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陈巧凤 《天风》2004,(7):48-49
"崇高的上帝创造了亚当,见他孤独一人,赤裸着身子,上帝发了慈悲,道,'让我为这个人再造一个同他相似的人,做他的配偶'。他于是为亚当造出了夏娃。"因此,可以证明了,一个妻子就是男人的助手,男人的寄托,是他在世间的乐园……美丽的妻子们,您做到了吗?  相似文献   

2.
一、婚姻是上帝为人类创立的 圣经《创世记》开始就记载了上帝创造宇宙世界,最后创造人类,第一个人就是亚当。但是耶和华上帝说:“那人独居不好,我要为他造一个配偶帮助他。”(创2:18)上帝就  相似文献   

3.
<正>"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诗90:12)经文:诗90:10、12众所周知,数算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是不可或缺的。上街买菜要数算,领工资要数算,时间要数算,年龄要数算,等等。自从上帝创造人类,数字就与人结下了不解之缘,比如圣经一开始就记载了上帝在七日内创造了宇宙万物和两个人(亚当和夏娃)。而且,  相似文献   

4.
一、女性起源于亚当的肋骨 《圣经》里记载,上帝耶和华创造了人类的始祖之一——亚当。上帝可怜他寂寞,趁他熟睡之际从他的胸腔中取出了一根肋骨,将这根肋骨变化成一个长发披肩与亚当有着不同特征的人。亚当呼那个人为女人。女人起源于男人身体里的一根肋骨,便再也摆脱不了这种依附从属的关系,男人身体里有二十六根肋骨,而女人却永远只能是其中的一根,女人与女人之间便注定了要进行尔虞我诈,勾心斗角的战争。  相似文献   

5.
汪维藩 《天风》2011,(6):25-26
(七十七)呼唤那人亚当偏离上帝后,内心首先生发的是耻感和畏惧,但上帝呼唤那人归回。上帝的呼召不一定是用响在耳边的人的语言。声声呼唤,可能是微风,可能是海涛,可能是山啸,响在心头。我曾经历过上帝的呼唤,尽管当时一无所知。1 944年秋,母亲去世后,我心情变得十分凄凉。1945年夏,哥哥结婚,婚筵上我用高脚杯连喝白酒23杯,喝得烂醉如泥,  相似文献   

6.
亚当、夏娃被称为人类的始祖,因为他们是上帝在世上所创造的第一对人类。神在创造天地万物之后,就创造了人。耶和华神说:"我们要照着我们的形象,按着我们的样式造人,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创1:26)神创造人类的目的,不仅是让人类能够管理全地,而且要在世界中见证、荣耀和赞美他。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了亚当,亚当的意思即为"从红土中取出来的"。当神将生气吹在亚当的鼻孔里时,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亚当是神所造的第一个人,也是这世界中的第一  相似文献   

7.
查常平 《宗教学研究》2007,1(1):109-114
保罗的反对者的共同特征是:上帝在耶稣基督里使人得救的恩典本身是非自足的,必须在这恩典之外增添上人遵守的律法作为、接受世上的智慧与知识,否则,人就不可能获得完全的救赎。基于这种背景,在保罗神学中,他关于恩典与律法的关系,是他讨论社会正义的基础。他否定了所有犹太教形式中两个共同的柱石:以色列的神选和对于摩西律法的忠诚,将上帝的拣选范围扩大为包括外邦人在内的教会,用因信称义取代以律法称义。基督教正是在这两个方面而区别于犹太教。因信称义的教义落实到个人身上,保罗认为肉身与圣灵是对立的,他进而把人分为两类:一类按肉体生活,另一类按精神生活,认为存在着自然的人和精神的人,未皈依的人和皈依了的人,堕落了的人和得救的人,尘世之子和上帝之子。第一类人源出于亚当,第二类人来自于基督,提出旧人与新人的观念。  相似文献   

8.
吴伟庆 《天风》2009,(5):10-11
神造人的时候已经清楚表明人的天命,就是生养,治理与管理全地,每一个生存于世上的人正是神所派立的管家.如何胜任这个职分是需要人们不断探索和实践的.透过<创世记>的经文,我们知道耶和华上帝创造了天地万物之后,也造了人.耶和华上帝将他所造的空中飞的、地上跑的这一切都带到了所造之人亚当的面前,委托亚当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给万物起名字,各从其类,按照它们的样式.按照它们的类别,逐一起名.这是人做的第一件事情.上帝将所造一切带到了亚当的面前,不仅是要他给一切所造之物起名字,更是要他来管理这个世界.将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海里游的这些有生气的、有气息的,各从其类地管理好.这是人类的第一个职业.  相似文献   

9.
梅康钧 《天风》2006,(21):22-23
在寻求对人的本性认知上,经济学家从物的交换中寻求人的价值,而神学家则从亚当的匾落中,从自身认识探索上帝用来创造我们的那种原来的完整。上帝爱的“信贷”完全是无条件的,我们愿意为上帝做任何事,并在上帝的爱中,服侍更多的人群。  相似文献   

10.
周永健 《天风》2008,(22):37-37
问:上帝起初创造亚当和夏娃,他们二人生儿育女,从而繁衍人类的后代。这是否表示之后他们的儿女结合,犯了“乱伦”之罪?上帝容许早期的人“乱伦”吗?  相似文献   

