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早婚,早离?     
“还在读书吗?” “不!我已经结婚成家了。” “结婚多久了?” “住在一起已经快5年了,结婚登记是在去年,但现在,我却想和他离婚……” 如果说此刻我只是略微有些吃惊的话,那么,在听完她过去的经历之后,我确实感到了震惊。 吴玲是在一位好朋友家里跟我通话的,她说她事先写好了一张纸条,但我一问,她心里就乱了……  相似文献   

2.
李华 《天风》2014,(4):12-13
在一场崇拜结束后,我走下讲台,一位弟兄向我介绍身边的姊妹,希望我可以为其做一次辅导。姊妹很有气质,但稍作观察,却发现她黑眼圈很深,面容憔悴——她的婚姻遇到了问题。入座后,她开始诉说自己的伤心事。她已经离婚,但自己并不是真想离婚,可事态并不由自己掌控。  相似文献   

3.
李华 《天风》2014,(4):12-13
在一场崇拜结束后,我走下讲台,一位弟兄向我介绍身边的姊妹,希望我可以为其做一次辅导。姊妹很有气质,但稍作观察,却发现她黑眼圈很深,面容憔悴——她的婚姻遇到了问题。入座后,她开始诉说自己的伤心事。她已经离婚,但自己并不是真想离婚,可事态并不由自己掌控。  相似文献   

4.
正一位相识多年的朋友从外地来我所在的城市发展,我知道消息的时候,她已经坐在了一家小饭馆里等我。我急匆匆地赶了过去,简单寒暄之后,我便责怪她为什么不早告诉我,我也能去接接站,帮她拿点东西。她笑着说不想给我添麻烦,我也不好再说什么。看着风尘仆仆的她,我忽然想起一件事:  相似文献   

5.
正前几天,一位师妹联系了我,说她和几个同学参加了教师招聘考试,笔试成绩不错,已经进入了面试阶段,面试的方式是讲课,希望能得到我的指导。几位学妹之中,有一位竹姑娘引起了我的关注。竹姑娘讲得很棒,内容充分有激情,报考的学校也是当地首屈一指的中学,笔试成绩也不错,但是她的脸上不大不小青紫了一块,或许是生来就有的胎记,即使她用长发遮了一部分,也还是能看到。凭我在学校这么多年的经验和对面试官的了解,这个事情是会影响她的招聘考试的。  相似文献   

6.
一天,我与一位要好的朋友闲聊时,她告诉我这样一件家庭琐事: “我的女儿才上初二,别的女孩还在米老鼠唐老鸭的闹剧中乐不可支时,她已经长大了,像个成人一样能非常投入地欣赏港台言情影视了,看琼瑶小说能看得泪流满面。她上初三时,非常迷恋流行歌曲,确切说是迷恋流行歌曲的男歌星。那些青春偶象的照片被她贴在自己的床头上,被她供在自己的书桌上,还被藏在自己日记的扉页里。其中有一位最使我女儿着迷,她戴着耳机反复听他的磁带,脸上呈现出一种幸福的神情。凡是能搜集到的有关这位男歌星的照片、报道、评论,都被我女儿剪贴  相似文献   

7.
如果你正在等待幸福,那么你已经错过它了。 在我作了关于幸福的讲座后,听众中的一位妇女站起来说,“我真希望我丈夫也来听你的讲座。”尽管她非常爱她的丈夫,她解释说,但和一个不快乐的人相处实在不是件容易的事。 这位女人促使我把我一直探索的东西──认真对待幸福的理由──用笔写出来。我告诉她我们每一个人都有责任尽可能地在我们的配偶、我们的孩子、我们的朋友面前表现得快乐。如果你不相信我说的,那么问问孩子,有一位忧郁的父亲或母亲是什么滋味。或者问问父母,如果他们有一个不快乐的孩子,他们会遭受怎样的痛苦。我不是一…  相似文献   

8.
唐琴 《四川心理科学》2014,(16):244-244
一早,财务经理一脸严肃地走进我的办公室,说:“昨天我们面试看中的那位候选人我不想要了。”我本能地叫出声来:“为什么。已经安排她去体检了啊?”她接着更斩钉截铁地说:“我希望能用一位男性候选人,或者我不想找一位太生活化的员工。”我一下子被这么大的信息量给怔住了。  相似文献   

9.
正认识一位朋友,孩子刚一岁多的时候开始自媒体写作。每天晚上睡前考虑好第二天要写的选题,第二天早上五点钟起床写到六点半,然后开始准备早餐。最开始真的很难,早起很难,写文章更难,但她从没想过放弃。如今的她已经坚持早起写文章两年多,她的文笔越来越娴熟,读者也越来越多。有一次,我们聊天,她说:"我身边有很多宝妈觉得我写文章还挺好的,也想尝试,就问我要怎么做。可大部分人都坚持不过三天,说早上起不来,或者文章写不来,就不了了之了。"  相似文献   

