经世思想具有双重性 ,既蕴含着走向近代化的可能 ,有利于西学在中国的传播 ;又承纳着卫护封建道统的本然 ,严守“中学为体” ,成为中国近代化的障碍  相似文献   

15.
程乐松 《现代哲学》2022,(3):116-119
<正>自其作为一个学术领域诞生开始,中国哲学就一直在划界:哲学在中国,抑或中国的哲学?“照着讲”的译介工作与历史叙述,抑或“接着讲”的思想探索与理论建构?划界的尝试凸显了中国哲学的三重理论困境:其一,哲学反思被预设了的“普遍性”与中国的哲学的“中国性”之间的张力;其二,在中国传统的思想世界与精神生活中抽绎出哲学性并加以申发的哲学史,与面向当下的、基于中国经验的哲学探索之间的牵扯;其三,西方哲学的汉语化与中国思想的哲学化之间的双重他者性。  相似文献   

16.
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的挑战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世纪末中国哲学研究面临相当多的挑战,本文只就其中的一个问题来加以讨论。这个问题是一个老问题,即中国哲学撰述的内容、范围,以及中国哲学史与其他研究中国思想的进路之间的同异问题。一“中国哲学”是一个20世纪才产生、流行的概念,“中国哲学”作为一个学科也是在20世纪发展起来的。经过差不多一个世纪的发展,中国哲学的研究已经取得了巨大的成绩。然而,在20世纪行将结束的时候,中国哲学研究本身在某些方面和某种程度上面临着世界范围内的冲击,中国哲学研究面对这些挑战发生了重新定位和自我辩护的需要。让我们从头说起。胡适在…  相似文献   

17.
新世纪以来,中国的马克思哲学研究比较集中地讨论了一些具有研究范式和创新路径意义的问题。这包括:马克思哲学的当代价值以及当代解释力;从本体论的根基看马克思哲学变革的性质;对马克思哲学观的探讨;“回到马克思”与“马克思是我们同时代人”的争论;文本学和解释学引发的马克思哲学的学术性与现实性的批评性话语;中国传统哲学、西方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对话与会通;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问题和学术走向;马克思哲学与中国的现代性建构,等等。这些问题构成了一种前提性的批判,为提出建构中国当代形态的马克思主义哲学创造了条件,而建构中…  相似文献   

18.
牟博  储昭华  金兰 《世界哲学》2007,2(1):91-96
本文选译自旅美学者牟博教授为其发起并主持的“戴维森哲学与中国哲学的建设性互动”专题研究项目撰写的主旨导言。作者从一个独特的角度,即着重通过对比较哲学研究所经常被责难的所谓“四宗罪”的深入辨析和重新评判,而对比较哲学研究的一般方法论问题提出了卓有见地的观点和设想,对于当今中国哲学和比较哲学研究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和重要的指导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9.
2005年9月9~12日,由武汉大学中国传统文化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哲学学院、武汉大学中西比较哲学研究中心、武汉大学孔子与儒学研究中心与台北鹅湖杂志社等单位共同举办的“第七届当代新儒学国际学术会议”在武汉大学召开。出席会议的学者共有140多位。与会学者围绕“儒学、当代新儒学与当代世界”这一主题,从多视角展开了深入的研讨和交流。一、牟宗三哲学牟宗三思想是本次会议讨论最为集中的子题。郭齐勇从牟宗三以西学改造中学,凸显知性与制度,与现代化相调适;借取西方哲学的智慧阐发中国哲学,使传统哲学转化为现代哲学;批评反省西方哲学(特…  相似文献   

20.
中国近现代哲学从一开始就是从比较文化的视野展开并以比较哲学的面目出现的,尽管在当时并没有比较哲学的学术意识.虽然当时的比较哲学还仅是以哲学比较的初级形式展开的,然而,这一新的哲学出发点使得中国近现代哲学表现出强烈的跨文化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