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在非洲的巴贝姆巴族中,至今依然保持着一种古老的生活仪式。当族里的某个人因为行为有失检点而犯了错误的时候,族长便会让犯了错误的人站在村落的中央,公开亮相,以示惩戒。每当这时,整个部落的人都会放下手中的工作,从四面八方赶来,将这个犯错的人团团围住,用赞美来“教训”他。围上来的人们,会自动分出长幼,  相似文献   

2.
追求真理,是人生的天职。但人要有所追求,就难免犯错误。人为什么会犯错误?或者说怎样才能避免或减少错误、获得真理?这是一个古老而常新的问题。在我们国家经历了“文化大革命”的十年动乱之后,在全党全国人民全面开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局面的时候,探讨一下这个问题,就具有特  相似文献   

3.
荣开明撰写的《人怎样少犯错误》一书,湖北省人民出版社已经出版。该书以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作指导,运用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的大量事例,紧密联系现实斗争,简明扼要,深入浅出地阐明了如何正确认识和对待错误,怎样少犯错误的一系列问题,如错误为什么往往难以避免,错误难免和可免的辩证法,错误和真理的辩证关  相似文献   

4.
克制贪欲     
曾有人说:人生就是不断犯错误和不断改错误的过程。而人之所以会不断犯错误的根本原因就在于层出不 穷的欲望。如果对这些欲望不加约束而使之“循规蹈矩”却任其膨胀、泛滥,人自然就会出格越轨偏离正道。因此也可以说:人生就是不断产生欲望和不断克制欲望的  相似文献   

5.
每个人都难免会有犯错误的时候,工作中,生活中,一念之差,或是疏忽大意,都有可能导致犯错。如何对待偶尔犯错的人,这其中大有学问。  相似文献   

6.
在“批判乔治·卢卡奇的政治、文学和立场”一文里我们已把卢卡奇所犯错误在政治和社会方面的根本原因挖掘出来了。现在,让我们从他的哲学世界观方面揭发他对待匈牙利1956年的阶级斗争的态度所突出表现的错误立场底几个中心动因,并阐明其在文学理论上的后果。  相似文献   

7.
马剑虹  何贵兵 《心理科学》1998,21(6):564-565
1问题提出人类直觉判断的结果与规范决策理论的优化方案之间存在着什么系统差别?这一直是行为决策研究的焦点之一。工程学倾向(EngineeringOrientation)的研究过于强调行为目标的确定性,往往把人的行为与最优方案之间的差别用人类的错误来解释(EinhornandHorsarth,1981)。但是,正如常言说的:“犯错误才是人”。心理学的研究把这种“错误”当作宝贝,认为从这些错误中可以发现人类决策与判断的认知特征。例如,Tversky和Kaheneman(1974)通过对人类错误的分析提…  相似文献   

8.
富兰克林出身于美国一个贫苦的家庭,从小当印刷工,通过刻苦自学,成为一名伟大的科学家,人们喜欢用“电学大师”来称呼他。 富兰克林不但有强烈的求知欲,好字不倦,而且对自己思想品德的要求也极为严格。为了使自己成为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他专门为自己制订了一个《道德准则》,拟定了下列十二项。 一、节制欲望:在吃饭与喝酒上要有节制; 二、自我控制:对待别人要能克制忍让,不可怀有仇恨;  相似文献   

9.
他的家族曾是日本江户地区的仕宦家族,但在他出生时已是家道中落、环堵萧然、室如悬磬。由于排行最末,加之家境窘迫,父母甚至于认为他的出生就是个错误。因此在来到这个世界后的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被寄养在别人家中。两岁的时候,他就被作为养子正式过继给别人家了。  相似文献   

10.
曾经以为会一直牵着自己手的那个人,忽然间就转身离开了。对不起,我觉得我们不合适,希望你找到更好的。真是好笑,天下的男人都是以这样的理由离开的。我冷笑,无语。我是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遇见了错误的人,做了件错误的事。还在一起的时候,计划着要去趟苏杭。五月烟雨蒙蒙的苏杭总是给人以唯美清新的感觉。柳如是、苏小小、董小宛都是从姑苏水乡走出的带着一身清怨、才色绝伦的女子。想和他缓缓走过江南水乡的青石巷,用指尖轻轻触摸那些记忆着年龄的一砖一瓦,  相似文献   

