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婆罗门教和佛教都起源于古代印度,它们在发展过程中,既互相斗争,又互相影响,其神话世界从一个侧面反映了二者之间相互斗争和相互影响的情况。作为正统的婆罗门教在印度人民心目中已有深刻影响,在此情况下,佛教要想求得发展,就不得不吸收婆罗门教成分,到密教时期,佛教与婆罗门教更趋一致。如果婆罗门教的神形象已很发达,佛教则直接继承;如果婆罗门教的某些神形象还不大发达,佛教则予以改造和发展。  相似文献   

2.
佛教在其漫长的发展演变过程中,先后出现了很多部别宗派。其中禅宗一派,为佛一教的中国化,而密宗则是佛教在印度发展到最后阶段,融合吸收了一些婆罗门教、印度教教义而形成的,可以说,禅宗与密宗都是颇具异端色彩的佛教宗派。禅宗别具中国文化特色,密宗尤具印度文化特色,两者具有  相似文献   

3.
印度宗教在世界宗教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古代也对中国文化有过较大影响。印度宗教最初发源于印度河文明,但对后世影响较大的是吠陀与奥义书时期的宗教形态。在印度历史上,影响较大的宗教派别是婆罗门教及主要由其演化出来的印度教。佛教、耆那教、伊斯兰教、锡克教等宗教在印度历史上也起了重要作用。印度近现代的政治冲突与此地区的宗教对立及民族矛盾有着直接的关系。当代中国在建设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应借鉴印度宗教发展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经验与教训,为世界和平与人类进步做出贡献。  相似文献   

4.
存在主义的基本命题即“存在先于本质”必然导致唯我论,最终滑到信仰主义,在信仰主义这个问题上,存在主义和婆罗门教哲学、佛教哲学可以说是殊途同归,有不少相似之点。印度教哲学(婆罗门教哲学)和佛教哲学是在十八世纪传人欧洲的。叔本华的悲观主义明显地受到了印度哲学的影响,克尔凯郭尔也曾对婆罗门教哲学特别是佛教哲学发生过浓厚兴趣。二十世纪以后,印度哲学家辩喜和奥罗宾多进一步把婆罗门教的吠檀多思想传播到西  相似文献   

5.
儒、道生死观异同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此岸的永恒”是儒、道生死观的合命题。印度文化和西方文化都用彼岸世界的永恒性弥补此岸现实人生的有限性,导致宗教,而中国的儒道则不然。儒家和道家对于死都坦然处之,但推论则不相同。儒家把理性个体自我融入群体“自我”,用德行、功业克服感性存在的有限性;道家则是用否定的方法,探寻自我的解放,一旦重返生命的本真状态,与道同一,生命自我就有了永恒归宿,获得了最高价值。儒、道获得永恒的途径也于印度和西方不同,只须在现实人生中获得,但两家又有“伪世”与“游世”的差异。儒、道生死观使中国人没有沉湎宗教的迷狂,甚至中国佛教也受到影响而具有此岸性。这有着值得肯定的一面,但同时也导致了疏异科学,鄙夷感性而高扬理性,轻视物的价值和逻辑实证。  相似文献   

6.
道家思想是中国传统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道家的创始人老子与孔子差不多生活在同一时代,但面对同样的“礼崩乐坏”的社会现实,老子却提出了不同于孔子的解决方案。如果说,孔子提出了仁和礼为核心的价值体系,倾向于用礼乐教化的方法来重建伦理道德和社会秩序,那么,老子则提出了一个以“道”为核心的思想体系,通过对社会文明异化的批判,来解构仁和礼对中国社会生活的约束而导致的人的异化,以实现对个体生命的关怀。老子以后,道家思想经历了战国中期的庄子、秦汉之时的黄老、魏晋时期的玄学等不同的阶段。魏晋玄学以后,从道家学派史的角度看,道家学派似乎已经不复存在,但其思想理论在与儒家和佛家的相互借鉴、融合与渗透中,主要通过道教学者对道家著作的注疏和对道教思想的发挥,而继续不断地得到新的发展,并始终在中国思想文化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发生着持久而深远的影响。而儒、佛两家对道家思想的借鉴、吸收和发挥(例如宋明理学和禅宗),是否可以在一定意义上看作是道家思想在中国文化中的延续和发展,也值得做进一步的深入探讨。本文主要探讨道家思想在历史上的曲折发展,特别是从道与儒、佛的关系中来揭示其曲折发展的特点、独特的社会作用,并探讨其在现代社会的意义与价值。  相似文献   