10.
瓶雕的心     
在我书屋的窗台上,摆放着一尊独特的瓶雕,说它独特,并不是它价值不菲或由高人相赠,它的主人原本是我儿时的一位同窗好友,在一次过生日时,她把它作为礼物送给我。也许当初,谁也不会认为它有什么特别之处,而如今,连我的这位好友都难以料到,事过数年,这尊瓶雕已经融入我的血脉,深深地烙在了我的生命里。  相似文献   

11.
电话预约之后,母女两人来到了心理咨询室。由于心理咨询工作的特点,我只能分别会话。于是,很有点女强人气质的女士首先讲述了前来求询的由来——我的女儿今年已经21岁,中专毕业两年了。小时候,她是让人很省心的孩子,还有点胆小、内向。读中专的时候,她开始头疼,脑子有点乱,我就让她回家休学了。休学期间,她爸爸急症去世了。她爸爸犯病的时候就她一个人在家。后来孩子的病好像又重了。这些年我在外面开一个公司,家里还要照顾孩子,一个人又当爹又当妈,唉!(果然是位女强  相似文献   

12.
正我认识一位小姑娘,她大学还没毕业就已经出版了一本书。她是学校文学社的成员,社里的很多文学爱好者都希望以后能出书成为作家,但到目前为止,做到的只有她一个。不是她的写作能力比其他社员强很多,主要区别在于思考问题的方式不一样。其他人思考的是:我应该提高写作水平,等我很牛之后自然就能出书了。而她想的是:出版社到底是通过哪些  相似文献   

13.
一位母亲带着她的儿子前来咨询,说她儿子近二年来成绩不断下降,近几天还不肯去上学,说自己有了精神病。因而想请我看看是什么原因。  相似文献   

14.
星期三的一天下午,我正在心理咨询室上班,一位少妇悄悄推门进来,向诊室里看了看才轻轻地敲了敲门,我的经验告诉我,这不是没有礼貌,而是有不想让外人知道的难言之隐。我朝她笑了笑,占了点头示意她坐在椅子上。 我先叫护士给她倒了一杯水,然后和蔼地问:“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吗?” 少妇有些不好意思,她脸红红地告诉我,她叫阿玲,今年28岁,已结婚4年了,她无法控制自己的某些行为,害怕黑暗,每晚都要开灯睡觉,每次过性生活也不要丈夫抚摸她的身体,以致每次都  相似文献   

15.
张永泉  茹雪 《天风》2015,(4):58-59
我的母亲贾青云是一位虔诚侍主的基督徒。她谦卑、顺服、温柔、忍耐、良善,从不张扬自己。她就像无花果树,只结累累硕果,从不开炫耀自己的花。她一生虽未站过讲台,却用自己的好行为为主做了美好的见证,她的一生得到了众人的称赞。虽经幽谷,心存盼望,忍耐等候我的母亲于1952年随父亲从河南老家来到陕西省三原县基督教会。父亲是位牧师,我有一个温暖幸福的家。1966年"文革"开始,当时的三原县是"文革""重灾区",从此我的家便进入了"寒冬"。一夜  相似文献   

16.
韩胜利 《天风》1994,(8):32-33
编辑同工:我有一个三妹妹,信主已经三年之久,至今我还不相信她是个信主的人,我考虑她是属于《天风》里说的那种受了异端邪说影响的人。她第一次听见福音是1990年10月,有一个女人向她介绍关于信主的好处。我曾对她说:  相似文献   

17.
警戒自己     
警戒自己王辉或许是受社会学专业的驱使,我比较留心社会交往问题。一位旅美友人T近两年已经购置了一所小楼单身居住。在这之前,她曾与一单身男子汉合租一个单元房。我曾对她说,在中国这种住法怕是不行,关上门就说不清楚了,她说,在美国这样住无可非议,相反,如果两...  相似文献   

18.
《天风》2020,(4)
正"我将这些事告诉你们,是要叫你们在我里面有平安。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我已经胜了世界。"(约16:33)二姨婆是位虔诚的基督徒。她一生坎坷,但她对神的爱始终如一、坚如磐石,并用自己的所做所为荣耀神。在我年少时,就听母亲说过二姨婆和一挂香蕉的故事。故事是真实的,时光流逝,二姨婆早已故去,但她所传递的美好见证,水流影在。二姨婆的晚年过得并不太平,她的身体一直很虚弱,几乎  相似文献   

19.
感恩的奉献     
林赞平 《天风》2006,(15):41
在事奉过程中,神让我认识了远方的一位姊妹,她竟也曾患过与我同样的病,但她已痊愈了。她非常有爱心,亲自带我去找到那位曾经给她治疗的医生——  相似文献   

20.
1990年我考上了心仪已久的大学,读的是医学院,在新生报到时邂逅了一位女孩。她长得很漂亮,皮肤白白的,给人一种娇小惹人怜爱的感觉。我一直盯着她,甚至忘记了领取老师发给我的有关材料。忽然间,女孩特有的敏感发现了我对她的注视,她的脸一下红了,转身离去,留下发呆的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