11.
在儿子8岁的时候,当父亲的他给儿子讲起一件家庭往事。 在他也是8岁的时候,有一天晚饭桌上,他讲起课堂上老师问每个人的理想,他不知道。便没有回答,接着他问正在埋头吃饭的父亲:“爸,什么是理想?”  相似文献   

12.
我非常喜欢这样一句歌词: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我常常想,一个人只要能够时刻这样想,赠人玫瑰,自己因而也满手余香,那他在生活中就不会常有“人生得一知己足矣”的感慨,他必定是家中常高朋满座的那种人。什么是朋友?朋友就是那种在你快乐的时候可以与你共同享受快乐,在你痛苦的时候可以分担你的痛苦的人。当你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他像你一样沉浸在幸福之中;当你遭遇困境厄运,他同你一样悲痛忧伤。不论你遇到什么事情,你时刻都会感觉到在这个社会上你不是一个人在孤立无助地生活,你时刻都在另一双眼睛的视野里,你时刻都在另一颗心…  相似文献   

13.
潘海洁 《天风》2003,(4):24-24
“所谓朋友,是在全世界上的人都离你而去的时候,唯一走来看你的那个人”。如果我们按照这个定义来衡量谁是耶稣的朋友,就是全世界的人都离开耶稣的时候,就是他最孤独的时候,就是他在十字架上说“我的神,我的神,为什么离弃我?”的时候,就是他为全人类舍身流血的时候,唯一走来看他的人。 圣经中清楚地记载,有几种曾与耶稣有关的人,在他上十字架之后的表现。从他们的态度,我们便可断定谁是耶稣的朋友。  相似文献   

14.
金融危机的时候,他失业了,但他一直瞒着母亲。父亲去世早,母亲一个人含牛茹苦把他拉扯大,他的优秀一直是母亲的骄傲。  相似文献   

15.
暖言胜金     
一个高尚的人,往往更能为别人考虑,善于控制自己的情感,在任何时候都不会伤害别人的自尊。这是一种修养,一种自持。人的一生不可能不犯错误,错误本身有时就是人生的一部分,问题在于我们如何善待错误的人和行为,给他人以理解和慰藉,帮助有过失的人恢复自信。看过一个寓言:有个人落难山间,被母熊所救,母熊供其吃食和住宿,临走时又斩其掌相赠。猎人走时说,十分感谢,只是你身上的气味实在太臭了。多年后,猎人再逢母熊,问起母熊状况,母熊说,我的伤口早好了,但你多年前说的那句话,我现在心里还觉得痛。言语的伤害是最大的伤害…  相似文献   

16.
正罗伯特·萨缪尔在纽约电话电报公司上班,虽然收入不算太高,可却是时尚一族,每当有时尚的产品上市的时候,他都会去观光,有时并不买,只为了饱饱眼福,尝下最先到手的快感。这不,当听说iphone6刚刚上市,他就和众多iphone粉丝一起在店门前排起了长队。不时地有新来的顾客在队伍左右转悠,然后无奈地走到后面去排队。罗伯特排在队伍的前面,快要轮到他的时候,一个朋友的电话让他必须马上赶过去,就在  相似文献   

17.
成败·选择     
一人,已到中年,一事无成。一日,他请教一位智者。“你说,你试做过很多事,从事过很多工作,但每次,都以失败而告终,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智者问。“我想,是不是我的每次选择,从一开始,就是错误的。是错误的选择,导致了错误的结果。”中年人说。  相似文献   

18.
智慧语丝     
《思维与智慧》2013,(12):33-33
1.如果一个人不过高地估计自己,他就会比他自己所估计的高得多。2.当我们自以为达到了我们所希望的目的地的时候,那恰恰是离我们的希望最远的时候。  相似文献   

19.
梦是一道疤     
想了解一个人的处境,在闲聊的时候,可以问问他最近做了什么梦,或者他历年来总做什么样的梦。通过这个梦,你就能大致勾勒出该人的生活状态。  相似文献   

20.
爱的随想     
初次进堂,是在去年的三月。而对天主的向往,却可以追溯到很早以前。 那时我还在上小学,还从未接触过“天主”这个字眼儿,只知道冥冥之中有一位全能的主宰,他会在我伤心的时候安慰我,在我遇到困难的时候帮助我,在我犯了错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