7.
本文从在华流传之婆罗门文化典籍,婆罗门教徒在华活动史迹,以及夹杂在佛教艺术与经籍中的婆罗门教因子等等,论证婆罗门教曾来到过中国.  相似文献   

8.
佛教与婆罗门教是古代印度的两个主要宗教派别。它们的善恶观念是各自理论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两教的此类观念虽然有明显不同,但都与古代印度圣典吠陀和奥义书有渊源关系。佛教和婆罗门教各自的善恶观念都有不同层次的划分。在后来的发展中,两教的善恶观念有很大的趋同性,它们相互影响,彼此吸收对方思想。两教中的一些基本层次的善恶观念的内容有大量是相同的,较高层次的善恶观念虽有不同,但同样强调智慧解脱。这方面的思想对古代印度系统宗教哲学的形成起了促进作用,在世界文化发展史上占有重要地位。  相似文献   

9.
早期佛教与婆罗门教之差异主要在于教义和宗教形态两个层面,前者关键在于对本体系空或有之歧见,并由此导致人之平等是否合理的不同认识;后者要点在于宗教骨干是一个松散的种姓,还是有严明戒律的僧团.由于在同一个文化地域的长期共存,两教有了相互吸收和融合,并致使佛教在印度的婆罗门教化和中国佛教包含着不少婆罗门教因子.  相似文献   

10.
儒家的道家化和道家的儒家化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一个值得探讨的新课题。 儒道两家从他们的创始人开始,便有着思想上的对话。战国中期以后,在百家争鸣的学术环境里,稷下道家在伦理思想上吸收儒家的仁义学说及礼制文化;儒家的孟、荀在哲学上接受道家的宇宙论、自然观。因此我们可以说所谓先秦儒家的道家化乃是指儒家在哲学上的道家化,而所谓稷下道家的儒家化,乃是指稷下道家在伦理学上的儒学化。  相似文献   

11.
陈坚 《周易研究》2000,(2):44-54
易学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大显学。学界对于易学史的研究已取得了相当的成就,但这一成就背后却还留存着一个遗憾.那就是我们的易学史研究疏忽了易佛关系这一大课题,这包括两个方面(一)我们没有研究在佛教传入中国的前期,为什么佛教在与儒学和道学相沟通的同时却不与易学相沟通;(二)我们没有重视宋明以后存在的大规模的易佛沟通现象。本文以素描的方式勾画出了一幅被学者们忽略了的易佛关系图,有理有据地对疏忽易佛关系的研究状态提出了警策,并以太虚大师的易学思想为例,说明了易佛关系是不应该被疏忽的。  相似文献   

12.
儒释道这三种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主流文化,对于幽默有着各自独特的看法.儒家文化对幽默持模棱两可态度,一方面贬低幽默,认为幽默使人随意而不重视人伦,另一方面又认为幽默能够使人变得仁爱.佛家文化对幽默持积极态度,认为幽默是一种智慧的参悟.而道家是一个非常强调幽默的哲学流派,无论是其核心思想还是表达方式都无不体现着幽默的光芒.从学术角度梳理这三种文化对幽默的态度,可以促进幽默,使得幽默在当今中国人的生活中发挥着更加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许东 《管子学刊》2010,(2):124-127
自魏晋以来,儒释道三家思想并存发展成为了中国文化的显著特征之一。清末太谷学派作为流传于民间的一个学术派别,其三教观一直存在诸多争议。学派北宗传人张积中在山东肥城黄崖山聚徒讲学近十年,门人弟子遍及山左,现存遗著十九种,为太谷二传弟子中著述最多者。从张积中的三教观来看,他并非倡导三教合一,其三教观的核心是以弘扬儒家文化为基本理念,同时汲取佛道思想来完善其理论体系的太谷圣功之学,当属宋明"新儒家"思想在民间进行儒学传播的新尝试。  相似文献   