11.
“耶和华神用地上的尘土造人,将生气吹在他的鼻孔里,他就成了有灵的活人,名叫亚当。”(创2∶7)上帝的话语代表他的权柄与能力,他用话语创造了万物,最后用尘土造人。上帝造人最费工夫。尘土和灵结合起来,人便成为一个有灵的活人,活在世上。有灵的活人,不是缥缈云烟,有影无形,而是四肢五官都得全备。上帝要人修理看守他的园子:伊甸园(创2∶15)。看守必然用眼目,修理必然用手足,用足走路,用手做事,以完成上帝对人的托负。谁知“众生之  相似文献   

12.
这个世界太喧嚣了,以致于我们常听不见上帝的声音。这个时代的人太不甘于寂寞了,在世俗利弊的喧嚷争闹中,那永无休止的噪音掩盖了我们的听觉,让我们听不见上帝对我们呼唤的声音。 当人第一次违背上帝的命令,在罪中失落而不敢见神时,上帝向人发出了悲戚的呼唤:“亚当,你在哪里?人啊,你在哪里?”那声音正如母亲对做错事  相似文献   

13.
马婷婷 《天风》2007,(2):22
“家”是每个人温馨的港湾,当遭遇困苦时.第一个想到的是家.无论这个家是清贫是富足.不管走到何方.只要一想到即使是深夜也有一盏明灯为自己亮着,心里便觉着暖烘烘的。从我们的始祖亚当、夏娃开始,上帝就为人类设立了家庭.上帝愿意每个家庭都幸福、祥和。世界上,每天都会有新的家庭产生,也  相似文献   

14.
也谈“罪”     
“罪”主要指的是人对神的背逆,这种背离可以溯源至人类的起初——亚当和夏娃,他们违背了上帝的旨意,吃了分辨善恶树上的果子……  相似文献   

15.
只有一位哲学家认为有上帝吗? 除了柏拉图一人半信半疑地承认上帝外,其他众人都只探讨智慧。这真是怪事!希腊哲学竟在雅典衰落时期达到繁荣。大概是衰败形势?教会人问个究竟,即促使人的思想面向上帝。当然,无论如何不应因人在死亡,甚或因国家、民族乃至崇高的理想也将死亡,就“得出结论”,说有一个十全十美、无所不能、无所不晓的人,人们可向他祈祷,寄予希望。但  相似文献   

16.
灵涌 《天风》2012,(8):46-47
当上帝创造亚当后,他看"那人独居不好",于是又造了一个女人名叫"夏娃",领到亚当面前,亚当说"这是我骨中的骨,肉中的肉",由此,第一个人类家庭建立了。(参创2:18-23)随着现今社会所面对的冲击,一些温暖的家庭被痛苦占据,天伦之爱被罪恶扼杀,家人面上展露的并非都是满脸笑容,也有满面泪水。现代的家庭奏出了一曲曲哀歌,众多的悲剧,甚至严重的血腥暴行频频发生。国家民政部的数据显示,  相似文献   

17.
王学富 《天风》2021,(2):54-55
"该隐与他兄弟亚伯说话,二人正在田间,该隐起来打他兄弟亚伯,把他杀了.耶和华对该隐说:'你兄弟亚伯在哪里?'他说:'我不知道!我岂是看守我兄弟的吗?'"(创4:8-9) 我们继续沿着圣经前行,跟随上帝学习关怀与辅导.在这之前,我们看到上帝在园子里走动,呼喊亚当:"你在哪里?"当时,亚当躲在园中的树木中,不肯承担偷吃分别...  相似文献   

18.
妇与与宗教     
《创世纪》说,上帝从亚当身上取下一条肋骨造了夏娃.“男人的一半是女人”之说,恐怕便由此而来.然而这里有一个误解.因为“亚当”的意思就是“人”,所以应该说,“人的一半是女人”.而且,按英文俗语,better half即“妻子”或“女人”之意,妇女还是人类中“较好的那一半”呢!如果说宗教同人类有着密切的关系,那么,它同人类中“较好的一半”的关系就更加密切了.  相似文献   

19.
基督教的婚姻观及其礼仪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婚姻是人生大事。基督教认为,婚姻是上帝所设立的,是神圣的、是庄严的、是婚姻当事人永远的约定。伊甸园是礼堂,上帝是主礼人,亚当与夏娃结为一夫一妻,这正是基督教婚姻的根据。因此婚姻的含义不仅是指男女双方结合成为合法的夫妻,更是一件崇高和神圣的事情。基督教认为,上帝设立婚姻礼仪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一、 使人得伴侣;二、养育下一代;三、培育敬虔的后裔;四、防止淫乱;五、使身心得满足。基督教的婚姻以两性相爱为基础,以一夫一妻为形式,以美满的家庭生活为内容。两性相爱是基督教婚姻的基础。两性在生理、心理、性情上是各不相同…  相似文献   

20.
邻舍     
海金华 《天风》2012,(3):22-25
这段经文所讲的故事中的主角,成了一个世人值得效法的榜样,一个道德的典范,他就是好撒玛利亚人。然而,这也是一段在教会的解经历史中引起较大争议的经文,有人往往将这段故事用灵意解经法来解释,如古教父奥古斯丁。他说:“遭遇强盗的这个人指亚当,从耶路撒冷下耶利哥说明亚当从祝福中堕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