14.
认知与误读--宋代儒士佛教思想论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至有宋一代,佛教已成为中国思想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宋代儒士对佛教常识、佛教教义都有较深入的认知与把握,但也存在大面积的误读;宋代儒士一方面主观地批佛、排佛,另一方面却客观地成就了“批判的佛教”。宋代儒士对佛教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不仅有助于弄清宋代新儒学与佛教之关系,也有助于进一步把握宋代学术之分野,而且可以加深我们对佛教中国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5.
正念是个体、团队和组织共有的属性。认知过程取向的正念在个体、团队及组织层面表现为对信息的加工处理。依托信息加工理论, 基于认知的正念在组织中各层面的衍生过程可从4个阶段(刺激-觉知-识别-反应)进行解析, 其干预可依据衍生过程中的注意力与互动等关键要素入手。未来研究可发掘儒释道传统文化以发展认知取向正念的心理学内涵, 检验不同层面正念衍生过程及基于认知干预的有效性, 并尝试构建个体-团队-组织正念递进补充与反哺机制。  相似文献   

16.
宋代以降,融会佛教诸宗已成佛教界主流,继而又与"三教合一"思潮相互激荡.明代的智旭,他既"究心于台部",又倡导融会诸宗、儒佛会通,他的<周易禅解>一书即是这种思想的产物.书中智旭把天台的无情有性与周易之铺天匝地、天台的止观并重与周易之乾坤刚柔、天台的四悉檀与周易的训蒙之道加以会通,并以周易的<井>卦解天台六即果位,以周易之<大有>卦解天台之"十界互俱"说.  相似文献   

17.
ABSTRACT

Since Easterners’ naïve dialectical thinking, which is contrasted with Westerners’ linear thinking, was introduced, many cross-cultural studies on human thinking have been conducted, and explanations for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have been proposed. First, after examining the robustness of these cultural differences, two existing explanations a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The first is based on the discinction between Westerners' analytic cognition and Easterners' holistic cogntion. This is related to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Westerners’ independent self and Easterners’ interdependent self. The second is based on the philosophical tradition of China’s Taoism, Confucianism, and Buddhism, which is contrasted with that of Ancient Greece. Second, we propose a new explanation based on the distinction between Westerners’ low-context culture and Easterners’ high-context culture (Beyond culture. Garden City, NJ: Anchor Books/Doubleday.). Finally, we show that this distinction can be based on socioecological approaches, and it is expected to explain the cultural differences between the Chinese and Japanese.  相似文献   

18.
This article introduces the close relationship between Jung and Chinese religions, compares Jung’s psychological theories to Chinese religious thoughts taking Buddhism and Taoism as examples, and draws the following three conclusions. First, although Jung never went to China, Jung’s interest and studies in Chinese religions continued throughout his life. Second, there are important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between Jung’s unity of opposites and Buddhism’s “Middle Way,” Jung’s synchronicity and Karmic harmony, Jung’s Self and Buddhism’s Self, and Jung’s individuation and Buddhism’s meditation. Third, there are significant, close relationships between Jung’s concepts of synchronicity, Self, and his three principles of psyche and parallel concepts in Chinese Taoism.  相似文献   

19.
Xing Guang 《亚洲哲学》2013,23(4):305-322
The Chinese traditional culture includes three systems of thought: Confucianism, Daoism and Buddhism. The first two are Chinese culture, and Buddhism is a foreign religion introduced from India. Although there had been conflicts among the three systems of thoughts, but integration is the mainstream i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ultural thought. Thus, Chinese culture has developed into a system by uniting the three religions into one with Confucianism at the centre supported by Daoism and Buddhism. For over 2,000 years, Buddhism has interacted with all levels of Chinese culture such as literature, philosophy, morality, arts, architecture and religions. As a result, Buddhism has successfully integrated into the traditional Chinese culture and has become one of the three pillars. In this paper, I will discuss the Buddhist impact on Chinese culture from the following four points: (1) philosophy and moral teaching; (2) religions and popular beliefs; (3) language and literature; and (4) art and architecture.  相似文献   

20.
目前,学界探索中国人的应对大致有两种方式:客位研究与主位研究。客位研究分析中国文化在以下几个方面对国人应对行为和心理的影响,分别是应对的文化环境和自我特质、压力来源、应对方式、应对结果。研究结果得出有关应对的客观知识,揭示中国人的应对实践。但是由于客位研究注重理论的普适性,所以其研究成果与中国人应对实质并不十分契合。主位研究从传统文化中的儒家、道家、佛家哲学思想提取应对观,其成果更深入的分析了国人应对的实质。但是,主位研究下的应对观过于注重直观体验,并且当今中国人行为心理模式也发生了变化,这些因素势必导致主位研究的缺陷。两种研究方式各有利弊,未来的研究应把两种方式结合起来,取长补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